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2版)[陈建明]第1章.ppt_第1页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2版)[陈建明]第1章.ppt_第2页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2版)[陈建明]第1章.ppt_第3页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2版)[陈建明]第1章.ppt_第4页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2版)[陈建明]第1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主 编编 :陈建明:陈建明 副主编副主编 :巫付专:巫付专 朱晓东朱晓东 熊军华熊军华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第一章) 第1章 常用低压电器 u 掌握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 按钮开、开关、主令电器等常规控 制电器的动作特点, 并能够正确选 择使用。 学习目标 : 第1章 常用低压电器 教学内容: 1.1 概述 1.2 接触器 1.3 继电器 1.4 熔断器 1.5 低压开关与低压断路器 1.6 主令电器 1.7 低压电器的产品型号 1.1 概述 u 电器对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与应用起着控 制、调节、检测和保护的作用。在电力输配电系 统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极为广泛 。 u 随着电子技术、自控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迅猛 发展,一些电器元件可能被电子线路所取代,但 是由于电器元件本身也朝着新的领域扩展(表现 在提高元件的性能、生产新型的元件,实现机、 电、仪一体化,扩展元件的应用范围等),且有 些电器元件有其特殊性,故是不可能完全被取代 的。 返回 u 电器是接通和断开电器或调节、控制和保护电 器及电气设备用的电工器具。 u 电器的功能多,用途广,品种规格繁多,为了 系统地掌握,必须加以分类。 1. 按工作电压等级分 (1)高压电器; (2)低压电器 2. 按动作原理分 (1)手动电器; (2)自动电器 3. 按用途分 (1)控制电器; (2)配电电器; (3)主令电器; (4)保护电器; (5)执行电器 1.1.1 电器的分类 返回 1.1.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低压控制电器 接触器:分交流接触器与直流接触器 继电器:有电磁式继电器(如电压继电器、电流继 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分直流电磁式 、空气阻尼式、半导体式等);热继电器;干簧继 电器;速度继电器等 熔断器:分瓷插式、螺旋式、有填料封闭管式、无 填料密闭管式、快速熔断器、自复式等 低压断路器:分框架式、塑料外壳式、快速直流断 路器、限流式、漏电保护器等 位置开关:有直动式、滚动式、微动式等 按钮、刀开关等 返回 1.1.3 我国低压控制电器的发展概况 u 现场总线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传 统的低压配电与控制系统及其装置,给传统低压 电器带来改革性变化。发展智能化可通信低压电 器势在必行。 其产品的特征是: 产品中装有微处理器; 产品带有通信接口,能与现场总线连接; 采用标准化结构,具有互换性,采用模数化结构 ; 保护功能齐全,具有外部故障记录显示、内部故 障自诊断、进行双向通信等。 返回 1.2 接触器 u 接触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使 用量大且面广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用来 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回路和大容量 控制电路。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能实 现远距离控制,并具有欠(零)电压保护 。 返回 1.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u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 吸力的原理工作的。 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 统、触头系统和灭弧 装置组成,结构简图 如图1-1所示。 1. 电电磁系统统 u 其作用是将电磁能 转换成机械能,产生 电磁吸力带动触头动 作。 图1-1 接触器结构简图 1主触头 2常闭辅助触头 3常开辅助触头 4动铁心 5电磁线圈 6静铁心7灭弧罩 8弹簧 1.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u 作用在衔铁上的力有 两个:电磁吸力与反力 。电磁吸力由电磁机构 产生,反力则由释放弹 簧和触点弹簧所产生。 电磁系统的工作情况常 用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 来表示。 u 为了保证使衔铁能牢 牢吸合,反作用力特性 必须与吸力特性配合好 ,如图1-3所示。 图1-3 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的配合 1直流电磁铁吸力特性 2交流电磁铁吸力特性3 反力特性 1.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触头头系统统 u 触头是接触器的执行 元件,用来接通或断开 被控制电路。触头按其 原始状态可分为常开触 头和常闭触头:原始状 态时(即线圈未通电) 断开,线圈通电后闭合 的触头叫常开触头;原 始状态闭合,线圈通电 后断开的触头叫常闭触 头(线圈断电后所有触 头复原)。 图1-4 触头结构形式图 a)桥形触头 b)指形触 头 1.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3. 灭灭弧装置 u 常用的灭弧方法有:拉长电弧、冷却 电弧和将电弧分段。 u 常用的灭弧装置有: 电动力灭弧、 灭弧栅和磁吹灭弧。 u 对于电弧较弱的接触器,只采用灭 弧罩即可。交流接触器常用电动力灭 弧 和灭弧栅灭弧装置。直流接触器常 用磁吹灭弧装置。 图1-6 电动力灭弧原理 1静触头 2动触头 u 图1-6所示的是一种桥式结构双断口触头,当触头打开时,在 断口处产生电弧,电弧电流在两电弧间产生图中以表示的磁场, 跟据左手定则,电弧电流要产生一个指向外侧的电动力作用,使 电弧向外运动并拉长,迅速穿越冷却介质而加快冷却并熄灭。 1.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4.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u 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 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 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 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 释放,使触头复原:常开触头断开,常闭触头闭合 。 图1-9 接触器的图形、文字符号 a)线圈 b)主触头 c)常开辅助触头 d)常闭辅助触头 1.2.2 交、直流接触器的特点 1. 交流接触器 u 交流接触器线圈通以交流电,主触头接通、分 断交流主电路。 u 通常采用短路环来解决交流电磁铁的振动问题 。短路环的示意图如图1-10所示,其中S2为短路 环内截面积,S1为环外截面积。短路环起到磁通 分相的作用,把极面上的交变磁通分成两个交变 磁通,并且使这两个磁通之间产生相位差,那么 它们所产生的吸力间也有一个相位差,这样,两 部分吸力就不会同时达到零值,当然合成后的吸 力就不会有零值的时刻,如果使合成后的吸力在 任一时刻都大于弹簧拉力,就消除了振动。 1.2.2 交、直流接触器的特点 图1-10 交流接触器铁心的短路环 a)结构图 b)电磁吸力图 1.2.2 交、直流接触器的特点 2. 直流接触器 u 直流接触器线圈通以直 流电流,主触头接通、切 断直流主电路。 u 对于250A以上的直流 接触器往往采用串联双绕 组线圈,如图1-11所示。 图1-11 直流接触器双绕组线圈接线图 在电路刚接通瞬间,保持线圈被常闭触头短接,可 使起动线圈获得较大的电流和吸力。当接触器动作 后,常闭触头断开,两线圈串联通电,由于电源电 压不变,所以电流减小,但仍可保持衔铁吸合,因 而可以节电和延长电磁线圈的使用寿命。 1.2.3 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与选用 1. 接触器的型号及代表意义义 1.2.3 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与选用 2. 接触器选选用原则则 1. 额定电压 接触器的额定电压是指主触头的额定电压, 应等于负载的额定电压。 2. 额定电流 接触器的额定电流是指主触头的额定电流, 应等于或稍大于负载的额定电流。 3. 电磁线圈的额定电压 电磁线圈的额定电压等于控制回 路的电源电压。 4. 触头数目 接触器的触头数目应能满足控制线路的要求 。 5. 额定操作频率 接触器额定操作频率是指每小时接通次 数。 返回 1.3 继电器 u 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与保护电路或作信号转换 用。当输入量变化到某一定值时,继电器动作, 其触头接通或断开交、直流小容量的控制回路。 u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按用途分:有控制继电器和保护继电器。 按动原理作分:有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 、电动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和热继电器。 按输入信号的不同来分:有电压继电器、中间继 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 。 返回 1.3.1 电磁式继电器 1. 电电磁式继电继电 器的结结构与工作原理 u 常用的电磁式继 电器有电压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和电流继 电器。 图1-12 电磁式继电器原理图 1铁心 2旋转棱角 3释放弹簧 4调节螺母 5衔铁 6动触头 7静触头 8非磁性垫片 9线圈 图1-13 电磁式继电器图形、文字符号 1.3.1 电磁式继电器 2. 电电磁式继电继电 器的特性 u 当继电器输入量由零增至 以前,继电器输出量为零。 当输入量增加到时,继电器 吸合,输出量为,若再增大 ,值保持不变。当减小到时 ,继电器释放,输出量由降 到零,再减小,值均为零。 u 在图1-14中,X2称为继电 器吸合值,欲使继电器吸合 ,输入量必须等于或大于X2 ;X1称为继电器释放值,欲 使继 图1-14 继电特性曲线 电器释放,输入量必须等于或小于X1。 u 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它是继电器重要参数之一 。 1.3.2 热继电器 u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流过热元件时产生的热量 ,使双金属片发生弯曲而推动执行机构动作的一 种保护电器。主要用于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断相及电流不平衡运动的保护及其他电器设备发 热状态的控制。热继电器还常和交流接触器配合 组成电磁起动器,广泛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长 期过载保护。 u 在图1-15中发热元件1通电发热后,主双金属片 2受热向左弯曲,推动导板3向左推动执行机构发 生一定的运动。电流越大,执行机构的运动幅度 也越大。当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执行机构发生 跃变,即触点发生动作从而切断主电路。 1.3.2 热继电器 图1-15 热继电器原理图 1热元件 2双金属片 3导板 4触头 图1-17 热继电器图形、文字符号 a)发热元件 b)常闭触点 1.3.3 时间继电器 u 从得到输入信号(线圈的通电或断电)开始, 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才输出信号(触头的闭合或断 开)的继电器,称为时间继电器。 u 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方式有两种: 通电延时:接受输入信号后延迟一定的时间 ,输出信号才发生变化。当输入信号消失后, 输出瞬时复原。 断电延时:接受输入信号时,瞬时产生相应 的输出信号。当输入信号消失后,延迟一定的 时间,输出才复原。 1.3.3 时间继电器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时间继电 器 u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空气阻尼作用而 达到延时的目的。它由电磁机构、延时机构和触 头组成。 u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电磁机构有交流、直 流两种。延时方式有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 改变电磁机构位置,将电磁铁翻转1800安装)。 当动铁心(衔铁)位于静铁心和延时机构之间位 置时为通电延时型;当静铁心位于动铁心和延时 机构之间位置时为断电延时型。JS7-A系列时间继 电器如图1-18所示。 1.3.3 时间继电器 图1-18 JS7-A系列时间继电器原理图 a)通电延时型 b)断电延时形 1线圈 2铁心 3衔铁 4反力弹簧 5推板 6活塞杆 7杠杆 8塔形弹簧 9弱弹簧 10像皮膜 11空气室壁 12活塞 13调节螺钉 14进气孔 15、16微动开关 1.3.3 时间继电器 u 现以通电延时型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当线圈1得电后 衔铁(动铁心)3吸合,活塞杆6在塔形弹簧8作用下带动 活塞12及橡皮膜10向上移动,橡皮膜下方空气室空气变得 稀薄形成负压,活塞杆只能缓慢移动,其移动速度由进气 孔气隙大小来决定。经一段延时后,活塞杆通过杠杆7压 动微动开关15,使其触头动作,起到通电延时作用。 u 当线圈断电时,衔铁释放,橡皮膜下方空气室内的空气 通过活塞肩部所形成的单向阀迅速地排出,使活塞杆、杠 杆、微动开关等迅速复位。由线圈得电到触头动作的一段 时间即为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其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螺 钉13调节进气孔气隙大小来改变。 u 在线圈通电和断电时,微动开关16在推板5的作用下都 能瞬时动作,其触头即为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头。 1.3.3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1.3.3 时间继电器 电动电动 机式时间继电时间继电 器 u 它由同步电动机、减速齿轮机构、电磁离合系统及执行 机构组成,电动式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长,可达数十小时 ,延时精度高,但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常用的有JS10、 JS11系列和7PR系列。 电电子式时间继电时间继电 器 u 早期产品多是阻容式,近期开发的产品多为数字式,又 称计数式,其结构是由脉冲发生器、计数器、放大器及执 行机构组成,具有延时时间长、调节方便、精度高的优点 ,有的还带有数字显示,应用很广,可取代阻容式、空气 式、电动机式等时间继电器。我国生产的产品有JSJ系列 和JS14P系列等。 1.3.3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时间继电 器的选选用 选选用时间继电时间继电 器时时,首先应应考虑满虑满 足控制系统统 所提出的工艺艺要求和控制要求,并根据对对延时时方 式的要求选选用通电电延时时型或断电电延时时型。对对于 延时时要求不高和延时时间较时时间较 短的,可选选用价格 相对较对较 低的空气阻尼式;当要求延时时精度较较高、 延时时间较长时时时间较长时 ,可选选用晶体管式或数字式; 在电电源电压电压 波动动大的场场合,采用空气阻尼式比用 晶体管式的好,而在温度变变化较较大处处,则则不宜采 用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时间继电 器。总总之,选选用时时除了 考虑虑延时时范围围、准确度等条件外,还还要考虑虑控制 系统对统对 可靠性、经济经济 性、工艺艺安装尺寸等要求。 1.3.4 速度继电器 u 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 动控制,也称反接制动继电器。其结构原理如图1 -20所示。 。 u 速度继电器的轴与电动机的轴相连接。转子固 定在轴上,定子与轴同心。当电动机转动时,速 度继电器的转子随之转动,绕组切割磁场产生感 应电动势和电流,此电流和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 产生转矩,使定子向轴的转动方向偏摆,通过定 子柄拨动触头,使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 。当电动机转速下降到接近零时,转矩减小,定 子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头也复原 。 1.3.4 速度继电器 图1-20 速度继电器结构原理图 1转子 2电动机轴 3定子 4绕组 5定子柄 6静触头 7动触头 8簧片 图1-21 速度继电器的图形、文字符号 a)转子 b)常开触头 c)常闭触头 返回 1.3.4 速度继电器 返回 速度继电器的选用: 速度继电器额定工作转速有3001000r/min与1000 3000r/min两种。动作转速在120r/min左右,复 位转速在100r/min以下。 速度继电器有两组触头(各有一对常开触头和一 对常闭触头),可分别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反接 制动。 速度继电器根据电动机的额定转速进行选择。使 用时,速度继电器的转轴应与电动机同轴连接,安 装接线时,正反向的触点不能接错,否则不能起到 反接制动时接通和分断反向电源的作用。 1.4 熔断器 u 熔断器是一种简单而 有效的保护电器。在电 路中主要起短路保护作 用。使用时,熔体串接 于被保护的电路中,当 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 熔体被瞬时熔断而分断 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u 熔断器的图形、文字 符号如图1-23所示。 图1-23 熔断器的图形、文字符号 返回 1.4.1 熔断器的工作原理 1. 安秒特性 u 熔断器的熔体串联在被保护电路 中。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熔体允许 通过一定大小的电流而长期不熔断 ;当电路严重过载时,熔体能在较 短时间内熔断;而当电路发生短路 故障时,熔体能在瞬间熔断。熔断 器的特性可用通过熔体的电流和熔 断时间的关系曲线来描述,如图1- 22。 图1-22 熔断器的安-秒特性 2. 极限分断能力 u 通常是指在额定电压及一定的功率因数(或时间常数)下 切断短路电流的极限能力,常用极限断开电流值(周期分量 的有效值)来表示。熔断器的极限分断能力必须大于线路中 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 u 极限分断能力与灭弧能力有关,与额定电流无关。 1.4.2 熔断器的选用 u 熔断器用于不同性质的负载,其熔体额定电流的 选用方法也不同。 1. 熔断器类类型选择选择 u 其类型应根据线路的要求、使用场合和安装条件 选择。 2. 熔断器额额定电压电压 的选择选择 u 其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线路的工作电压。 3. 熔断器额额定电电流的选择选择 u 其定额电流必须大于或等于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 。 1.4.2 熔断器的选用 4. 熔体额额定电电流的选择选择 对于电炉、照明等电阻性负载的短路保护,熔体的额定 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的工作电流。 在配电系统中,远离电源端的前级熔断器应先熔断。所 以一般后一级熔体的额定电流比前一级熔体的额定电流至 少大一个等级,以防止熔断器越级熔断而扩大停电范围。 : 保护单台电动机时,考虑到电动机受起动电流的冲击, 可按下式选择: 轻载起动或起动时间短时,系数可取近1.5,带重载起 动或起动时间较长时,系数可取2.5。 1.4.2 熔断器的选用 保护多台电动机,可按下式选择: 容量最大的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 熔断器一般做成标准熔体。更换熔片或熔丝时 应切断电源,并换上相同额定电流的熔体,不得 随意加大、加粗熔体或用粗铜线代替。 返回 1.4.2 熔断器的选用 1.5 低压开关和低压断路器 1.5.1 低压断路器 u 低压断路器曾称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它 相当于刀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过电流继电 器和欠电压继电器的组合,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 作用又能自动进行欠电压、失电压、过载和短路 保护、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高的电器。 u 低压断路器与接触器不同的是:接触器允许频 繁地接通和分断电路,但不能分断短路电流;而 低压断路器不仅可分断额定电流、一般故障电流 ,还能分断短路电流,但单位时间内允许的操作 次数较低。 返回 1.5.1 低压断路器 u 低压断路器由操作机构、触头、保护装置(各种脱扣器 )、灭弧系统等组成。工作原理图如图1-24所示。 u 低压断路器的主触头是靠手动操作或电动合闸的。主触 头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主触头锁在合闸位置上。过电 流脱扣器的线圈和热脱扣器的热元件与主电路串联,欠电 压脱扣器的线圈和电源并联。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 时,过电流脱扣器3的衔铁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2动作, 主触头断开主电路。当电路过载时,热脱扣器5的热元件 发热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推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当电 路欠电压时,欠电压脱扣器6的衔铁释放,也使自由脱扣 机构动作。分励脱扣器4则作为远距离控制用,在正常工 作时,其线圈是断电的,在需要远距离控制时,按下起动 按钮,使线圈通电,衔铁带动自由脱扣机构2动作,使主 触头断开。 1.5.1 低压断路器 图1-24 底压断路器工作原理图 1主触头 2自由脱扣机构 3过电流脱扣器 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 6欠电压脱扣器 7起动按纽 图1-25 低压断路器的图 形、文符号 1.5.2 漏电保护器 u 漏电保护器是最常用 的一种漏电保护电器。 当低压电网发生人身触 电或设备漏电时,漏电 保护器能迅速自动切断 电源,从而避免造成事 故。 u 电磁式电流型漏电保 护器由开关装置、试验 回路、电磁式漏电脱扣 器和零序电流互感器组 成。其结构如图1-26所 示。 图1-26 电磁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图 1电源变压器 2主开关 3试验回路 4零序电流互感器 5电磁式漏电脱扣器 1.5.2 漏电保护器 u 当电网正常运行时,不论三相负载是否平衡, 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主电路的三相电流的相量和 等于零,因此其二次绕组中无感应电动势,漏电 保护器也工作于闭合状态。一旦电网中发生漏电 或触电事故,上述三相电流的相量和不再等于零 ,因为有漏电或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和大地而返回 变压器中性点。于是,互感器二次绕组中便产生 感应电压加到漏电脱扣器上。当达到额定漏电动 作电流时,漏电脱扣器就动作,推动开关装置的 锁扣,使开关打开,分断主电路。 1.5.2 漏电保护器 u漏电电保护护器的选选用 (1)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V) 指漏电保护器的使用电压。规定为220V或 380V。 额定电流(A) 被保护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额定动作电流(mA) 在规定的条件下,必须动作的漏电 电流值。当漏电电流等于此值时,漏电保护器必须动作。 额定不动作电流(mA) 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动作的漏电 电流值。当漏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此值时,保护器不应动作。 此电流值一般为额定动作电流的一半。 动作时间(s) 从发生漏电到保护器动作断开的时间。快 速型在0.2s以下,延时型一般为0.22s。 1.5.2 漏电保护器 u(2)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手持电动工具、移动电器、家用电器应选用额 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快速动作的漏电保 护器(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单台机电设备可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 及以上、100mA以下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有多台设备的总保护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为100mA及以上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1.5.3 低压隔离器 u 低压隔离器也称刀开关。低压隔离器是低压电 器中结构比较简单、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手动操 作电器,品种主要有低压刀开关、熔断器式刀开 关和组合开关三种。 u 隔离器主要是在电源切除后,将线路与电源明 显地隔开,以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熔断器式刀 开关由刀开关和熔断器组合而成,故兼有两者的 功能,即电源隔离和电路保护功能,可分断一定 的负载电流。 1.5.3 低压隔离器 1. 胶壳刀开关 图1-28 胶壳刀开关的结构图 1上胶盖 2下胶盖 3插座 4触刀 5瓷柄 6胶盖紧固螺母 7出线座 8熔丝 9触刀座 10瓷底板 11进线座 图1-29 胶壳刀开关的图形、 文字符号 1.5.3 低压隔离器 2. 铁铁壳开关 u 操作机构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采用储能合闸方式 ,在手柄转轴与底座间装 有速断弹簧,以执行合闸 或分闸,在速断弹簧的作 用下,动触刀与静触刀分 离,使电弧迅速拉长而熄 灭;二是具有机械联锁, 当铁盖打开时,刀开关被 卡住,不能操作合闸。铁 盖合上,操作手柄使开关 合闸后,铁盖不能打开。 图1-30 铁壳开关的结构图 1触刀 2夹座 3熔断器 4速断弹簧 5转轴 6手柄 1.5.3 低压隔离器 3. 组组合开关 u 组合开关由动触头、 静触头、方形转轴、手 柄、定位机构和外壳组 成。它的动触头分别叠 装于数层绝缘座内,其 结构和图形、文字符号 如图1-31所示。当转动 手柄时,每层的动触片 随方形转轴一起转动, 并使静触头插入相应的 动触片中,接通电路。 图1-31 组合开关的结构和图形、文字符号 返回 1.6 主令电器 u 主令电器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出指令或信号 的电器,用来控制接触器、继电器或其他电器线 圈,使电路接通或分断,从而达到控制生产机械 的目的。 u 主令电器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按其作用可分 为: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万能转换开关 、主令控制器及其他主令电器(如脚踏开关、钮 子开关、紧急开关)等。 返回 1.6.1 按钮 u 起动按钮带有常开触头,手 指按下按钮帽,常开触头闭合 ;手指松开,常开触头复位。 起动按钮的按钮帽采用绿色。 u 停止按钮带有常闭触头,手 指按下按钮帽,常闭触头断开 ;手指松开,常闭触头复位。 停止按钮的按钮帽采用红色。 u 复合按钮带有常开触头和常 闭触头,手指按下按钮帽,先 断开常闭触头再闭合常开触头 ;手指松开,常开触头和常闭 触头先后复位。 图1-32 按纽的结构图 1、2常闭静触头 3、4常开静触头 5桥式触头 6 按纽帽 7复位弹簧 图1-33 按纽的图形、文字符号 a)起动按纽 b)停止按纽 c)复合按纽 1.6.2 位置开关 u 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