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1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2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3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4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 柳宗元 作者简介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 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字子厚。祖籍河东 (今山西永济)。出生 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 安)。少有才名,早有 大志。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 “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 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 柳河东或柳柳州。 公元793年(贞元九年)进士及第,五年后登博学鸿词科 ,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 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 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后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 ,政绩卓著。卒于柳州任所。今存诗文作品达600余篇 ,其文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富 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 说、封建论等。其作品由刘禹锡编成集。有柳 河东集。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 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 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 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 巩(曾经拜过欧阳修 为师)。(分 为唐二家,宋六家)。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海畔尖山似剑铓铓,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海畔尖山似剑铓铓 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剑铓 ”,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剑铓” ,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但这并非夸张 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柳州一带,千 山林立,多拔地峭竖,有如桂林。 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 旁诸峰,真如剑铓。诵子厚(柳宗元的字 )诗,知海山多奇峰也。” 苕溪渔隐胡仔也说:“余两 次侍亲赴官桂林,目睹峰峦 奇怪?海畔尖山似剑铓之 句,真能纪其实也。” 秋来处处割愁肠 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 “秋来处处割愁 肠”。秋天是万物 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 ,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思,所 以古人多有悲 秋之词,诗人此时 此刻,更是如此。 “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 生联想。似剑铓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 “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 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 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诗人的愤郁绞痛 由此可见一斑。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 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诗人希望能有 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 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虽是一种幻想 ,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 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总结: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 中唐诗人柳宗元所作,全诗共4句,表现 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 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 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 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 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 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 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 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 柳宗元这首诗,给读者的印象是:诗 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 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