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学习专题学习 分析角度: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其形象 一、人物形象:A、 (主观形象或自我 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 人公,即诗人自己;B、(客观形象或他人 形象)作品中其他人物。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我对 照;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 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 ,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例(自我形象) 读贺知章的回乡偶 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 :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 的事实的? 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的氛围, 烘托宫女的处境;“宫花”“红”既是比喻,又是对 比;“说玄宗”轻轻一笔“闲”,给人以无尽的沉思, 从而生动刻画出一群孤寂幽怨的宫女形象。 例(他人形象) 读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 在,闲坐说玄宗。”回答问题:宫女的形 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二、意象:诗人借来表达主观感情的 载体(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意象是 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意象和意境 客观世界本身无生命或无感 情的事物或景物(甚至包括 某些动作)。 意象: 融入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 客观景物与作者感情的完美结合 。 物象 : 意境 由意象构成的,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思,能 够引起读者无限想象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 的诗歌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是情与景的和 谐统一,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象: 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 诗歌意象的类别: 例 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 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然后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 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比喻性意象 例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 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 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烘托性意象 例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 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 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问题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 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 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 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象征性意象 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1、 树木类: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 远之意。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 离别。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 象征。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 发兴亡之感。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美人迟暮 感时伤事 悲伤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积极向上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 传情 2、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 求淡泊君子隐士 牡丹:富贵 美好 草:或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象征希望 或反映荒凉、偏僻 象征离恨、羁旅 之愁 长和边关有关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 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 洁隐士君子 岁寒三友: 松/竹/梅(象征隐士君子)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隐士的象征 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 处境恶劣不畏强权、不屈不挠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莲:与“怜”谐音,故借以表达爱情。 3、动物类 鸿鹄:理想 追求 燕雀: 比喻奸党小人或无能之辈 。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 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羁旅之感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孤寂 庄周梦蝶: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 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孤)归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 感 凤凰:吉祥和顺,常喻忠臣贤士。 鹧鸪鸟:鸣叫声让人听起来像 “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羁 旅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 绪。 寒蝉:悲凉 鸳鸯、比目鱼:恩爱的夫妻 表达技巧 v诗歌的表达技巧包含三大方面: v 一、表达方式; v 二、表现手法; v 三、修辞方法。 一、表达方式 vv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vv二、表现手法:二、表现手法: vv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对比、借古讽今、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白描、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白描、工笔工笔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渲染、虚实结合、烘托、先抑渲染、虚实结合、烘托、先抑 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联想、想象、象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联想、想象、象 征等。征等。 修辞方法 v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 设问、反问、反复、双关、用典、 互文、对偶等 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拟人. . 把雨当作人来写,说好雨知道什么时候要下雨把雨当作人来写,说好雨知道什么时候要下雨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3.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比喻设问、比喻 指出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指出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 vv1 1、石灰吟、石灰吟 vv千锤万凿出深山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 vv本诗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本诗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化学高二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台球运动技术讲解与规则解析
- 2026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旺季营销方案讲解
- 前庭康复护理技术
- 心力衰竭护考讲解
- 嗜血细胞综合症诊疗要点
- 心肺复苏知识点讲解
- 薪酬体系构成汇报
- 学期儿童美术活动策划与实施
- 2025年中国PET透明片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展览展示系统市场行情走势预测与竞争格局展望报告
- 术前讨论制度
- 王俊凯测试题及答案
-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
- DB37-T 4546-2022 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技术规程
- 光伏发电监理规划
- 202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电子汽车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 《SMT基础培训资料》课件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详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