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课件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ppt_第1页
政治复习课件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ppt_第2页
政治复习课件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ppt_第3页
政治复习课件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ppt_第4页
政治复习课件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4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课时3434 把握思维的奥妙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34 考纲考向概览 考纲考向概览 考纲概览考向定位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 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 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 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 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 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意识”这一 主线,重点考查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 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等 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 类、措施类选择题为主。意识的内容与形 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立足信息的解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启示类和措施类 主观题考查为主 高考复习策略 课时34 高考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意识”为主线,从是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立足于“是什么” ,分析了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式。立足于“为什 么”,分析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即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 造世界。立足于“怎么样”,分析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 能动性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考点1 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1 主干梳理 1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 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 意识产生的_。 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 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 _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主干梳理 反应特性 前提 语言 考点1 主干梳理 (2)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_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 ,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 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_的机 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 容是客观的,但是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是本原的 ,_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人脑 物质世界 人脑 客观存在 物质 意识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 科目一 科目四 元贝驾考2016 / 元贝模拟考试题 金手指考试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 金手指驾校 金手指科目一模拟考 试 科目四模拟考试 最新题库解答 考点1 主干梳理 【特别提示】 在意识问题上要明确以下几个“并不意味 着”:(1)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 反映;(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 意识;(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 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活动具有_和_。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 如预先制定蓝图、目标和计划。而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 本能活动。 目的性 计划性 考点1 主干梳理 意识活动具有_和_。 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 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客观 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 意识活动的_和_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 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特别提示】 要注意区分“意识能反映物质”和“意识 是物质的反映”。前者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后者强调物质的决 定性。 主动创造性 创造性 自觉选择性 主动性 考点1 主干梳理 (2)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们 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_、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 _。 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 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_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 _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 西。 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 实践 现实 考点1 主干梳理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 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_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_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特别提示】 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 观点:(1)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人的认识在 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2)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 同于“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尽 ”;(3)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同于“人的意识能够 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高昂 萎靡 考点1 要点探究 1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 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可以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 碍物质世界的发展。 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 作中,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 面,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要点探究 考点1 要点探究 (2)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物质第一性),后有意识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A.先 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 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 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考点1 要点探究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意识有正确和错误 之分,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 界发展。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树立正确的意识。 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 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 考点1 要点探究 考点1 要点探究 【思维拓展】 反射、反应、反映的区别 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是神 经活动的最基本形式。通常它属于生理学范畴的概念。 反应是指有机体对刺激的回答,反应是刺激所产生的结果 ,是与“刺激”相对应的概念。各种刺激引起人的一切心理活 动,也包括言语在内,均是反应。它是典型的心理学范畴的概 念。 反映是物与物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其中人的心理是 反映的最高形式。人的心理的最高层次意识不仅能反映事 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能指导人的行 动。 考点1 要点探究 2全面把握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1 要点探究 【思维拓展】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 性的区别和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区别内含 在实践活动中意 识总是指挥人们使 用一种物质的东西 作用于另一种物质 的东西,引起物质 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在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具有的积 极主动自觉的反 映 又叫自觉能 动性,是人类 特有的能力和 活动 考点1 要点探究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 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区别表现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 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能动的反 映和能动的 反作用 “想”“做”“精 神状态”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 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 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考点1 典题例练 典题例练 12011课标全国卷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 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 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 这进一步佐证了( ) 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意识是人脑 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形成的 物质基础 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人脑的不同区域与人的不同思维活动的形成有关 联,体现了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 础,故的观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 是主观的,故的观点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 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的观点错误。 考点1 典题例练 点拨 意识的本质可以表述为“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 中的反映”。一方面,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 础;另一方面,意识更离不开客观存在。如果说客观存在是原 材料的话,人脑则是加工厂,而实践是联系二者的桥梁。所以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意识的主 观性体现在: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异性,意 识的创造性。 考点1 典题例练 22011全国卷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 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 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 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 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 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 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考点1 典题例练 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能够揭 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基于实践 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 B C D 考点1 典题例练 答案 D 解析 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故正确 。科学认识属于认识范畴,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 的力量,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故 本题答案为D。 点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 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需借助实践促使事物变化。意识对改 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考点1 典题例练 考点2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考点2 2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客观规律与意识的 能动作用能动作用 考点2 主干梳理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 (1)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 _。因为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主干梳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2 主干梳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_为基础。由于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要尊重客 观规律。而且,人们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将决定着人们发 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作用。 【特别提示】 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 观点:一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 观点;二是认为客观规律妨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放弃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尊重客观规律 考点2 主干梳理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我们做事 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_,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 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_,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 头脑,指导实践,不断_,与时俱进,以_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 的_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客观规律 革命热情 规律性 解放思想 求真务实 考点2 主干梳理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又要反对片 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特别提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 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唯意志主义 考点2 要点探究 1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 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 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 心主义的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要点探究 考点2 要点探究 (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 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 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 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考点2 要点探究 【思维拓展】 关于规律的几个误区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发生作用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作用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产生此现 象的原因在于规律发生作用依赖的条件不同。 (2)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说规律是一成不变的。规律会 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及其所依赖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因而我们要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按变化了的规律办 事。 考点2 要点探究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 动的依据。 (2)为什么 必要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物质与意识的 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也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 关系原理的要求。 考点2 要点探究 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 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么办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 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 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 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考点2 要点探究 【思维拓展】 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 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是从主观出发。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 从主观出发的典型表现。从主观出发还有其他表现,如以某种 愿望作为立足点来想问题、办事情;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 曲直;以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物。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 它以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为出发点;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 经验出发,把个性当成共性,把偶然当成必然。二者的错误在 于割裂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考点2 典题例练 典题例练 32011海南卷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 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 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 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 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 ,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意识 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尊重客观规律是 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 动性总是统一的 A B C D 考点2 典题例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我国某农学专家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 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在于既尊重 了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二者结合起来, 正确且符合题意。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排除。尊重客 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总是统一的,错误。 考点2 典题例练 点拨 在掌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时, 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 分割的。 (2)认为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3)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 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4)认为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考点2 典题例练 考点2 典题例练 42011四川卷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 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 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 哲学寓意的是( )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吕氏春秋察今中循表夜涉的典故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以及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要求的认识理解能力。古文大意是说,楚国人想 攻打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暴 涨,但楚国人不知道,仍然照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结果淹 死了一千多人,军中惊骇的声音就像都市中的房屋倒塌一样。 其寓意在于启示人们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变化的观点看 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强调战士要奋勇向前,以前 进而牺牲为光荣,以为了保命临阵退步为耻,体现要发挥主观 能动性,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要求。 考点2 典题例练 B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C意思是说,黄河 九道泛滥成灾,并非一块土所能堵塞的;百万大军身着甲胄, 也非一介勇夫所能抵抗的,体现了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 ,要重视整体的力量。三项均与题意不符。D意思是说战争无 固定不变的态势,流水无固定不变的流向,能随着敌情发展变 化而采取灵活变化的措施取胜的人,才称得上是神秘莫测的高 明者。其寓意与题干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2 典题例练 易错点1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12012温州模拟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 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 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 物质世界 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物质与意识相 互依赖,不可分割 A B C D 课时34 本课错题清零 本课错题清零 点拨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 答案 D 解析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体 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以及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故选D。意识不能直接改造物质世界,错误。意识离不开 物质,而物质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错误。 课时34 本课错题清零 课时34 本课错题清零 易错点2 错误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2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 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 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这些事实说明( )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 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 点拨 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方面,要注意意识不能 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另一方面,意识有正确 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答案 C 解析 星空中增添的“新客”,地面上的人工湖、人工 林等变化,是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 了意识指导实践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故C正确。A、B、D 三项说法错误。 课时34 本课错题清零 易错点3 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2012通州模拟 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 确判断,国务院决定2011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 松的货币政策,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了(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 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一切以时间、地点 、条件为转移 坚持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B C D 课时34 本课错题清零 点拨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所以,一切从实 际出发,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 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 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体现了一 切从实际出发,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要坚 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材料未体现, 故选D。 课时34 本课错题清零 易错点4 将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混淆 42011全国卷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 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 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 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 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 “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物质的不同反应形 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 B C D 课时34 本课错题清零 点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