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二、三、六单元 第一、二、三、六、单元 第一课 巴东三峡 引用诗句: 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这句诗句生动地描绘了黄陵庙一带的景色。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引用行船的人的谚语,突出了崆岭峡的山势险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 的山势。 巫峡的特点:最奇险最美丽。 江水的险:窄、急、多滩。 山的特点:整齐、险峻。 云的特点: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巫峡不是三峡中最长的,为何说巴东三峡巫峡长? 因为巫峡的山水是最奇险的,在心理上给人感觉最长。 所以巴东山峡巫峡长。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 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作者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以鸟衬托出山峰的高峻。 作者引用了历史典故,如“古城刘备托孤”的故事,有何 作用? 答:通过引用典故,使三峡的文化历史内涵突出。 本文记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记叙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 的景色,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第二课 周庄水韵 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三游周庄时的所见、 所闻、所感。 重点内容: 背诵的那一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 三游周庄: 第一次:仲春时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冬日的雪后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第三次;温暖的春夜神奇的童话 第三课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第四课 走进纽约 这两篇课文是自读课文,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少, 一般是考生字词。 所以在复习时可以简单的复习字词,其他内容很少考。 请朗读一遍: 眸子 逶迤 潸然 毅然决然 安谧 哈达 缥缈 巉岩 砭骨 分道扬镳 倏地 镢头 把社会上新近发生的重要事情及时地、如实地报道出来 叫做新闻. 新闻的特点 : 真实性、 及时性、准确性、 意义性 新闻的分类: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尾 新闻6要素 5W1H: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重点内容:文章中的结尾部分可删去吗?为什么? 答:可删去,因为这一段是写北京庆祝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删去后对前面部分没有影响 ,所以可删去。 文章在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找出来, 并说明细节描写的好处。 刘淇在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说 “他刚才签字 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 无比看重奥运会,体现出刘 淇的自信。 又如“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 “兴奋不已的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对记者说: 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 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肯定。 “北京市市长刘淇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 城市合同 步入新闻大厅,立即被中外记者围的水泄不通” 善于抓住典型细节,让这篇消息引人入胜。 “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 巴黎为18票” 作者为什么把各个国家的得票数写得那么详细呢? 答:用数字说明真实可信, 使各个国家的得票数一目了然, 说明了中国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中国的优势并不是只多其他国家一两票的幸运获胜。 第六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1)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 (210)具体叙述了 英殖民者 的告别仪式 结尾:(11)大英帝国从海 上来, 从海上去 第九课 纪念白求恩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 热情。忱:情意。漠不关心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 :冷淡。 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 情趣。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设问句,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引起读者的 注意。 双重否定句,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 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加强肯定的语气。 排比句,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 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 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这篇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的 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 ,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此外文章还运用对比手法,正面介 绍和侧面语言生动简洁,说服力强。 第十课 谈语言 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费解:不好懂。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 了事。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七月流火:指夏历七月火星(恒星名,即心宿)黄昏时 在天空的位置由六月的正南方开始变为偏西向下。流:指 向下移动。 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假:凭借,通过。 头头是道:这里形容说话很有条理。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斟酌:考虑事情或文 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 话又错误地传下去,结果越传越错。 不以为然:不认为 是对的。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 们 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第十一课 最苦与最乐 注音: 契约( ) 揽() 悲天悯人() 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 语: 失意、如释重负、无入 而不自得、悲天悯人 补充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 看得开。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 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 。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 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第十二课 懒惰的智慧 文中懒惰的含义有: 1、“懒惰”是指讨厌吃苦受累, 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 2、“懒惰”即不满足于悉心操作 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 3、“懒惰”是指勤于动脑想主意 ,懒于动手出力气。 4、“懒惰”指不满足现状,不因 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 5、“懒惰”指不断迸发省时省力 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 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 6、 “懒惰”是“智博”而非“拼搏 ”。 7、“懒惰”从某种意义上 讲,就是有问题意识。 可见,题目中的“懒惰”并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懒惰, 而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 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的 一种表现。并将这种表现转化为 发明、创造,其发明创造就是 智慧的结晶。 虚词: 1、以:A、以其境过清(因为) B、全石以为底(用) C、卷石底以出(不译或而) 2、而:A、乃记之而去(表承接) B、潭西南而望(表修饰) C、隶而从者(表并列) 1、如鸣佩环,心乐之 (形容词“乐”用作动词,“喜欢”的意思) 2、近岸,卷石底以出 (形容词“近”用作动词,“靠近,接近”的意思) 3、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次作状语,“在空中”的意思) 4、凄神寒骨 (“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凄凉,使寒冷”的意思) 词类活用: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 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似的。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朝潭的西南望去,弯弯曲曲的溪流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长蛇在爬行,虽或隐或现, 也能看得见。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 不可以久留,于是,记下这里的景物就离开了。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 在哪里。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 心神凄凉, 寒气透骨,寂寞极了,幽深极了。 六、内容理解: 1、从文章中找出描写潭水十分清澈的词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写直接描写潭水清澈: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侧面描写潭水清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本文的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4、作者写景和物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如写鱼, 先写静态“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再写动态“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写出了鱼的欢乐情趣。(本题也可作为赏析文中写法的 精妙之处。) 5、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 作者“初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后见潭水清澈, 鱼在水中嬉戏,活泼可爱, 心亦乐;后因周边寂静寥落无人, 寒气透骨,使人心神凄凉, 联想到遭受谪贬的不平待遇,引发内心的忧伤和愤闷, 就离开。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 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 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重点词语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怀民未寝 寝:睡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 (或:漫步 走 行走)。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6、月色入户 户:窗户 7、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9、水(月光)中藻、荇 (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 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 境界。 23.游恒山记 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有虬松离立道旁 内则官廨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级上 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y , chng f , j qi xi sh w , qing 还过岳殿东 为登顶间道 遂解衣攀蹑而登 槎枒枯竹 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不啻百倍之也 hun jin ni ch y du g g mi ch . 1、词类活用 穹碑森立(名词作状语,像 森林一样。) 台中像群仙(名词用作动词 ,塑造。) 2、古今异义 于是石路萦回 (古义:这。今义:表示判 断的动词。) 3、通假字 还过岳殿东(通“环”,转, 绕。) 1、风翳净尽, 澄碧如洗。 风平云散,澄碧的天空 像水洗过一样。 2、崖石渐起,松影筛阴。 山崖渐渐高起来, 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 投下阴影。 3、崩崖乱坠, 杂树密翳。 山崖崩落的石块纷纷坠落, 各种树浓阴遮蔽。 满井游记 生字词: 燕(yn ) 朝(zho ) 砾(l ) 廿(nin ) 鹄(h ) 倩(qin ) 靧(hu ) 鬣(li ) 蹇(jin ) 浃(ji ) 曝(p ) 呷(xi )堕(hu ) 恶(w ) 辄 (zh) 偕 (xi) 匣(xi) 妍 (yn) 髻 (j) 鬟 (hun) 罍 (li) 夫 (f) “而”的用法 1.表承接:晶晶然如镜之新 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 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2.表修饰:泉而茗者,罍而 歌者,红装而蹇者, 3.表转折:而城居者未之知 也。 (只是) 1.时 :冻风时(经常)作 于时(这时)冰皮始 解 2.始:冰皮始(开始)解 髻鬟之始(刚刚)掠 始(才)知郊田之外 未始(未必)无春 3.乍:波色乍(开始)明 冷光之乍(突然)出 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脑梗塞静脉取栓护理查房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学旗县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义务均衡发展培训
- 广东省佛山禅城区七校联考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培训
- 2026届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砀山县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六十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口腔科印模制取技术要点
- 2025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工程石材吊装方案(3篇)
- 混凝土销售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植物嫁接)赛项考试题库
- 《江姐》教案-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 公司中小型会议策划方案
- T/CCT 017-2024中低温煤焦油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佛教思想及其人生模式
- 医师多点执业协议书
- DB65∕T 3952-2016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学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