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1页
生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2页
生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3页
生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4页
生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重点1 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感受)神经反射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特点精确、迅速、短暂. 体液调节激素特点广泛、缓慢、持久 . 细胞、组织、器官的调节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 单纯扩散小分子、离子 易化扩散 通道离子 载体主动转运(耗能,逆浓度差)离子泵:Na+ K+泵(Na+ K+依赖式ATP酶保持胞内高K+和胞外高Na+的离子分布,K+Na+=23)大分子、物质团块 胞吐(出胞) 胞纳(入胞)3 反应与反射的不同在于反应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4 兴奋性 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相反5 跨膜电位=膜电位 静息电位(RP)对K+有通透性,即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AP)Na+的平衡电位6 上升支 去极化(Na+内流) 锋电位 反极化动作电位 下降支 复极化(K+内流) 后电位 极化膜电位内负外正 超极化膜内电位负值去极化负值超射去极化电位由负正动作电位特点 全或无定律 不衰减传导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去极相和复极化7 一定的刺激强度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一定的持续刺激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8 阈值阈下刺激动作电位局部反应形成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Na+通道大量开放少量开放特点全或无定律反应幅度有等级性无总和效应总和效应不衰减传导衰减性传导向远处传导近距离传导9 动作电位与局部反应的比较:10 绝对不应期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11骨骼肌收缩 暗带长度不变 明带及暗带的H带变短1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连与终末池的Ca2+有关肌浆中Ca2+肌丝滑动肌浆中Ca2+肌肉舒张13不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形式的不同,如表:电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潜伏期短短长收缩形式单收缩单收缩强直/复合收缩14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15红细胞的数量正常成年男子4.510125.51012/L 平均5.01012/L 女子4.010125.01012/L 平均4.51012/L新生儿6.01012/L16血红蛋白(Hb)的含量正常成年男子120160g/L正常成年女子110150g/L17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运输O2和CO2 对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18红细胞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这一特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范围59.576.5mmol/L NaCl溶液 红细胞在76.5mmol/L破裂,渗透脆性大.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悬浮稳定性=膜表面积/容积19白细胞的数量正常成年人4.010910.0109/L 平均7.0109/L 白细胞 减少10.0109/L20白细胞的生理功能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实现防御、保护作用 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白细胞 单核细胞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21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具有很强的吞噬力 .参与免疫复合物合坏死组织的清除22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吞噬、消灭致病物.识别杀伤肿瘤细胞.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质及衰老受损的细胞.吞噬衰老红细胞和溶血时放出的Hb又参与铁、胆色素代谢23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性,限制速发性过敏反应.对蠕虫的免疫反应24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含有组胺、过敏性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产生速发性过敏反应.释放肝素,参与脂肪代谢25. 血小板的数量正常成年人100109300109/L 平均160109/L 血小板数量 1000109/L易发生血栓26血小板的生理特征粘附和聚集、释放反应、吸附作用、收缩血块27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功能.促进血液凝固功能.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28凝血过程和原理 内源性 外源性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重要成分第一步 : 凝血酶激活物的形成(XXa)第二步 : 凝血酶原 凝血酶(a)第三步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a)29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抗凝血酶、肝素血型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血浆中的凝集原AA抗BBB抗AABA和B无O无抗A和B血型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血浆中的凝集原31输血关系 AA O O AB ABBB32Rh血型系统 红细胞(Rbc) 红细胞 供 受血 (主侧) (次侧) 血者 者 血清 血清 主侧供血者Rbc+受血者血清(直接配血)次侧受血者Rbc+供血者血清(间接配血) 主、次均(-),配血相合(同型血)结果 主(-)、次(+),血基本相合(异型血) 主(+)、次(-),配血不相合(异型血),不能输血33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 去极化0期:Na+内流 心肌传导细胞 1期:K+外流 (蒲肯野细胞) 2期:Ca2+内流 复极化 3期:K+外流 4期:If离子流(Na+ K+Na+ Ca2+交换,兴奋性变化). 期:Ca2+内流 窦房结细胞(P细胞) 3期:K+外流 4期(舒张电位):Na+内流,K+外流 a. P细胞动作电位分去极化的期和复极化的3、4期,无明显的1、2期特点 b. P细胞的最大舒张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的绝对值小于心肌传导细胞 c. 0期去极化速度慢,去极幅度低,时程较长30.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电生理特性收缩性机械特性31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重要).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阈电位(TP)水平32房室延搁及二快一慢的生理意义 房室延搁 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兴奋,心房兴奋而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 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二快一慢 心房和心室几乎同步收缩,同步收缩效果好,有利于实现心脏泵血33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时的周期变化.绝对不应期去极化开始去极化-55mv.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有效不应期长,不会像骨骼肌一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保持着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是实现心脏泵血的重要前提.局部反应期(-55 -60mv).相对不应期(-60 -80mv).超常期34心肌收缩的特点.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有利心脏射血.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血Ca2+对骨骼肌无影响,对心肌有影响 Ca2+,收缩;Ca2+收缩;Ca2+,兴奋收缩脱耦连35自律传导兴奋收缩K+传导阻滞丧失停在舒张期Ca2+停在收缩期 (Ca2+钙僵)Na+(Ca2+ Na+交换)36心脏收缩过程归纳.等容收缩期 心室收缩(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心室容积不变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关.射血期 心室进一步收缩(房内压主动脉压)心室射血入主动脉,心室容积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打开.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房内压室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心房内血液进入心室,心室容积 房室瓣开 主动脉瓣打开37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与心指数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搏动射出的血量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液总量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ml) 100% 心舒末期容积(ml)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 (L.min-1/m2) 体表面积 38.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和心率(HR)39每搏输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前负荷)、A血压(后负荷)、心室肌收缩性能力 等容收缩期 心室残余血量 主动脉压(后负荷压) 射血时间 搏出量 射血速度 回流血量不变 舒张末期压(前负荷)收缩力搏出量 在完整机体内,通过异长自身调节,克服阻力,使搏输出量恢复40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特点音调低音调高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短与第二心音间隔短与第一心音间隔长听诊部位心尖部心肩部标志心室收缩开始心室舒张开始组成心室肌的收缩血流减慢撞击大动脉根部房室瓣的关闭动脉瓣关闭血液冲击动脉壁引起的振动室内压,心肩血心室引起振动41动脉血压的形成.足量的血液充盈前提.心室射血动力.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缓冲4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收缩压高低反应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心率.外周阻力舒张压反应外周阻力大小.大动脉管壁弹性.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搏输出量(不明显)心率(不明显)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循环血量血管容积43影响上升支的因素心输出量、射血速度、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可扩张性上升支 心室收缩 前段下降支 中段 降中峡 降中波 室舒张后段 44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挤压作用(肌肉收缩、肌肉瓣的作用)呼吸作用45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微循环微动脉、静脉之间的循环.直捷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特点:途径短、血流快、常处于开放状态、物质交换功能小 功能: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由静脉回流入心,骨骼肌中此通路多.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特点:管壁厚、途径短、血流速度快、常关闭 功能:体温调节作用.迂回通路(营养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特点:管壁薄、途径长、流速慢、通透性好、利于物质交换功能: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场所46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毛细血管血压 推动滤过生成组织液的力量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阻止滤过、促进组织液回流组织液静水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47心脏神经支配及作用.心交感神经及作用来源(胸)T1-5灰质侧角支配 右侧:窦房结、右心房、右心室心率 左侧:左心房、房室交界、心室内传导系统、左心室心收缩力 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作用 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传导性加强(正性变传作用)阻断剂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心迷走神经及作用较优势 节前神经元支配脊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节后纤维支配 右侧:窦房结占优势 左侧:房室交界为主 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 作用 房室传导速度(负性变时作用) 心房肌收缩力(负性变时作用)阻断剂M型受体阻断剂48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的生理意义.负反馈调节、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平常经常性起调节作用、缓冲血压变化.对急剧的血压变化敏感、保证心脑血供49冠脉血流量的调节体液因素 局部体液因素(腺苷心肌最重要的代谢产物) 全身体液因素(肾上腺、NA)50冠脉流量变化的决定因素主动脉压高低、心舒期长短舒张压、冠脉血流量舒张压、冠脉血流量51肺通气的动力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52呼吸道口径的调节迷走神经(+)乙酰胆碱(Ach)M型胆碱平滑肌收缩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NA)2型肾上腺素平滑肌舒张53胸膜腔内压的生理意义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 肺回缩力.使肺和小气道维持扩张状态、不致因回缩力而塌陷.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54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55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分压差、溶解度、分子量、呼吸膜、通气血流量比值(VA/Q)56通常所指呼吸中枢延髓脑桥呼吸中枢57CO2对呼吸的调节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 CO2 H+PCO2(血液) (脑脊脏) H2CO3 延髓化学感受器 延髓呼吸中枢 呼吸加强H2O HCO3-58H+对呼吸的调节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H+ 外周化学感受器(+) 延髓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59低O2对呼吸的调节抑制呼吸中枢PO2、呼吸运动 ; PO2、呼吸运动PCO2 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 呼吸作用加深加快H+ 中枢化学感受器 (-)PO260影响胃排空的因素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排空 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 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61胆盐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62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肾单位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肾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63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与尿液的生成和肾素的合成、释放有关 近髓肾单位与尿液的浓缩、稀释有关64 球旁细胞可分泌肾素球旁器 致密斑NaCl的含量和流量 间质细胞65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血供丰富,但分布不均(皮质大量,髓质少量) .二次毛细血管网66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力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靠近入球端一段,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故有滤过作用67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有效滤过压的改变.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 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慢滤过率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快滤过率68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远曲小管重吸收受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调节69近曲小管H+ 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NH3、K+70血管升压素(ADH、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产生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作用部位和机理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有效刺激因素 血浆晶体渗透压(作用于视上核的渗透压感受器) 循环血量(通过迷走神经传入) 左心房 严重失血 容量感受器(-) ADH(+) 少尿或无尿 大动脉71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产生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产生的盐皮质激素作用部位和机理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达到保Na+排K+的作用有效刺激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血浆中K+、Na+的浓度血K+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醛固酮合成分泌 促进肾脏保Na+排K+血Na+72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都作用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DH调节水醛固酮调节盐73渗透压由皮质 髓质逐步升高74形成浓缩尿的基本条件 肾髓质的高渗状态及高渗剃度适当血管升压素的存在75影响尿液浓缩、稀释的因素.肾髓质组织结构的改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尿素重吸收的改变.直小血管逆流交换作用的改变.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的改变76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对保持肾髓质高渗状态具有重要作用77遗尿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多发生在婴幼儿)尿频多见于膀胱炎症,机械性刺激尿潴留脊髓腰骶部受伤尿失禁脊髓损伤,初级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78激素的分类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甾体类)、固醇类激素79激素的传递方式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80激素作用的特征特异性、高效性81激素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允许作用82激素的作用机制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83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视上核垂体素(合成ADH)室旁核垂体素(合成催产素)ADH的作用 引起缩血管效应 作用于肾的集合管,引起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催产素的作用 对乳腺作用分泌乳汁、使乳腺不萎缩 对子宫的作用对子宫特别是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84 五种促激素 九种调节性多肽 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 调节垂体释放激素 七种激素 生长激素催乳素85生长激素(GH). 发育前生长激素分泌 多 巨人症 促生长作用 少 侏儒症 发育后生长激素分泌多 肢端肥大症. 对代谢的作用糖、脂肪、蛋白质86催乳素(PRL)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发育、引起、维持泌乳对卵巢的作用激素对卵泡黄体生成素受体生成的作用87PRL、ADH、GH是应激反应中,腺垂体分泌的三大激素88呆小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所导致的89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腺垂体促甲状腺素(TSH)的调节调节甲状腺功能最主要的激素 .下丘脑对腺垂体TSH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90甲状旁腺激素(PTH)、钙降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