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路线选择.doc_第1页
定向越野路线选择.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路线选择 路线选择即为从一点到另一点你所决定要走的路。选择一条好的路线其艺术性在于它是一条安全性能最高以及体能消耗最少的路线。 选择一条最佳比赛路线时,选手总是需要根据每一段赛程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是否能发挥、如何发挥自己的技战术及体能优势。因此可以这样说,选择路线是更高一层意义上的技能或定向的战略。一、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路线选择是定向运动实践的重要环节,在行进之前选择一条好的路线,就为取胜创造了必要条件。在选择路线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体能、技能情况,选择一条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路线。(一)“有路不越野”原则:地图现势性强,点与点之间道路标示详细,则可选择“有路不越野”。因为道路有利于运动中图地对照,有利于运动中随时明确站立点在图上位置,不易迷失方向。如路与路的交叉口;路的拐弯角;路的最高点、最低点等。同时道路相对光滑、平坦,不仅有利于提高奔跑速度,还可以节省体力。(二)“择近不择远”原则 若两点之间起伏不大,树林稀疏,通透性强,则可选择“择近不择远”。(三)“走高不走低”原则 路线选择时,若选择了越野,则应遵守尽量在高处行进,避免在低处行进。这是因为:(1)地势高,展望好,便于确定站立点和保持行进方向。(2)高处通风、干燥,荆棘、杂草、虫害及其他危险少。(3)人们都习惯在高处行走,因此,像在山脊这样的地方,常常会有放牧、砍柴的人踏出的小路,利用它便于提高运动速度(四)“遇障提前绕”原则 在起伏较大、树林密集、障碍大的地段,坚持“遇障提前绕”。二、路线选择的方法(一)借线法(扶手法) 当检查点位于线状地行或其附近时,可以采用此法。行进时,要先明确站立点,然后利用易于辨认的线状地形,如小径、围栅、小溪涧、山咀、高压线等,作为行进的“引导”,使自己行进是更具信心。 由于沿着线状地形前进如同扶着楼梯的栏杆行进,因此又称这种方法为扶手法。(二)借点法(攻击点法) 当检查点附近有高大或明显的地形点时,可用此法。高大或明显的地形点可以是高塔、建筑物、路的交叉点、拐弯点等,到达攻击点后利用指南针确定检查点的前进方向,再寻找检查点。从攻击点寻找检查点可以提高寻点的准确性和路线的简化性。行进前,要先将该地形点辨认清楚,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检查点(三)偏向瞄准法 当检查点位于线状地形上或其附近时,如果直接瞄准行进,往往会因为多种因素(如绕过灌木丛、沼泽地等)造成偏移而使我们到达该线状地形后,不知检查点在何方(应该是向左还是向右寻点)。相反,若一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将目标方向往左或往右偏移一定的角度,则在到达线状地形后就非常明确检查点的位置所在了。(四)水平位移法 水平位移法实际上就是沿着等高线行进,简单的说就是不上山也不下山。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寻找地形较复杂检查点时较实用的方法。对地貌的判断和在等高线行进的良好感觉是运用该方法的前提。运用该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站立点或辅助点与检查点在同一高度。2、站立点或辅助点与检查点之间植被可通行且无其他不利奔跑的障碍物。3、由于体力下降的原因,往往令你无意识的往山下偏移,努力做到下(上)几米就上(下)几米的纠错措施。(五)导线法 当站立点距离检查点较远,途中地形又很复杂,可以采用此法。把一条路线分成几个线段逐一完成(同分段运动法)。行进中,要充分利用各个明显地形点,从而保证行进方向和路线的正确性。(六)距离定点法(步测法) 在起伏不大、无道路、植被较多、观察不便的区域内寻找检查点,可采用此法。首先通过比例尺从图上量算出站立点或辅助点至检查点的实地距离,并换算成自己的步数。利用指南针确定行进方向,沿直线走(跑)完自己的步数。选择一条路线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分成三个区域:绿区、黄区、红区,如同交通规则一样。在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定向方法。绿区概略定向。在这个区域,由于刚刚标定了行进的方向,精确地确定了站立点(借助于检查点),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奔跑。如有可能,应多采用借线、记忆等方法沿道路奔跑。黄区标准定向。这一区域内的各种明显地形点将逐渐引导你接近检查点,因此应多利用借点、导线、水平位移等方法行进,并尽可能地保持标准跑速。红区精确定向。即将到达检查点,应减慢跑速,防止过早地兜圈子寻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