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u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u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u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演变 第 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 3 课:宋明理学 第 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 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 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 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 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 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概念呈现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 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 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呢?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政治、经济大变革引起思想学术变革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 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 物质条件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 崛起,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 出不同看法与方案 阶级关系上:诸侯争霸,“士”阶层 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 民间 ,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 识渊博的文士 稷下百家争鸣稷下百家争鸣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 学派人物时代 儒家孔子春秋 孟子战国 荀子战国 墨家墨子战国 道家老子春秋 庄子战国 法家韩非战国 兵家孙武春秋 孙膑战国 、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 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 国文化的基础。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 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古为今用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 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 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孔子生平 思想 核心 仁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根本 目的 礼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仁”的含义:“爱人”。 实现“仁”的方式: 对己克己复礼 对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在政治上的表现:为政以德 2、孔子的思想 (1)孔子的 政治思想 西周时期的等 级名份制度 孔子名言孔子名言 材料:材料: 子曰:子曰:“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 子曰: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天下 归仁归仁 焉。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勿言,非礼勿动。” ” 论语论语 颜渊颜渊 “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 拱拱) )之。之。” ” 论语论语 为政为政 “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 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 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 ,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 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 界,即“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 来维护。两者是相互制约的。 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1)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 (2)具有进步性 A. 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 产的发展。 C.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 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稳定。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l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 断教育局面; l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和方法影响深远 子曰:子曰:“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 (论语(论语 卫灵公)卫灵公) 子曰: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论语 为政)为政) 子曰: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论语 学而)学而); ; 子曰: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论语 为政)为政) 孔子讲学图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 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 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 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 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 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 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 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 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 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 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 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 子之门,何其杂也”。 中国教育史讲稿 整理出六经:诗、书、 礼、易、乐、春秋 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 生了深远影响; 1.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后经历代不断 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 3、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 产生重要影响。 3.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曲阜孔庙中的孔子塑像 清康熙题写的匾额清康熙题写的匾额 孔子地位孔子地位: :圣人圣人, ,万世师表万世师表 祭孔大典祭孔大典 孔子学院在国外孔子学院在国外 大型史诗电影孔子 1988年,75位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 巴黎发表联合宣言, 呼吁全世界“21世纪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 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 智慧。”由此可见孔 子思想之伟大。 2、孟子和荀子的贡献 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 吸收其它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 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 适应社会的需要。 孟子(亚圣)的思想主张 核心: 发展“仁”思想,提出“仁政”思想; 君民关系:发展民本思想,提出“重民” “民贵 君轻”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仁、义、礼、智即“四 心” )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四端: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 影 响: 1.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2.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之一。 3. 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 生了很大影响。 荀子 荀子是一位以儒家学 说为基础,批判地吸取各 家之长,自成体系的思想 家。 提出“君舟民水”(民本) 主张“性恶论”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孟子荀子 时 期 仁的 思想 民本 思想 人性论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性恶论 春秋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同 异 奠定基础体系完整,成为大宗。 1.老子生平 二、老子与道德经 姓李,名耳,字聃(又称 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 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 又称 老子。 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宋代福建泉州老君岩 老子的思想: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是相 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道家 江宁高级中学 王东进 ( (1)道: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认为在变幻无常的世界背 后,有不变的“道”存在,“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要 顺应“道”而生活。 材料一:“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材料二:“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 江宁高级中学 王东进 (2)(2)政治主张:主张政治主张:主张“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 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江宁高级中学 王东进 (3)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个 方面,而且可以互相转化。 材料一:祸兮,福之 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 材料二: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 1、“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 2、道教把他尊为太上老君,把他神化,充满神秘色彩 。 积极 消极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主张 “无为而治” ,反对严刑竣法实质是反对 统治者强权政治,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性。 3、老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 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对老子思想的评介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 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 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 1.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2.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 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庄子: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以法治国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 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物权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法家和韩非 法家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在秦统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 用。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 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 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 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最有用” 的思想 韩非思想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 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 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 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战国战国秦秦 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1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注:历史学家一般把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 特点概括为“外儒内法” 江宁高级中学 王东进 “兼爱”“非攻” “尚贤” 节俭 墨家和墨子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后不被重视。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走进高考 1(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 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 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 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 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 ,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 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 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 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2(2009山东基能力43)儒、道、墨、法四 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 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 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 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B C D 5(2009上海历史3)春秋时期,郑国发 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 向上天祈祷,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 所及也。”于是积极组织灭火。这说明当时 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 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 是( ) A B C D 1.(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42)三宇经中 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 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墨子 荀子 老子 苏格拉底 A. B. C. D. 2.(2008海南单科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 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 墨翟 B. 孟轲 C. 荀况 D. 韩非 3.(2008上海单科A组2)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 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 4.(2008重庆文综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 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 ,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2008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 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 。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2007广东单科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 江宁高级中学 王东进 人民教育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设备运维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
- 纹版连接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慈利县中医院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一建黑龙江省安全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药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配电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长沙驾校从业资格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个人工地安全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测试题高一及答案解析
- 安全保卫试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红河红家众服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双11大促商家一站式指南
- 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梯管理安全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2 6、7的加减法(课件)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DL-T 794-202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生理学全套课件
- 深信服SDWAN产品介绍
- 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学籍证明-模板四川优秀资料
- 购牛合同参考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