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艳晖 怎样学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怎么看待西医辩病中医辩证? 1、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 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营养不良、厌食 症、消化性溃疡 3、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 征 重点 4、造血系统疾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5、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 6、结缔组织及免疫疾病:过敏性紫癜 7、神经系统疾病:小儿癫痫、儿童多动症 8、传染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治疗 辨证治疗 其他治疗 西医治疗 名医、专家经验方 单方验方 医案精选 难点与对策 经验与体会 预后与转归 预防与调理 现代研究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名家、专家论坛 中西医结合思路 评述 古籍精选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医儿科学有突出贡献 的医家及学术著作。 3、掌握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 进步及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内容要点 1、中医儿科学的概念,中医儿科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和区别。 2、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进展及取得的重 要成就。 3、了解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 、备急干金要方建立的学科基础; 内容要点 4、介绍钱乙的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的突出贡献;曾 士荣、万全、张景岳、夏禹铸、陈复正、吴瑭等医 家的学术建树。 5、介绍建国以来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 就,特别是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6、介绍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了解中医儿科学的发 展方向。 思考题 1、试述钱乙的学术成就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 ,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 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 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 医学学科。 概述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 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 族的繁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 卓越的贡献。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 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 概述 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秦汉以前秦汉时期)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宋、金、元时期)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明清时代解放前) 五、中医儿科学的崭新期(新中国成立现在)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 (秦汉以前秦汉时期 ) 1、疾病记载: “贞子疾首”,4000年前商代殷墟甲骨文中的 记载。(是指商王武丁妹妃之子头部生病。) 五十二病方有“婴儿病痫”、“婴儿瘛” 的记述。 2、小儿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入咸 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 (秦汉以前秦汉时期 ) 3、体质特点: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中记载有:婴儿 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并论述了先天因 素致病。 4、医案记载: 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 鬲病,并记录为儿科最早的医案。 5、儿科分科的记载和出现了儿科医学著作: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1、南北朝 医药书中专门立出儿科 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 徐叔响疗少小百病杂方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2、隋唐时期,政府设立太医署,由医博士教 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 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3、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介绍小儿方面 疾病多达6卷,有255候,详细阐述了小儿 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候 王焘外台秘要40卷中86门均为小 儿疾病的防治,儿科用方多达400首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4、孙思邈千金方书中把“少儿婴孺方”2卷 列于卷首,用方多达320首,为我国最早记录 儿科理法方药的著作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 大”优育 喂养方面节乳:哺乳次数、技术、母乳选 择法、母乳的禁忌症以及用猪乳作为人工哺乳 的方法 小儿卫生方面:注意沐浴与清洁,重视日光与 空气的利用问题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天和暖无风时,令母将儿抱日中嬉戏, 数令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 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于帏帐之中,重衣 温暖,譬如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催儿 不任风寒”小儿必须加强耐寒锻炼及 阳光沐浴的重要性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1、颅囟经相传至今的最早儿科专著,流 行于唐末宋初人托巫方(黄帝时代人所著), 现存版本是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共2卷 。书中提出婴幼儿体属“纯阳”的观点;阐述 小儿脉法、囟门诊察法;论述了惊、痫、疳、 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内服药多采用丸散剂 ,共载56方,其中外治方达28首,广泛用于小 儿内外五官诸科疾病。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颅囟经的学术贡献: 首创了“纯阳”理论:“凡孩子3岁以下,呼 为纯阳,”。 论述了小儿“惊”、“痫”、“疳”、“痢” 、 “火丹” 等疾病的证治。 提出了小儿脉法:一呼一吸七至为平脉。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2、宋初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书中能 较明确的鉴别天花和麻疹,对小儿脉法的 论述认为: “三岁以上,五岁以下可以切脉,但 与大人有异,五岁以上则与大人相同” 胎教、养胎以及妊娠食忌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3、小儿药证直诀北宋钱乙,字仲阳, 他的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收集整理,编 写而成。全书共3卷,上卷论脉证治法,中 卷列医案23则,下卷为方剂。该书刊于公元 1119年,比西方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350年 。 钱乙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学术贡献:(钱乙的学术成就) 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 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总结了小儿面部诊法经验:提出四诊中尤重望 诊,对“面上证”、“目内证”、记述详细而 实用。 提出了儿科临床脉法特点:浮沉、脉乱、弦急 、沉缓、促急。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 详细地记载了(古代)儿科“四大要证”:痧、 痘、惊、疳。 区别了儿科出疹性疾病:麻疹、天花、水痘。 对小儿惊风与癫痫作了明确鉴别。 提出惊风有急惊和慢惊之分,并以“急惊宜凉泻 ,慢惊宜温补”为治疗大法。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 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 “脏腑柔弱、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 导意义。 论治法,从五脏补虚泻实出发,又注意柔润清 养、运补兼施、攻不伤正。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 临床方药:善于化裁古方,如六味地黄丸; 研制新方,如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 味白术散等, 创134方:其中丸剂70方,散剂45方,膏剂6方 ,汤剂6方,外用7方,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 医师所习用。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4、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北宋山东董汲 撰写而成 书中记录了用白虎汤及青黛、大黄等药 物的治疗经验, 擅用寒凉法治疗天花、麻疹, 是为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5、幼幼新书南宋刘昉等编著,40卷, 627门, 许多散失的宋以前儿科著作被收录其中而 得以流传, 其中脾胃病占1/4,民间歌诀90余首,方 剂2000余首, 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有较 高的学术及文献价值。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6、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问世, 从初生到年长儿童,各类疾病广泛收录 论述, 认为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致,和成 人破伤风为同一病源, 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7、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南 宋陈文中编著, 他力倡固养小儿元阳,以擅用温补扶正见长 , 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寒而产生的逆证 ,用温补托毒救急。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8、活幼心书3卷、活幼口议20卷 元代曾世荣从医60年,编 著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期 (宋、金、元时期) 详论初生诸疾,以调元散、补肾地黄丸治疗胎怯证 。 将急惊风归纳为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 、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沿 用至今。 将小儿病因病机诊治等编成七言四句歌诀,并加以 注解,以便初学者理解和记诵,促进了儿科学知识 的普及应用。 “四时欲得小儿安,常需两分饥与寒,但愿人 皆依此法,自然诸病不相”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1、李时珍本草纲目 收集小儿防治药物,对小儿诸病、痘疹、 血尿、诸疮、诸热、诸疳等300多种病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2、婴童百问明代鲁伯嗣著, 将儿科病证100种列为100条,每条专论一 病证, 详述病源、证候及疗法,博采众说而又有 己见,附方800余首。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3、保婴撮要(著20卷)明代薛铠、 薛己父子 论儿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 论及小儿外、皮肤、骨伤、眼、耳鼻咽 喉、口齿、肛肠科病证70多种, 脏腑、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 术兼备, 对中医小儿外科学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4、明代万全著: 育婴家秘4卷 幼科发挥2卷 痘疹心法23卷 片玉心书5卷 片玉痘疹13卷等。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提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 肾常不足, 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 治疗方面提出治病“首重保护胃气” 。 将推拿疗法用于儿科临床。 倡导“育婴四法”,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 的系统观点。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5、证治准绳幼科王肯堂综述诸家 论说,结合阐明己见,内容广博,辨析透彻, 条理分明,博而不杂,详略分明。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6、景岳全书张介宾有“小儿则”等儿 科8卷, 重视母乳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大抵保婴之 法既病则审治婴儿,亦必兼治其母为善 ”。 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倡导小儿“阳非有 余”,“阴常不足”, 治疗上认为“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用药 注重甘温扶阳。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7、幼科铁镜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 认为“有诸内而形诸外”,可从望面色、审 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 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惊风等证, 有其独到之处,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 。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8、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清代朝廷组织编写,立论精当,条理分明, 既适用于临床,又适用于教学。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9、医部全录儿科上、下两册清陈 梦雷编辑,共100卷,收录历代儿科医学 文献120余种,内容宏富。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10、麻科活人全书清谢玉琼 是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 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11、医林改错王清任记载了小儿尸 体解剖学资料。 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 阐发了活血化瘀法在儿科紫癜风、疳证、 小儿痞块等病证中的应用。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12、幼幼集成 清代儿科名家陈复 正 对指纹诊法颇有见地,将虎口脉纹辨证概 括为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 虚实”,“风轻、气重、命危”,至今为临 床所采用。 他搜集了不少单方验方和外治法。书中内 容既不单纯地引经据典,亦不人云亦云,切 合临床实用。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13、温病条辨解儿难吴瑭 提出了“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 ”的生理特点。 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 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用药特点; 六气为病、三焦分证、治病求本等观点 。 对儿科外感、内伤疾病辨证论治具有指 导意义。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明清时期,由于天花、麻疹等时行疾病 流行,当时儿科医家十分重视痘疹的防治。 仅13681840年400多年间的儿科专籍, 查考的约200余种、600余卷中,痘疹专书即 占了120余种、320余卷。 这一时期,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 传播。 附:免疫学开端(人痘接种法)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载有稀痘方, 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 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记载:明隆庆 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 种法已盛行各地。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我国的人痘接种法流传到俄罗斯、 朝鲜、日本、土耳其及欧非各国, 较英国琴纳氏发明牛痘接种(1796年) 早200多年,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 先驱。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清朝后期,随着西医学传入我国,儿科 界也开始有人提出宜中西医合参。何炳元 新纂儿科诊断学中除传统中医内容外 ,引入检诊一项,用于检查口腔、温度、 阴器等的变化。 四、中医儿科学的飞跃发展期 (明清时代解放前) 近代儿科名医徐小圃擅用温阳药回阳救逆 ,救治了许多时行病危重变证患儿,由此而闻 名遐迩,至今被广泛学习应用。 五、中医儿科学的崭新期 (新中国成立现在) 1、儿科教育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及高等教育 , 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士生教育, 8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 90年代又开始进行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培养 了大批中医儿科人才,成为学科发展的有力保 证。 五、中医儿科学的崭新期 (新中国成立现在) 2、儿科教材 中医儿科学王伯岳、江育仁主编,是20世 纪下半叶出版的第一部现代大型学术专著,系 统论述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常见病的 辨证论治。 儿科医籍辑要丛书(6册)张奇文主编, 全面整理了历代中医著作,选辑其中对现代儿 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波谱分谱试题及答案
- 意识教学测试题及答案
- 施工安全心得总结-1
- 运城社工面试题及答案
- 医院窗口面试题及答案
- 电机拖动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安徽省六安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6届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家电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 沃尔玛员工提成方案(3篇)
- 场地代运营托管合同范例
- 七年级上册硬笔行楷字帖
- 《晏子对齐侯问》课件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对外汉语课件教学课件
- 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
- 2024-秋季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 DB32T-高粱属品种鉴定 InDel分子标记法
- 江西省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知识点归纳背诵总结
- 智能审计实训平台需求说明
- DL∕T 5782-2018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后评价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