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doc_第1页
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doc_第2页
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doc_第3页
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doc_第4页
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在做故障测试之前要弄清楚,现有基于“行波法”测试的试验设备能不能测量要测的故障电缆:1。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能用“行波法”测试。2有钢铠金属护套而无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对于数百米以内的短距离电缆故障可以把金属护套作为测试地进行“行波法”测试。3对于无金属屏蔽层和钢铠护套的电力电缆:单相对地故障,此时不能用“行波法”进行粗测;两相或多相间故障,可把其中一故障相安全接地,使其变为工作地,采用“行波法”应注意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粗侧。行波法测试有的误差很大是几种误差的积累,没有误差则是几种误差的相互抵消。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3页若电缆的额定电压为Um,当给电缆加压时,在电压加到某一数值Us时,在UsUm条件下,电缆击穿说明电缆存在故障,当降压后绝缘自行恢复,这种故障称为电缆的闪络性故障,而降压后绝缘性能不可恢复的情况,则称为泄露性故障。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26页了解被测电缆的绝缘介质类型有两方面意义:1 电缆的绝缘介质与电缆的最高测试电压有关,如10KV油浸纸绝缘介质电力电缆,其最高测试直流电压为50KV;而10KV XLPE电力电缆,其最高测试直流电压为35KV。35KV XLPE电力电缆,其最高测试直流电压为80KV。因此,在冲击高压或直流高压测量电缆故障时,其测试电压不能高于电缆的最高直流测试电压。2 在使用“行波法”原理测试电缆故障时,电缆故障的粗测精度直接与电缆的绝缘介质有关,而与电缆的粗细、形状及耐压等级没有关系。了解被测电缆的结构特征由于结构的不同,在故障测试的连线方式也有较大的区别。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XLPE电力电缆,其绝缘损伤故障几乎都表现为相对地故障,地线的选择是唯一的铜屏蔽层。测出一个故障点后,不应立即做接头,而应分段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合格后再做接头。试验设备:取样器:“冲闪法”测试电缆故障时,电缆故障点形成的反射波时高电压脉冲波,不能直接通过仪器进行显示,通常要用“取样器”,取样器的作用是将故障点在高压作用下形成的高压脉冲转换成仪器所需的低电压脉冲信号。电容器:储能电容器在冲闪法中起储能作用,直闪法中主要是起隔直流作用而不是储能。球隙:球隙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两球隙的相对距离,以便控制加在故障电缆上电压高低以及故障点的冲击放电时间。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7页测试仪内在的技术性能主要取决于原始波形的取样方式及对模拟信号衰减放大电路的频带范围。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7页中压电缆故障。以6、10KV及35KV等级电缆为代表的中压电缆,通常只考虑导体芯线、金属屏蔽层、主绝缘层三种材料中发生的故障。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3页3.3.10电力电缆故障判别方法:1.判断开路故障时(1)用万用表测阻值;(2)低压脉冲法2泄露性低阻故障:用低压脉冲测试相间或相对地的波形。3泄露性高阻故障:(1)用兆欧表:一般绝缘电阻值在数千欧至几十兆欧。(2)直流耐压预试:在电缆的额定电压下分相加直流电压,当电缆的泄露电流值Ig随预试电压的升高而连续增大,并大于电缆的允许泄露值时即可判断电缆有泄露性故障。4闪络性故障:由于闪络性故障几乎全在高阻状态,且阻值很高,通常稍低于或相等于电缆的正常的绝缘电阻值。因此在现场只有通过做预试一种方法来判别。在电缆的允许额定试验电压下,当试验电压高于某一电压值时,泄露电流值突然增大,而当试验电压下降后,泄露电流值恢复正常,此时可判断电缆存在闪络性故障。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228页在实际测试时,测试脉冲宽度T与故障点距测试端距离Lg应满足:Lg0.5VT 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至六号变电所电缆的故障距离为280米,2800.5*170m/s*0.2s=17 mSP-310电缆测试管理系统使用说明第2页二、1。测试盲区小于16米。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80页脉冲的读法:我们判断故障距离时只关心发射脉冲的起始点,而不是脉冲的最高(或最低)点更不是脉冲的宽度。脉冲法测故障时,测试地线是相对的,可以是电缆的另一相,也可以是金属屏蔽层。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80页直闪法:主要测试电力电缆的闪络性高阻故障,也可以测试阻值特别高,但与完好相相比阻值较低的泄露性高阻故障。测试时,被测电缆另两项可接地也可断开悬空,合上直流“高压”电源开关,类似于给电缆做直流耐压试验一样给故障电缆加直流电压。在加压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泄露电流表的指示及加到电缆上的电压值。当直流电压加到某一数值时(电缆允许的最大电压范围内)泄露电流表突然大幅度摆动或连续不断的大幅度摆动,说明故障点已闪络放电。如果在给电缆加压过程中,发现泄露电流表的指示随着直流电压的增高而连续增大,且数值在数毫安以上,说明故障点性质已发生变化,已不是闪络性故障。此时应立即停止直闪法测试,以免损坏直流高压电源设备。同样,如果在直闪测试过程中,电流表的指示突然变大且稳定不变,说明故障点此时已形成固定的电阻通道,变成泄露性故障,此时也应立即停止直闪法测试。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228页冲闪法:故障点没有闪络放电而需要提高电压时以3到5KV次的幅度分步提高冲击电压。通常6KV及10KV电力电缆初次冲击电压为10KV,35KV电力电缆初次冲击电压为15KV,66KV及以上电力电缆初次冲击电压可选择实际运行电压的13值较为合适。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98页冲闪法主要用于测试电力电缆的泄露性高阻故障,也可用于测试电力电缆的低阻、开路及闪络性高阻故障等。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50页冲闪法:可对任何性质的故障进行快速测试,而无需像过去那样对高阻故障,特别是闪络性高阻故障进行烧穿降阻等辅助做法。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212页闪络法:基本的闪络法有直闪法和冲闪法。实际中,有绝大部分阻值较高的电缆故障,采用直闪法测试要比采用冲闪法测试给电缆所加的直流电压要低,测试波形也相对稳定。实际测试中,闪络性高阻故障与泄露性故障无规律相互转换,如果只用一种方法一直测试,不但故障点不能有效的测试,而且还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闪络法测试时接地点的选择。我们在分析行波测试原理时,其中最基本的线路是双导线或同轴线,地线点应该与双导线中的一根或同轴线的外屏蔽层直接相连。测试接地点也叫工作接地点,其选择原则为使被测电缆相及与其形成故障的另一导体(另一相或金属屏蔽层)要和高压电源及取样测试仪器严格形成闭合回路,其等效闭合回路中不应有较大的等效电阻(除故障点外)。具体的讲,如果电缆故障出现在电缆两相间,测试接地点应是其中一根电缆相线的一端点;如果电缆故障出现在相对地(金属屏蔽层)间,测试接地点应是电缆的金属屏蔽层的某一点或其引出线。如直接进入电力变压器的电力电缆,如果把接地点选择在变压器的外壳或大地上,则是错误的,又如把测试接地点选在电缆的钢铠上也是错的。安全接地的考虑。在采用闪络法测试电缆故障时,必须要考虑安全接地,即测试接地点应与大地或系统地相连接,如电缆盘上的电缆或新敷设的电缆,当连接好测试线路后,一定要把电缆的金属屏蔽与大地或某一可靠的系统地相连,以确保操作人员与仪器的安全。故障点的闪络放电:一般来说,直闪法测试时,只要仪器的显示屏上出现波形,这个波形就是故障点的测试波形,而冲闪测试时,只要球隙放电,显示屏上绝对会出现测试波形,但这一波形不一定是故障点的闪络放电波形。2010-6-2天气:晴 下午在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安装电缆故障测试仪软件时,发生了和6月1日往自己电脑上安装CAD时的现象:CAD装上后影响Word和Excel,同样的CAD也影响这个软件。将CAD在控制面板上卸载后电缆故障测试仪软件能装上了。2010-6-3天气:晴 到港务局杂货公司测试配电室至六号变电所的电缆故障点。用项目部的测距离小车测量电缆路径上各处的具体长度。仪器测得电缆长度为480米,测距小车测得路由长度为430米,用低压脉冲法粗侧电缆故障点的距离为280米,任工(厂家)测出故障点具体位置,为路由257米处。2010-6-12天气:晴 测得的配电室至六号变电所的电缆故障点处的水泥路面已经破开两米多长的一个坑,有三支铁管并行,配电室中升压变压器升压到10KV时,站在坑中静静感觉用耳朵就能听到放电声音。中间铁管声明显比面向六号变电站时最右侧的铁管声音大,左手侧的铁管声音比中间管稍小。后在路由约200米处的电缆井中发现左手侧管中为电缆牵引绳,中间管和右手侧管中各有一条电缆,中间管中电缆放电声明显比右手侧管中电缆放电声大。2010-6-13天气:阴 将中间管破开后陈师傅、自己和李春宾都用手摸了电缆,(用接地铜线缠在左手上)没有发现电缆的明显破损处。翟工从韩工(韩辉)那借到设备加压测试。破开的铁管近六号变一侧有明显的放电声,在坑中用耳朵能明显听到放电处将管底的水震动起来的小水花声。而近配电室一端没有声音。但在与六号变接近的路面上却听不到声音。2010-6-17 阴 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电缆:第一次加压6KV。第二次加压10KV,电流8.5A再次升压放电:声测法精确定位,电容与变压器高压尾相连的一端应与电缆地线相连,我错误的将其与柜子地排相连,升压到18KV后球隙放电,但放电声明显减小。重新按苗工接线方式接线后放电声同前。韩工讲:控制箱的操作方法:升压方式:“慢慢升,快快退”,在球隙放电那一瞬间听到“叭”的一声后迅速将调压器旋回零,按红色高压分按钮,拔下电源线。自己还没有明确电缆故障长度与脉冲宽度选择的关系。漏电保护开关跳闸后,按复位键后才能合上。6月18日 天气阴不时有小雨 真正故障点在第一次挖的坑处再向六号变走10步如下图:电缆故障点:电缆一相线上有一个一平方厘米左右的坑,主绝缘、钢铠和护套都甭没了,露出有铁锈的电缆线芯。作中间接头:电缆断开前需扎伤,电缆断开,做中间接头电缆故障点断开处至六号变电所那段电缆一端压上了接线连接铜管后测得绝缘电阻值:90多G、90多G、23G。做完电缆中间接头后直流耐压10KV 3分钟泄露电流80多A。2010-6-4晴 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电缆故障测试,仪器测电缆长度为598米,路由长513米,韩工在五号变电所测得故障点位置和任工在配电室测得的故障点位置相吻合:距五号变电所379米,距配电室137米。距配电室110米、136米、151米三处各有一电缆井, 151米井中距五号变电所近的一端电缆被其他电缆压在下面分不清有没有铁管。151米、136米两处电缆井之间的电缆穿管敷设,两井之间人可以喊话。136米电缆井中电缆两头都有铁管,110米井中距配电室近的一端有铁管,距五号变电所近的一端电缆已经被泥沙覆盖用手摸不到铁管。韩工和自己都认为136米井中放电声音最大,但韩工说距配电室近的那头声音大自己却分辨不出来。三井中放电声音用耳朵均能听见,但在地面上用仪器都听不见。2010-6-7 晴 苗工和任工(厂家的两位)最终将故障点定位在136米井与110米井之间距110米井处5米左右的铁轨边缘(说明4号那天韩工听测的比较准确)。在故障点处草地上听到的声音比较闷,在铁路的碎石上比草地上大一点、脆快一点。苗工的讲解:测电缆的绝缘电阻:先用兆欧表测,如果显示为0,还要用万用表测电阻的具体值,这是给他发短息的内容,他会根据具体情况告诉一些不太常规的方法。 测试电缆路径时:1,夹子可以夹在两相导线芯上,2也可以一相夹在电缆芯上一个夹在电缆铁皮上。3,当采用一个夹子夹在电缆钢铠上,另一个夹在柜子的地排上时,这时电缆钢铠产生屏蔽作用,需要从电缆的终端往仪器这边找。4 当测试路径需要串联电阻时,将电阻串在黑夹子上,不要穿在红夹子上,否则信号会减弱。5,当测得波形尖冲上时是正波形;当尖冲下时是反波形,这时为得到正波形只需将红黑两个夹子对调一下就可以。 采样盒放在地线的旁边踩到的波形不合适的话,可以将采样盒夹在地线上。2010-6-12晴,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的电缆加压到10KV时听不到放电声音,6月7号那天苗工将电缆加压到22KV时才能在故障点处听到小声放电。2010-6-13晴,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110米井中,李工(李建民)让陈琦到井底将至五号变测电缆被埋处的土挖走,陈琦挖到一排规则的砖后确认这段没有穿管,电缆为直埋(这个情况应提前探明,因为涉及到挖沟,影响电缆头制作进度)。 在134米井中李工为了确认此处井中铁管不是砌电缆井时的过墙管管头,让陈琦用长约一米五的铁棍伸到管中,铁棍全部进入,确认是穿管敷设。 下午,110米井至铁路段已经挖开,铁路边缘下才露出管头,用声测法测得6月4号韩工叫我做上标记的那条电缆发电声最大。2010-6-17 阴 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电缆,苗工第一次加压:电压18KV(球隙放电时16KV),电流14.5A 路径测试:第一次:苗工将黑、红两夹子分别夹到电缆两条完好相线芯上。第二次,苗工侧路径之前将红、黑两夹子短接,路径测试仪发出蜂鸣声(苗工在7月29日说:当加到电缆两相上时,如果路径测试仪发出蜂鸣声,说明两相短路,解决办法:1,将一个夹子夹到电缆铠上,另一个夹到公共地上,如果还发出蜂鸣声显示短路那就采取方法2。方法2将绿色的电阻管串连到黑色夹子上,然后再将两个夹子串联到电缆两相线上),将电源指示灯按起,关掉电源,再次按下电源指示灯,指示灯亮连续按了几次绿色的启动指示灯,启动指示灯没有亮(启动指示灯只有在报警时才亮)。红夹子夹到电缆的接地线上,黑夹子夹到柜子的接地铜排上,由五号变向仪器这边找路径。路径测试仪:绿色的工作指示灯亮,红色的电源指示灯亮,电压表指针在014V范围内摆动。苗工测电缆故障点距离:冲闪法:为由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140米处。冲闪时,电流取样盒压到了电缆接地线上。不太理想的波形图中午,苗工,韩工带了一大一小两个低压钳形电流表。下午,小的低压钳形电流表卡在了至五号变电所电缆中的好相上,用来观察电流表读数,他们拿着大个钳型电流表到另一端。我这一段数次接通电源后又马上断开电源,与他们那端对照读数。2010-6-18阴不时的下一会儿小雨 上午将134米处电缆井中电缆断开,测得接近配电室端黄相绝缘电阻低。下午将110米处井与铁路中间电缆断开,做 好电缆头的密封。(不足在于没有考虑做电缆中间接头时需要的电缆长度,电缆盘圈处还压在土中,做头时又多了一步电缆扎伤工作,提高了风险。2010-6-22晴,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电缆断开后用兆欧表(2500V)摇测黄相线芯对钢铠的绝缘电阻为200300M,而对本身铜屏蔽的绝缘电阻为0。当时估计,电缆不会有明显的故障点,因为以上测试说明电缆故障是线芯与铜屏蔽间的主绝缘击穿,与钢铠之间的内护套、包带、填充物等还没有击穿。李工(李建民)说他们把电缆故障点那段电缆拉出来后,电缆表面没有明显的击穿、破损现象。测电缆绝缘电阻时注意:电缆终端头处电缆接地线将三相线芯的主绝缘外侧的铜屏蔽和钢铠连接在一起。当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110米与134米之间电缆断开后,这20多米的电缆各相线芯主绝缘外侧的铜屏蔽层和钢铠之间有填充物包带内护套等隔开,所以黄相电缆的线芯对铜屏蔽的绝缘电阻为0,对钢铠则有300至400M的绝缘电阻。2010-6-23晴 电缆的保护铁管内有一段有湿沙子,用港务局的高压水枪冲开。李工说,好在和港务局说好只收作电缆头钱,挖土等由港务局自己干。如果是自己干那港务局就不会提供水枪。2010-10-11 晴 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电缆:在配电室一端冲闪时6月份 做的中间接头有放电声:用耳朵裸听盘在井底的接头一圈都有放电声音;但在五号变一端冲闪时没有放电声音。苗工据此判断故障点不在该处。2010-10-12 晴 2010-10-13 晴 配电室端2010-10-13 五号变端2010-10-19星期二 晴 上午 苗工测试杂货公司配电室至五号变电缆 苗工在五号变内读出故障点在电缆200米处,苗工先将电缆路径探测准确,在路由的160米左右处探测到故障点。苗工通过比较发现定点仪中的一个灵敏度下降了。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 晴 环岛附近的一家公司电缆故障测试。 油浸纸绝缘电缆,测电缆各相绝缘均为0,用万用表测阻值为200多。(苗工在7月29日说:这不能说明电缆一定就是低阻故障,低阻故障时仪器一定能显示相应波形,仪器没有显示相应波形说明这条电缆有碳化现象。)电缆长一百多米。 测路径时,采用一相夹在电缆芯上一个夹在电缆铁皮上的接线方法时只有电缆头处有声音信号,变压器室内其他地方的电缆上没有声音信号。改变接线方式:一个夹子夹在电缆接地线上一个夹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点的黑色电缆上,有声音信号,但从仪器这端开始探测路径时发现声音信号是电缆正上方最强烈(也许这就是当采用一个夹子夹在电缆钢铠上,另一个夹在柜子的地排上时,这时电缆钢铠产生屏蔽作用,需要从电缆的终端往仪器这边找 的原因)。变压器进线电缆(已从变压器上拆下)作冲闪试验时,第一次接线:电缆接地线直接通过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线接在大地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点的黑色电缆),升压到10KV球隙放电,放电的频率明显高于通常情况。控制箱的电流表指针开始一段时间还能摆动到零刻度,几分钟后放电频率进一步加快,电流表指针摆动幅度变为由10A20A,不能摆动到零刻度。立即停止设备。(苗工在7月29日说:这和电缆地线直接接到公共地上没有关系,应该是电压过高,或球间隙在不经意时动了)改变接线:将电缆接地线与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线断开,并将其接至电容器的接地的接线柱上,球隙放电频率正常,试验过程中出现了十几秒的放电频率加快后又恢复正常。这次升压为9KV,电压表指针在6KV9KV刻度间摆动,电流表指针在0A17、18、19、20A之间摆动,没有放电声音那一瞬间电流表指针停顿在1A刻度处。第三次升压,电压升至10KV,电压表指针在7KV10KV刻度间摆动,电流表指针在0A23、24、25A之间摆动,电流表指针没有停在1A的时候了。放电:放电用的是一根一米左右长的干树枝加一根湿润的小树枝。放电时只有硅堆与电容连接处有放电声和放电产生的火花。挖出故障点后,李春宾说电缆就像被咬了一口。环岛附近的一家公司电缆故障测试设备接线图这次试验用的控制箱和升压变压器是 KHDT_3试验变压器试验时,插上电源线后,先将调压旋钮旋顺时针转一点至回零灯亮在按右下角红色启动键,再调节调压旋钮升压。KHHV直流绝缘测试仪,先将调压旋钮逆时针旋转到最大限度(能感觉到咯哒一下后旋钮就不能再顺时针旋转了。)插上电源线后,按合键,再升压。2010-08-10上午将电缆的钢铠剥出进行冲闪法,用定位仪探测到路由50米到90米沿线都有微弱的放电声音,路由大致150左右有明显的放电声音,下午将150处电缆挖出,冲闪后该处有明显放电声。当天晚上恢复通电。第二根,邢瑞勋用定位仪在40至50米处听测到明显的放电声音。这与12号韩工用低压脉冲测试的情况相一致:在电缆两头侧都显示3040米处有故障。2010-08-11,今天第一次冲闪,用定位仪探故障点:变压器在配电室一端,自己在墙上电缆一端探,探到百恒防水南窗下的西红柿地里时听到微弱的放电声,将定位仪交给邢瑞勋,他听的结论是越靠近屋里的声音越大。从南门进入屋内,任鹤正从配电室方向探到屋里的办公室间,办公室间的地板上声音是北侧声音小,南侧的声音大。在地板上用两个白圈做了标记,正当要两个人都确定声音哪点更大时,声音信号消失了。猜测故障点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停止冲闪。再次冲闪,探不到声音信号,将定位仪放到墙上电缆悬空的一段上也听不到放电的震动声。今天下午韩工说低压电缆有时非常烦人,他测过的一根低压电缆,三相线芯一故障处烧到一起了,故障点处在冲闪时不放电,沿着钢铠走了一段距离,那处的钢铠放电。这一现象可能就是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23页的最下面一句中的放电爬距较长情况。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9页 低阻故障的判别标准值Rd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的原因能说明 今天低压压脉冲测试法测得波形不准的原因。韩工他们用定位仪在电缆路由上探测。据陈师傅说只在“小房子”那能听到一点声音。距十二中男教师和开小卖部的阿姨回忆,电缆路由和测试路由相吻合。韩工想在墙上电缆一端,用冲闪法,刚开始,电压还够200伏,控制箱工作时发出接触器连续吸合的震动声音,韩工说没有关系。 在次升压时,因用户在做饭用电,电压很低,没能进行冲闪。2010-08-12,下午,韩工在墙上电缆一端,用低压脉冲测得故障距离为30米左右(正好是小屋子内)。用万用表测零线与A、B、C三相之间的阻值(电缆另一端有人相应的进行操作)得到阻值:只有A相有点阻值,其他两相都没有显示,韩工据此判定,电缆有烧断的地方。在配电室一端进行相应的操作得到相同的结论。得到电缆有烧断的地方结论之后韩工在墙上电缆一端,用冲闪法测故障,接线方式:1对电缆的四条芯线同时冲闪,这时用定位仪测得小屋内有放电声,画了两个圈的地方的声音没有它们东侧饮水机处地板的声音大。当韩工在墙上电缆一端对A相冲闪时小屋内办公室的地板各处声音分不出差别(但比四条芯线同时冲闪的声音小)。在配电室一端冲闪,路由全线没有声音(接线方式: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种类作者:晋仪仪器仪表网上超市 时间:2009-07-29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种类、电压等级、电缆绝缘的温度、空气湿度、环境粉尘的性质以及电缆的使用年限有关。& b2 7 ( C; . _8 F W9 o一、新电缆绝缘电阻的最低值(非测量相接地)新电缆绝缘电阻的最低值可比照制造厂给出的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的最低值(按电缆的实际长度、电缆绝缘的实际温度,折算到对应的数值)。如果没有制造厂的数据,下列数值可供参考:% G Y. + X. i! b3 p! M( R1 9 _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8 V+ S* M+ . U# d& LA- R额定电压1kV,即电压电力电缆,一般不小于40M;额定电压6kV,一般不小于60M。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额定电压6kV,导体截面1635mm2,一般不小于1000M;导体截面5095mm2,一般不小于750M;导体截面120240mm2,一般不小于500M。, 4 g# Y5 p& w$ o m , L+ 额定电压10kV,导体截面1635mm2,一般不小于2000M;导体截面5095mm2,一般不小于1500M;导体截面120240mm2,一般不小于1000M。橡皮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 k- h1 A. z1 h2 额定电压6kV,一般不小于50M;额定电压1kV,一般不小于2M。% E A5 0 B# v: M0 s4 a二、运行中电缆的绝缘电阻 运行中电缆绝缘电阻自行规定,要求历次试验测得的数据变化不大,例如与历史数据相比,本次测得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不低于原来数值的1/3。此外,一般要求电缆的相间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大于22.5。否则,需要查明原因,必要时,通过进一步试验确认电缆是否可以投入运行。从现场电缆试验情况看,许多单位看重电缆的耐压试验以及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的变化。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