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LA-B27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许泼实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1 HLA-B27及其临床应用 什么是HLA及HLA-B27 MHC、HLA、亚型、关联、RR HLA-B27与哪些疾病相关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类型及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 特点及其与B27关联机制 HLA-B27 怎么检测 MLCT、ELISA、IMS-ELISA、FCM、PCR-SSP 2 HLA相关概念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类):H-2 SLA HLA MHC、HLA复合体基因 MHC分子、HLA分子抗原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3 HLA相关概念 4 不同地区HLA-B27亚型的流行病学分布 欧洲、非洲2705、2702、2707 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泰国)2706、2704、2705 中国、新加坡、日本2704、2705、2707 HLA-B27相关疾病 5 疾病HLA-B27阳性率(%) 强直性脊椎炎90 银屑病性关节炎 55 Reiters综合症37 反应性关节炎 沙门氏菌感染29.7 志贺氏菌感染20.7 耶尔森氏菌感染17.6 淋病双球菌感染14.0 正常人群 27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共同特点 RF(一) 家族聚集现象 与HLA-B27不同程度相关 皆可影响脊柱,都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炎,也可影响外周关节 ,下肢关节多于上肢关节,且呈不对称性。 与革兰氏阴性杆菌有一定相关性: 强直性脊柱炎与肠道肺炎克雷白杆菌相关 Reiter综合征与沙眼衣原体、福氏痢疾杆菌相关 反应性关节炎与沙门杆菌、痢疾杆菌、耶尔森菌和HP相关 6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共同特点 临床上有很多共同或重叠之处: 眼炎,尿道炎,前列腺炎, 口腔、肠道和生殖器溃疡 结节性红斑,银屑病样皮疹 坏死性脓皮病,血栓性静脉炎 基本病理变化以肌腱端周围和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为主(附着端炎)而 非滑膜,也可发生在眼、主动脉瓣、肺实质和皮肤,而不同于以滑膜 病变为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无类风湿皮下结节。 7 HLA-B27相关疾病: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患病率:0.3%,20-30岁,男女比例 10:1,有家族倾向; 主要侵犯:中轴关节(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 可伴发外周关节及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B27检测可作为有相关症状或高危人群AS早期的筛选方法! AS不是RA的一种特殊类型! 8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地区分布种族差异大世界性 性别分布男女女男 年龄20-3030-50 家族史明显不明显 类风湿因子()() HLA-B27阴性的AS 约5-10%的AS患者为HLA-B27阴性 AS患者的HLA-B27阳性率达90-95% 我国汉族人群HLA-B27阳性率2-7%(3千万-1亿),AS患病 率为0.3%(4百万),大部分HLA-B27阳性者并不发生AS 。 HLA-B27与AS 9 HLA-B27与AS 10 健康人群HLA-B27阳性率及AS患病率各地区、种族有显著的差异 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很强的相关性 两种错误认识:HLA-B27阳性AS! HLA-B27阳性不会转阴! HLA-B27阳性率AS患病率AS患者B27阳性率 中国人2-7%0.3%9095% 欧洲白种人413180100% 南非黑人1很低22% 美国黑人2457% 印地安人95061280100% HLA-B27与AS的关联机制 连锁不平衡学说 分子模拟学说 关节源性肽假说 其他: T细胞受体库假说 超抗原假说 B27修饰因子假说 Cys67模型 11 张谷香医学综述,2012,18(4):498-501 HLA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和真正的疾病易感 基因处于紧密连锁不平衡,而HLA基因本身 并不是引起疾病的真正基因,仅仅是遗传 标志。 B27抗原与某些G(-)菌之间存在类似的分 子结构,能发生分子模拟或交叉反应,机 体免疫系统把B27当作病原体抗原产生免疫 应答,对机体产生免疫损害。 认为关节源性肽只存在于关节组织中,特 异性地由HLAB27提呈,正常情况下递呈 水平低,反应T细胞处于耐受状态;当某些 具有同源结构蛋白的病毒或细菌感染时, 则可致敏耐受的T细胞,从而识别以低水平 递呈的关节源性肽,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而 损伤组织。 HLA-B27检测方法及评价 抗原水平 微量细胞毒法 84% ELISA IMS-ELISA 88% 流式细胞术法 93% 基因水平 PCR-SSP 96% 12 微量细胞毒法(microlymphocytotoxic test,MLCT) 原理:如果受试者淋巴细胞表面表达有相应的HLA-B27抗原,就可以 与B27抗体结合,形成Ag-Ab复合物激活补体,发生对细胞膜的破坏及 细胞杀伤作用,通过染色法观察,死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染料 能够进入使之着色,而活细胞细胞膜完整不被染色。根据死细胞占全 部细胞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受试者淋巴细胞表面是否存在HLA-B27抗 原及其与抗体的反应强度。 优点: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易于操作,一般的实验室都可开展。 缺点:标本存放不能超过8小时;感染可以使细胞膜表面的B27分子的 数量或结构改变,影响MLCT的结果,易出现假阴性。 13 J.Kirveskari,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1997,36:185-189 ELISA 原理: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HLA-B27水平。用纯 化的B27抗体包被微孔板,依次加入HLA-B27抗原(待检标本)、生物 素化的抗HLA-B27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形成双抗体夹心反应,经 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 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HLA- B27呈正相关。 其结果与MLCT法符合率为99,且不受感染因素的影响,重复性好。 14 瞿良等实用医学杂志,2005,19(21):2190-2191 磁珠酶联免疫分析(IMS-ELISA) 磁珠分离与ELISA结合 B27单抗标记磁珠 HRP标记CD45单抗 通过磁场分离游离相 优点: 反应时间短(1小时完成) 对标本新鲜度要求不高 28静置4 d之内可用 15 杨雅琼等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2,17(2):60-62 流式细胞术法 利用荧光标记的HLA-B27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的B27抗原结合,使 结合后的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荧光强度,这种荧光强度可由流式细胞 仪测得的通道值来反映,以其值的高低判断HLA-B27抗原表达百分比, 从而判断HLA-B27是否阳性。 优点:全自动仪器检测,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重复性高,结果判 断准确,为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国外已将FCM法检测HLA-B27作为AS 诊断的常规检测方法。 缺点:仪器昂贵,目前只在较大医院应用,且荧光易淬灭。 16 Levering WH,et al. JCytometry B Clin Cytom,2003,54(1):28-38 PCR-SSP 通过设计基因序列特异的引物SSP,特异性的扩增出标本中的HLA-B27 基因片段,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扩增产物,若出现目的条带则 表示HLA-B27为阳性。 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能路由协议优化-第1篇-洞察及研究
- Unit 1 Shapes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化工产品设计协议
- 企业网站开发及运营服务协议
- 拆迁工程合同法律风险提示
- 专利授权合同范本及权利义务详解
- 品牌推广与联合营销合作协议
- 合作制视角下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制度构建:经济学阐释与经验洞察
- 反垄断法中相关市场界定:理论、方法与实践洞察
- 结核性脑病影像诊断
-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2014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02-06-03 白酒酿造工 人社厅发2019107号
- 制冰机和设备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三年级上册《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小学中年级版教案
- 基于Simulink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研究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湿式电动剃须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冷战史专题》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