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形象.ppt_第1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ppt_第2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ppt_第3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ppt_第4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分解三 鉴赏景物形象(景象、意象 )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 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 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 者是一致的。 景物类型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 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 景象景象 物象物象 写景诗或杂诗中 的景色 咏物诗或杂诗中 的物象 景物形象 l组织答案步骤: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2、结合诗句分析景物描写所用的技巧、或营造 (渲染)什么氛围(气氛); 3、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鉴赏思维切入点: 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形、声、色、动 、静等)的特点; 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这些与感情是息 息相关的。 景物形象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 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氛围 处境:行人 羁旅 抱病 独苦 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怀乡之思,和对身体病痛、羁旅漂 泊的愁苦和无奈。 例题展示一: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列举景物:空旷的原野、明净的空气、城门楼、河边渡头 、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间 的农忙情景 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 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例题展示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 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 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 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 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 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 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 栖息。 作者描绘的景象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 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 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 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 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l什么是意象? l先看一首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l这首诗中写了那些景象?这些景象让你产 生怎样的联想? l 分析: l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l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l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l 啼鸟:欢快的气氛 l 风雨:无情的风雨 l 落花:让人惋惜 l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 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 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先 想 到 再 想 到 总 结 一 下 关于意象的两点: l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 的根。 l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 ,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 共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 “让人惋惜” 的联想 ,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 有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 最后,给意象下个定义: l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 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象(物象),是 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景物 (事物)的统一。 意象作用(P141) 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以送别诗、 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 “枫叶荻花秋瑟瑟” ; “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 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 调。 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 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 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 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 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 幅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枯藤、老树、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组合起来,烘托 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将断肠人的情 感寓于其中。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 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 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 意境即白色恐怖。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景(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 氛围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 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 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 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了 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第一组 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王之涣送别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 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 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 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 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芳草 特定意象的内涵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特定意象的内涵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2、长短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 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 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 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特定意象的内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酒。自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出 酒的特殊功效解忧,酒便成为古代文人 才子所喜好的东西,便被赋予丰富的意蕴,频 繁出没于诗词歌赋之中。一般在诗句中出现“ 酒”,便或多或少地会染上一种愁绪,这种愁 绪有时候跟离别有关。 特定意象的内涵 5、南浦,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白居易南浦别 6、日暮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李白送友人 6.杨花(柳絮)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给人一种飘 忽不定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杨花落尽子规 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直到夜郎西。 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 人泪。” 其他 笛、箫、笙(shng),多传达离别 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 楼月。”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 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 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 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 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 欢聚,惟有别离多。 第二组 思乡类意象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在这庞大的咏月诗文中,其实主要只 有两大主题,一是悲欢离合(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二是思乡怀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 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外,月还是美丽纯洁、爱情相思的代表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 l(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 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 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 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3)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 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 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 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张 若虚“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4)捣衣。月下捣衣,风 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 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 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 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 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 白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 衣声。秋风吹不尽,总 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第三组 愁苦类意象 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 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相见欢“寂 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 情别绪相联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词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 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 儿倾吐出来。 徐再思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 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杜牧雨“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 有芭蕉。”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 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 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 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落花”“流水”一去无返,常 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 春去也,天上人间。” (3) 落花 (4)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 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 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 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 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 愁。”李煜浪淘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5)猿猴。古诗词中 常常借助于猿啼表 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 如唐代杜甫登 高:“风急天高 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中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 (6)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 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 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 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 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 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 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 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7)斜阳(夕阳、落日)。多 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 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 游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宋代王安 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 西风、酒旗斜矗。 ” (8)丁香,指愁思、哀怨或情结。 如李商隐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 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牛峤的“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李璟的“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9)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一般用来烘托旅途的艰险和 满腔的离愁别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 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等 (10)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寒蝉就成为悲 凉的同义词。 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 晚,骤雨初歇。” 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 高洁的人品。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 洁,谁为表予心。” 第四组 抒怀类意象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 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 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 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 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 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 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 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 的芳香,因 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 著名词作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句,借梅花来比喻 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 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 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 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 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 (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 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 格,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启迪了后 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 如三国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 寒,松柏有本性。”李白赠书侍御 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 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 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4)竹。以其“遭霜雪而不凋 ,历四 时而常茂”的品格 ,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 颂。郑板 桥一生咏竹画竹 ,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 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 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 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 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兰,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 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而且 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 能容小人。兰,一则花朵色淡 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 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如清代刘灏诗“兰生幽谷无 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 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 广群芳谱 (5)冰雪。古代诗歌中,常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 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 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 冰心在玉壶”。 冰雪有时也指环境恶劣: 如王冕白梅:“冰雪 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 芳尘。” 云 云:一是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由。二是 遮蔽光华,喻小人。 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坐看云起时 。” 李白李白的的送友人送友人“浮云游子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王安石王安石的的登飞来峰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 身在最高层。” 李白李白的的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五组 爱情类意象 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 ,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 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 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 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 相思诗:“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 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 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 莲子,莲子清如水。” (3)连理枝、比翼鸟。连 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 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鸟,雌 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 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 比喻。白居易的长恨 歌:“七月七日长生 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 (4)鸳鸯 传说一对鸳鸯总是 终生相守, 人们常常 用鸳鸯的“双栖双飞” 来形容恋人间的形影 不离,忠贞厮守。 唐卢照邻长安 古意“得成比目何辞 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5)红叶 传情之物。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 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 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 的人。 如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 诗想到秋。” 第六组 战争类意象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投笔。后汉书载 :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 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 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 、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 侯。后来“投笔”就指弃 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 歌头:“莫学班超投笔 ,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 边州。” (2)黍离。 诗经王风黍离“知 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 伤感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之悲也。” (3)请 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 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 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 (4)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 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 ,为国立功。诗人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 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