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方剂学课件 8理血剂.ppt_第1页
中医中药]方剂学课件 8理血剂.ppt_第2页
中医中药]方剂学课件 8理血剂.ppt_第3页
中医中药]方剂学课件 8理血剂.ppt_第4页
中医中药]方剂学课件 8理血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理 血 剂 一一、定义:(理血药、调血、血分病证 ) 二二、立法:内经:“血实者宜决之” ;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三三、作用调血 1、活血祛瘀: 加速血行 消散瘀血 2、止血,制止出血,使血归经。 Date方剂学 四、主治血分病(明确范围) 血热证: 血寒证: 血虚证: 血溢证: 血瘀证: Date方剂学 五、分类: 1、活血祛瘀瘀血证 特点:A、疼痛 B、包块 C、瘀斑 D、舌脉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 汤、 温经汤、生化汤复元活血汤、桂枝茯苓丸 失笑散、鳖甲煎丸 2、止血全身各部位的出血证咳、咯、 吐 衄、便尿、崩漏、外伤。 代表方:十灰散、小蓟饮子、黄土汤槐花散、 咳血方 Date方剂学 六、使用注意: 1、辨证求因,准确选用理血方。 2、剂型:新瘀证急,多用汤剂,取力大效速。 久瘀证缓,外伤出血,多用丸散。 A、性缓力小 B、急速止血。 3、上部出血忌升提,下部出血忌沉降。 4、大出血有虚脱先兆者,当补气固脱。 5、孕妇、月经量多,慎用活血祛瘀方。 Date方剂学 桃核承气汤 一、组方: 1、主要配伍:桃仁配大黄,量偏重 2、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 Date方剂学 二、主治下焦蓄血证 1、含义 2、病机:瘀热相结,上扰心神。 3、主症: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 自利,舌紫暗,脉沉实(夜 热,闭经,痛经)。 4、症状说明 Date方剂学 三、方解 1、治法破血祛瘀(逐瘀泄热) 2、配伍 桃仁:破血祛瘀 大黄:攻下瘀热 破泄同用 君 桂枝:辛散行血,助桃仁祛瘀 芒硝:泄热通便,助大黄攻下 臣 甘草:调和护胃,缓峻烈之性 使 3、说明:为何用逐瘀泄热法? Date方剂学 四、临床应用: 1、范围原则:凡瘀热相结,以瘀为主的 病证,必实证。 2、使用注意:A、孕妇慎用 B、表证未解,当先解表。 Date方剂学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一、关于血府 二、组成: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牛膝、桔梗 三、作用特点: 1、专于肝经,长于胸中。 2、重在活血,佐以行气。 3、祛瘀不伤血,行气不耗气。 Date方剂学 四、主治:血瘀胸中,血行不畅之证 血瘀气滞 清阳不升 头痛 血瘀内阻 胸 胸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 舌边瘀斑,脉沉涩 胃 胃失和降 呕、呃 血瘀化热 入暮发热 急躁易怒 心失所养 心悸、失眠 Date方剂学 1、病机:血瘀胸中,气机受阻。 2、主症:胸中瘀痛,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3、关于原方主治19种病证的理解。 王氏认为均与血府瘀血有关。 临床注意寻找瘀血征象 Date方剂学 Date方剂学 五、配伍 桃、红、归 赤、芎、膝 活血祛瘀 生地(合当归):养阴血 柴胡:疏肝理气 桔梗 枳壳 载药上行,宽胸行气 甘草:调和 Date方剂学 六、临床应用 1、范围原则凡肝经血瘀气滞证,以瘀为主。 2、现代:最多用于冠心、风心、胸部挫伤、 肋软骨炎、脑震荡后遗症。 Date方剂学 通窍窍活 血汤汤 血腑逐 瘀汤汤 膈下逐 瘀汤汤 少腹逐 瘀汤汤 身痛逐 瘀汤汤 共性川芎、 桃仁 红红花、 当归归 活血祛 瘀止痛 个性 组组成 麝香、 老葱 柴胡、 桔梗 香附、 乌药乌药 小茴香 、肉桂 羌活、 秦艽 功用活血通 窍窍 活血行 气 行气止 痛 温经经止 痛 祛风风通 络络 部位头头面胸部上腹部少腹部躯干四 肢 症状头头痛, 痛有定 处处 胸痛, 痛处处不 移 痞块块疼 痛,拒 按 少腹积积 块块,宫宫 寒不孕 全身四 肢痹痛 Date方剂学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一、组成:黄芪4两、归尾2钱、赤芍 钱半、地龙1钱、川芎1钱, 红花1钱,桃仁1钱。 1、黄芪桃红芎归地芍 2、重用黄芪(生)轻用行血 3、黄芪5倍于行血总量 Date方剂学 二、主治中风(或中风后遗症) 1、含义 2、证型气虚血瘀证 3、病机元气亏虚、鼓动无力、血行 过缓、脉络瘀阻。 4、主症苔白、脉缓甚遗尿而见中风 后遗症。 Date方剂学 三、方解: 1、作用特点重在补气,佐以活血通络 。 2、配伍: 黄芪:大补元气起废痿,使气旺血行君 归尾:活血兼养,使化瘀不伤血臣 川芎:赤*桃 红花、地龙 助归尾加速血行 佐 Date方剂学 3、说明 补气为何不首选人参? 行血药的选药原则。 配伍特点。 Date方剂学 四、临床应用: 2、现代:脑栓塞、脑血栓形成。 3、黄芪:先从30克始用,不效逐加量。 4、使用注意: 久服缓治,坚持疗程。 必须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痰阻、肝风、阴虚、血热忌用(脉弦 硬有力、脉滑、偏数、面红、眩晕) 1、原则:中风后遗症的主方,必属气虚血瘀型。 Date方剂学 温经汤金匮 一、组成: 二、主治: 1.月经不调提前、推后、数行 崩漏、痛经、闭经 2.久不受孕(继发性子宫发育不良)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经来有块,色紫而淡 小腹冷痛,伴月经不调 脉迟细 Date方剂学 说明: 病理3个字虚寒瘀。 推后多寒重。 痛经闭经多瘀重或寒重。 提前、数行、崩漏多虚显。 唇口干燥,手足心热,傍晚发热兼证 阴 虚瘀热。 Date方剂学 三、方解: 1、作用调经之要方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2、配伍: 萸、桂、归、芎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胶、芍、麦(归)滋养阴血(重养血) 丹皮(归、芎)活血祛瘀、调经退瘀热 参、草、姜,夏益气和胃、以助祛瘀调经 3、说明为何益气和胃? Date方剂学 四、临床应用: 1、范围:调经之主方,凡血虚有寒有瘀有热,或 寒热虚瘀相兼者均可,重在虚寒二字。 2、现代:月经紊乱,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不孕 。 3、加减: 推后重吴萸、桂枝、加茴香。 提前或数行重阿胶加熟地。 痛经闭经重归芎加玄胡、牛膝。 伴发热唇口干燥重丹皮加生地。 不孕症加紫石英、艾叶。 Date方剂学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一、组成:当归8钱、川芎3钱、桃仁14枚、 炮姜5分、炙草5分。 重用当归15至30克,轻用炮姜2克。 生化汤宜产后尝,芎归桃草炮干姜。 二、用法: 1、原方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2、现代多水煎,或加黄酒煎服。 Date方剂学 三、声誉产后之良方、要方。 1、中医产后多虚、多寒、多瘀本方温补行。 2、现代 调节子宫收缩复位,减少腹痛。 加速血液循环,防止产褥感染。 促进乳汁分泌。 Date方剂学 四、问题是否产后必用方、通用方? 1、全方药性偏温归芎姜草酒性温 2、作用补泻兼备补血、温经散寒、行瘀。 3、产后多虚、寒、瘀、非全部也有瘀热实证。 五、主治恶露不行 1、含义。 2、证型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3、主症产后恶露不下,小腹冷痛, 脉弦细迟。 Date方剂学 六、治法: 虚 养 瘀 活 活血化瘀 寒 温 养血温经 七、方解: 重用当归 养血活血,祛瘀生新 养 川芎、桃仁 活血散瘀 酒、童便 活血行瘀 炮姜 温经散寒 温 甘草 调和诸药 活 Date方剂学 六、临床应用: 1、原则凡产后恶露不下或少腹冷痛均可,以 瘀阻有寒为原则。 2、现代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 收缩阵痛,慢性子宫内膜炎,胎死腹 中。 3、加减: 多配合益母草同用。 瘀痛剧烈加五灵脂、蒲黄。 冷痛甚加桂枝、吴萸。 乳房胀痛加香附、青皮。 4、使用注意:瘀滞实热不宜。 Date方剂学 十灰散十药神书 一、组成: 二、作用特点凉止力强,且降火收涩。 大、小蓟、茜根、荷叶 侧柏叶、白茅根 凉血止血 大黄、栀子泻火、导热下行 丹皮(含大黄)凉血行瘀 棕榈皮收涩止血 Date方剂学 三、主治血热妄行的上部出血 2、主症:咳、咯、呕、衄血、色鲜红、脉数。 3、现代: 支扩咯血白及、三七。 肺TB咳血白及、百部、旱莲草。 消化道呕血配合大黄粉。 撒末止刀伤出血 外伤出血 吹鼻止血 1、病机:火气上冲,迫血妄行。 Date方剂学 四、方名掌握用法 十药烧灰存性,研细末,每用15克, 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 为何烧灰 便于急用出血要急速治标 收涩性强利于止血治标 Date方剂学 五、剂型: 汤剂 散剂 凉止、收涩 重凉止血热甚者 重收涩应急治标 Date方剂学 小蓟饮子济生方 一、组成: 1、君药为小蓟故名 2、导赤散的加味方。 3、炒蒲黄。 二、主治血淋 1、含义 2、证型 3、病机 4、主症 Date方剂学 三、方解 1、治法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2、配伍。 3、说明为何佐以化瘀? 小蓟:凉血止血,且利尿通淋君 藕节、蒲黄、生地:凉止兼散瘀臣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炙草:调和药性使 栀子、木通、滑石、竹叶:利尿通淋 佐 Date方剂学 四、临床应用: 1、原则:阳证、实证 2、现代:急性泌尿系结石和感染。 3、加减: 淋重-加萹蓄、瞿麦。 血多-加大蓟、白茅根。 瘀痛-加琥珀1.5克、牛膝3克。 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 Date方剂学 黄土汤金匮 一、组成:关于灶心土:1、药量 2、代用品 二、用法: 1、阿胶烊服 2、灶心土先煎取汁煎余药。 三、主治脾阳亏虚,脾不统血证。 1、病机:阳虚失统,阴血耗损。 2、主症:便血清稀暗淡,肢冷,乏力, 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 无力。 Date方剂学 四、方解: 1、治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2、配伍: 灶心土:辛温,温中收涩止血,标本兼顾君 附子 白术 性温,温阳健脾,复统血之功臣 阿胶 生地 甘寒,养阴血,制术附温燥伤血 黄芩:苦寒止血制术附温燥动血 佐 甘草:甘温,调和药性并助补中 使 Date方剂学 3、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 标本兼顾; 刚柔相济。 Date方剂学 五、临床应用: 1、范围:便血要方,然吐衄便崩均可, 属中焦虚寒或中焦寒热虚实挟杂者。 2、原则:重在虚寒。 3、加减: 气虚重 血多 便溏 4、使用注意:实热阳证,出血鲜红,脉数不宜。 Date方剂学 六:方剂比较: 槐花散 黄土汤 便血 阳热实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便血鲜红或污浊清肠止血 阴寒虚证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便血暗淡清稀温中健脾,收涩止血。 黄土汤 理中丸 温中健脾统血 阳虚失血证 重收涩治标养血:本虚标急证 专于温阳健脾治本:本虚标缓证 Date方剂学 复习思考题: 分析补阳还五汤方解,为何重用黄芪? Date方剂学 李某某,女,42岁.牙齿出血已经2月余,时 有鼻血溢出,颜色淡红,其势延缓,如泉不 竭.近症加剧,伴口咽干燥,心烦不寐,腰膝 酸软,齿龈肿痛. Date方剂学 v肾水不足,虚火上越,火不归宅 v滋水养阴,引火归原 v八味地黄丸加牛膝、麦冬 Date方剂学 v朱丹溪治疗超越陈氏二十余岁,因饱后 奔走数里,遂患哕病,但食物连哕百余 声,半日不止,至晚发热,如此者三月 ,脉涩数。 Date方剂学 v以血入气中治疗,用桃仁承气汤加红花煎 v服,下污血数次即减,再用木香和中丸加 v丁香治之,十日而愈。 Date方剂学 1、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是 2、方剂分类中的“十剂”是指 。 3、治法与方剂的关系是 。 4、被称之为“辛凉轻剂”的代表方是_。 5、清营汤中体现“透热转气法”的药物是 。 6、炙甘草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 7、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