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登岳阳楼》课件苏教.ppt_第1页
语文下册《登岳阳楼》课件苏教.ppt_第2页
语文下册《登岳阳楼》课件苏教.ppt_第3页
语文下册《登岳阳楼》课件苏教.ppt_第4页
语文下册《登岳阳楼》课件苏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 (唐)杜甫 后乐先忧, 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 杜少陵可与言诗。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 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 吏耶?仙耶? 前不见古人, 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 , 扬子江北通巫峡 , 巴陵山西来爽气 , 岳州城东道岩疆 : 潴者、流者、 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 问谁领会得来? 登登 岳岳 阳阳 楼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w“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 久 w“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 件 w“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 w “昔”与“今”之间,未简单 的以 “喜”“悲”之词加以填充 ,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回味。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w “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距离,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 在变。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w 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 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 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 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 惜未能一游; w 如今,祖国山河残破 ,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 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 ,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 感交集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w“气压百代, 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须溪 w“已尽大观, 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w“坼”: 洞庭湖波涛万顷 、巨浪千层,方圆数 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 裂为两片,刹那间, 乾坤摇动、天崩地解 显示出洞庭湖的 磅礴气势!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w“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 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 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 落 一派壮阔的图景。 w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 曹操观沧海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w 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 丽。 w 这样来描写洞庭湖,有人以为过于 夸大,“于事理未当”,像是写大海而不是 写湖(见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w 实则此评未免拘泥。须知诗歌不同 于科学论文,是容许使用夸张来充分表 现视觉(或听觉)形象,以畅快宣泄作 者的意兴与情绪的。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w“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 两年,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 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 生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w“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 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w“有孤舟”:飘流湖湘,以舟 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 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和无边的宇宙“对应”的是什么呢? 是一个极为渺小的“有限”之身, 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行吟 者, 是被命运抛弃于苍茫湖水之中的如此穷 愁潦倒的一个孤魂。 缺衣乏食,居无定所,得不到亲友的慰 藉,连一个赖以承受痛苦的正常的身体都没 有。 飘零、孤寂、衰老、贫病,一个活人生 存所需的空间萎缩到不能再萎缩。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w “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 境阔狭顿异。”“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 阔境愈空。”浦起龙读杜心解卷 三 w 上联展现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画 出水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 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 。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 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w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 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 ,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 令诗人牵肠挂肚? w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 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 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 自悼。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w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 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 体中,仍然跳动着颗 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w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 胸襟之悲壮,互为表里 ,故虽悲伤却不消沉, 虽沉郁却不压抑。 w 杜作阔大沉雄,千古绝唱。孟作 亦在下风,无论后人矣。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w“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状语也, 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象过之。 明胡应麟 w 孟浩然借写洞庭湖景表达个人“欲济无 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不免拘 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w 杜甫眼中不只是一 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 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 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 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 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 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 惊天动地。 w 名为“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 阳楼”与“洞庭水”。屏弃了眼前景物的精 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w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 ,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 、博大深远的意境。 引题 写景 个人景况 国事艰难广阔胸襟 意境宽阔宏伟 交代背景 宽阔广大 凄凉落寞 前四句写景 宽阔广大 开阔 五六句叙身世 凄凉落寞 狭窄 七八句抒感慨 广阔胸襟 开阔 w 老杜品格,穷而 愈坚,悲而能壮,在 自怨身世之中,仍保 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 的胸襟。 w 以阔壮之景寓悲 凉之怀的抒情境界。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w 旅途中 夜里写下的 抒发自己情 感的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w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 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 w在这茫茫的寂寥江天之间 ,羁旅之怀油然而生 w揭示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 处境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w远处,星辰低垂,平野开阔 w 近处,月影翻涌,大江流 动 w 这苍茫的背景 下,诗人所处的一 叶扁舟,显得更加 的渺小与孤寂 w 在大自然雄伟 瑰丽的景象之前, 人生命运更是孤单 凄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w 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 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 反衬诗人的孤独,景中见情,景与情融。 名岂文章著 w 其志向未酬, 反而因文章而扬名 ,实非己愿,流露 出因政治理想不得 实现的愤慨,读来 令人心沉。 官应老病休 w看似自我解慰,实乃牢骚之语 w虽然此时作者确已老病,但休官主要原因是 被排挤 w以此暗示作者心中的不 平,揭示作者晚年孤凄 飘泊的主要原因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w 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 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 w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 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 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 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w 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 w 以沙鸥自比,自伤飘泊 w 广阔的“天地”,映衬 一微小的“沙鸥”,愈显出自己飘零不遇的身 世的可悲与可叹。 w 前半极力渲 染描绘旅夜江上 壮伟之景,后半 尽意宣泄孤舟漂 浮的悲怀 w 天地虽大, 却无自己安身之 处,景色辽阔, 却反衬出诗人孤 寂而悲愤的心境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w 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 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王国维 w 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 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 庄严:人格 瑰丽:艺术 永久:影响 杜 甫 草 堂 与夏十二 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w 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 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 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 w 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 的远景。 w 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 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不 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w 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 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 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 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 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 之月。 w 想像新颖,有独创性 。 云间连下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