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pdf_第1页
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pdf_第2页
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pdf_第3页
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pdf_第4页
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 年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 0 2 6 9 学号:6 1 0 6 0 2 0 2 0 1 9 葶褒即箢天擎 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院 类 领 2 0 1 1 年4 月完成 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rp r o f e s s i o n a lm a s t e r u n i v e r s i t ) ,c o d e :10 2 6 9 d e g r e ef r o map e r s o no nj o b i n2 0 1 ls t u d e n t i d :6 1 0 6 0 2 0 2 0 1 9 ea s t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h e s t u d yo fu s i n gh i g hs c h o o lh i s t o r y l o c a lc u r r i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i nx u c h a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h 迪q 碰q 鲤鱼鲢堡星煎 s o r t :m a s t e ro fe d u c a t i o n s p e c i a l 够:h i 兰! q 型! 堡垒堡h i 旦g 1 、u t o r : 苎b 皇旦丛i 坠b 坠垒【墨q 鱼i 垒! 星! q 鱼墨璺q ! ) a p p l i c a n t : l i uj i e a p r i l ,2 0 l1 2 m 5“il_删8帅20m 9钔引iy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t 博士( 请勾选) 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 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己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刘杰日期:9j 年5 为歹同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学位 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z 博士( 请勾选) 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 华东师范大学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 文,并向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知网”送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 同意学校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 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 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请勾选) ( ) 1 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文 幸,于,年月同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2 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本人签名童叁 沙年,月,穸r “涉密”学位论文府是已经华尔师范人学学化评定委员会办公窀或保密委员会带定 过的学位论文( 需附获批的华尔师范人学研究生中请学位论文“涉密”审批表方 为有效) ,未经上述部r j 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j 明栏不填 ;的,默认 为公歼学化论文,均适川卜述授权) 。 刘杰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蔡坚副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主席 林唯高级教师闵行中学 沐涛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 李月琴副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 杨彪副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 内容摘要 新课改以来随着新理念和历史课程资源j 1 :发利用的提出,高中历史课程资源 的研究如火如荼。由于我困疆域广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关乡土课程资源利用 的研究成为一大亮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很大程度上为高中历史教学增添了活 力,改善了历史教学的面貌。许昌市位于中原腹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 本地区高中乡土课程资源的独特优势。本文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 等理论,对许昌市和其它地区高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主张 把高中乡土程资源的利用作为历史学习的求知过程而不仅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过 程。希冀借此对高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而着重介 绍了许昌市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第二部分是许昌市高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的调查,旨在为本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第三部分在对许 昌乡土课程资源利用原则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新的学习理念,从有效学习目标的 确定等六个角度对许昌市高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 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利用历史教学 a bs t r a c t s i n c et i l er e f o mi i lc u m c u l m ,t h en e wi d e aa n dm eu s eo fl l i s t o 巧 c 嘶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 p u tf o r w a r d ,s t u d y i n g t h eh i 曲s c h o o l1 1 i s t o 巧 c u r r i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h a sg o n eo n b e c a u s eo fo u rw i d ea r e a ,u n b a l a n c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m d i f i e r e n tr e g i o n s ,t h es t u d yo fu s i n gt i l el a n dc u l n c u l u m r e s o u i i c e sh a sb e e nap o n t br n u c hd e g r e e ,u s i n gm el a n dc u r r i c u l u m r e s o u r c e sm a k e s 廿1 eh i s t o 巧t e a c h i n ga c i t v ea n di m p r o v e st h et e a c h i n ga l o t x uc h a n g ,l y i n gi nm ec e n t e ro fh e n a np r o v i e n c e ,i sac i 够血no f c u l t u r ea n dh i s t o r y ,f o 眦i n gau n i g u e 缸i v a n t a g ei nh i 曲s c h o o l1 a n d c 嘶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 t h ep a p e rc o m p e r i n gt h ec a s eo fu s i n gl l i 曲s c h o o l l a n dc 嘶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i nx uc h a n ga n do t h e rr e g i o n s ,b yu s i l l g p l l i l o s o p y ,e d u c a t i n g ,p s y c h 0 1 0 9 y ,h i s t o 巧a n ds oo n ,“l v i s e su s i n gt h el l i 曲 s c h o o ll a n dc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s h o u l db eap r o c e s so fi n s l l a n t l yl e a r e i n g a n de x p l o 血gi tm o r et 1 1 a 1 1c l e l i v e r i n g 们d i t i o n a ll ( i l o w l e d g e t 1 1 e r e f o r e ,1 w o u l dl i k et a k et 1 1 ei d e ao fu s i i l gh i 曲s c h o o l l a n dc 埘t i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 s t 印m 劬e r , 1 1 1 ep a p e rc o n t a i n s f o u rp 椭t h ef i r s tp a nd e f m e sw h a ti s1 a n d c u r r i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a n di n t r o d u c e st 1 1 ef e a t u r eo ft h a ti 1 1 ) ( uc h a n g 1 1 1 e s e c o n dp a r ti sm es u r v e yo n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u s i n gm e1 1 i 曲s c h o o l l a n d c u r r i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i 1 1x uc h a n g ,i 1 1o r d e rt oo f f e rt 1 1 e s t u d y e v i c l ( n c e 1 1 1 et h i r dp a r tb a s e d0 ne x p l o r i n gm ep r i n c i p l eo fu s i n gt h e ) 厂u c h a l l g1 a n dc u m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 ,觚a l y s i st h ec a s ei nx l jc h a n g 仔o m s i x d i r e c t i o n si n c l u d i n gs 甜i n ga i le 虢c t i v el e 踟i n gg o a l 1 1 1 ef o u 曲p a r ti s t h ep r o b l e m st ob es o l v e d 【k e yw o r d s 】: 1 0 c a lc u r r i c u l u mr e s o u r c e s u s e h i s t o r yt e a c h i n g 6 谚彰 目录 选题缘由1 第一章许昌市的乡土课程资源3 第一节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3 第二节许昌市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4 第三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意义9 第二章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1 1 第一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1 1 第二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1 8 第三章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实践研究2 1 第一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原则2 1 第二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案例研究2 2 第三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社会平台建设4 4 第四章尚待解决的问题4 7 第一节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评价体系滞后4 7 第二节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课时冲突4 7 第三节教师素养的提高4 8 结语4 9 l 咐录:“5 0 参考文献小5 4 后记5 8 船二,* ”? ,:, 选题缘由 世纪之交我因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此次课改尤其提出了课程资源的问 题。之后,陆续出现了数量庞大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乡 土课程资源的丌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新课改实行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就为丌发乡土课程资源打丌了大门。我国幅 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我国初、高中历 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实施建议的第四部分是专门的历史课程资源利用和丌发的 建议,乡土和社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其中有重要的位置。 目前,在历史课章教学中,我们见到的最多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 的教学方法。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构成了历史课章的要素,教师讲 学! 听,只注熏知识的传递。这样的历史教学,使很多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历 史的兴趣,历史教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许昌地区的历史教学也处于同样的尴 尬境地,高考指挥棒使这个考生众多的地区的功利追求高于培养学生成人。要 改变这种局面,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多种特色文化汇聚于此。乡土课 程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现状 却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许昌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本地历史 教学的困窘,它可以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多的史料,有利于改变中 学历史课堂学和教的方式。教师在利用本地区的历史课程资源过程中,面对丰 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教材中心论”的观念会淡化,他只能想方设法把它们运用 到自己的课常教学中去,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得体验,成就感、愉悦感、幸 福感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历史课就会成为一f f j 鲜活的课。 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幽内对乡上课程资源的研究充分认识到了乡 土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在乡土史教材研究方面也有较丰硕的成果。关于 利用乡土史进行课常教学的研究比较多,摸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依托 教材穿插讲授乡土史、组织参观活动、丌设乡土史选修课等。也有少量的研究 注意到了乡t 课程资源丌发利用巾存在的问题,刘筱往硕:上论文乡= 课 程资源丌发中存在的i u j 题及其对策中提出了丌发意识i i 强、实践价值未获得 普遍认同、理论基础薄弱、社会的支持度和学生参与度不足等l u j 题。 的人的研究多足大方向上的,点到为止。研究的角度 i j 嫌狭窄,多集中在 乡土历史方面,对于其它类型的乡土资源,如物产、自然资源、环境、动态生 成性资源等的研究较少关注。并且由于理论准备的不足,对学习、教学的认识 停留在传统的或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导致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认识到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不仅是要传递陈述性知识,更是要通过程序性知 识的掌握和运用,实现探究新知的目的,是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 识的过程。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许昌市高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 实践,通过案例研究,主张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以期探索 在新课程论、新学习沦和教学论下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新出路。 第一章许昌市的乡土课程资源 第一节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新课程改革与以往的教学改革相比,更着重课程层面的改革,历史课程资 源也是从课程的角度提 b 的。要界定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就先要弄清楚课程、 课程资源和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目日订,大多数学者认为“课程”是“旨在遵 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 q 这属于传统的课程概念,在此概念下,课程往往被理解为学生必须学习的学科 或各门学科的总和。新的课程范式试图对课程概念进行重建,他们认为课程不 是封闭僵化的体系,而是丌放的生成性的系统,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构成 和创造者,“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它成为一个过程不是传递知道 的知识的过程,而是探索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相应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 学习办成为课程创生的过程。“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顺应课程观的这种新变化。 国内关于课程资源的概念通常被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吴刚平教授认 为:“广义的课程资源足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 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不论是广义概念还是狭义概念都以课程为中心, 这意味着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课程而不是资源,资源是为课程服务的。从后现代 课程观的角度看,课程足求得新知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课程资源的利用视为求 得新知的过程中的有利凶素实现的过程。 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多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从属于课程资源的概念。普 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儿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 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 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 人力资源。”t 研究者基本上都采用了广义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它强调课程目 钟扁泉:现代谍程论, :海。l :海敦育m 版 :,1 9 8 9 年4 门,第1 7 7 贝。 。钟启泉: j j f 究性学爿的胖论垠础, j 海,j :海敦岔版 :,2 0 0 3 年1 2 月,第9 3 灭。 o 钟启泉等嚣:为j 中7 # 民自父的复必为j 每f t 学生的发展培础教育课稃改苹纲要i 试 f ) 解缕,l :渤, 牛尔帅地人学m 版 l ,2 ( j ( ) 1 年8j j ,第1 0 2 灭。 “教爵部:普通岛中j ,j 尘珠f 譬 ,j i 准i 实验) ,北京。北京帅范人学版礼2 0 0 3 年6 ,】。 标的实现,本文办采用广义概念狭义的概念不再探讨。笔者认为,广义的历史 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活动l l l ,有利于课程u 标实现的所有素材、条件和精神力 量。历史课程资源对j 力史课程活动能够自t 、能动地产生影响。 乡土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由于各地历史文化与自然条件的 差异,乡土课程资源律往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笔者认为广义的乡土课程资源 是指在历史课程活动中,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本乡本土的所有素材、条件和 精神力量。这个概念意在强调乡土课程资源的乡土性和广泛性,乡土课程资源 不仅包括当地的乡土历史,还包括其它类型的资源,如:自然资源、环境资源、 物产、人口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等。 第二节许昌市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 许昌为河南省省辖市,别称莲城,下辖二市( 禹州、长葛) 、三县( 许昌、鄢 陵、襄城) 、一区( 魏都) ,全市有许昌、禹州2 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 城市3 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处( 含合并1 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 9 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 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 3 处,县( 市、区) 级文物 保护单位1 4 8 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使许昌 享有“许都、钧都、花都、烟都、药都”之誉。2 0 0 6 年以来更被中宣部和中国 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腊梅文 化之乡”、“大禹文化之乡”、“烟草文化之乡”和“中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 悠久的历史和厚重文化积淀,使许昌市出现众多特色文化聚集的现象,这在全 国也不多见。这些特色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许昌市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 笔者以为许昌市的乡土课程资源具备了如下的特点: 一、底蕴深厚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古代中困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今天你来到河南首先感到的是厚重的历史扑面而来,素有“一部河南 史,半部中国史”“7 之说。古老的大河农肼文明使得这块土地在古代长时间走在 m 徐光存:一部河南史半部l 】i 埘史,郑州,j i | i l 钉教育版 t ,2 0 0 9 年i i 乃。 一4 - 世界的前列。地处中原腹地的许昌,人杰地灵,更足i 【:聚了中原文化的精髓, 是巾原文化浓墨重彩的部分,厚重的历史使得许吕市的离l | j :) j 史乡土课程资源 具有了底蕴深厚的特点。随意看看,不管是何种类别的乡土课程资源我们都能 看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特点让许昌的乡土课程资源具彳j 了更大的利用价 值。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先民们很早就在许地繁衍生息,灵井遗址发现的 “许昌人”是许昌几十处古人类遗址的代表,它恰好被断代为8 万年至1 0 万年 前,弥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缺坏。对历史教学而苦它提供了新的 史料证据可以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更是难得的乡土课程资源。 许昌地区的华夏始祖传说与遗迹更是举不胜举。太吴伏羲传说、轩辕黄帝 传说、音乐始祖葛天氏传说、大禹传说,以及不接受尧禅让的上古高士许由和 许由寨等,都是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华夏始祖传说。它们虽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 可靠证据,但却属于乡土课程资源,这些传说在许昌不但数量多并且大都有相 应的历史遗迹与之相印证,对研究从黄帝至夏商这段的历史是有益的帮助。 许昌禹州的瓦店遗址经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发掘并认定为夏代都城遗 址。许昌禹州的钧台遗址是夏朝的开国国君夏启在禹州建都,宴请天下诸侯的 “钧台之享”的发生地。许昌亦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和纪念地之一, 许昌的行政沿革亦能说明本地历史的悠久。 许昌市的乡土课程资源的深厚底蕴不仅在悠久的历史中可以体现,而且在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深深的历史文化积淀。哪怕是一所学校、一个现代化 的工厂、一道菜等,总能在不同的方面发现厚重的历史,例如:见到许昌的张 飞肘子立刻会让人想起猛张飞。 二、古今传承 许昌的辉煌历史并没有随时问的流逝而湮灭,而是通过历代民间口耳相传、 书籍、民风民俗、遗址遗迹乃至互联网、影视作品等各种载体实现了古今传承, 并在许昌人的r 常生活甚至丧葬风俗中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许昌市图书馆的办馆特色就是汇集许昌本地的历史资料和鼍代资料,许昌 各种特色文化资料办在其列。此外许昌各县市的府志、县志均有刊印,保存完 好,是沟:吕地区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 二二图文化在许昌的传播和影响深远而久长,二囤人物和故! # 已融入诈昌人 的f 1 常,i 活之中。许昌的企业、学校、单位、商标多用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名称 命名,道路、街巷、地名、村名与三国有关的称谓众多。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尘封的历史搭载 上现代科技,焕发了新的生机,不仅给人们了解过去提供了方便,也为利用这 些历史课程资源提供了方便。在许昌市人民政府网有对许昌沿革和特色文化的 介绍,各县市文化局网站有当地丰富的文史资料。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许昌历史 文化的专题网站,如:介绍大禹文化的夏禹文化网、关于钧瓷文化的钧瓷魂网、 还有介绍东汉三国文化的汉魏网和纪念关羽的关公网等。 许昌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古今传承为其利用提供了诸多方便,学生和教师 在生活中、在自己身边随处可发现历史课程资源,增强了亲切感和对本地历史 文化的认同感,尤其对以教材为圣经的学生而言可以改变对历史的固有看 法,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特色文化汇聚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中华民族发展史在许昌留 下了许多闪光的足迹,最终汇聚了许多特色文化,这些特色文化是许昌所特有 的,它们从历史中走来,深入到了许昌本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许昌的中学 历史教学而言是宝贵的乡土课程资源,它们在国内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决定了 其做为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 l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三国文化 一些史家曾把中国历史归结为一乱一治的循环,三国时期是诸乱世中对后 世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时期。说三国,自然离不丌许昌,公元1 9 6 年曹操迎汉献 帝于此,做为东汉术年的首都,曹操在此挟天子令诸侯,纵横驰骋了2 5 年,逐 渐统一了北方。“三曹七予创造出的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建安j x l 骨,使建安 文学丌始了中国文学史的新篇氍,许吕成为三国时代的文化中心。”。许吕著名 的三国遗迹遗址有受禅台、毓秀台等共计8 0 多处,且多为真迹。名著三国演 义使三国故事妇孺皆知,“存国演义的l2 0 回巾,有5 1 刚与17 2 次涉 及许昌。郭洙若先生曾诗云:“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奢在许吕三国传说 随处可听,三国民俗随处可见,乏困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三国邮票走向全 国,三国村名、地名、路名、单位名则更是屡见不鲜。 许昌陆续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有关许昌三国文化研究及其成果的电视 节目,把许昌和许昌的三幽文化介绍给海内外观众。许昌还出版了一批与三国 文化相关的图书,这其中也包括研究三国文化中的餐饮、菜肴的三国菜谱 和三国食话等。许昌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则是实至名归。 2 、“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文化 2 0 0 6 年,许昌禹州被中宣部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 之乡”,禹州以盛产钧瓷闻名于世,钧瓷兴于唐、宋代大盛,为五大名窑之首。 钧瓷艺术繁衍出了丰富多采的钧瓷文化。禹州有2 6 0 多处古钧窑遗址,钧官窑 遗址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的钧瓷艺术品及史书记载均佐证了禹 州是陶瓷文化的发祥地。这罩关于钧瓷的传说、故事、歌谣等都具有原生性, 群众基础也较广泛。“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黄金有价钧无价” 等许多 民谣流传至今。钧瓷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传说、民问故事、诗歌、散文、对联、 歌谣、戏剧等多种多样。 禹州发行过钧瓷邮票,出版了钧瓷赞歌、钧台窑发现与探索等书 籍,并录制了钧瓷电视片向国内外介绍钧瓷。2 0 0 3 年以来禹州每年举办一 次钧瓷文化艺术节,并建成钧窑遗址博物馆,进而发展以许昌陶瓷职业学院为 代表的高等教育。禹州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当之无愧。 许一市文化局:中圉一二因文化之乡 o n li n p 。h l t p :w w w x c s w h j g o v c n h t m i 2 0 0 7 击,2 0 0 7 6 3 2 1 4 1 0 8 i 逍m 2 0 1 1 0 4 0 2 印许l 口- i f i 文化局:中国三固文化之乡 o n li n p ,h t l p :w w w x c s w h i g o v c n h t m l 2 0 0 7 6 ,2 0 0 7 6 3 2 1 4 1 0 8 h t m 2 0 l 卜0 4 ( 1 2 “许i l l l b 文化e 0 :中q 陶瓷文化之乡 ) f l ii n p ,h t t p :w w w x c s h i g o v c n l l t m l 2 0 0 7 6 2 0 j 7 6 3 2 1 4 3 5 8 h t n l 2 ( ) 1 1 i ) 4 1 ) 2 3 、“鄢陵腊梅冠天下”腊梅义化 许昌鄢陵县足花卉之乡,也足我n 重要的蜡梅栽培基地,蜡梅栽培的历史有 一千多年。“宋元以来,诗人与文学家吟咏蜡梅者,画家以蜡梅为题材作厕者, 数不胜数,形成了独特的鄢陵蜡梅文化。鄢陵县以柏粱镇、陈化店镇为代表 的许多乡镇的村民家喜欢种植蜡梅,赏梅已成鄢陵百姓的j x l 俗。腊梅产业和花 卉苗木产业在鄢陵已经形成规模,方圆几十罩的花卉苗木生产区展现出勃勃生 机,商户往来络绎不绝。关于腊梅和花卉栽培的书籍和民间故事陆续出版,腊 梅文化研究爱好者层出不穷,这些都向世人昭示了鄢陵蜡梅文化的底蕴和群众 基础。鉴于鄢陵腊梅文化的原生性、丰富性和连续性,鄢陵被中宣部和中国民 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腊梅文化之乡”。 4 、“这罩是烟叶王国”烟草文化 许昌盛产烟叶,自民国初年,美国烟商到许昌成功种植烤烟之后,许多国 内外的烟草公司相继在此设厂收购、复烤。从2 0 世纪2 0 年代开始,许昌成为 “烟都“ ,这里生产的烤烟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远销海内外。1 9 5 8 年8 月, 毛泽东视察许昌,称赞这早为“烟叶王国”。今天许昌的烟草及相关产业十分 发达,该地已成为烟草行业的龙头之一。 许昌襄城县是许昌烟草文化的代表地,这里有关烟草的故事、传说、风俗 遍地都是,烟草著作和新闻常见出版。2 0 0 8 年,襄城县被命名为:中国“烟草 文化之乡”和“中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 5 、”药进禹州倍生香”一一中药文化 许昌禹州是历史上的四人中药材集散地之一,被称为“药都”。禹州盛千余 种产动、植、矿物药材。“药王阁”等历史遗迹纪念药王孙思邈,是禹州中药文 化的见证,药王传说在这罩广为流传,素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 之说。而禹州中药材炮制工艺、禹州药交会也因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困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 。许i 口i m 文化j a :中固腊梅文化之乡 o n li n p ,h t t p :w w w x c s w h j g o v c n h t m i 2 0 0 7 6 ,2 0 0 7 6 3 2 2 3 8 1 9 h 帅 2 0 1 1 0 4 一0 2 一 6 、大禹文化 许吕禹州自占称华夏第一都,凶大禹治水而得名,今天禹州仍彳f 禹土锁蛟 井等众多与大禹有关的遗迹,为数众多的大禹传说、史。传记载都印证了禹州是 火禹的主要活动地。禹子启继位后,在禹州的钧台大宴天下诸侯,建立夏朝。 因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禹州瓦店遗址作为夏代的都城遗址,是夏商岗断代 二程 的最重要发现之一,为禹州是夏朝都城提供了直接的历史证据。禹州的人禹传 说、茫茫禹迹已经活在老百姓的心中,在禹州有专门的人禹研究群体和网站, 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2 0 0 8 年,禹州被命名为“中团大禹文化之乡”。 除了这六大特色文化之外,许昌的生态文化、民j x l 民俗文化、节庆文化、 农耕种植文化、饮食文化等,不仅独具特色也是理想的乡土课程资源。 第三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价值的体现。“历 史教育的本质说到底也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然而许昌地区历史教学的工具化 倾向稍嫌严重,高中历史教学的升学的功利目的要大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对学生的成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尽管新 课改后历史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史料的丰富程度还不够,教材内容较多 的还是现成的结论。这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不利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 养。许昌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较丰富,可以弥补教材 的不足。利用好乡土课程资源也可以一定程度地弱化历史教学的工具化倾向。 这样,学生面对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也可 以得到更多的精神体验。乡土人物、乡土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感受剑历史盼亲 切,乡土资源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生活气息,乡土资源可以给学生提供 丰富的资料,这些会影响学j t 的学习,影响学生的人格,一定程度卜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于历史课章多侧蕈于灌输现成的历史结论,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这 趑讵人:所i 史教育价值论,北京,如等教行版朴,2 0 ( ) 3 年9j 】,第9 21 ;三。 9 一 种现象在许昌乃伞全固的一些地区较为普遍地存在。乡士课程资源的利用埘学 q i 而言有一定的亲和力,学生对家乡的历史大多比较关心。乡土课程资源的利 用很多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生会有很多亲身体验,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 模式,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自身的情感会起变化,对历史学习会产! 卜弓以往 不同的感受,从而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当代课程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即是将课程资源的丌发和利用与培养学 生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 会调查的机会。”o 、学生惟有通过运用多种课程资源的经验,才能真证掌握探 究历史知识的方式与方法。“ 学现代学习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环 境中,由学生自主构建的。这里的社会环境不仅指历史课掌也指课外的社会环 境。利用许昌众多的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工厂、自然资源、民风民俗等乡土 资源增加学生融入课外社会环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各种乡土史史料的探究, 学会研究历史的方法,学生在历史课掌上对历史教材的学习相应地也会受到影 响,不会再满足于教材中的现成结论,而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究,这样可以促 进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转变为探究学习的方式。 ”未燃:所史课柠。j 教学论,k 备,东北帅范人学版 i :2 0 0 5 年l 门第5 3 挺。 4 转t j i 臼朱烬:所尘以程,敦等论,k 备,尔北帅池人学小版 f :2 0 0 5 年lj 】,第5 3 灭。 - l o 第二章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为了弄清许h 市高中历史乡士课程资源利用的现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给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许昌r f 的历史教 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的方法是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笔者设计了许 昌市高中历史乡士课程资源利用现状教师问卷。7 和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 资源利用现状学g i 问卷罾,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共2 5 个问题,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向结合,共包含教师基本情况( 1 5 题) : 所在学校情况( 卜7 题) ;史学理论掌握情况( 8 1 题)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情 况( 1 卜2 5 题) 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学生问卷共1 3 个问题,分为学生对历史 课的看法( 卜q 题) 、学生对乡土历史知识了解的情况( 5 q 题) 、学生学习方 式和课外读书情况( 1 卜1 3 题) 等三个方面。 调查范围覆盖了整个许昌市,笔者选取了许昌各县市有代表性的高中,并 充分考虑了校际之间的差异,目的是保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有效覆盖和准确 性。利用许昌市教育教学调研的机会,向各高中发放教师问卷l1 3 份,学生问 卷3 4 7 份。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 0 9 份和3 2 5 份,各占9 6 5 和9 3 6 ,回收有 效问卷比率较高。 第一节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一、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现状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1 、许昌f 耵历史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 见表1 ) 表1历史教师的基本情况 调查项目 调奋结果 教龄3 年以下3 6 年 7 年及以e 2 34 54 l 1 见附求l 。 “见刖爿乏2 。 2 1 1 4 1 3 3 8 6 大。章本科硕士研究生其它 学历 l3 9 05 1 1 1 9 8 2 6 4 5 0 9 中教= 级中教一级中教高级未定级 职称2 54 73 0 7 2 2 9 4 3 1 2 7 5 6 4 局一 古一 高三 嘲一 任教年级2 83 24 9 2 5 7 2 9 3 4 6 专职兼职 是否专职历史 1 0 27 教师 9 3 6 6 4 表l 的调查结果显示出许昌市的高中历史教师构成情况比较令人满意。教 龄的调查显示许昌市的历史教师队伍是一支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新手教师占 2 1 1 ,从教7 年以下的年轻教师共占6 2 4 ,从教7 年以上的经验丰富的教师 占3 8 6 。历史教师年轻化使这支队伍易于掌握新知识和新课程的理念,对于 新课改来说是求之不得的资源。年轻的队伍也更有利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 学历情况达标。许昌高中历史教师的学历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研究生学 历在逐渐增加,通过在职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的更多,高学历币在开始成 为一种趋势。为数不多的大专学历的历史教师多供职于农村高中,城市高中几 乎没有。表l 中学历一一栏中的其它项的1 人是指在职研究生。 职称结构合理。由于年轻教师多,所以未定级、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历史教 师占了大多数,高级职称占2 7 5 ,也恰恰说明许昌市的历史教师有更多的提 高机会和提升的空f b j 。 设计任教年级足为了统计不同年级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差异。任教年级情 况反映了高中i 个年级的受重视情况和授课时数的不同。与以往相同,高三年 级受重视,历史课j 嗣谍时数为5 剑6 课时,因而需要的教! j i l j 也足最多的。高一 历史课时数少,每个教师教多个班级。这样,不同年级,距离高考时问不同, 教师工作量不同,都会成为影响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因素。 专兼职情况令人满意。专业专任的高中历史教师占9 3 6 ,处于理想状态。 其余的7 人足非历史专业的教师在教历史。兼职教师在重点高中不存在,这也 说明校际之间的差异和历史教师是否专业会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会产生一定 的影响。 2 、学校情况的调查。( 见表2 ) 表2 所调查学校的基本情况 调查项目调查结果 城市农村 学校所处地域 1 32 8 6 6 1 3 4 省级示范性高中市级示范性高中非示范性高中 学校级别 , 573 3 3 3 4 6 6 2 0 1 这两个调查项目主要是想了解城市高中与不同级别学校在利用乡土课程资 源时的差别,调查结果符合许昌高中的实际情况。许昌市的高中绝大多数都集 中在城市,农村很少有高中。农村高中与城市高中的差别相当大,会对乡土课 程资源的利用造成影响,二者所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也会有差异。 调查涵盖了所有级别的高中,不同级别的高中实际上是优良程度不同的历 史课程资源,不同级别的高中由于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和硬件设施等条件差别 都会成为影响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因素。 3 、史学理论掌握情况调查 之所以设计史学理论掌握情况的调查,是因为它足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但 实际工作中,许多历史教师这方面的素养还有一定的欠缺。这一情况事关历史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如果弄懂了历史认识的特殊性,那么历史教师和 学生对历史学习就会有与以往不同的看法,第8 、9 两题调查教师史学理论掌握 的情况。 历史是否可以苇演 1 5 人选择可以重演,占1 3 7 ;7 3 人选择不可以匝演,i i6 6 9 ;2 1 人选 择浼不清,占1 9 4 。这项调查说明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对j 力史认识的特殊性 认识不足,这会影响他们的历史教学和历史课程资源的利j l j 。 教师对于历史教材属于客观历史还足主体化的历史的认谚 存在分歧 第9 题有1 1 9 的教师选择客观历史,同时选择后两个选项的教师占6 3 3 , 2 4 8 的教师对后两项是单项选择。这项调查的结果也说明教师对历史认识的特 殊性的认识还有不足。 4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历史课程标准被忽视 此题的设计可以了解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情况。选择“没看过“ 的教师占 3 3 ,选“知道一点儿”的教师占4 9 5 ,选“了解”的占1 0 ,表示“十分 了解”的有7 5 。可见虽然2 0 0 8 年河南丌始新课改了,但许昌历史教师对课 程标准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多数的老师处于不知道或隐约知道一点的境地, 这种情况使得教学改革的推进速度比较缓慢。、 乡土课程资源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喜忧参半 1 1 、1 2 两题调查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等基本知识,表3 是掌握情况 的百分比图。我们可以看出一多半 的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缺乏研究。 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与教师的专 业素养有关联。另一少半的教师有 相关知识储备,为许昌乡土课程资 源的利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尚末进 表3 乡上课程资源基本知识掌握 情况 5 0 4 0 3 0 2 0 1 0 o 趱义分类 入常念 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熟悉程度有待提高。1 3 题7 3 的教师表示不知遭, 5 9 6 的教师表示知道一点,2 1 1 的教师表示熟悉,1 3 7 的教师表示十分熟 悉。情况不容乐观,多数教师还需要弥补乡土课程资源的欠缺。 1 4 题是丌放性题,教师回答最多的是y :吕的三幽遗迹和故事,其次为本地 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再次是特色文化,不再赘述。总之敦! j l l j 熟悉的多是物化了 1 4 的历史上的东西或故事、传说。对其它类型的课程资源很少提及。教师对本地 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教师上课时利用许昌乡土课程资源程度还不够,1 5 题2 2 3 的教师表示从 没利用过,7 0 2 的教师表示很少利用,7 5 的教师表示经常利用。说明许昌 高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自发阶段,大家只是偶尔用一下,还没有深入 研究。 教师大多渴望利用的许昌乡土课程资源,对其必要性认识到位( 见表4 ) , 1 6 题3 6 7 的教师表示十分必要, 5 7 3 的教师表示有必要,6 的教 师表示没有必要。可见教师对利用 乡土课程资源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绝大多数的教师认识到了利用乡 土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就为本地乡 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保证。 1 7 题教师了解乡土课程资源的来源多有报纸、电视、互联网、书籍、图书 馆,博物馆、同事交流等,体现了来源的多样性。为利用本地乡土课程资源提 供了来源信息,起到了有利作用。 如何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师有初步的认识,具备良好的基础 利用方式视野较窄。1 8 题填写最多的是课堂教学中穿插讲授乡土史,上专 题课、组织参观活动、作为史料运用、丌展研究性学习,访谈家长等填写的比 较少。说明教师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比较少,方式也较为单一,思想不够开放, 教学理念需要更新。 担心影响学生成绩,完不成教学任务而追求应试教育。1 9 题教师认为的影 响因素集中表现为学校不同意、学生成绩、高考指挥棒、教学进度等方面。可 见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等在许吕相当重视,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是不 小的障碍。 渴望改变历史教学现状,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j j 寄以厚望。教师多数都认 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可以活跃课茕气氛、拓宽矢i l 谚 面、改变教学方式等浅层 次的影响,更深层次的影响认识不足,但表露h 了对历史教学现状的不满和追 求改变的愿望,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有秘极的影响。 对考试中增加本地历史知识持谨慎念度。大多数的教师不够丌放,害怕增 加学尘负担。1 5 7 教师表示支持,认为身边的历史也是历史,增加考试内容无 可厚非。但也有6 2 的教师明确表示反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教师需要提高。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平台多在课堂,社会平台滞后。表5 体现了本地学校、 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对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社会重视程度的百分比。调查结果 表明:学校作为教学的管理 者,重视程度差强人意。教 育部门,特别是社会的重视 程度不够。乡土课程资源利 用的社会平台尚需大力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