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有关课堂教学改革之“素材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有关课堂教学改革之“素材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有关课堂教学改革之“素材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有关课堂教学改革之“素材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有关课堂教学改革之“素材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蜕变:习作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 有关课堂教学改革之“素材作文”的实践与思考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5诚然,离开生活这个“生命之泉”,习作只能是没有绿洲的沙漠,只能是干枯的河床。然而,多少时候我们却让孩子们在沙漠中探求绿的希望,在龟裂的河床上寻求甘霖的雨露。原因何在?为此,我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反思后提出了“素材作文”的习作模式,意在改变传统的课堂习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有机指导下,主动地接触、回归生活,在与生活的激情碰撞中找到兴趣,激发潜能,积累素材,不但习得习作的技能,而且更加热爱生活。关键词:改革 素材 习作 兴趣 生活 引导 创造问渠哪得清如许作文是再现生活和表达对生活的认识的,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自然要说出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出某种的话。”1但是,现在孩子的习作内容枯燥、表达不清,细节描写不详,缺少对生活的真切感知。为什么会这样?是学生缺少感悟生活的能力?还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一颗课堂习作教学变革的心?一 学生生活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开展得如火如荼,科学技术也是越来越发达,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们亲近自然、接触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却在大大缩减。针对这种现象,我以电视、网络、培训、看书和亲近生活这五项为指标,给我班50个孩子的业余生活作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项目统计情况(人数)电视15网络14培训13看书4亲近生活4 表1曾几何时,儿时的我们是多么快乐。暮春时节,我们轻盈的脚步声惊醒了番薯叶上晶莹透亮的露珠。自制的钓竿上一次又一次挂上了泥蛙的叫声,河里的鸭子欢快地抢着我们的“战利品”。炎炎夏日,家门前的圆塘里翻滚着我们矫健的身影;农田里,颗颗稻桩留下我们轻踩的脚印然而,新世纪的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独生、独门、独户,家庭生活相对封闭,亲近自然的时间太少了,学生在家务劳动中“失业”。大量的时间被电视、网络占有;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眼中的培训所霸占。生活能力、生活价值观久久未能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的习作怎么会有生活气息?习作内容自然是乏善可陈。二 作文教学与生活有些脱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说明客观外物会激起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孩子语言表达的欲望。实际上,不管是“物”还是“色”,它们都与生活阅历有关。4孩子在与生活的接触中,才能由外往内积累真实、鲜活的情感,由此迸发出来的语言内容才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所以,作为作文教学的命题方式、价值取向也应面向生活,才能真正找到一条康庄的出路。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单元作文为例:单元习作内容备注一描写一处校园景物先仔细观察,再入笔。二写下自己成长的故事回忆生活经验三谈谈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属于综合性活动四看图写话需要临摹自己的生活经验五选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关生命的话题六感受田园风光,写下趣闻。属于综合性活动七以具体事件为托,写一位你敬佩的人。需要用心灵感知生活八自由畅写天马行空也需要本原 表2传统上,我国的作文教学更多地以命题和半命题的方式出现,重视作文的审题、立意和选材等环节,不重视作文生活化。2现在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表2中可见一斑。人教版四下的八篇习作都在强调习作应回归生活,倡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悟出生活的真谛。然而,有了好的习作理念的引领,为什么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呢?关键是习作教学缺少有效的执行力习作教学就在课堂上完成。习作教学远离生活,把习作教学桎梏在课堂上,这无疑就把语文这个最开放的学科的广阔天地挤压到一个狭窄的角落里,画地为牢了。学生除了胡编乱造、照猫画虎、无病呻吟,还会什么呢?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针对这种现象,我提出了“素材作文”的习作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机引导下,离开狭窄的,束缚学生习作思维的课堂,主动地融入校园,走进自然,接触社会,用自己的身心感受生活的脉搏,通过生活和体验来积累写作素材,关注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用文字的方式再创生活。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作文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要想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多出佳作,就必须链接学生的生活源泉,将作文视线引向现实生活。3写作素材也就在这些生活的点滴中慢慢沉淀,如沙入贝壳终成珍珠!所以,在课堂上进行习作教学前,老师要制定完善的搜集素材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一 :写作素材源于自然近几年,学校的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有了完备的教学设施,但是作为城郊的一所学校,大部分的孩子都来自农村,没有丰厚的物质港湾,但是,农村的孩子有自然的恩赐,农村孩子有广袤的乐园,那就是田野!那是一块天然的染料场。春天,无名小草伴着紫云英,给大地穿上了紫中夹绿的新衣裳;秋日,无垠的田野漾着黄色的金浪那更是孩子们习作梦想的起点和灵感创作的发祥地!案例“老师,这个游戏还是叫斗牛好!”春天来了,我带领“飞翔”写作组的同学到田野上去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春的气息,希望能带回写作的灵感。一路上,大家奔奔跳跳,很是高兴。这时,有一位学生手拿一根小草跑到我跟前问:“毛老师,这是什么草?”看着这棵小草,我若有所思:“这应该叫拴牛草吧。”大家一听这名字,觉得挺新鲜的,都从路边拔了一根玩。我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不是常玩这种草吗?于是我提议:“同学们,咱们来玩斗草的游戏吧!它的规则很简单,就是将两根拴牛草扣在一起使劲拉,先断的为失败。”话音刚落,大家就两两相对,斗得正欢呢!瞧,那兴奋劲儿。叫喊声、欢笑声顿时响成了一片,我也融入了他们快乐的行列。正玩得起劲,只见两位同学挥动着手中的草兴匆匆地向我跑来:“毛老师,你看!像什么?”我仔细一看,除了穗上打了个结之外没什么特别呀,我想象不出到底像什么。“毛老师,它不像一头牛吗?”牛!说出来还真有点儿像。打了结的穗不正是“牛”的角吗?“老师,那么这个游戏还是叫斗牛好!”真是太有创意了!斗“牛”,多么富有活力的名字,斗草简直与它没法比。我激动地摸着他俩的脑袋说:“你们起的名字至少比斗草好十倍!”我又兴奋地向同学们喊道:“同学们,从此,这个游戏就叫斗牛”“耶!”同学们欢呼起来,斗劲更足了。孩子们尽情玩耍的场面与平时缺乏生机的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次的美丽邂逅,让我相信,咱们的孩子定能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上收获乐趣! 分析一棵小草,竟能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发现!田野是非常理想的实践之地,许多农村的孩子已经淡泊了农村的概念,他们的生活日趋走向城市化。我们应重新让孩子走进田野,亲历田野生活。穿名牌服装,吃肯得基,玩电动赛车不应是我们农村孩子最衷爱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乐趣,我们的作文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活动方案二:写作素材源于校园校园是孩子们温暖的大家庭。这里,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孩子们分享快乐、倾诉痛楚、塑造人格的家。体育课上有追逐打闹的身影;兴趣课上有清凉银铃的笑声。受到委屈,痛哭流涕;发现新奇,忍俊不禁那笑声、哭声,叹息、兴奋是多么真切、鲜活的写作素材!案例“耶,我的黑头大元帅胜利啰!”初秋,一阵阵悦耳的蟋蟀声传来,我心里痒痒的。于是又一个活动方案在我心中勾勒完成了。第一天,我便要求同学们带来火柴盒等工具。第二天作文课,我走进教室便说:“走,同学们,这节作文课咱们逮蟋蟀去!”“耶!”大伙儿欢呼着。走出教室,不少同学便围上来问:“毛老师,蟋蟀长什么样呀?”这个问题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小的时候,像他们这样的年龄,早成了逮蟋蟀的能手了。可他们竟连蟋蟀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看来确实有必要让他们与蟋蟀见见面了。我们来到了学校角落的一堆乱砖块旁,我把食指放到嘴边,轻声说:“嘘!听,这就是蟋蟀的叫声,循声去翻砖就行了。注意尽量不要发出声音。”马上,秘密搜捕式的逮蟋蟀行动就开始了。看着他们蹑手蹑脚的样子,颇有我们童年时的风范。大约5分钟过去了,大家还是一无所获。正当大家开始有些泄气的时候,一个同学大叫起来:“抓到了,我抓到了!”我让他放到脸盆里一看,哈!屁股上有三根毛。我告诉他,屁股上要两根毛才是会斗的。由于是第一次见到大家还是觉得挺新鲜的。最后,大家总共收获了两只会斗的蟋蟀。大家围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斗蟋蟀比赛。“耶,我的黑头大元帅胜利啰!这回我总不是最差了吧。”杨洋带着胜利的喜悦,大声呼喊着。我从来没看他这么兴奋过,也从没听他这么大声地喊过。瞧他满面红光的样子,看来是太兴奋了,能不兴奋吗?分析 所有的孩子都是期待被表扬的,处于中下游写作水平学生,绞尽脑汁地写,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然而,老师的评语总是“字句不通”、 “内容不具体”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赏识会让学生的写作兴趣日益消减。作为老师,如果能从校园活动中激活他们的潜能,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就会日趋高涨。 孩子们是多么希望通过老师的肯定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学生有了自信,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让成功的喜悦擦去曾经笼罩在他们心中的自卑,我告诉他们:孩子,在校园里尽情地玩吧。把玩中的趣味写出来,这就是富有个性的作文。相信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体验,定能让那些迟开的花朵灿烂绽放。活动方案三:写作素材源于社会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让人揪心的环境问题,也有让人敬佩的邻里乡亲。自己的一次拔牙是一个故事;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是一份赞美。有时候,我们的笔端可以写下家庭的一次纷争;有时候,邻居的小狗可以跃然于我们的纸上。只要我们的眼睛像罗丹那样细腻,精彩纷呈的社会也是习作的源泉案例“嗨,哑巴狗终于叫了!”我听说方琪家有一只不会叫的“哑巴狗”,于是我便利用现有的资源又设计了一个活动。星期天,带领写作兴趣小组的同学到方琪家逗狗去。我们让方琪将狗牵到田野上,拴在一根木桩上。让平时最喜欢狗的李杰担任了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逗引的方法是通过大家的讨论后决定的。李杰利用一根平时小狗最爱吃的火腿肠,引得小狗一会儿上窜,一会儿下跳,一会儿又蹲地喘气。最后终于让这只“哑巴狗”开口叫了,“嗨,哑巴狗终于叫了!”大家都开心极了。方琪的爸爸为了奖励大家,还请大家吃了午饭呢。那个周末活动后,我在批改周记时,看到许多篇反应那天趣事的精彩的,有血有肉的美文。我欣喜若狂!分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惜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要激发作文兴趣,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孩子眼里,“一切皆有生命”透射出的人文情怀正是我们追寻的。看来,教师只需给儿童一个他们活动的平台,他们就会释放出自己的生命活力。那是他们天生的智慧和财富,老师该好好地加以爱护!因为社会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扎根于生活去写作文,才能让孩子避免陷入冥思苦想的窘境!生活每天都在继续着,在老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向自然获取灵感,在校园里沉淀智慧,在社会里练就才情。几年来,我通过考察、收集、整理,制作了一张写作素材表:内容 写作素材参考自然蛙声四起 野菜探春 蚕花正旺 万紫桑葚社会公交让座 戏逗小狗 拔牙经历 环卫阿婆 校园蟋蟀大战 接力赛跑 同桌好烦 裤裆裂了 表3写作过程是学习、生活的过程。写作教学意义不是让写作沦为纯粹的技术训练,而是要成为生活本身,因为大多数的言语内容和言语智慧是在生活当中不断习得的,并且通过写作这种形式,还可表达、展示个人与社会生活、周遭的人和事发生的种种联系。这些精彩的故事时时提醒我:用寻找美的眼光去审视作文,作文是美丽的;用创造美的眼光去构建作文,作文是诗意的。拨开云雾见月明一 “素材作文”习作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互相联系引导生活培养兴趣回归创造内容螺旋上升升华生活 图1 “素材作文”习作教学模式的源头是生活。离开生活谈作文,无疑是缘木求鱼、纸上谈兵。学生在老师有意识的指导下,为着一定的习作目的,参与到生活中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实践,兴趣才是发自自身的。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话可讲,有情可抒。这时,老师只需稍加引导、点拨,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就会真切流入笔端,做到“我手写我口”。对于学生完成的习作,老师及时评价、修改、升华,这种创造性的结果就是生活的回归。“生活习作生活”不是一个简单的循环过程,而是一个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习作的质量,而且提升了对于生活的敏锐性!二 “素材作文”习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从流程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素材作文”习作教学模式历经培养、引导、升华和回归四个过程。整个过程的源头是生活,即学生写作素材的源头是生活。但是,要想使这个源头作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离不开两个主体:老师和学生。我把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称之为“上位意识”。学生的参与称为“下行意志”。(结合图2)引导老师 自然 生活 校园 生活 社会 生活上位意识上位意识 兴趣学生下行意志下行意志 图2 1 老师的引导是动力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可在今天,教师的角色也悄然发生变化,教师已经不是单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组织构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者。在“素材作文”习作教学实践刚开始的阶段,我幼稚地认为,素材来自生活,就是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孩子们在玩赏中便可以积累经验。结果事与愿违,学生是出去了,但没有带着一双观察的眼睛去;学生是观察了,但没有带着习作目标去。痛定思痛后,我发现:学生只是在凭感觉行文,对于某一内容是否该写,该怎么写,心中不是很明朗。因此,教师在课前有意识地制定活动方案,善加引导,至关重要。(1) 重视实践前的方法指导俗话常说,功夫在课外。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教材的内容,相继渗透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策略。如教学一篇记叙文时,应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一般规律。这样的理论也许枯燥,但是一旦结合到实践中,定能焕发出它的生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