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ppt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1.gif)
![理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ppt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2.gif)
![理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ppt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3.gif)
![理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ppt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4.gif)
![理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ppt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86bce5ad-4813-4b89-adfc-4ccd31211b6b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设备学 教学课件 主讲人: 韩丰谈 第一章 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 w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简史 w 第二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简史 w 一常规X线机 w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Withelm Conrad Roentgen,18451923)发现X 线。 w 189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 第一只X线管。 w 20世纪1020年代,出现了常规X线机。 w X线管、高压变压器和相关的仪器、设备以及人 工对比剂的不断开发利用,尤其是体层装置、 影像增强器、连续摄影、快速换片机、高压注 射器、电视、电影和录像记录系统的应用 w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末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 学科体系,称为影像设备学。 w 右图为1896年伦琴首次拍摄到他妻子手的X线照 片,其无名指上戴 着一枚戒指) 电磁波谱 w 二CT w 1972年,英国工程师汉斯菲尔 德(G.N.Hounsfield)研制成功世 界上第一台用于颅脑的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设备,简称 为X-CT或CT设备。 汉斯菲尔德还研制出英国第一台 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CT设备是横断面体层,无前后影 像重叠,不受层面上下组织的干 扰;同时由于密度分辨力显著提 高,能分辨出0.1%0.5% X 线衰 减系数的差异,比传统的X线检查 高1020倍;还能以数字形式(CT 值)作定量分析。 科马克 X线扫描进行图像重建, 并提出了精确的数学推算方法 . w 近30年来,CT设备的更新速度极快,扫描 时间由最初的几分钟向亚秒级发展,图像 快速重建时间最快的已达0.75s(512512矩 阵),空间分辨力也提高到0.1mm。 北京协和医院引进西门子公司 64层螺旋CT 最高分辨 率、 最快扫描 、 最低辐射 、 最大信息 量 全身血管 及脏器无 创性检查 w 平板探测器CT设备目前尚在开发阶段,一 旦技术成熟,从机器设计、信息模式、成 像速度、射线剂量到运行成本都会有根本 性的改变,将会引起CT设备的又一次革命 。 w三MRI设备 20世纪80年代初(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设备,简称为MRI设备。 1.它是一种新的非电离辐射式医学成像设备。直接摄取横、 冠、矢状层面和斜位等不同体位的体层图像,这是它优 于CT设备的特点之一。 2.它能够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 能将人体组织中有关化学结构的信息反映出来。 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有极大的优越性。 CT不能够提供人体器官的生理状态信息。当病变组织 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吸收系数相同时,就无法提供有价值 的信息。只有当病变发展到改变了器官形态。也更为精 确。 3.MRI设备已广泛用于全身各系统,其中以中枢神经、心血 管系统、肢体关节和盆腔等效果最好。 4.2003年彼得曼斯菲尔德与 保罗-劳特布尔由于在磁共振方 面的杰出成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万东公司 日立单柱开放 w 中场超导(0.7T)开放型MRI设备进 一步普及,它便于开展介入操作和检查 中监护病人,克服了幽闭恐惧病人和不 合作病人应用MRI检查的限制。 w 四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计算机 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 和数字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 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发的数字X线 机。前者具有少创、实时成像、对比分辨 力高、安全、简便等特点,后者具有减少 曝光量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作为数字化 图像纳入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 五 超声成像、核医学设备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设 备和相继出现,当时在医学上的应用往往 各成系统。1972年X-CT设备的开发,使 医学影像设备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体层 成像相结合、以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超声CT( ultrasonic CT,UCT)、放射性核素CT 和数字X线机逐步兴起,并应用于临床。 尽管这些设备的成像参数、诊断原理和检 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结果都是形成某种 影像,并依此进行诊断。 六 介入放射学 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70年 代中期逐步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尤以 介入治疗设备进展迅速。具有安全、 简便、经济等特点。 90年代倍受人们青睐的立体 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由于它可以不 作开颅手术而治疗一些脑疾患,很受 欢迎,介入放射学设备与立体定向放 射外科学设备,都是通过医学影像设 备来引导或定位的,所以也属于医学 影像设备的范畴。 w 综上所述,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 备与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合,共同构成 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 第二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 分类 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两大类 :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w (一)影像诊断设备 w X线设备( 常规X线设备、数字X线设备、X- CT设备); w MRI设备; w 超声设备; w 核医学设备; w 热成像设备; w 光学成像设备(医用内镜) w (二)、治疗用设备 w 1.介入放射学设备 w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 w (一)X线设备 w X线设备通过测量穿透人体的X线来实现人 体成像。X线成像反映的是人体组织的密度变化 ,显示的是脏器的形态,而对脏器功能和动态 方面的检测较差。此类设备主要有常规X线机、 数字X线机和X-CT设备等。 w 以X线作为医学影像信息的载体,出于两方 面的考虑,即分辨力和衰减系数。从分辨力来 看,为了获得有价值的影像,辐射波长应小于 510-11m。另一方面,当辐射波通过人体时, 应呈现衰减特性。若衰减过大,则透射人体的 辐射波微弱,当测量透射人体的辐射波时,由 于噪声的存在,很可能导致测量结果无意义。 反之,若辐射波透射人体时几乎无衰减,则因 无法精确的测量衰减部分而失效。 w 在X线设备中,屏-片组合分辨力较 高,但它得到的是人体不同深度组织信息 叠加在一起的二维图像,所以病变的深度 很难确定,且对软组织分辨不佳。 w 数字X线机使用曝光量宽容度大,可 获得数字化影像,便于进行图像的后处理 ,且扩大了诊断范围,利于胃肠和心脏等 部位的检查。 w X-CT影像的空间分辨力可小于 0.5mm,能分辨组织的密度差别可达到0.5 。它利用横断面呈像,解决了影像重叠 问题,可确定受检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 态变化。 w (二)MRI设备 w MRI设备通过测量构成人体组织中某 些元素的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实现人体 成像。 w 在MRI影像上可显示软组织、肌肉、肌腱 、脂肪、韧带、神经、血管等。此外,它 还有一些特殊的优点:MRI剖面的定位 完全是通过调节磁场,用电子方式确定的 ,因此能完全自由地按照要求选择层面; MRI对软组织的对比度比X-CT优越,能 非常清楚地显示脑灰质与白质;MR信号 含有较丰富的有关受检体生理、生化特性 的信息,而X-CT只能提供密度测量值; MRI无电离辐射。目前,尚未见到MR对 人体危害的报道。 w MRI的缺点:成像时间较长;植 入金属的病人,特别是植入心脏起搏器的 病人,不能进行MRI检查;设备购置与 运行的费用较高。 w 总之,MRI设备可作任意方向的体层 检查,能反映人体分子水平的生理、生化 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对某些疾病(如肿瘤 )可作早期或超早期诊断,是一种很有发 展前途和潜力的高技术设备。 w (三)诊断用超声设备 w 诊断用超声设备分为利用超声( ultrasound,US)回波的USG设备和利用 US透射的超声CT(ultrasonography CT, UCT)两大类。USG设备,根据其显示方 式不同,可以分为A型(幅度显示)、B型 (切面显示)、C型(亮度显示)、M型 (运动显示)、P型(平面目标显示)等 。 w 目前,医院中用的最多的是B型USG设备 ,俗称B超UCT所需扫描时间较长,且 分辨力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但 由于它是一种无损伤和非侵入式的诊断设 备,因此将来可能成为主要的影像诊断设 备。 w X线成像与US成像是当前用得最为普 遍的两种检查方法,但对人体有无危害是 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X线来说, 尽管现在已经显著地降低了诊断用剂量, 但其危害性仍不容忽视。实践表明,它将 导致癌症、白血症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 率增加。而从现有资料来看,目前诊断用 US剂量还未有使受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报 道。 w 。 w (四)核医学设备 w 核医学设备通过测量人体某一器官(或 组织)对标记有放射性核素药物的选择性 吸收、储聚和排泄等代谢功能,实现人体 功能成像。主要有相机、单光子发射型 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T,SPECT )和正电子发射型CT(positive emission CT,PET)。 w w (五)热成像设备 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能量。物体越热,其分子就愈 加活跃,它所发出来的红外线能量也就越多。 热成像设备通过测量体表的红外信号和体内的微波 信号实现人体成像。红外辐射能量与温度有关,因此又 可以说,热成像就是利用温度信息成像。 举例:“慧眼HW-05人体温度红外热图像仪” 在华中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可在1秒钟的瞬间,立即显示 人体热图像和最高体表温度,温度分辨率可达到0.06 ,甚至牙痛等局部发热的症状也能显像。 同济大学: 应用红外热像仪开发出了一种非血糖值测量的对糖 尿病人代谢功能进行评估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健康 人体检中应用,筛选出糖尿病发病的高危险人群,从而 可以进行糖尿病发病的早期预报,这是目前用其他方法 还不能实现的 。 w w 医用热成像设备一般包括红外成 像、红外照相、红外摄像和光机扫描 成像等。 w (六)医用内镜 w 前述各种医学影像设备虽然在某种程 度上能显示出人体的内部组织形态,但这 种显示是间接的、非直观的。真正能做到 直观的仪器,目前唯有内镜。利用光学内 镜,能使人眼直接看到人体内脏器官的组 织形态,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内镜 的诊疗优势,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 w 医用内镜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上用 得最多的是光导纤维内镜(纤镜),而最 有发展潜力的是电子内镜。 w二、治疗用设备 w (一)介入放射学设备 所谓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系统,就是借助高精度计算机化的影像仪器的观察,通过导管深入 体内,对疾病直接进行诊断与治疗的一种新型设备与技术。 w 特点:创伤小、痛苦少、疗程短、疗效高,即微创、简便、安全、 有效和并发症少。 w 用途: w 一血管类 w 一)诊断性造影 把导管引入血管进行造影,显示病变部位,进行定性,定位诊断, 适应范围甚广。如各种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血管畸形, w (二)灌注药物治疗 1,止血 选择性血管内注入血管收缩剂控制出血,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及外 伤性出血。 w 化疗 将导管选择性插入供应肿瘤的血管,灌注抗癌药物,到达肿瘤区内 的药物浓度比 静脉给药要高的多,抗癌作用明显增强, w 栓塞疗法 二非血管类 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是完成介入治疗的关键 。 这需要一套由机械、仪器仪表、计算机、 光学仪器等多种仪器组成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系 统。特别是影像技术与计算机结合的DSA,它能 实时地向医生提供导管导向的位置、局部循环结 构、栓塞或扩张的效果等有关介入诊疗的信息, 因而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w 介入放射学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介 入诊疗用导管及其附件。 一个性能良好的介入性导管应具备以下条件 :硬度适宜及适合诊疗的几何造型;弹性和 柔韧性;扭力顺应性(为减小扭力顺应性,管 壁置入金属网);形状具有记忆性;血液与 组织相容性;高温高压消毒或化学消毒;可 进行放射性跟踪;管壁光滑、管腔满足流量压 力的要求,摩擦系数适宜。 w 介入性导管,根据用途 可分为两类: 即诊断用导管和治 疗用导管及其附件。 前者包括心血管、 脑血管造影导管,肝、 肾、胰、脾等内脏器官 用导管十余种。这种导 管要有一定耐压性和满 足大流量的要求( 1525ml/s)。 后者如消化道治疗 导管、肿瘤化疗用导管 、射频消融导管、溶栓 导管、二尖辫球囊扩张 导管等。其附件有血管 内支架(自膨胀型、球 囊膨胀型、形状记忆型 )、导丝(引导导管用 )等。 w (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 w 定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gery, SRS)或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 ,它是利用现代X-CT设备、MRI设备或DSA设备,加上立体定向头 架装置对颅内病变区做高精度定位;经过专用治疗计划系统(具有 三维显示和计算功能的计算机)做出最优化治疗计划;运用边缘尖 锐的小截面光子束(MV级)以等中心照射方式聚焦于病变区(位于 等中心处),按治疗计划作单平面或多个非共面的单次或多次剂量 照射。由于照射野边缘剂量下降很陡,就像用刀切一样,所以,用 射线时称为-刀,用X线时称为X-刀。 w 硬件:包括四部分:1、 高精度诊断立体定位系统;2、 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确定照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汉语教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法务专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导盲犬训练师面试高频题
- 课件中任务卡模板制作步骤
- 课件中video的缩写形式
- 2025年小美容院美容安全考核题及答案
- 三礼教学课件
- 2025年地震避险知识题库含全解
- 第四节道亨slw2d架空送电线路评断面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部分操作说明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