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层的识别在文10-83井的应用.doc_第1页
低阻油层的识别在文10-83井的应用.doc_第2页
低阻油层的识别在文10-83井的应用.doc_第3页
低阻油层的识别在文10-83井的应用.doc_第4页
低阻油层的识别在文10-83井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阻油层的识别在文10-83井的应用 采油一厂油藏经营管理一区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一、低阻油气层的成因研究1、油气层本身岩性、物性变化引起的低阻油气层2、外在因素变化引起的低阻油气层二、常规油气层和低阻油气层的对比研究三、低阻油气层识别在文10-83井应用及效果一、低阻油气层的成因研究低阻油气层(低电阻率油气层)是指油气层电阻率相对邻近水层电阻率而言,电阻率值偏低并引起油水层解释困难的一类油气层。通过研究把低阻油气层成因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是指油气层本身岩性、物性变化,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骨架导电、岩石强亲水等因素。外因是指作用在油气层的外在因素变化,如油气层和水层地层水矿化度不一样,而且差异很大;又如泥浆深侵入与测井探测范围有限这一矛盾引起低阻情况等。1、油气层本身岩性、物性变化引起的低阻油气层(1) 高矿化度地层水、岩性细、泥质含量高的情况这类油气层受沉积旋回和沉积环境的控制,表现为岩石细粒成份(粉砂)增多或粘土矿物充填与富集,导致地层中微孔隙发育,微孔隙和渗流孔隙并存。这类微孔隙发育的地层,束缚水含量明显增加,在高矿化度地层水作用下,造成电阻率极低。如文留油田的低阻油层经扫描电镜、X射线及压汞资料等证实属这类地层。(2) 淡地层水背景下富含泥质砂岩储层情况这类地层由于地层水淡,泥质附加导电性上升为造成低阻的主要因素,其电阻率降低的幅度随着地层水矿化度的减小而增加。当泥质含量足够多且构成产状连续分布时,它会向第一类低电阻率油气层转化,形成复合成因的低阻油气层。(3) 骨架导电引起低租的情况在塔里木侏罗系已发现这类油层,经重矿物分析证实,其中富含黄铁矿,部分井黄铁矿含量可占重矿物含量的95%,还有的井黄铁矿局部富集,呈浸染状、层块乃至团块状分布。在感应测井时它产生涡流圈,因而大幅度降低了地层的电阻率。(4) 岩石强亲水引起的低阻情况一般情况,在油水共存条件下,岩石表现为混合润湿,但部分岩石由于其表面的强吸水性(如蒙脱石附着颗粒表面),而始终表现为强亲水的特点,它为形成发达的导电网络提供了保障,从而造成低阻。这类低阻油气层迫使油气主要居于渗流孔隙之间,因而其产能并不亚于常规油气层。2、外在因素变化引起的低阻油气层(1) 油气水层对比条件发生变化引起低阻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油气层与水层中地层水不一样,而且差异很大。这时阿尔奇公式虽仍然适用,但公式使用的条件不成立了。这类油气层已在冀东油田、渤海歧口油田、华北留路油田、内蒙古蒙古林油田发现。其中最典型的是内蒙古阿尔善地区蒙古林油田,白垩系地层水矿化度平均为1301mg/L,折算18地层水电阻率为5.6m,18折算泥浆滤液电阻率为2.9m,自然电位应为正异常,但在油气层自然电位为负异常,这说明油层水电阻率小于泥浆滤液电阻率。通常遇到的水洗油藏、淡水破坏油藏均属此类。(2) 深侵入与测井探测范围有限这一矛盾引起低阻情况这类油气层本身不是低阻的,而是由于地层中存在裂缝或低孔低渗造成泥浆滤液侵入地层较深,把井眼周围的油气驱赶掉引起的,从测井结果上看是低阻油气层。(3) 构造低幅度油水同层复合成因低阻油气层以上几种典型的情况可能在某一具体油藏中同时遇到,数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其中有油气层内因的作用,也有外因的作用,这样形成的低阻油气层被认为是复合成因的,对这类油气层需设法抓住主要的因素进行评价。根据以上认识,按照有比较才有鉴别的原则,通过收集各种资料,认真研究低阻油气层的储层特征,必定能揭示出造成低阻成因的主要因素。二、常规油气层和低阻油气层的对比研究低阻油层的识别,可以增加该区块的石油地质储量,提高该区块的开发效益,增加石油产量,为老油田的稳产提供基础。在大型的、完整的、简单优质的油气藏被发现后,为下一步寻找相对复杂的、低品位的低阻油气田滚动勘探提供方向。在同一油田范围内对比研究常规油气层和低阻油气层,有利于揭示低阻成因。已发现的低阻油层主要出现在构造的腰部,距油水界面较近的位置,或在小断层遮挡的相对较高部位,有的甚至是以井点的形式出现。出现这一现象,正是由于油藏高度低引起的。文10西块地层平缓,沙三中10砂组顶部原始油水界面正好处于文10-83井附近,为1994年实施的一口调整井,构造位置位于文10西块南部构造低部位,钻遇层位S2下S3中8-10,钻遇的S3中9砂组的底部和S3中10砂组的顶部解释为一级水淹层,且基本接近水层状况。对构造低部位的8口井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和分析,发现位置相对较低,处于构造边角部位的文10-83井沙三中10砂组顶部的21-22#小层油水边界附近,从地层陡缓程度上看,该井区域地层平缓,正好符合低阻油层的特征。该井沙三中10砂组顶部储层虽然电测解释为一级水淹层,电阻率在0.8-0.9.m之间,经过我们分析,并与文10-22井沙三中10砂组顶部低阻油层进行对比,低阻油层电阻率一般在0.8-1.2.m之间,与同一油田水层电阻率十分接近,储层电阻率低于围岩电阻率。文10-83井沙三中10砂组顶部储层电阻率恰好在低阻油层电阻率之间,认为该井沙三中10砂组顶部储层应为低阻油层,决定对其钻塞补孔证实。且较高部位的文侧10-5井和文10-22井目前正对该层位从不同方向注水,具有一定的能量。三、低阻油气层识别在文10-83井应用及效果实施钻塞补孔前文10-83井生产层位S2下S3中8-9,日产液25.4t/d,日产油0.6t/d,综合含水97.8%。该井累计产油34360t,累计产水173528t,累计产气314.22104m3。2007年该井生产S3中8-9砂组时由于高含水注灰封S3中9,S3中10砂组顶部未投入生产。由此可看出,要想补孔挖潜该层必须钻掉原灰塞,才能实施补孔挖潜措施。2011年5月11至19日,文10-83井实施钻塞补孔措施。射孔层位S3中8+10(15#、21-22#),井段2387.7-2452.0m,6m/3n。补孔初期在工作制度574.85.2下日产液22.6t/d,日产油9.4t/d,综合含水58.5%,目前在工作制度574.84.3下日产液23.6t/d,日产油6.0t/d,综合含水74.4%。截止到2011年11月底文10-83井累计增油1313t,预计该井累计可达到2400t。文10-83井钻塞补孔投入费用22.33万元,累计增油2400t,原油价格按每吨4000元计算创产值:24004000=960万元。创直接经济效益:937.67万元。投入产出比:1:42.99。四、结论与认识1、通过对低阻油气层的认识和调整挖潜措施的实施,重新认识了文10西块沙三中10砂组顶部储层在区块低部位的含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