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ppt_第1页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ppt_第2页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ppt_第3页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ppt_第4页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 石家庄市卫生局 王建军 2005.9 石家庄 当今乡镇卫生院面临的难题 路-往哪里走-正确 钱-从哪里来-合理 人-往哪里去-出路 事-该怎么办-公平 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与发展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以人为本” “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 本 应不应该以“盈利” 为目的 卫生院能变成医院吗? 目前乡镇卫生院需要 解决的问题 思想-解放 观念-转变 方向-明确 思路-拓宽 出路-探索 过去 将来 现在 学习目的 了解农村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实习和理解与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 了解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实现途径 掌握乡村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调查的 简易方法 农村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农村卫生服务需求是确定卫生院机构设置和功 能定位以及服务模式的科学依据,在简要介绍 卫生服务需求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卫生服 务调查的结果,对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变化趋 势等进行简要分析。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基本概念 卫生服务的概念 卫生服务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提供者使用 必要的卫生资源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过程。 卫生服务需要的概念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 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判断 或人们对自己健康状况、就医或接受其它卫生服务 等做出的主观判断。 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 卫生服务需求是指人们对卫生服务实际发生的有支 付能力的卫生保健接触。 卫生服务的特点 与产品消费的区别 无形性 多样性 不能存储 与一般服务消费的区别 被动性 消费由医生决定 不确定性 患病时间不定 效益外在性 卫生服务需要 生理需要 心里想要(欲望) 卫生服务需求产生的条件 购买愿望 支付能力 空间可及性 时间可及性 行为可及性 农村卫生服务需要与变化趋势 居民卫生服务需要是由居民健康状况和 保健知识所决定。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 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 农村主要疾病死亡情况 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 1、两周患病率现状:据国家调查,2003年两周患病 率,农村为139.5,城市为153. 2 ;两周每千人 口因病休工休学天数,农村为218天,城市为134。 2、两周患病率变化趋势:1983年为69.0 ,139.5 ,1993年为128.2,1998年137.1 , 2003年为 139.5。 3、两周患病率疾病排序及变化: 2003年农村排在前 五位的是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 损伤和中毒,与城市相同,但患病率有所不同。 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 1、慢性病患病率现状:据国家调查,2003年农 村为120.5,城市为239. 6 ;城市比农村高 2倍。 2、慢性病患病率变化趋势:1985年为86.0 , 1993年为130.7,1998年118.4 ,2003年为 120.5。近10年来比较平稳。 3、慢性病患病率变化排序:2003年农村排在前 五位的是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 骼、损伤和中毒,与城市相同,但患病率有所 不同。 农村主要疾病死亡情况 2003年农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五位排序为恶性 肿瘤、呼吸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 中毒。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农村仍然高 于城市。 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 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仍然比城市 高13倍以上。 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及 分流与变化趋势 两周就诊率 两周住院率 两周患病后采取诊治措施情况 2003年两周患病后采取诊治措施情况表 第三次国家服务调查: 诊治措施全 国 平 均 城 市 地 区 城市地区 平均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医疗机构就诊 51.143.154.250.250.753.357.0 采取自我医疗 35.747.231.437.830.231.324.0 未采取诊治措施 13.19.714.411.912.815.518.9 门诊医疗需求与分流情况 农村居民两周门诊就诊率()分地区类别比较 第三次国家服务调查: 年份 全国 平均 城市 地区 城市地区 平均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1993 169.5198.8159.7152.7177.0149.4156.5 1998 163.9161.9164.6149.9171.8183.6129.2 2003133.8118.1139.2115.7145.0158.0118.3 两周就诊分流情况 农村居民两周门诊就诊流向 国家服务调查,村53.5%,乡镇25.8%,县10.7%,县 级以上10.0%。 两周就诊率疾病系统排序 2003年农村两周就诊率按疾病系统排序 的前五位与两周患病率疾病系统排序完 全一致,就诊率比较高的依次是呼吸、 消化、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损伤 和中毒。与1993年相比,循环系统疾病 两周就诊率排序由10年前的第五位上升 为第三位。 住院医疗需求与分流情况 农村年住院率(%)分地区类别比较 第三次国家服务调查: 年份 全国 平均 城市 地区 城市地区 平均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1993 3.65.03.13.33.02.93.4 1998 3.54.83.13.52.92.93.4 2003 3.64.23.43.4 3.03.63.7 住院分流情况 农村居民住院医疗机构分布 国家服务调查,乡镇28.8%,县42.6%,地市级10.0% ,省级4.1%,其它医疗机构14.5%。 住院率原因构成及疾病排序 农村地区居民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疾病、 正常分娩和损伤中毒,其中疾病63.9%, 正常分娩20.0%,损伤中毒11.7%;按系 统排序,住院率较高的前五位依次分娩 、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 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及分流 计划免疫 改水改厕 健康教育 妇幼保健 住院分娩 公共卫生服务是保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防线,但居 民对公共卫生的需要、需求和利用处于被动地位。在 调查需要和需求时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利用已经提供 并使之享受的服务量参考计算 农村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卡介苗 () 百白破 () 脊髓灰质炎 () 麻疹 ( ) 乙肝 () 95.487.088.693.776.7 注:农村明显低于城市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1993年1998年2003年 222634 不安全用水住户有20 不卫生厕所使用率79.2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的主要获得渠道: 67.2电视 28.3医生 已婚妇检率孕早期检查率产前检查率 产后访视率 29.854.785.651.7 在卫生院的住院分娩率 199319982003 12.116.427.3 农村卫生服务潜在需求与转化 门诊卫生服务潜在需求与转化 国家第三次调查,1993年、 1998年、 2003年农村两周 未就诊率分别为33.7%、33.2%、45.8%。 住院卫生服务潜在需求与转化 国家调查,农村应住而未住院比例30.3%.未住院的主要 原因:经济困难75.4%、自认为没有必要15.1%、无时间住院 4.4%,其它原因:5.1%。 公共卫生服务潜在需求与转化 公共卫生服务需要达到的目标与实际达到水平的差距。 公共卫生政策、政府投入、特别是“三农”问题。 卫生部2003年组织开展的第 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群众有 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 去就诊,29.6%的人应住院而不 住院。 卫生院机构设置及功能定位 科学合理地设置卫生院,确定规 模和功能,关系到农村卫生资源的充 分有效利用,关系到满足农村居民的 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也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和 谐社会的建立。 农村卫生服务与卫生院 面临的任务 卫生服务需要量增加,需求质量要求提高 面临着疾病模式转变时期的多重防治任务 面临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异常繁重而艰巨 服务方式的转变 从院内到院外 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以健康为 中心 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医、保、康、健 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 从生理扩大到心理服务 从看病到看人 卫生院的空间地位 地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 卫生院的层次地位 枢纽 卫生院的功能地位 综合服务、乡村社区服务中心、行政管理 卫生院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地位 卫生院的基本功能(一) 1、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工作 ; 2、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和技术,开展一般病常见病、多 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3、提供急诊和产科服务; 4、提供出诊、转诊和巡回医疗服务; 5、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进行社区卫生调查,建 立居民健康档案,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开展健康 指导: 6、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寄生虫病 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和管理工作; 7、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 群的保健服务; 卫生院的基本功能(二) 8、提供康复服务; 9、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10、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 11、积极支持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 12、受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和突发事件的报告任务; 13、受委托,负责对村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村医的培训 ; 14负责对环境卫生治理、除四害、改水改厕工作进行指导 ; 15、负责农村卫生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 上报; 16、根据农村居民需求,提供其他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 中心卫生院还承担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 指导等工作。 卫生院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 1、机遇 “三农”政策,农村卫生投入的加大、医疗保障制度 建设、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全面政策调整。 2、挑战 卫生院的建设方向、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卫生院的 服务模式和出路。 3、问题 政府补助不到位、功能错位、设施和服务能力差、医 疗费用增长过快 卫生院机构设置及功能定位原则 机构设置原则 公平性原则:每乡镇一所;分级设置原则:中心卫生院和一 般卫生院;可及性原则:方便群众就医,便于居民利用。分 院 规模确定原则 需求导向原则:卫生服务需求;整体效益原则:区域规划; 协调发展原则:人口和经济;规模控制指标:标准 功能定位原则 基本服务原则:常见病和多发病,基本需求;综合服务原则 :预防、保健、医疗、管理等;确保重点原则:一线、预防 保健、疾病控制;医疗弹性原则:医疗业务项目 卫生院基本功能定位与卫生服务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技术服务、突发事件处理。 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急诊救治、门诊诊治、住院诊治、医技检查 、家庭诊治。 公共卫生管理功能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卫生院规模分类与基本服务内容 国家规定 卫生服务模式转变与社区卫生服务 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下, 产生不同的医学模式。历史上几种主要 的医学模式: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二)机械论医学模式 (三)生物医学模式 (四)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美国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了社会医学模 式应逐步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疾病谱和死亡谱的转变 2、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 3、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经济、社会 3、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5、人口流动因素 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医疗服务模式转变 从单纯医疗型向医疗、预防和保健型转变 从以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 从只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与社区转变 从以医疗为导向逐步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 预防服务模式转变 预防医学领域扩展 建立“高危”概念 建立三级预防策略 服务组织模式转变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农村卫生服务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 根据社区人群的基本情况,可 将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分为五大类: 1、健康人群 2、亚健康人群 3、高危人群 4、重点保健人群 5、病人 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及内容 10部委的“六位一体”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将社区预防、医 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 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融为一 体。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工作内容 卫生部2001年11月颁布城市社区卫生服 务基本工作内容(试行) 1、社区卫生诊断;2、健康教育;3、传 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4、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防治;5、精神卫生;6、妇女保健 ;7、儿童保健;8、老年保健;9、社区医疗 ;10、社区康复;1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整理、 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13、根据居民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条件,提供其他适宜 的基本卫生服务和相关服务。 卫生院卫生服务观念的转变 观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 三个转变: 1、由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2、由坐等病人为中心向深入社区和家庭的 服务方式转变 3、由原来向以健专科向全科和综合服务模 式转变 乡镇卫生院与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必须与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