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分类号: udc : 密级: 编号:2 0 0 8 0 10 3 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传统纹样在现代漆画中的作用 t h e1 r a d i t i o n a lp a t t e r n s r o i ei nt h em o d e r nl a c q u e rp a i n t i n g 樊俊涛 申请学位级别亟学科专业名称差丕堂 论文提交日期2 q ! ! = 垒= 2论文答辩日期2 q ! ! 堑= ! 垂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 0 1 1 年6 月1 6 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酉抖撞! ! 巫堇堂院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 日期:少年多月6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酉抖蘧! ! 巫堇堂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堑酉型撞! ! 巫堕堂随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 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靴做储签名。孙谈 签字日期:2 两辞多月6 日 导师签名( 手写 签字日期o 跏| 【1 年6 、, 中国的传统纹样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汉字诞生之前, 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这些特殊的图形纹样来传递情感和记录生活。如那些镌 刻在新石器时代彩陶器具和崖壁上面的纹样,就生动而真实的记录了那一时代 中人们对大自然、对日常生活的期待和理解。而那些简单抽象却极为形象的图 案,则最终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纹样艺术,并一直流传至今。 纹样艺术诞生于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生存环境中,又体现着古老古老 民族独有的思维文化、审美取向和民族精神。它不仅是本土图形元素的高度浓 缩,同时也有外来图形、图案在参与构建,于是,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时光中, 传统纹样艺术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无形遗产。 今天,面对日趋统一化的国际艺术语境,人们愈发感觉到本土文化的珍贵和重 要,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亦备受关注,人们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继承与发展、 开拓与创新等口号。而最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传统纹样艺术,同样也面临 着继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的问题。 在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中,时光引领我们走向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科技 化的生活环境。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技术、全新的学科不断影响着我们尚未成 熟的头脑,而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汹涌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 化艺术领域。在这样的环境与生活中,我们势必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造型 艺术与现代漆画关系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我们在现代漆画艺术创作中如何发展 和继承传统纹样艺术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众多漆画创作者 和艺术学者的关注重点,毕竟当代文化艺术的一体化趋势不是缺乏民族气质的 整齐划一,而是追求以不同民族文化为基点的国际性交流与共享。以此看来, 存在于我国上个世纪漆画创作中的纯粹模仿以及简单复制的问题,则无疑会导 致我们的漆画丧失本民族的个性。因此,此时提出现代漆画与传统纹样艺术的 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我们需要在现代漆画创作中寻找一条属于本民族 的发展之路,而传统纹样艺术则完全可以帮助我们去寻找或重构这样一条路, 摘要 衍生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同时又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漆画元素,当然这也正是 时下许多有识之士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关键词:传统纹样;现代漆画;重构 a b s t r a l c t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 s 仃a d i t i o n a l l i n e sa r td e v e l o p m e n ts o 妣t h e r eh a v eb e e ns e v e r a lt l l o u s a n d y e a r so fh i s t o 阱i ne a r l yc m n e s ec h 心l c t e r sb e f o r eb i n h ,o u ra i l c e s t o r sh a db e e n u s i n gt h e s es p e c i a l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st 0c o n v e ye m o t i o na n dr e c o r dl i f e 1 ft h o s e e n g r a v ei nt h en e o l i t h i cp a i n t e dp o n e 巧v e s s e l sa i l dp a n e m s ,t 1 1 ea b o v ea n t i - s e e p i n g a n d 仇j er e c o r d e dv i v i di nt h ee r ao fp e o p l et ot h en a t u r e ,d a i l y1 i f ee x p e c t a t i o na n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m o s es i m p l ea b s t r a c t i o ni s e x t r e m e l yi m a g ed e s i g n , 州l l e v e n t u a l l yb e c o m et h ee a r l i e s td e s i 印si nc m n a 觚dh a v eb e e ns e v e n t e e n t h - c e n t u r y a r t p a t t e ma r tw 嬲b o mc h j n e s ep e c u l i a rh i s t o r i c a jc u l t u r ea i l dl i v i n ge n v i r o m n e m , a n de m b o d i e st l l ea n c i e n ta n c i e n tn a t i o n a j u 1 1 i q u et l l o u g h tc u l t u r e , a e s m e t i c o r i e n t a t i o na n dt h en a t i o r m ls p i r i t i ti sn o to i l l yt h et l i g h l yc o n c e n t r a t e dl o c a l 黟a p h i c e l e m e n t s ,b u ta l s om o r ee x o t i cg r a p h i c s ,d e s i g n ,锄d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m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1 1t l l eh i s t o d ,o fb o a s t i n g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i nt i m e ,t 1 1 e 仃a d i t i o n a lp a n e mo fc k n e s e a nb e c o m e 仃;描i t i o n a lc u l t l l r e 锄d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i nt h e 、0 r l dt h em o s ti m p o r 协n t i n t a n g i b l eh e r i t a g e t o d a y 钕i n gu n i f i e di n t e m “o n a l a n c o n t e x t , p e o p l e i n c r e a s i n g l yf e e ln a t i v ec u l t u r ep r e c i o u s 锄di m p o n 如t ,a b o u t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 仃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p e o p l ec o n c e mp r o b l e ma j s op u t sf o n a r di se x p l i c i t l yi n h e r i t a n c e a i l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i n n o v a t i o 玛s l o g a i l s a n dt h em o s t 仃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i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n e s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a r t ,硝s of a c e si n h e t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吕 e x p l o r a t i o n 蛐di 衄o v a t i o n i nt h ep a s s a g eo ft i m ea n dt h ep r o g r e s s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i m el e a d i n g u st o w a r dah i 曲l yi n f o m a t i o n a l i z e d ,t e c h n o l o g yl i v i n ge n v i r o m e n t n e wi d e a s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n e ws u b j e c t c o n s t a n t l ya 疗e c t s 、v eh a v en o ty e tm a t u r em i n d ,a n do f a b r o a dv 撕o u sn e n do fa ni st a k et h e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s m 苫ei m p a c t so u r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广ea n da nf i e l d s i ns u c ha ne n v i r o r m l e n ta n d1 i f e w h i c hw ef - a c e dah o wt o r e a l i z e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f o n n so fa r ta n dm o d e ml a c q u e r e dr e l a t i o n s ,i no t h e rw o r d si s o u rp r o b l e mi nm o d e ml a c q u e r e d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 ,h o wt 0d e v e l o p 锄di n h e r 主tt h e i i i a b s 仃a c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lp a t t e ma r tp r o b l e m p r a c t i c eh a sp r o v e dt h a tt h i sp r o b l e mh a sg r a d u a l l y b e c o m en 哪e r o u so fl a c q u e rp a i n t i n gc r e a t o r sa i l da r ts c h o l a r sc o n c e m a r e ra l l ,也e n e g r a t i o n 廿e n do fc o n t e m p o r a 叫c u l t u r ea r tn o tl a u c ko fn a t i o 砌t e m p e r 锄e n t ,b u t t h ep u r s u i to fu r l i f o mw i t hd i 侬r e n te t l l l l i cc u l t l l r ea l st h eb a s eo fi n t e m a t i o n a l e x c h a n g ea n ds h 撕n g 1 1 1 i so p i n j o n ,e x i s t si no u rl a s tc e n t u 巧也ep u r ei i i l i t a t i o na n d l a c q u e r e dc r e a t i o n o fas i m p l ec o p yi tw i l lu 1 1 d o u b t e d l yr e s u l t i i lo u rn a t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t h el a c q u e rp a i n t i n gl o s e t h e r e f o r e ,a tt h j st i m ew i t h 仃a d i t i o n a jl i n e s p r o p o s e dm o d e mp a i n t i n ga r tp r o b l e mi sn e c e s s a i y i si n e v i t a l b l e w en e e dt o f i n da m o d e ml a c q u e r e dc r e a t i o nb e l o n g st om i sn a t i o n sd e v e l o p m e n tw a y w h i l et i l e 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n e mi se n t i r e l ya nc a nh e l pu st 0f i n do rr e c o n s n l l c ts u c haw a y d e r i v e db o t hh a sn a t i o n a lc h 2 u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觚da l s om e e tt 1 1 et i m ed e v e l o p m e n tn e n d l a c q u e r e de l e m e n t s ,讪l i c h ,o fc o u r s e ,i ti sa l s on o w a d a y sm 锄yp e o p l eo fi n s i g h t c o n m l o np u r s u i to ft l l eg o a la n di d e a l t h ea u t h o rl e 锄i n gl a u c q u e r e da i ti sn o tal o n gt i m ef o rc m n a s 伽i t i o n a l d e s i g n s ,也e 西n d i i l ga l 印s t a ya r ts u 一沁ei ns t a g e s b u td b o u tm et h j n 心n g 觚d p r a c t i c eo fl a c q u e rp a i n t i n gc r e a t i o nb u tn e v e rn e g l i g e n t ,s 嘲a r i z e st 1 1 ec r e a t i o no f s p e n dy e a r sb e d ,a l s o1 1 a s i t so w nu i l i q u ef e e l h o p e “sr e s e a r c hc o n t e n t 一 仃a d i t i o n a ll i n e si i lm er 0 1 eo fm o d e mp a i n t i n ga r to fm o d e ml a c q u e r e da n ,c 锄t l l e d e v e l o p m e mc o n t r i b u t e k e yw o r d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a t t e m ;m o d e mc m n e s el a c q u e rp a j n t m g ;r e c o n s t n i c t i o n 目录 目录 第1 章引言”1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3 2 1 传统纹样的生命力3 2 2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4 2 2 1 龙纹样4 2 2 2 瑞禽祥兽纹样5 2 2 3 肖形印纹样5 2 2 4 压胜钱纹样6 2 2 5 铜镜纹样6 2 3 传统纹样发展的脉络7 2 4 传统纹样的图形沿革规律8 2 4 1 依“形“ 而生“8 2 4 2 “意的拓展8 2 4 3 “信“ 的流淌9 2 5 传统纹样的现代流变1o 2 5 1 图形再造lo 2 5 2 寓意增强”1 l 2 5 3 古今融汇掣l l 第3 章现代漆画艺术语境探析”1 3 3 1 现代漆画材料的独特美感1 4 3 2 现代漆画走向“架上绘画“ 的前景”1 6 3 2 1 “架上绘画“ 对现代漆画的影响1 6 3 2 2 现代漆画带有现代艺术的表征1 8 3 3 传统艺术绘画性和手工性的特征对现代漆画艺术语境的影响2 0 3 4 漆语言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关联“2 l 第4 章传统纹样对现代漆画创作的意义和影响2 4 v 目录 4 1 传统纹样的民族品格2 4 4 2 传统纹样的生活化趋势2 4 4 3 传统纹样是现代漆画创作之源泉”2 6 4 3 1 铜器纹2 6 4 3 2 饕餮纹2 7 4 3 3 龙凤纹“2 7 4 3 4 云雷纹”2 7 4 3 5 彩陶纹2 7 4 3 6 瓦当纹”2 8 4 3 7 方胜盘长纹2 8 4 4 传统纹样是现代漆画创作寻求“本土语境“ 的表现形式之一一2 8 第5 章传统纹样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重构3 0 5 1 传统纹样的现代化与现代图形的传统化”3 0 5 1 1 化繁为简! 3 0 5 1 2 中西合璧矗一3 0 5 1 3 运用传统色彩一3 1 5 1 4 注重意境传递3l 5 2 传统纹样在现代漆画创作中色彩的现代化”3 2 5 3 传统纹样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重构“3 3 第6 章传统纹样融入现代漆画创作的意义”3 6 6 1 漆画发展的现实意义一3 6 6 1 1 社会文化的需要:”3 6 6 1 2 精神状态的需要”3 7 致谢”3 9 参考文献一j 4 0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 1 第1 章引言 第1 章引言 从1 9 8 4 年漆画第一次进入中国美术展至今,中国的漆画创作已经走过了 2 0 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代漆画创作之路也由开始的学习阶段走入当前的探索创 新阶段。纵观这2 0 多年的时间,漆画艺术在艺术语境、群体构建、学科理论建 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关于中国现代漆画究竟何去何从的争议也 始终未停。 提及中国现代漆画,大部分研究专论都以其传承千年的历程为起点,通过 漆画材料、技法等诉说这一传承东方文明的艺术种类,由此,中国现代漆画的 种种问题便落入一个伟大的历史范畴。诚然,时光中的传承是中国现代漆画无 法绕过的重要话题,同时也是现代漆画艺术存在的核心问题,更是本文探讨的 重点之一。然而,在现代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纵观中国现代漆画2 0 多年的发 展历程,学习和借鉴的倾向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乔十光先生所说:“中国 现代漆画是在二十世纪上叶国际漆艺运动大背景的推动下,在越南磨漆画的直 接影响下,经过第一代漆画家们的不断开拓和探索,在美术界的领导、前辈画 家、理论家的支持理解以及广大观众的认可下逐渐完成的。“ 事实是,在此前的 二十多年中,中国漆画的创作中的确包含着十分浓厚的异国风情,人们对本土 文化的思索未见深刻。 然而,当日趋国际化的文化语境逐渐淡漠了各民族内在和独有的文化氛围 时,它衍生出一个巨大的矛盾:一是马克思指出的人类文化必将大同;二是各 。民族在大同化趋势中的自觉抵触。对中国现代漆画而言,当他国文化势不可挡 地涌入中国并占领人们的眼球与意识时,也必将激起中国漆画创作从本土文化 中寻求根基,以构筑中国式漆画创作的热情。另外,现代艺术的深刻之处不仅 在于形象上透视着现代人的心理,同时也通过视觉语言表现了现代人的感受。 因此,中国现代漆画创作寻求本土化、民族性与时代特征结合之路势不可挡, 它是中国现代漆画走向世界的基础,也是中国现代漆画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简言之,现代漆画作为现代艺术的分支,其必然是现代中 国人心理需求、审美趋向、文化意识等多方面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那么现在 的问题是,究竟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或者说究竟该从哪一点切入,让“传承“ 第1 章引言 不再限于理论意义范畴,让中国现代漆画具有中华文化的鲜明特点,充分反映 我们民族的时代特色,则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客观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美学文化、艺术思想的传统纹 样为切入点。( 即:梳理传统纹样的形式和特点;分析传统纹样产生和发展的历 史脉络;探讨传统纹样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可行性流变) 结合现代漆画艺术的 语境,以此探索传统纹样在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中的意义和影响。其必然对以后 创作有中国特色漆画作品有着较新的现实意义。 2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早在汉字诞生之前,我国的先民就已经使用图形符号来传递情感和记录生 活。那些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至今仍清晰可辨的保留着有趣形象的图案,它们 是人类对自然最初的看法,也是图案纹样最初的样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艺 观念的不断更新,这些古老而形象的图样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如今的传统纹样 艺术中不仅包含着古老民族的审美、文化和哲学观,同时也有着鲜明的外来文 化的影响。应该说,如今的传统纹样艺术是传统纹样艺术与外来文化形式相结 合的产物,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装饰纹样艺术体系。 2 1 传统纹样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绵延数千年的经历,无声地证明了它所具有的无以伦比 的生命强度。当然,这超强的生命力与华夏民族悠久不断的历史脉络有着最为 直接的联系,更与其契合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思维、文化心理和情感表达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联。 中国传统纹样艺术诞生的时间,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远古的巫术 礼仪和自然祭祀中,纹样代表着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也记录着人们的生活 现实,更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的盼望。据史料记载,早在尧舜时期, 我们的先民就十分重视占卜吉凶,以特殊的符号表现占卜的结果;至商周时期, 卜算凶吉、趋利避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行为活动,远古时期表现 占卜结果的符号被继续和发展;两汉以后,在道家与儒家学说的影响下,人们 开始追求富贵平安、权位永固或长生不死、羽化升仙,此时镌刻在器具或墙壁 上的纹样图案较之远古、两汉时期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出现了典型的 瑞祥纹样。而隋唐以后,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又发生了 较大的变化,创造出宝相花、唐草纹等富有吉祥意蕴的新纹样。宋代以后,在 道家、儒家、佛教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纹样题材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明朝时 期已经出现了专门表现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的纹样。清代装饰图案集历代之大成, 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的程度,把装饰纹样发展到了极致,并被广泛 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其形式多 样,名目繁多,是中华民族在持续不断达数千年的造物活动中,融合中国历代 3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设计才华,融合中国的道教、玄儒、政治伦理和民情风 俗,造就出的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体系。“ 1 2 2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 伴随着时间、文化、审美、思维、社会经济的不断更迭,传统纹样本身也 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纹样造 型。纵观历史,能够横贯古今任何一个朝代的纹样大体有:“ 龙纹样、瑞禽祥兽 纹样、肖形印纹样、古铜镜纹样、压胜钱纹样等”2 。 2 2 1 龙纹样 龙,在中华文化里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兽的一种,又代表着神圣和权力,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中,龙具有不可言喻的生命活力。传说,中华民族的 始祖女娲和伏羲那人首蛇身的形象即是龙最原始的雏形,而华夏最初的领袖一 一炎帝、黄帝和禹,在传说中也都与龙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原 始的蒙荒时期,还是此后的隋唐盛 世,乃至于2 1 世纪后的今天,龙 的形象始终被中国人所喜爱和供 奉,而以龙为题材的纹样更伴随着 无数代中国人的生活。 龙是中国神话和传说中的一 种神异的动物,它有虾眼、鹿角、 牛头牛嘴、狗鼻、蟒身、鱼鹰爪、 鲶鱼须、狮鬃、蛇尾,九种动物合 而为一的形象,是万兽之首。并且 龙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兴动作 雨,能降妖除魔,在中华文化中龙形纹样更是神明权贵、吉祥喜庆的象征。翻 开历朝历代的纹样图谱,无论是素雅苍劲还是艳丽华贵,龙形纹样从未凋零。 通过大量的资料搜寻,笔者划分出以下几种不同造型的龙纹样:行龙、昂 首阔步;云龙、神云缭绕;飞龙、气魄冲天:盘龙、憨态可掬;祥龙、正面头 像;望龙、侧面头像;升龙、头上尾下;降龙,头下尾上。在庞大而复杂的中 1 叶佑天。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m 湖北美术学院,2 0 0 6 :1 2 2 刘秋霖、刘健、王亚新、关琪、牛燕,中华吉祥纹样图典 g 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4 :7 4 第2 章 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华纹样海洋中,聪明的中国人历经世世代代的创造,最终造就出一个极具中国 特色的传统纹样龙纹,它也是中国文化中最为完善和复杂的纹样之一。 2 2 2 瑞禽样兽纹样 在远古时期,每一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动物之神。人们崇拜它们,认为它们 有着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向它们祈祷,祈求平安和丰登。同时,先民们又 将这些神奇的动物记录在他们的生活中,现今我们能够看到的诸如图腾壁画、 陶瓷器、石雕石像、画像砖等等工艺品上都有它们的影子。而这也在无形之中, 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和丰富的 图案艺术遗产。 另外如上文所述,中国传统纹 样艺术来源于人们对祥瑞富贵太 平如意的追求,在这一观念的影响 下,动物纹样亦大都是理想化的瑞 禽祥兽纹样,被赋予吉祥如意的意 蕴。例如商周时期雕刻在大量青铜 器上面的兽面纹样,庄严静谧的美 感中有着人们对自然赐予的美好 期待;又如春秋秦汉时期彩陶器具 和墓室壁画上飞腾的动物纹样,激昂的生命形态中孕育着雄浑顽强的伟大生命 力。日后,这份飞腾的激动与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终于铸就出华夏 纹样艺术永恒的节奏韵律。 2 2 3 肖形印纹样 肖形印又成为形肖印、生肖印或蜡封印,出现于 春秋战国时期,颇得人们的喜爱,至今的古代书画金 石艺术中依然有肖形印的样式。这一纹样的风格特征 是古朴素雅,天然成趣,其中折射着中国古典哲学追 求“天人合一”“自然质朴“ 的观念。 纵观肖形印的题材,可算是十分广泛而丰富,从 宫阙、百戏到车马、生肖,从神话人物故事到瑞祥动 物样式,应有尽有。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2 2 4 压胜钱纹样 压胜钱又叫厌胜钱、押胜钱,是为专门用途或民间祈福避邪而铸造的古钱, 俗称“花钱”。压胜钱纹样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当时的百姓为了表达美好的祝 愿而铸造这种钱币,后来官府参考这一民间习俗铸造出开炉钱、镇库钱、赏赐 钱等。另外,流传至今的压胜钱纹样还有 如辟邪、避兵、吉语、祝寿、生肖、八卦、 春钱、棋钱、打马、撒帐、镂花、戏作赏 赐、凭信、八仙、选仙、庙宇、供养、挂 灯、上梁、冥钱、痊钱等多种形式的压胜 钱。纵观这林林总总的压胜钱,虽然它并 不参与日常生活的货币流通,却因其内容 涉及历史、地理、民俗、宗教、书法、美 术、工艺、娱乐等诸多方面的文化习俗, 而具有了非凡的艺术价值。 2 2 5 铜镜纹样 古镜图录中记载:“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 善。焉者莫镜若也,可见中国古代铜镜纹样成就之高。传统铜镜制造人不仅 注重纹样的美观,同时又将具有深刻内涵的铭文镌刻在铜镜上,让人们在观赏 图样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其中广为传播的思想。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国古代铜镜 纹样的锻造历史可以追溯到至今四千年 之前,并且从那一时期开始,每一个历史 阶段的铜镜纹样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 特征,表现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然而 殊途同归的是,那些跨越上千年时光的铜 镜纹样所表现的却均是浓重的中国民族 艺术气息,且它们相互之间有着清晰可辨 的继承发展痕迹。 此外,中国传统铜镜纹样最引人之处 3 叶佑无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f l 川湖北美术学院,2 0 0 6 :1 2 6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还在于它们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如涂朱彩绘镜、金银蜡镜、镏金镜、包金镜、 彩涂绘嵌琉璃镜、漆背加彩画镜、金银平脱镜、螺细镜、槌金银镜等,这些复 杂的手工艺技术无疑代表了中国工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力证着我国古代艺术 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卓凡的创造力。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了一笔难以估量的珍 贵遗产。 2 3 传统纹样发展的脉络 从远古时期到今天,我国的传统纹样历经上千年沧海桑田的变更而依旧光 辉夺目。无论是开始时简单、单一的线条与色彩,还是今日复杂多样、色彩繁 复的新装饰纹样,纹样艺术中深藏着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理想与文化品格,令其 具有了深邃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远古时代,人们在彩陶器具上雕刻图案纹样,这时的图案纹样既是人们装 饰生活的重要手段,又是人们表现生活的重要方式。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不断 进步,图案纹样所表现的事物以及表现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图 案纹样的主题更为开阔和贴近生活,那丰富多样的形式涉及到生产生活与宗教 祭祀等诸多方面;其次,新石器时代连续单独的纹样构成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图案逐渐发展为多样统一、对比协调、用线舒畅、色彩醇厚等等。至商周时期, 我国的纹样艺术从风格特征到工艺手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商周时代,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先民就已经创造出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在 出土的青铜器上清晰的雕刻着那一时期题材多样的纹样图案,它们结构简练、 造型凝练、手法夸张,具有无限的庄严之美。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和漆器同 样是纹样艺术最主要的载体,同时在玉器和锦绣上也陆续出现了纹样设计。而 与商周时代不同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纹样已经由单纯粗犷的造型发展得越发 精细生动、朴素奔放。到前秦两汉,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观秦陵兵马俑中涌现 出众多刻有纹样图案的器物,如陶器、战车、画像砖、瓦当和铜镜纹饰等等, 凸显出秦代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我国绘画艺术 的兴起和印度佛教的传入,传统纹样图案的题材和技法都有了新的发展。 唐代,中国封建王朝走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经济、 文化的高度繁荣。此时的纹样图案与当时绘画、雕塑艺术一样,显现出丰满、 富贵、华美、雍容的盛世风格,并且设色富丽明快,造型优美柔和并富于变化, 7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结构力求平衡与对称。宋元时期,纹样艺术受当时宫廷画院花鸟画的影响颇深, 纹样图案多以用典雅秀美的线条表现花鸟之美。至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纹样 艺术发展到了巅峰,此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人们运用谐音、会意等象征 手法( 如“五谷丰登“ 、“连年有余”) 发展了原有的纹样创作,表现着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和追求。 2 4 传统纹样的图形沿革规律 2 4 1 依“形“ 而生 翻开历史的画册,我们会发现悠长的华夏艺术史中出现过千门万类的纹样 图案,有些随时间的流逝和文化意识的更迭而逐渐消散在历史的尘雾中;有些 则任凭时光飞逝,却始终没有脱离人们的生活。笔者发现,这些横贯古今的纹 样图案,其造型方式或材料工艺曾随不同年代的审美、文化、工艺等发生了许 多变化,但其本质属性却始终没有更换,也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那些历经千年 流变的纹样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例如中国传统纹样中最具代表 性的龙纹样,它的形象横贯古今任何一个朝代,却因各个朝代不同的文化审美 意识而展现出迥然不同的模样:原始社会的龙纹样古朴苍劲;商周时期凸显凝 练夸张;秦汉时代的奔放飘逸:唐宋时期则趋向富贵和丰满;元代的龙纹样身 形矫健异常;明清时期是龙形纹样发展的顶峰,其造型凝重复杂,华丽而不失 庄严。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特点正是建立在对原始纹样的延伸与拓 展上,而这种对古老母体“形”的延续同时也决定了其外在形式的“万变不离 其宗“ ! 其次,由于中国文化具有相当强的融合性,因此传统纹样艺术中常常有着 外来文化的影子。例如敦煌莫高窟中频繁出现并样式多变的卷草纹,其母体正 是来源于西域的忍冬草;最能代表唐代纹样精华的宝莲花,它是我国荷花、牡 丹与来自于波斯的海石榴纹样的集合体。那些来自遥远邻邦的艺术纹样,最终 融合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分支,带着鲜明的中国气息。 2 4 2 “意一的拓展 那些镌刻在原始崖壁上的图案丰富而逼真,它既具有相当的审美意义,同 时也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或者应该说,那些深藏在图形中的“意一才是千 百年来人们的共同追求,而图形仅是它们的外在表征。因此,只要中华民族没 8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有消亡,中国的文化意识就不会消失,而那些描摹了上千年的传统纹样势必还 将继续描摹下去。 深入研究我国的传统纹样,我们会发现其本质大都与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 有关,由此形成了“生命延续、富贵安康、趋利避灾“ 等象征性的意义。而这 些象征意义正是无数代中国人所共同向往的,因此这“意”的执着和向往终于 催生出“形”的历史衍生。如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曾指出“日中有乌,天命玄 鸟,降而生商“ ,人们崇拜阳鸟,将其当做一种自然图腾进行崇拜,使中国传统 鸟纹有了从阳鸟到朱雀,再到凤凰的历史性演变。笔者以为,中国传统纹样的 发展历程正映衬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特点,它绝不是对传统和以往的否定或颠覆, 而恰恰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以全新的视角去补充“母体”、丰富“母体“ , 使其在原“意上衍生出更多富于变幻的“形“ 。 2 4 3 “信仰“ 的流淌 诚然,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纹样都展现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但这些迥然有异 的纹样却拥有相同的精神气质。正如一棵灼灼生长的树,无论树枝最终伸向哪 里、伸得多高,它们的根都只有一个! 在中国传统纹样的浩瀚海洋中,无论是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鸟纹、饕餮,还是唐宋时期丰满流畅的龙凤、鱼鸟,其中 都有着一份鼓动蓬勃的生命之力,它昭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魄,也昭示着 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世界观与审美意识。至今,流淌在传统纹样中蓬勃的 生命力仍让人感动不已。 中国文化和传统哲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是它们有着一个十分显著的、 独特的特征“天人合一“ 思想。这种思想深蕴于中华文化之中,深刻影响 着中国美学及审美趋向。从哲学角度上说,“天人合一“ 以“究天人之际“ 为中 心,追求的是“万物一体“ 与“通古今之变“ 。换言之,“天人合一“ 就是将世 界万物看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没主观客观之分,也没有物质意识之分,这 种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如张世英先生从存在角度并对比 中西不同的哲学观念提出的:“人与世界存在两种基本关系,一种主客二分 式,一种是天人合一式。第一种基本特征是客体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 识者,主体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两者彼此外在;第二种基本特征是把 人与世界看成息息相通、融为一体。中西哲学史上都兼有天人合一和主客 二分式的思想,相比较而言,西方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旧传统是主客二分式, 9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天人合一式。4 “ 实际上,张世英先生这一认识 本身就带着浓郁的审美韵味,那主客、情景、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就是最好的 例证“审美意识或意境既非单方面的境,亦非单方面的情或意,而是人与 世界,天与人一气流通、交融合一的结果。“ 5 中国古典审美精神中所强调的 “天人合一“ 同时具备哲学精神与审美精神,二者在古典审美精神庞大的观念 体系下融合一体,相得益彰。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存在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至今仍焕发着蓬勃的生命 力,它早已超离历史问题的范畴,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哲学信仰。在它的影响 下,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重“神”而轻“形”、重“表现而轻“再现”、重“意 境”而轻“事无巨细”的审美趋向势必影响着我们的纹样艺术。由此,那些具 有相同“意一而不同“形“ 的纹样,与其说是文化的延续,毋宁说是民族“信 仰“ 的千年流淌。 2 5 传统纹样的现代流变 综上所述,纹样艺术中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体现着民族精神的 延续。在那些看似简单的图案纹样中,流淌的是历史、是文化、是审美、更是 我们的民族的魂。在新时代中,新的观念和技术势必会冲击我们的传统艺术, 但新的观念和技术绝不能抹杀传统艺术的品格。因为,中华文化的魂魄不能撼 动,它是我们屹立于世界的根基,是我们存在的证明。我们要以全新的角度去 打造全新的纹样,取其“形”,延其“意“ ,而最重要的是传其“神“ 。 2 5 1 图形再造 取其“形“ 并不等于照搬原有纹样,它是指对传统纹样造型进行现代化的 再创造。换而言之,以现代的审美观重新审视传统的纹样造型,提炼其中的精 髓并融入现代的风格模式,使其觉有时代感、现代感。或者将传统纹样的造型 方式与表现形式应用在现代漆画的创作中,用以表现绘画的主旨,并凸显民族 的个性。 例如王健勇的漆画作品沙隆一雨水之乡,他正是将传统纹样艺术、甚至 民间艺术应用于漆画创作之中,色彩鲜艳而丰富,造型夸张而充满原始韵律, 既有原始人类的思维情绪又包括现代人的思维模式。王健勇的漆画作品不仅反 。张世英,天人之际中两哲学的困惑和选择阻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3 5 5 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和选择) 山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1 9 9 - 2 0 2 l o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映出画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独特的造型又令他的漆画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本 土风情。 2 5 2 寓意增强 对“意“ 的追求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大的特征。时至今日,每当我们面对一 幅艺术作品,人们问得最多的问题都是:这幅作品说明的是什么。可见,对有 形之外无形的追求早已深入每 一个炎黄子孙的灵魂。在这一角度上 看,传统纹样的表征下承载着传统文 化与审美观念,也承载着世代中国人 对吉祥安康的美好追求,因而传统纹 样艺术十分适合运用于现代漆画创 作中。例如王和举的龙凤详图, 作者运用代表吉祥喜庆的龙风纹样 造型,其美好的寓意沿用在漆画创作 中,无疑会给作品带来深远的文化气 息和亲和力。 2 5 3 古今融汇 对于“形“ 和“意“ 的沿用,可以说是对传统纹样造型的一种浅层次的发展 和提升,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相, 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6 。在新的时代中,我们必须以深入的姿态研究传 6 顾永芝。艺术原理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5 :4 4 1 l 第2 章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统纹样艺术,同时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外来的艺术思潮,做到兼收并 蓄、融会贯通,唯此才能够寻找到民族与时代的最佳契合点,构造出符合时代 要求的漆画艺术。 1 2 。_ ? 。 第3 章现代漆画艺术语境探析 第3 章现代漆画艺术语境探析 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漆艺运动如火如荼,在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均愈见深入。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使得漆画创作越渐精湛和完美,对 日后漆画艺术的发展以及中国现代漆画的诞生起到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国际漆艺运动发起,其实是欧洲包豪斯艺术和工艺思想、中国 漆艺、日本漆画三方面的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教学工作总结
- 2025年信息、零售和物流杂志:用人工智能塑造未来报告 INFOSYS CONSUMER,RETAIL,AND LOGISTICS JOURNAL SHAPING TOMORROW WITH AI
- 2026届安徽省滁州来安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级)电厂水化验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导游业务试题库简答题附带答案
- 2026届吉林省长春七十二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巴中学市恩阳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农村建房技术培训课件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电动摆渡车景区运营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报告
- 安全素养提升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动量守恒定律模型归纳(11大题型)(解析版)-2025学年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2025股权转让合同签订股权认购协议书
- 某小区改造配电室(电力)工程监理大纲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及答案
- 医疗器械配送应急预案模板(3篇)
- DB65-T 4803-2024 冰川厚度测量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