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导游词100字_第1页
兰州导游词100字_第2页
兰州导游词100字_第3页
兰州导游词100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兰州导游词 100 字 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 2016年 8 月 28 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 兰州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古代曾称 “ 金城 ” 。汉书 勋注曰: “ 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 ” 还有一种说法 “ 金城池汤 ” 的典故,喻其坚固得名。汉代设金城郡,隋朝时,因城南有皋兰山而更名为兰州。后,几经变故,至清代又为兰州府。辛亥革命后,兰州市从此成为了甘肃省的省会。 兰州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距今 5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农牧业生产,先后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 化。夏商周时,以神农氏炎帝为宗神的羌族和戎族在此活动。汉唐时起兰州做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在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亚非欧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雄姿、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中山铁桥,并参观白塔山、省博物馆、五泉山、兰山公园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引大入秦工程等景点。游客来兰2 / 4 州,也可中转去永靖炳灵 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等景点旅游。兰州市交通相对便利。中川机场辟有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条航线 ;312 等四条国道穿境而过 ;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现有星级饭店 15 家,国际旅游社 11 家,国内旅游社 32 家,旅游车船公司 3 家,定点旅游商店 15 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网络。兰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贸中心。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 “ 拱抱金城 ” 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 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 ;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 “ 白塔层峦 ” 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 “ 河桥远眺 ” 之称。穿过黄河铁桥 ,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九五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 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3 / 4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 风林香袅 ” 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 (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 )。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 (公元 1450 )为镇守甘肃内监刘 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 (公元 1715 年 )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 “ 镇山三宝 “ :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 ;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公斤,现存寺内 ;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 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 (公元 1212 年 ),何玫4 / 4 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 (公元 1861 年 ),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 天下黄河第一桥 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 ),名叫 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 洪武九年 字样 .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它的建设发生在 20 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它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穷的甘肃与西方人在自主、自愿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它的建设材料,包括一个铆钉一根铁条乃至建成后刷铁桥用的油漆,都是在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