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pptx_第1页
建筑艺术.pptx_第2页
建筑艺术.pptx_第3页
建筑艺术.pptx_第4页
建筑艺术.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州一中 李亚宁 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 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 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以木结构为主要特色的中国古代建筑 是民族文化的精神体现,其主要代表是: 北京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北 海、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 它们(除圆明园外)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皇权的象征皇权的象征 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故宫古称紫禁城,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丽、保存最完 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于1420年,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 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5间。 现辟为故宫博物院,藏有历史珍品和文物90多万件。四周长约3 千米10多米高的围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围绕,形成一个森 严的城堡。 中山公 园位于 天安门 西侧, 是明清 帝王祭 祀土地 和五谷 神的地 方。 1928年 为纪念 孙中山 先生改 名为中 山公 园。 故宫有外 朝和内廷 之分,外 朝以太和 殿、中和 殿、保和 殿为中心 ,是皇帝 举行大典 和召见群 臣之地。 内廷有乾 清宫、交 泰殿、坤 宁宫及东 西六宫 等。 劳动人民文 化宫位于天 安门东侧, 是明清帝王 祭祀祖先的 家庙,旧称 太庙。1950 年改为劳动 人民文化 宫。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后寝后寝前朝前朝 中 心 北 南 东西 布局特点: 庭院式群 组 中轴对称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屋顶屋顶 样式样式 1. 1. 庑殿式庑殿式 2. 2. 歇山式歇山式 3. 3. 攒尖式攒尖式 4. 4. 悬山式悬山式 5. 5. 硬山式硬山式 等级等级: : 重檐高于单檐,重檐高于单檐, 前者高于后者。前者高于后者。 屋 顶 古代宫殿建筑屋顶等级体现 中国古代五大屋顶样式等级的排列: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 。 攒尖顶 庑殿顶是各屋庑殿顶是各屋 顶样式中等级顶样式中等级 最高的,明清最高的,明清 时期只有皇家时期只有皇家 和孔子殿堂才和孔子殿堂才 可以使用。五可以使用。五 脊顶脊顶 宋元时期开 始流行,因 其有九条屋 脊又被称为 九脊顶 一条正脊, 四条垂脊多 用于多雨的 南方。 屋面在顶部 交汇成一点 ,形成尖顶 ,屋顶为锥 形,没有正 脊,多用于 庭榭阁塔。 多用于防 风火的北 方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1. 庑殿式 屋顶由位于顶端的正 脊和四个角的垂脊构成。 有正面前后两个大坡面和 侧面左右两个小坡面。俗 称四面坡式。是中国古建 筑中的最高形制。在等级 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形 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 的皇家建筑,并且有“单檐 ”和“重檐”之分。 太和殿 样 式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2. 歇山式 在正脊左右两端各建一道与之相垂直的墙面,其下部再接一个 略有弧度的斜坡小屋顶。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 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 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 保和殿 样 式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3. 攒尖式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 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 交于上端。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 多见于亭阁式建筑。 中和殿 天坛 样 式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4. 悬山式 屋顶只有正面前后两 个斜坡屋面,且屋面两侧 悬伸在山墙之外。 5. 硬山式 屋面两端不悬伸于山 墙之外,而是与山墙齐 头。在中国封建社会属级 别最低一等,是民居常用 的一种形制。 样 式 三大殿,为外朝区的最主要的三座宫殿,矗立在 8米多高工字形的三级汉白玉台基上。自南向北依为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为礼仪及行政办公 区。 攒尖顶 歇山顶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屋顶屋顶 开间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 成的空间称为“间”; 建筑的迎面间数 称为“开间”; 建筑的纵深间数 称为 “进深”; 开间多为单数, 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等 级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屋顶屋顶 1. 1. 样式样式 2. 2. 脊兽的多少脊兽的多少 等 级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脊兽越多级别越高,且它多以奇数出现。 走进天安门以后,看到的第一座建筑是午门。重檐庑殿顶九开间大殿, 是皇帝颁诏,宣布出征命令和将士班师回朝献俘的地方,所以大殿应用的是 最高等级的建筑规格。(南门) 故宫午门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纹 样 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 雕梁画栋雕梁画栋 木结构体系的特点决定了重彩描 绘是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的装饰手段。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用色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 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同时彩绘涂料对木质材料 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比的色彩:檐下青绿彩画、斗拱和 朱红檐柱、门窗形成了冷暖、明暗对比的总体 效果 。 木质彩绘的梁架 太和殿即 人们常说的 金銮殿,室 内面积2377 平方米,有 24根立柱, 其中6根做 成沥粉贴金 龙柱。正中 设宝座,背 后有7扇金 漆屏风。全 部雕花饰、 彩绘皆以龙 为主题。 - 藻井 -天花板 -和玺彩画 -七扇屏风 -御座 - 香几 太 和 殿 内 景 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 建筑彩画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 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 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 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 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 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庄重典 雅。 建筑彩画的分类 和玺彩画 : 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 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 和玺等。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 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 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 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 乾乾 清清 宮宮 彩彩 畫畫 旋子彩画: 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 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 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 级的建筑上 。屋檐 苏式彩画: 源于江南江南苏杭地区民间传统作法。多用 于花园、内廷建筑,内容为山水、花鸟、人物、走兽、鱼虫 等。 北京故宫:三大殿北京故宫:三大殿北京故宫:三大殿北京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 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太 和 殿 太和殿(金銮殿)是皇城建筑的核心,为皇帝登基、完婚、寿诞,重大节日受百 官朝贺、赐宴的地方。建筑规格最高,也是全国最大的宫殿建筑。面阔11间,进深5间, 通高35.05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殿内设御座,藻井上有蟋龙,建筑彩 画全以龙纹为饰,一派金碧辉煌的皇家气象。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 ,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 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 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庑殿顶 太和殿内皇帝宝座 中和殿呈平面正方形,四方攒尖顶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 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 的朝拜的地方。 攒尖式 歇山顶 保和殿为庆宴与殿试之所,面阔9间,重檐歇山顶, 规格低于太和殿。 北京故宫:后三殿北京故宫:后三殿北京故宫:后三殿北京故宫:后三殿 太和殿以北为内廷区,是帝后居住的地方,依次为太和殿以北为内廷区,是帝后居住的地方,依次为 乾清宫乾清宫、交泰殿交泰殿和和坤宁宫坤宁宫,也以工字形白石台基相连。也以工字形白石台基相连。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 间,进深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 。殿内明间、东西 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 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 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间,分上下两层 ,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 人知道,以防不测。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 能高枕无忧。 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 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 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 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自雍正以后采取秘密建储的方式,即将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封存在建储 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皇帝死后,取下匣子由秘密指定 的皇子即位。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清代,乾清宫还是皇 帝死后停灵的地方。按丧葬仪式祭奠后,再转至景山内的观德殿,最后正式 出殡,葬入皇陵。 乾清宫 乾清宫乾清宫乾清宫乾清宫 乾清宫内景 交泰殿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 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 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 礼的地方。 坤宁宫坤宁宫皇帝的新房皇帝的新房 斋宫 皇帝斋戒所 斋宫位于紫禁城东 六宫之南,毓庆宫西, 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 前的斋戒之所。明代和 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 斋戒均在宫外进行。康 熙后期,诸王子储位之 争激烈,最终皇四子胤 禛取得了皇位,同时也 为自己树立了政敌。胤 禛即位后,宫廷内部的 斗争仍十分激烈,雍正 帝为确保平安,于清雍 正九年(1731年)在 紫禁城内兴建斋宫,将 祭祀天地前的斋戒仪式 改在宫中进行。 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斋 于此。遇皇帝宿斋宫,恭设斋戒牌、铜人于斋宫 丹陛左侧。斋戒日,皇帝与陪祀大臣佩戴斋戒牌 ,各宫悬斋戒木牌于帘额。斋戒期间,不作乐, 不饮酒,忌辛辣。 景仁宫,内廷东六 宫之一。明永乐十八 年(1420年)建成,初 曰长安宫,嘉靖十四 年(1535年)更名景仁 宫。 景仁宫明代为嫔妃 居所。清顺治十一年 (1654年)三月,康熙 帝生于此宫。康熙四 十二年(1703年),和 硕裕亲王福全丧,康 熙帝为悼念其兄,再 次于此宫暂居。其后 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 所,乾隆帝生母孝圣 宪皇后(甄嬛)、咸 丰帝婉贵妃、光绪帝 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景仁宫康熙出生地 承乾宫 承乾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 八月更名承乾宫。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 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人 都曾在此居住。 永和宫 永和宫,位于承 乾宫之东、景阳宫 之南。明永乐十八 年(1420年)建成, 初名永安宫,嘉靖 十四年(1535年)更 今名。明代为妃嫔 所居,清代为后妃 所居。清康熙帝孝 恭仁皇后(雍正生 母德妃)久居此宫 。其后,道光帝静 贵妃,咸丰帝丽贵 人、斑贵人、鑫常 在等先后在此居住 。光绪大婚后为瑾 妃居所。 景阳宫, 为内廷东六宫 之一,位于钟 粹宫之东、永 和宫之北。明 永乐十八年 (1420年)建成 ,初名长阳宫 ,嘉靖十四年 (1535年)更名 景阳宫。明代 为嫔妃所居。 清代改作收贮 图书之地。 景阳宫皇家图书馆 钟粹宫明代为妃 嫔所居,曾一度为皇 太子宫。清代为后妃 居所。清咸丰皇帝奕 詝幼年在此居住时, 道光皇贵妃,即恭亲 王奕訢之母亦居此宫 ,代为抚育奕詝。咸 丰帝孝贞显皇后自入 宫即在钟粹宫居住, 直至光绪七年(1881 年)去世。光绪大婚 后,隆裕皇后也曾在 此居住。 钟粹宫明代太子宫 钟粹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 (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 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 养心殿见证垂帘听政与溥仪退位 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 地。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 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 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 在养心殿。 西暖阁为皇帝批阅奏章和审阅殿试考卷之处,并经常在此召见军机大臣 ,商议军政大事。东暖阁是同治、光绪皇帝年幼时,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的地方。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在此召开 “御前会议”,作出退位决定。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米,进深3间,通进深12 米。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明间西侧的 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 贤”,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 、休息的地方。 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 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 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 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是十 分方便。 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 养 心 殿 太极殿面阔5间,黄琉 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 外檐绘苏式彩画,门窗饰 万字锦底团寿纹,步步锦 支摘窗。室内饰石膏堆塑 五福捧寿纹天花,系清末 民初时所改。明间与东西 次间分别以花梨木透雕万 字锦地花卉栏杆罩与球纹 锦地凤鸟落地罩相隔,正 中设地屏宝座。殿前有高 大的祥凤万寿纹琉璃屏门 ,与东西配殿组成一个宽 敞的庭院。 太极殿未央宫 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 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清晚期称 太极殿。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 体元殿原为启祥宫后殿,清咸丰 九年(1859年)将此殿改为前后开门 的穿堂殿,咸丰御笔匾题曰“体元殿” 。殿后接抱厦3间,黄琉璃瓦卷棚顶, 面北,与长春宫相对,为清晚期宫中 唱戏之小戏台,亦称长春宫戏台。清 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慈禧五十 寿辰,曾在此演戏达半月之久。 长春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 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设地屏宝座 ,上悬“敬修内则”匾。此宫明代 为妃嫔所居,天启年间李成妃曾 居此宫。清代为后妃所居,乾隆 皇帝的孝贤皇后曾居住长春宫, 死后在此停放灵棺。同治年至光 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一 直在此宫居住。 长春宫晚年慈禧居所 体元殿长春宫戏台 翊坤宫光绪帝选妃之处 体和殿慈禧的饭厅 储秀宫慈禧的家 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曰储 秀宫。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绪十 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 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 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 后的形制。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 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 里居住。咸丰六年三月升为懿嫔 的慈禧,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长 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 生日,移居此宫,将后殿定名为 丽景轩,并重修宫室,耗费白银 六十三万两。院内游廊墙壁上的 题词,即当时大臣为慈禧祝寿的 万寿无疆赋。 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壁长29.4m,高3.5m, 厚0.45m,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 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 、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 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 面20cm,形成很强的立体感。黄色正龙居中,左右两侧各有 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 龙背道而弛,四龙各逐火焰宝珠,外侧双龙,一黄一紫。 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为天子之尊 的重要体现。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 ,壁顶正脊亦饰9龙,中央坐龙,两侧各4条行龙。两端戗脊异 于其它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 九五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 。此外,九龙壁的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 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只有悉心的设计,高超的 技艺,才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 紫禁城内的九龙壁与我国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 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 山 西 大 同 九 龙 壁 北 京 北 海 九 龙 壁 北京故宫九龙壁, 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 很多到过故宫的游客也许都不知道,这座九龙壁在九龙壁壁 面上,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腹部是用木料雕凿成型后钉上去 的,其中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这条龙腹为啥是木头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传说当 年在烧制这座九龙壁的时候,由于工艺要求极高,烧制难度 极大,废品率很高。工匠们一不小心,把这条白龙龙腹烧坏 了,但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再烧一次了,显然,大家的 杀身之祸即将来临。有位木匠师傅冒着犯有欺君之罪的生命 危险,连夜用木料雕刻成那块龙腹,钉补上去,刷上白色油 漆,使之同原来的白龙腹颜色相同,终于瞒过了前来检查的 官员,并使工匠们免去一场灾难。 九龙壁的故事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 代称御花园。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 从森严、宏伟的宫殿群走出来,进入御花园,我们终于看到了绿色的树木 了。御花园总面积为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其中重要的建筑有钦安殿和万春亭、 千秋亭等二十来座亭、榭、楼、台。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 清代称御花园。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 。 御花园主要有三大特色: 一、建筑布局对 称而不呆板,舒展 而不零散。以钦安 殿为中心,两边均 衡地布置各式建筑 近20座,无论是依 墙而建还是亭台独 立,均玲珑别致, 疏密合度。其中以 浮碧亭和澄瑞亭、 万春亭和千秋亭最 具特色。万春亭和 千秋亭为上圆下 方、四面出抱厦、 组成十字形平面的 多角亭,体现了“天 圆地方”的传统观 念。 御花园三大特色之二 二、园中奇 石罗布,佳木葱 茏,其古柏藤萝 ,皆数百年物, 将花园点缀得情 趣盎然。园内现 存古树160余株 ,散布园内各处 ,又放置各色山 石盆景,千奇百 怪。如绛雪轩前 摆放的一段木化 石做成的盆景, 乍看似一段久经 曝晒的朽木,敲 之却铿然有声, 确为石质,尤显 珍贵。 御花园三大特色之三 三、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 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 路观赏,妙趣无穷。 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 书等用途。 千秋亭 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