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1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2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3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4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第一阶段: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 一、主要假定前提 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 全社会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同种产品在两国生产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 差异;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完全自由贸易,且贸易平衡; 规模报酬不变。 二、绝对优势的含义 就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单位的某种商 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个国家同类 商品的生产。 绝对优势理论举例(分工前) 国 家 酒产产量 (单单位 ) 所需劳劳 动动人数 (人/年 ) 毛呢产产 量(单单 位) 所需劳劳 动动人数 (人/年 ) 英国 葡萄牙 1 1 120 80 1 1 70 110 绝对优势理论举例(分工后) 国 家 酒产产量( 单单位) 所需劳劳 动动人数 (人/年 ) 毛呢产产 量(单单 位) 所需劳劳 动动人数 (人/年 ) 英国 葡萄牙 (110+80) /80=2.375 80+110 =190 (120+70 )/70=2.7 70+120 =190 按照1:1交换后的结果 国家酒产产量 (单单位) 毛呢产产量( 单单位) 英国 葡萄牙 1 1.375 1.7 1 基本思想: 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各自的绝对有利 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 彼此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会是有利 的。 基本含义: 各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该国的自然 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 的生产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样产品来 说处于绝对优势,就应该完全专业化生产 并出口这种产品;如果一国在另一种产品 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样产 品来说处于绝对劣势,就不应该进行该种 产品的生产,本国所需应从对方国家进口 。 重大意义: 一、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 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与后天的有利生 产条件; 二、指出了一个国家只要根据有利的 生产条件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 可以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 三、提出了自由贸易政策。 局限性 1、斯密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 类固有的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交换 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 、斯密没能提出和回答不具备绝对优势的 国家如何参加贸易的问题。 大卫.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一、主要假定前提 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 自由贸易; 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在两国 之间则完全缺乏流动性; 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 没有运输费用; 不存在技术变化; 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 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每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投入不变。 二、比较优势的含义 比较优势: 就是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 ,劳动生产率的比率相对高的一 种是本国的比较优势。 时时 间间 国 家 生产产1单单位布 生产产1单单位酒 葡萄牙 4小时时 2小时时 英 国 6小时时 12小时时 2/3 1/6 比较优势理论事例(生产效率) 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1.5倍 生产酒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6倍 61. 5 英国生产布 葡萄牙生产酒 比较优势理论事例(生产成本) (分工前) 葡萄酒毛呢 英国 葡萄牙 120人 80人 100人 90人 国家 产品 分工后 葡萄酒毛呢 英国 葡萄牙 (80+90) /80=2.215 (100+120) /100=2.2 国家 产品 交换后 葡萄酒毛呢 英国 葡萄牙 1 2.125-1 = 1.125 2.2-1=1.2 1 产品 国家 三、比较优势论的基本思想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如果一个国家在两 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 其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 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并且其 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则两个国家应分别生产 其有利程度较强和不利程度较弱的商品,并 开展国际贸易来取得自身有利程度较弱和不 利程度较强的商品,从中获利。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四、比较优势论的进一步分析 国 家 商 品 美 国 英 国 小麦(蒲式耳工时时) 棉布(码码工时时) 五、比较优势法则的例外情况 六、比较优势论简评 (一)比较优势论的科学性及历史进步意义 1、比较利益论比绝对利益论更全面、更深刻。 2、比较利益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二)比较利益论的历史局限性 1、李嘉图研究方法是形而上学的 2、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一些现实问题 3、劳动价值论不完全、不彻底 第二阶段:新古典贸易理论 约翰. 穆勒:相互需求理论 以两个国家相等的劳动投入量生产 的不 同产出量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生产同一种 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不同为出发点。 一、相互需求理论举例 (互惠贸易范围) 国 家 商 品 美 国 英 国 小麦(蒲式耳工时时 ) 棉布(码码工时时) 美国不参加 贸易区域 英国不参加 贸易区域 Y X PUS PUK 1:1 1:4/3 1:5/3 互惠贸易区 1:2/3下限 1:2上限 1 2/32 贸易利得的分配 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 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 本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接 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 产时的产品量。相反,国际间 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对方国 家的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 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 。 相互需求的法则 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强,而 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弱,则贸 易条件对该国愈不利,该国的贸易利得愈 小;反之,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有利,该 国的贸易利得愈大,这就是相互需求法则 。 提供曲线 表示一国想 交换的进口商品 数量与愿意出口 的本国商品数 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 二、马歇尔的提供曲线 提供曲 线 美出口小麦- Y 英进口小麦 棉 布 小 麦 0 G-英提供曲 线 B-美提供曲 线 B PE E E X-英出口棉 布 美进口棉 布 P E x 1 x2 Y 1 Y 2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A 每一点代表一个 贸易条件,点到 X轴的距离与到 Y轴的距离之比 三、相互需求论简评 (一)历史进步意义 1.补充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 论 2.引入几何分析方法,丰富了古典 国际贸易理论的表达手段和研究方 法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关于相互 需求强度决定 贸易条件的观 点不符合实际 未对国际 生产关系的价 值领域进行 深入研究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二)局限性 第四节 要 素 禀 赋 论 (H-O理论 要素比例论) 赫克歇尔()赫克歇尔() 代代 表表 人人 物物 俄 林()俄 林()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 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 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 易类型。易类型。 要要 素素 禀禀 赋论赋论 狭 义 狭义狭义+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萨缪尔森)(萨缪尔森) 广 义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一、赫克歇尔 、俄林、萨缪尔森与要素禀赋论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 配 的影响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1933年,俄林出版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1942年,萨缪尔森经济理论的运营意义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二、与要素禀赋论有关 的几个概念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 素的总量。 要素丰裕( factor abundance) 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中, 某种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给 量较大的情形。 测算方法: 将本国该要素总供给量 与其他要素总 供给量的比率与别国相同两种要素总 供给量的比率进行比较; 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若一国某要素 的相对价格 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 价格,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与别国丰裕 。 假定英国有 2000 万英亩土地和 2000万劳动 力,美国有2亿英亩土地和 8000万劳动力。从绝 对的意义上来看,美国的土地和劳动力都比英 国 多。但从相对意义上看,英国的土地 /劳动力 的比率为2000万/2000万= 1:1,而美国的土地/劳 动力的比率为2亿/8000万= 2.5:1 。 从这一数字的比率来看,相比较而言,英国 在劳动力方面比较丰裕,土地相对比较稀缺; 而 美国土地方面比较丰裕,劳动力比较稀缺。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国 家 土地面积积 (万平方公里) 人口(亿亿) 俄 罗罗 斯 1707.501.45 (2000年) 加 拿 大 997.060.3108 (2000年) 中 国 960.0012.66 (2000年) 美 国 915.892.85 (2000年) 巴 西 854.741.67 (2000年) 澳大利亚亚 768.230.1936 (2000年)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要素比例( factor proportion) 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各种要素 之间的比例。 要素密集度( factor intensity)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 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 率相同,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三、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三、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 劳动和资本);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 两国同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不同产 品的生产技术不同; 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利益不变 ; 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在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市场上,竞争是完 全的; 生产诸要素在国内各部门之间可自由流动,在 各国间不能自由转移; 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 两国之间的贸易实平衡的; 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 (二)要素禀赋论的理论分析 1.国家间的商品相对价格差异 是国际 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2.国家间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 异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 3.国家间的要素相对供给不同决定 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商品相对价格 生产要素价 格 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 求 生产技 术 生产要素供给消费偏好生产要素所有 者的收入分配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H-O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首先,一个国家的要素比例决定了该国 的比较优势。 第二,要素禀赋论说明,一国的要素比 例决定该国的贸易结构,也就是 一国的出口和进口产品。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即: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需大量使用 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 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 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 格就高,出口就不利。所以,各国应尽可 能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 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 的商品。 五、要素禀赋论的核心思想 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 禀赋差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 国要素禀赋中某些要素相对丰裕,另 一些要素相对稀缺;国际贸易中一国 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裕 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那些较多 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出口本国供给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本国供给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关于贸易的出发点: 要素价格不同。 关于贸易的结果: 各国要素价格均衡化。 现实世界要素价格均衡化有两种情况 : 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要素价格均 衡化趋势;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从全世界看,要素价格均衡化的 实 现还很遥远。 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平均每小时工资为美国工资的百分数 国 家 1959年 1970年 1983年 1996年 美 国 100 100 100 100 日 本 11 24 51 106 意大利 23 42 62 103 法 国 27 41 62 98 英 国 29 35 53 95 加拿大 42 57 75 102 平均数 27 43 63 106 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 : 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而 不 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 即 使在国内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移向 另 一个部门也不是充分便利的;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 需 求”,而且它们的结合不能任意改变 ,这种整体性和固定性的结合,影响了 要素价格的均等; 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有些地区要 素 价格相对高点,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 相对低些,从而阻碍了生产要素价格完 全均等。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要素禀赋比率差 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将使贸易 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 少的要素价格下降,从而逐渐达到要 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 (二)要素禀赋论的不足 六、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国际贸易论简 评 (一)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第五节 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与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其人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提 出 ? 一、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生产要素的 种类和单位 出口产品进口产品进口产品 /出口产品 1947年投入 产出和贸易 结构 资本 劳动 资本/劳动 2550780 182 14100 3091339 170 18180 1.30 1951年投入 产出和贸易 结构 资本 劳动 资本/劳动 2256800 174 12977 2303400 168 137261.06 1971年投入 产出和贸易 结构 资本 劳动 资本/劳动 1876000 131 14200 2132000 119 180001.27 美国1947、1951、1971年的贸易结构 里昂惕夫得出结论: 这些数字表明,当我们以平均价值 100 万美元的国内出口去置换相同数额的竞争性 进口品的时候,出口品含有的资本要少得多 , 而劳动则相对多一些。因此,美国参与国际 分 工是以劳动密集型高而不是以资本密集型高 的 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换句话说,这个国家 进 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节约它的资本并解决其劳 动 力过剩问题。 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二)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