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知道“掠、马上”在句中的作用。 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连词“以便”和动词“继续”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 三、课时安排:2课时 ( 第1课时)教学内容: 1、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 1、 训练分段。 “遇险”是什么意思?说说本课中遇到的“险”。 飞机遇险 这件事情中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他的什么事?让出伞包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呢?飞机脱险 结合刚才的问题,再读分段。 2、 字词教学: 字音:字形:词义:学习新部首:ge 鬲(融 翮。)3、 课堂作业 : 抄写生字、词语,p4 第三题 (第2课时)教学内容: 1、随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 教学过程 : 1、 回顾本课各段大意。飞机遇险让出伞包飞机脱险 2、分段理解并随文解词。 第1段:飞机在高空中遇到什么危险?找出来读一读。哪句话最能写出当时的严重情况?-“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 “掠”?“一座座”说明什么? 第2段:小扬眉没有伞包,周恩来同志是怎样对待的?口头回答后,完成课堂作业 时填空。 “周恩来马上解开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说“马上”在句中的作用。周恩来又是如何对待周围的工作人员的? “用命令的口吻”说明了什么?第3段:飞机脱险了,机舱里的人们心情怎样? 以读代讲 3、作业指导。回答p4第一题;讲例句,完成p5第四题 4、 小结。板书设计:飞机遇险的时候飞机遇险-十分危急让出伞包-先人后己飞机脱险-欢呼教学反思:第二课 假如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课文的5个字,字书写美观。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 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3、板书课题: 2、假如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4、巩固学生识字。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齐读课文。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2、小组交流。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4、评议学生的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认读生字。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3、分组学习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5、交流自学情况6 、感悟句子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7、感情朗读课文。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四、扩展活动板书设计:太阳2、假如 画谷粒一双好腿。小结: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教学反思:第三课 平分生命教学目标:、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9个。、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内容: 初识生字、学习课文(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二、学习本课生字、词。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2、指学生回答。3、出示生字: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7、“震”、“承”:教师范写,加以指导。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三、布置作业: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口头回答课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明白地方画下来。三、检查自读情况1、讲解本课的生词震惊 确认 承诺 唯一 无私 诺言(1)自由读生词(2)开火车读生词(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四、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1)男孩儿一开始有点儿犹豫,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严肃地点了点头。(犹豫是害怕失去生命,严肃的态度是说明他经过认真的思考愿意为救妹妹而失去生命。)(2)抽完血后,他担心的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担心”从这个词中看出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惊了:男孩儿才十岁,他以为输血会失去生命,当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男孩儿已经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A、理解“震惊”的意思。B、结合课文体会“震惊”的意思。C、指导朗读。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4)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就又挽起了袖子,扬起头,沉着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人每人各活50年!”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B、理解“沉着”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C、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D、指名读。E、齐读。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3、抄写词语。4、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板书设计:平分生命相依为命 抽血前 犹豫 严肃 亲情的光辉抽血后 担心 高兴 最无私的诺言教学反思:第四课 “苦味”巧克力教学内容:生字、词语 ,课文对话。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掌握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正确使用。 2、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 习:(前课内容)导入新课:1、 生字教学 致:形声字,左右结构。“攵”旁,可组“此致、精致”等。托:左右结构,提手旁。可组“委托、拜托”等。注意与“扎”的区别。捎:左右结构,提手旁。可组“捎信”。注意与形近字“稍、消、哨、悄”的区别。酥:左右结构,“酉”部。可组“酥油、酥油茶”等。尝:上下结构。注意与形近字“常”的区别。可组“尝味、尝一尝”等。 调:左右结构,言字旁。可组“调皮、调整”等。此外读第四声,如:声调、强调等。注意与形近字“周”的区别。 殊:左右结构。可组“特殊”等。注意与形近字“珠”的区别。 贺:上下结构,贝部。可组“祝贺”。等。注意与形近字“货、贷”的区别。 2、词语教学祝贺:向别人表示良好的祝愿。 精致:精巧细致。 专门:特意地。 托:这里指委托。捎:指顺便带来。 反正:副词,含有肯定的语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 享用:在精神或物质上得到满足,本课的意思是“吃”。中计:使人上当。 调皮:顽皮,多用于小孩或小动物。特殊:与同类事物或平常情况不同。巩固:(1)把本课的生字、词语抄写三遍。 (2)理解词语意思。 布置作业: (1) 写出下面字的部首。致( ) 托( ) 捎( ) 酥( ) 尝( ) 调( ) 特( ) 贺( ) (2) 完成课本P19第二、三大题。 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课文(讲解) 教学目标、要求: 1、分角色对话。 2、结合自家的日常生活,体会家人之间爱的温馨。 3、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自己付出的爱,同时自己也应该懂得关心父母,尊敬父母。 教学过程: 复习(听写本课词语、生字) 导入新课: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讲解课文。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本课内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讲解例句,学生试着造一造。 反正:副词,含有肯定的语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巩固:布置作业:P20第四、五大题。 板书设计:4 苦味巧克力巧克力苦味? 甜味? 祝贺生日 好温馨!设计 上当小结: 教学反思:第五课 古诗词二首教学内容:生字、词语 、诗意。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学习要求掌握词语会写、会用,了解他们 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了解词语的意义,并能会运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复 习: (检查预习情况) 导入新课: 1、 回想我们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古诗词,背一背,接着生字教学 。忆:左右结构,竖心旁。可组“回忆、记忆等。旧:左右结构,竖部。本课里面指“从前、过去”的意思。 谙:左右结构,言字旁。注意与形近字“暗”的区别。 翠:上下结构,羽部。可组“翠绿、青翠”等。 岭:左右结构,山部。可组“山岭”等。注意与形近字“龄、铃”的区别。 2、 词语教学忆:回想、怀念。 旧:这里指从前、过去。 谙:熟悉的意思。 翠柳:指初春时节刚长出嫩芽的柳枝。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船停靠在岸边。 东吴:这里泛指江南。 巩固: 比一比,组词语。忆( )谙( )杆( )旧( )鸣( )岭( )亿( )暗( )杜( )但( )喝( )领( ) 布置作业: P29页第二题,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讲解) 教学目标、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3、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听写本课词语、生字) 导入新课: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讲解课文。忆江南回忆江南。白居易,唐朝诗人。江南好,江南非常美好,风景旧曾谙。这里的风景我以前就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升起时江边的花比火还红,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到时江水绿得像蓝草一样。能不忆江南?怎能不叫我回忆江南的美好呢?本诗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好春光的无限怀念之情。绝句美好的诗句。杜甫,唐朝诗人。两个黄鹂鸣翠柳,两只黄鹂在绿色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外千年积雪不化的西岭就像一幅画,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着从万里外来自东吴的船只。本诗通过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巩固: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两首诗。布置作业:练习p29-30第三、四题。小结: 教学反思:第六课 藏北草原课前准备:(1) 通过课前十分钟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走进语文课堂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节课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3、了解课文内容,以本文描写的美丽景色来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感情。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课文内容,以本文描写的美丽景色来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名字叫藏北草原,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不难想象这是一篇描写我们家乡的课文,那么在学习之前,谁能先说说你了解的家乡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呢?1、 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2、 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3、 板书词语 星星点点 帐篷 清新 酥油茶 射箭 飘散 气息 客人 蓬勃 雄鹰 善良 洁白 随着 清脆 力量 勤劳 好客 提示:好是多音字。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不读破,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六、七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三、朗读课文,巩固生字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2、个别读,齐读全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作业:必做:书写词语;P35第二题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 复读课文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从前三段中找出三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3、八月的丰收节人们是怎么过的?4、藏北草原的特点是什么?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特点?5、你觉得我们的藏北草原美吗?我们应不应该把这种美传承下去呢?三、小结 本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藏北草原的美丽,我们作为藏北草原的儿女应该感到无比的骄傲。把我们美丽的藏北草原永远传承下去。4、 作业:必做:课后练习第三题、第四题,完成同步练习。五、讲解例句六、板书设计:藏北草原清新碧绿温柔生活气息(花 蝴蝶 小河 酥油茶 青稞酒 牛肉香味)丰收节庆祝仪式(各项活动 着装 )美丽的故乡六、课后反思:第七课 桂林山水【教学要求】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形态万千”、 “连绵不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表示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 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 、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 、自读课文。 、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学习第一段:齐读。“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开头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小结:这一段写作者一行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 、学习第二段: 指名朗读。 概括段意。 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不先写漓江的水,而要先写大海和西湖? 默读第二句,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讨论:这一句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示漓江水的特点的?第三句为什么要写荡舟漓江的感受? 齐读。 11、小结12布置作业:抄写字词 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指名朗读。、默读:边读边用着重号标。、找出概括桂林山水特点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讨论:这一句是怎样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重点理解“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屏障”等词语含义。)、第二、第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课文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8、齐读。9、小结:这一段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三方面来表示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二、学习第四段 、指名。、朗读。、解释“画卷”的意思。、从桂林到阳朔水路距离之长、风景之美来理解“连绵不时的画卷”这一比喻的意思。 、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 、指名、口头描述桂林山水这一幅“连绵不时的画卷”。(联系课文、对照图画、发挥想象、突出特点)、概括中心思想。、了解写作特点: 先总提。 再分述。 最后综合的结构。 抓住景物特点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四、讲解例句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课后第四题 【板书设计】桂林山水静:感觉不到在流动 清: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水 绿:仿佛无瑕的翡翠 奇:拔地而起 形态万千 秀: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桂林山 险:危峰兀突 怪石嶙峋 教学反思:第八课 迷人的张家界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认识,“斑、驳、霄、昂”四个生子。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3.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生字 (掌握、识记) 词语(识记 理解)三. 教学难点: 词语的理解 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 课件 有关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利用几分钟时间来复习本课所学过的重点内容。 (三)新课 板书课题 1. 生字教学 (1)先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对汉语拼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教字形:教师可对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笔顺、笔画、结构进行分析,以便于教学知识和识记生字。 2.词语教学 要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讲解,少数词语可稍加说明。 云霄:极高的天空。 遗产: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宝库: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3.课文教学 本课是一片对话,在教学中教师先范读一遍,于此同时让学生给不认识的汉字注音然后领读一遍,再让学生分角色对话,最后分析文内容。分析时让学生思考(1)“神鹰护金鞭”的名字是从而得来的?(2)为什么说武陵源被称为“它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通过处理问题,学生对课文内容基本掌握。 六小结:讲解以上生字,词语,句式以及课文内容。七布置作业: 生字,词语 完成课后练习及同步联系 八板书设计8 迷人的张家界神鹰护金鞭植物的宝库 动物的乐园令人神往教学反思:第九课 失物招领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用“随手、禁不住”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不随手乱丢垃圾的意识。 3、能读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每节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不随手乱丢垃圾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一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见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环境。本单元我们将从四篇课文中知道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环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课文。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3、 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4、 板书词语 失物 招领 全体 植物园 园艺 认领 口袋 塑料 饮料 罐儿 香蕉 餐巾纸 花生 随手 箱子 会心 禁不住 提示:会是多音字。五、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不读破,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六、七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六、朗读课文,巩固生字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2、个别读,齐读全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作业:必做:书写词语;课后练习一、二、三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读课文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写的有哪些人?2、同学们去了哪里?要去那里干什么?3、园艺工人张爷爷给大家介绍了什么?4、中午大家在草地上干什么?5、在大家快回家的时候,唐老师问大家什么?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6、听了同学的回答,唐老师坚持说大家丢了东西,你们知道大家丢的是什么东西吗?7、同学们看到这些东西脸都怎么了?他们做了什么?8、最后唐老师和张爷爷怎么了?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三、讲解例句四、小结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五、作业: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四 同步练习六、板书设计9 失物招领参观植物园有失物?领回“失物”保护环境 第十课 燕子专列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用“几乎”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 3、能读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每节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啊?为什么你会喜欢它呢?其实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在动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他们,你们说对吗?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中人们保护了什么动物,这些动物遇到了什么危险?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2.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3.板书词语 提示:空、调、行、长是多音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要通顺,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七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三、朗读课文,巩固生字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2、个别读,齐读全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作业:必做:书写字、词语,课后练习一。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读课文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写的是什么动物?2、它们在哪里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3、那里的人们听到消息后,他们是怎么做的?4、课文中提到了一个小姑娘,她叫什么名字?她又做了些什么事情?5、你通过学习本文,懂得了什么道理?三、小结 本文通过燕子在瑞士遇到大雪后面临死亡的危险,当地政府在了解到情况后,发动人民寻找和帮助燕子回到温暖的地方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人们应该保护和帮助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四、讲解例句。5、 作业: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同步练习。板书设计:10 燕子专列燕子坐火车?燕子的困境人们的行动保护动物!教学反思:第十一课 两条小溪的对话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用“不由得、顿时”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3、能读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每节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教学时间 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样东西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事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离开了这些东西我们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2.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3.板书词语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要通顺,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两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三、朗读课文,巩固生字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2、个别读,齐读全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了解到什么。四、作业:必做:书写生字、词语;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是谁与谁的对话?2、文中告诉我们污水是被谁污染的?3、谁能说说污水是被怎样污染的?溪水被污染前是一种什么情形?4、听了个别同学的说法,大家认为我们以后应不应该继续做这样的事,来污染我们的水资源吗?三、小结 本文用污水和清水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现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我们应该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小溪回归清澈,让我们人类回归童真。四、讲解例句5、 作业: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同步练习。板书设计保护环境11 两条小溪的对话一条清溪 一条浑溪谁嫌弃谁?污染前后的变化解决办法教学反思:第十二课 长童话森林一 教学要求: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2. 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掌握副词“大约”和“更加”的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生字(识记,掌握)词语(掌握,理解)三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四课时计划:两课时 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利用几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 (三)新课 1.生字教学:(1)教字音:在教师的带领下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教字形:教师可对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笔顺,笔画,间架结构进行分析,以便于教学知识记生字。 2.词语教学:吧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用双语举例讲解。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惊人:令人吃惊。 覆盖:遮盖。 光临:敬词,指宾客到来。 消耗:东西因使用或损失而渐渐减少。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A、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B、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C、小结本课时。4.作业: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一、二。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是哪几个人的对话?2、他们在说些什么?3、卓玛为什么说我们以后只能到童话中去找森林了呢?4、没有的森林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灾难?5、根据课文内容想想我们可以怎么保护我们的森林和大自然吗?三、小结 本文用对话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森林正在遭受着人类的破坏,森林的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人类面临着风沙和干旱的侵扰,为了使我们生存的环境得以改变,我们应该保护和恢复森林和大自然的原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四、讲解例句。五、作业: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同步练习。保护环境板书设计:12 长通话的森林森林与通话森林现状我们应该干什么?教学反思:第十三课 田忌赛马一、教学目的: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会读、会写、理解词语意思 3、了解并掌握“各自”“便”的用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生字(识记、掌握)、 词语(掌握、理解) 三、教学难点: 词语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时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场赛马比赛,我们一起来看看,看谁能最快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2、 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约定:意思是经过商量而确定。例如:我俩的约定今年放假一起回家。 扫兴:表示兴致低落。例如:事情没办成让大家喝扫兴。垂头丧气:形容很失望的精神,没精神。等级: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情形:事物呈现的样子或状况。疑惑:迷惑,不理解。服气:切实承认自己的缺点或弱点。提示:大、将、兴是多音字。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两场比赛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三、作业: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 复习。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2、文中一共举行了几次比赛?3、第一场比赛,出场马匹是怎样的?第二场,在谁的提议下又是怎样的?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4、你觉得这三个人中谁才是最主要的人物?5、你觉得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6、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的什么?7、讲解例句。三、小结: 本文通过两次比赛不同的结果,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仔细观察,多动脑子,这样你做出来的事情可能结果就是完全不同的。四、作业:必做:课后练习,同步练习选做:回家后把整个故事讲给长辈听。板书设计:13 田忌赛马上等对上等 中等对中等 下等对下等-输下等对上等 上等对中等 中等对下等-赢关键人物:孙膑教学反思:第十四课 空城计 一、 教学要求: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不得不-的用法,能够正确造出句子,掌握“所以”的用法。 4、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生字(识记,掌握)、词语(掌握,理解) 三、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 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非常厉害,他在面对15万大军的情况下,能够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厉害的人物是谁吧!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2.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3.板书词语 空城计 率领 军队 败仗 撤退 万 大军 命令 年纪 城楼 假装 老百姓 对付 弹 亲自 谨慎 可是 哈哈大笑 怀疑 打听 提示:假、弹是多音字。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要通顺。2、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双方力量对比如何,诸葛亮的做法是什么。3.小结,时间发生的背景。三、作业: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三。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回忆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找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本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3、本文写了哪两个人物?4、在敌人追到小城后诸葛亮下了什么命令?5、司马懿看了城上的情况后为什么不敢进城?6、你觉得诸葛亮和司马懿分别是什么样的人?7、为什么诸葛亮说空城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什么他敢于设下空城计?8、你从本文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9、讲解例句。四、小结 本文通过三国时的一个战争故事,告诉了我们只要了解了别人的性格,你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三、 作业:必做:课后练习,同步练习。板书设计14 空城计大兵压境 设下空城计 了解对方。中计教学反思:第十五课 孙武练兵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遵守纪律的重要性。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科。 同学们你们在本学期观看了9.3大阅兵,士兵们整齐的步伐是不是很好看,可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训练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接着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二、学习生字、词语。1.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板书词语 练兵 宫 等候 召见 进来 拜见 用兵 打仗 士兵 服从 纪律 情愿 否则 惩罚 饶命 大吃一惊 算是 领教 斩钉截铁2.词语解释、分析结构及偏旁部首服从:遵照听从之意。例如,我坚决服从大家的意见。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2、提问:课文里提到了哪些人物,映像最深的是谁,现在你觉得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3、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本课的主要内容。四、作业: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一。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读课文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3、介绍孙武。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称为“兵家之祖”。这篇课文讲的是他刚来吴国时的一件事。通过为吴王严格训练女兵,之间事情,取得了吴王的信任。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最主要写了谁?2、文中提到的人物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3、吴王为两名宫女求情了吗?两个宫女队长的结局是什么样的?4、吴王最后是怎么看待孙武的?5、你觉得孙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三、小结 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吴王请孙兵帮他训练一队女兵。 第二段写了训练时的情况,孙武前后两次宣布纪律并发出命令,但是,宫女们却把命令当儿戏根本不予理会。 第三段写吴王为两名队长求情,但孙武孙武为了严明军纪,还是把两名队长杀了。第四段写了杀了两个队长以后,其他宫女们再也不敢不听从军令,在孙武的训练下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也让吴王真正信服了孙武。 文本用孙武练兵公正严明的故事,从侧面告诉了我们在军队中纪律是非常重要的。也使我们联想到在日常的生活中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遵守纪律。四、讲解例句。五、作业:必做:课后练习,同步练习。选做:回家后把整个故事讲给长辈听。板书设计孙武练兵吴王请孙武练兵宣布纪律执行纪律 杀掉两名宫女队长真正的军队课后反思:第十六课 纸上谈兵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到只会说,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做的危害性。4、学习并掌握“果然”“主动”用法。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2、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到只会说,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做的危害性,不能照搬教条,要能随机应变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板书课题:纸上谈兵 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纸上谈兵,你看到这个题目想到的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二、学习生字、词语。板书词语纸上谈兵 战国 兵书 才能 本事 称赞 进攻 老将 战略 坚守 主动 粮草 不足 散布 谣言 果然 前线 追赶 消灭 提示:“将”是多音字。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散布:分散传布。前线:作战时由最前面的作战部队形成的一条军事线;也指与敌方接触的战线或区域。战略: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或策略。不足:不充足,不够用。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课文故事梗概。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本段都提到了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人们对赵括的评价是怎样的,你的评价呢。四、作业: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第二题及第三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词语。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1、本文有几段?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其中主要讲的是谁?3、先开始大家对赵括看法是什么样的?他的父亲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周口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3年那曲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3年马鞍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3年金昌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迪庆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4年宿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4年包头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石柱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3年莆田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3年苏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有答案详解
- 天然气基础知识培训
- 高铁站旅客滞留管理应急预案
- 头颈CTA检查的护理
- 《医疗保险学》知识点整合
- 巨量千川模拟测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高教版【中职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卷+答案
- 色盲测试色盲自检
- 护师岗位竞聘述职报告
- 新生儿窒息复苏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新能源汽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