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比阅读 品评诗味 古诗词鉴赏之六 对比阅读的条件: n一、几个诗人同时就一件事共赋一题; n二、不同时期的诗人同咏一事或一景; n三、二人及多人唱和诗; n四、艺术手法相类似的诗; 比较异同内容篇: n比诗的题材; n比诗中季节; n比诗中情感; n比作者境界; n比艺术效果; 比较异同形式篇: n比较诗歌体式:律诗还是古体诗; n比较表现手法:叙事、抒情还是议论(说理) n比较抒情方式(整体):直接还是间接(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借典言志抒情, 借古讽今) n比较写景方式: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上下 、动静、远近、哀乐等) n比较表现形式(局部):意象设置,渲染,点 染,对比衬托,照应,主宾移位等。 n比较修辞区别; 比较一:主旨对比 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问题: 两首诗都写岳阳楼,主旨 分别是什么? 答案:孟诗借抒大景表 达对时代的赞美,从而 为他渴望求仕作铺垫。 杜诗借景物描写抒发天 地之大而家人难聚,百 姓遭殃的悲痛心情。 游洞庭五首(之二 )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色两相和, 潭面无波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李白的诗写自己洒脱不羁的情怀;刘禹锡的诗是对洞庭 美景的描绘。表达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问题:两篇都写景,表达的情 怀 有何不同? 比较二:迁移对比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 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 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 ,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题目: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 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 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同:词句和诗句都表达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 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异:词句表达的不被理解的感叹和年老但志未衰的心境;诗句 表达的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的悲愤。 比较三:写景方式对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首诗在写景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三两声。 n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n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n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 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比较四:意象对比 答案: (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 ”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 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 情,基调活泼有趣。 比较五:用语对比 n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 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 “ 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 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案: n“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 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 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 ,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 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n(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 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 ,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 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比较六:两境对比 n 寄京华亲故 登崖州城作 柳宗元 李德裕 海畔尖山似剑芒, 独上高楼望帝京, 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 若为化作身千亿, 青山似欲留人住,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百匝千遭绕郡城。 n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 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 ,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 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 的感伤。柳诗之“望” : 。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 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 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 。 答案: n(1)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 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 一施援手的急切期待。 n(2)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 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练习: n阅读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 n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越调】天净沙秋思 n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 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问题: 1、方框里的“越调”是什么名?“天净沙”是什么名? 2、写出两人杂剧名各一。 3、两首曲子在语言运用上的相似之处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4、用50字左右的篇幅对第一首曲子的意境进行归纳。 练习: n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n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二) 问题: 1、甲乙两诗均属近体诗中的什么?,乙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人? 2、从内容看,甲乙两诗都是抒发了什么情感?而这种感情,甲诗 通过什么来表露,乙诗通过什么来表露? 3、甲诗的作者号是什么?从乙诗推知,作者的家乡应该在现在的 哪个省? 4、选择其中一首,简析其艺术手法。 练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武术馆教练合同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7 Unit 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药事法规-药剂-医药卫生大类
- 关于态度的演讲稿
- 中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司行政文员工作总结15篇
- 智能制造企业并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合同
- 城市公园围墙建造与景观美化合同
- 出租车驾驶员劳动合同履行期限与续签
- 战略合作伙伴股权并购合同书
-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 浙江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DB65-T 4783-2024 冰川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
- 《尊重他人和谐相处》主题班会
- 公司6s管理划线标准图片
-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培训
- JJF(通信) 068-2023 雷达回波模拟器校准规范(报批稿)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甘油三脂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作用
- 医疗器械法规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单元式幕墙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