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总论 1-1 1.1 项目由来. 1-1 1.2 评价目的与原则. 1-2 1.3 编制依据. 1-3 1.4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1-5 1.5 评价对象. 1-7 1.6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1-7 1.7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 1-9 1.8 环境保护目标 1-11 1.9 环境控制目标. 1-13 1.10 章节设置及评价重点. 1-13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 2-1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 2.2 社会环境. 2-5 2.3 规划相符性分析. 2-7 2.4 区域污染源调查. 2-10 第三章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1 3.1 建设项目概况. 3-1 3.2 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3-3 3.3 公用工程. 3-9 3.4 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10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1 4.2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 4-3 4.3 声环境现状评价. 4-4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ii 4.4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4-6 第五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 5.1 施工期环境污染特点. 5-1 5.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2 第六章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1 6.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1 6.2 水环境影响分析. 6-3 6.3 声环境影响分析. 6-7 6.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6-8 6.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9 第七章 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7-1 7.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7-1 7.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7-4 7.3 环保措施汇总. 7-7 7.4 环保设施验收清单. 7-8 第八章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分析 8-1 8.1 清洁生产分析. 8-1 8.2 总量控制分析. 8-3 第九章 公众参与 9-1 9.1 公众参与的工作过程及方式. 9-1 9.2 结论与意见. 9-10 第十章 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0-1 10.1 与总体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0-1 10.2 与周边环境相容性分析. 10-1 10.3 小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0-4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1 11.1 项目经济效益简要分析 11-1 11.2 环保投资估算 11-1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iii 11.3 环境效益 11-3 11.4 经济效益 11-3 11.5 社会效益简要分析 11-3 11.6 小结 11-4 第十二章 环境监测环境管理 12-1 12.1 环境监测. 12-1 12.2 小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目标. 12-1 12.3 小区环境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12-5 第十三章 评价结论与建议 13-1 13.1 评价结论. 13-1 13.2 建议和要求. 13-7 13.3 评价总结论. 13-7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iv 附图:附图: 附图一 地理位置图(1) 附图二 地理位置图(2) 附图三 周围环境示意图 附图四 平面布置图 附图五 新郑市龙湖镇用地规划图 附图六 新郑市龙湖镇污水工程规划图 附图七 网上公示截图 附图八 公众参与现场照片 附图九 现场勘察照片 附件附件: 附件一 委托书 附件二 新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对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立项 请示的批复 附件三 项目用地证明 附件四 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 关于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建设项目的批 复 附件五 项目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 附件六 新郑市环保局 关于河南安昇房地产有限公司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 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标准的复函 附件七 河南航天压力元件有限公司项目环评批复 附件八 污水处理厂收水证明 附件九 新郑市龙湖镇人民政府承诺 附件十 公众参与座谈会签到表 附件十一 公众参与座谈会会议纪要 附件十二 建设单位对公众参与意见的承诺 附件十三 公众参与调查表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v 附件十四 项目限期改正环境违法行为通知书 附表附表: 附表一 审批登记表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由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区规模的扩大,城中村问题也日益突显, 这不仅给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带来了很多问题,而且影响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如何 进行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城市建设迅速扩大,逐渐包围了村庄,合村并镇必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城中村建设,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 济社会全面进步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 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 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城中村的改造更是促进城中 村的建设,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为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为新郑市龙湖镇的城中村改 造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新郑市龙湖镇城市化建设进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 院令 253 号)的规定,该项目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查阅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 2 号) ,本项目类别 为“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房地产开发,其总建筑面积为 584246m2,建筑面 积在 10 万 m2以上,应当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此,河南安昇房地产有限公 司委托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的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一) ,接受环评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 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鉴于本项目有商业用房,经营项目暂未确定,所以,评价提出,商业用房如入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2 驻餐饮、娱乐等污染型项目,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另行办理环保手续。 1.2 评价目的与原则 1.2.1 评价目的 开展环评的目的是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可 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拟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价、论证,选择技术经济上可行、布 局上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为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及建成运营 后的管理以及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决策与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就该项目而言,具体的评价目的为: 1、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结合新郑市龙湖镇总体规划和要求,确定项目建设 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 2、在对建设项目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掌 握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并进行现场踏 勘,调查分析该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 环境) ,并做出现状评价;调查明确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及环境特征。 3、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 案。 4、全面分析项目建设内容,掌握主要污染物产生特征,计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 放量,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和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分析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排放污 染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 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5、根据该项目的布局情况,分析布局的合理性。 6、根据该项目周围环境情况,分析外环境对该项目的影响。 7、在进行广泛的公众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提出切实 可行的减缓或补偿措施建议,并及时反馈于工程设计与施工,最大限度降低或减缓 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3 1.2.2 评价原则 1、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严格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等环保政策法规; 3、工程建设要符合新郑市龙湖镇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4、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评价周期,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5、报告书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实用性强,符 合当地实情。 1.3 编制依据 1.3.1 国家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12.26)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9.1)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9.1)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6.1)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7.3.1)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8.8) ;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国务院令第 235 号) ; (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国家环保总局令第2号) ; (1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修订) ; (1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2.16,国家环保总局) 。 1.3.2 地方法律法规 (1) 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2014 年本) (豫环文 2013239 号) ; (2) 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2007.5.1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4 会公告第 66 号) ; (3) 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 (郑政201318 号) ; (4) 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2006.1.2.1) ; (5) 郑州市城市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第 2 号令(2002.3.1) ; (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08-93)号; (7) 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 (2005.9.30) ; (8) 郑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2004.9.1) ; (9) 河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 (2010 年修订) ; (10) 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1999.11.11,河南省人民政府 令第 52 号) ; (11) 关于印发的通知 (河南 省环保局豫环监200531 号) ; (12) 河南省环保局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 ; (河南省环保局豫环文20062 号) ; (13) 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 知 (郑环办2013104 号) 。 1.3.3 技术依据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 1.3.4 项目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2)新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5 立项请示的批复 (新发改农新201323 号) ; (3)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关于对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建设项 目的批复 (新城指20123 号) (4) 新郑龙湖龙湖玖号院工程整体方案设计 (5)新郑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河南安昇房地产有限公司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 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标准的复函 (新环评函(2014)6 号) ; (6)建设单位提供的与建设方案有关的工程技术参数。 1.4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新郑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本次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见附 件六) ,本次评价执行以下环境质量标准。 1.4.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 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1-1。 表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因子 取值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mg/m3) 执行标准 pm10 日 平 均 0.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 标准 so2 日 平 均 0.15 1 小时平均 0.50 no2 日 平 均 0.12 1 小时平均 0.24 1.4.1.2 地表水质量标准地表水质量标准 根据项目区位置,项目污水由市政管网进入河南新郑双湖水务有限公司(原新 郑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十七里河,汇入东风渠,最终汇 入贾鲁河。因此本次评价选用十七里河新郑出境断面作为评价对象,执行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v 类标准,具体见表 1-2。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6 表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除 ph 外) 污染物 ph cod bod5 nh3-n 石油类 ss 标准值 69 30 6 1.5 0.5 / 1.4.1.3 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项目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见表 1-3。 表 1-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除 ph 外) 污染物 ph nh3-n 溶解性固体 高锰酸钾指数 总硬度 标准限值 6.58.5 0.2 1000 3.0 450 1.4.1.4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4a 类标准,见 表 1-4。 表 1-4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别 适 用 区 域 昼间 夜间 2 类 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 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 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60 50 4a 类 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两侧 70 55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4.2.1 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 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排放 标准浓度限值,见表 1-5。 表 1-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 颗粒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50 1.4.2.2 废水废水 废水排放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中表 4 三级标准, 见表 1-6。 表 1-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单位:mg/l(ph 除外) 污染物 nh3-h cod bod5 ss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7 排放浓度 - 500 300 400 1.4.2.3 噪声噪声 建筑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 的相关标准,见表 1-7。 表 1-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1.4.2.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排放标准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 1.5 评价对象 河南安昇房地产有限公司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为房地产开发 项目,该地块总占地 138250m2,总建筑面积 584246m2,其中回迁安置房面积 128946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住宅楼、商业用房、幼儿园及其配套服务用房等。 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价的评价对象为:对项目建设的施工期影 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对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进行预测评价 和达标性分析。 本次评价不包括入驻污染型商业部分和幼儿园的污染物分析,商业部分如商业 部分入驻餐饮、娱乐等污染型项目,应另行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1.6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1.6.1 环境影响因子及影响性质识别 根据工程的性质及污染物排放的特点,根据现场实地查勘情况,结合收集到的 有关工程资料,对工程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因子的影响性质进行识别。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按照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考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 是建设工程的土石方开挖、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的环境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8 影响主要是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等环境的影响,其影响的 时间是长期和不可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见表 1-8,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 性质分析详见表 1-9。 表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工程活动 环境要素 施工期 运营期 扬尘 废气 废水 噪声 固废 废气 污水 噪声 固废 自然环境 环境空气 dp o cp 声环境 dp o cw 地表水 o dp o dp o cp 生态 cw dp cw 社会环境 交通 o dp 人文生态 自然景观 dp dp cw 公众健康 o dp o dp o cp o cw cw 说明 有无影响:o-一般 -较大 影响时段:d-短期 c-长期 影响范围:p-局部 w-大范围 表 1-9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性质识别 影响性质 环境资源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短期 长期 可逆 不可逆局部 广泛 短期 长期 局部 广泛 自然 资源 地表水质 环境空气 噪声环境 生物 资源 城市生态 社会 土地利用 城市发展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9 影响性质 环境资源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短期 长期 可逆 不可逆局部 广泛 短期 长期 局部 广泛 环境 交 通 燃料结构 生 活 质 量 美学旅游 社会经济 娱 乐 生活水平 1.6.2 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项目污染物特征和拟建场地的环境特点,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见表 1-10。 表 1-10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因子筛选 类型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施工期 运营期 大气环境 so2、no2、pm10 nox、co、thc、pm10、 tsp nox、co、thc 水环境 ph、cod、ss、nh3-h、石油类 cod、 bod5、 ss、 nh3-h cod、bod5、ss、 nh3-h 声环境 leqdb(a) leqdb(a) leqdb(a) 固体废物 / 废弃土石方、废弃的建 筑材料、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 生态环境 土壤、植被、水土流失 土壤、植被、水土流失 植被、人工水体 社会环境 交通、景观、土地现状 交通、景观 交通、景观 1.7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 1.7.1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7.1.1 评价等级评价等级 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停车场产生的汽车尾气,大气污染物排放较少,根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大气环 境影响评价作简要分析。 1.7.1.2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中关于三级大气环境影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0 响评价的要求和项目本身特点,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为:场界外延 100m 及距项目较 近的敏感点。 1.7.2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评价等级 项目施工生产废水经简单处理后用于场区洒水抑尘,该地块项目运营期废水主 要为生活污水,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bod5、ss、nh3-n 等,均为非持 久性污染物,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水质复杂程度为简 单。且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低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1993)规定的地面水环境影响 评价三级评价标准,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只进行一般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2)评价范围 项目建成后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经过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 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评价范围为项目区至小区污水排放总口。 1.7.3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评价等级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挖掘机、装载机及装修期间设备等运行时产生的;运 行期噪声源主要为空调室外机、水泵、机械、风机运行噪声,声级一般为 70-95db (a) 。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规定,项目建设前后噪声 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a)以内) ,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不会对周 围环境产生影响。故此按照三级评价进行工作。 (2)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中关于三级声环境影响评 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范围为项目西侧 40m 处的小乔村,西北侧 50m 处的龙 湖镇小乔小学, 项目北侧 20m 处的学府花园小区、 龙湖名郡小区 (在建) 、 向东小区, 项目东侧相邻河南航空科技园家属院、60m 处的龙湖新城小区和项目西侧相邻邦友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1 创世小区。 1.7.4 非污染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评价等级 项目工程范围共计约 138250m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项目评价区域面积小于 20km2,评价区内未发现敏感目标,无珍稀 濒危物种,确定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为三级并适当简化。 (2)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 (hj192011)中关于三 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区及周围 1000m。 1.7.5 评价重点及评价期限 1、评价重点 (1)施工期扬尘和噪声的环境影响分析; (2)运营期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环境影响分析; (3)外环境对该项目的影响分析; (4)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2、评价时限 根据该项目情况,分别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施工期:该项目投入使用前的所有施工阶段。 运营期:该项目投入使用后。 1.8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对项目区周围环境状况的现场踏勘,项目周边环境见附图三,该项目主要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11。 表 1-11 该项目主要保护目标 保护类别 保护 对象 方位 与场界距离 (m) 保护级别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2 大气环境 龙湖镇小乔小学 西北 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 学府花园小区 北 20 龙湖名郡小区 (在 建) 北 20 向东小区 北 20(距居民楼 65m) 河南航空科技园 家属院 东 紧邻 河南省法官进修 学院/郑州中澳 (国际)学校 东南 165 龙湖新城小区 东 60 邦友创世小区 西 紧邻 小乔村 西 40 声环境 龙湖镇小乔小学 西北 50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 学府花园小区 北 20 龙湖名郡小区 (在 建) 北 20 向东小区 北 20(距居民楼 65m) 河南航空科技园 家属院 东 紧邻 河南省法官进修 学院/郑州中澳 (国际)学校 东南 165 龙湖新城小区 东 60 邦友创世小区 西 紧邻 小乔村 西 40 地表水环境 十七里河 东南 55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 iv 类标 准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3 1.9 环境控制目标 1.9.1 施工期环境控制目标 (1)施工期扬尘控制要符合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 ,扬尘不对外环 境造成明显影响为控制目标。 (2)施工期噪声按照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的规定,以场界噪声达 标,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为控制目标。 (3)施工期的废水、固体废物要妥善处置,不造成二次污染为控制目标。 1.9.2 运营期环境控制目标 (1)废水排放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为控制目标; (2)噪声以不改变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为控制目标; (3)该项目布局以合理布局、最大限度与外环境保持和谐为控制目标。 1.10 章节设置及评价重点 1.10.1 章节设置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区域环境实际,本评价设置如下章节: (1)总论 (2)区域环境概况 (3)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7)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8)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9)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分析 (10)公众参与 (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4 (12)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13)评价结论与建议 1.10.2 工作程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技术路线 及工作程序见图 1-1: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5 制定工作方案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公 众 参 与 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2、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 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 2、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 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 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 况调查、监测与评价 有 重 大 变 化 第 一 阶 段 第 二 阶 段 第 三 阶 段 图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1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北接郑州市,东与中 牟县为邻,南邻许昌市,西与新密市搭界。距省会郑州 38km,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 点市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试点县市,是河南省 1989 年公布的第一批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之一。 龙湖镇隶属新郑市,位于新郑市北部,东邻孟庄镇,西接新密市界,南依郭店 镇,北靠郑州市郊区,距郑州市区 11 km,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18 km。地理坐标 为北纬 34333439, 东经 1133511344。 总面积为 97 km2, 镇区面积 19 km2, 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 本项目位于新郑市文昌路以东、鸿鹄路以西、泰山路两侧及泰山路以北、鸿鹄 路以东区域。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2.1.2 地形地貌 新郑市在河南的地貌格局中,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 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和丘陵集中 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 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组成。其中,除具茨山主峰风后顶海拔 793m,相对高度 540m, 属于低山类型外,其他各山山顶海拔均在 400m 以下,相对高度不到 200m,属于丘 陵类型。岗地主要分布在山丘外围和中部地带,系早期山前洪积倾斜平原,经后期 流水切割作用形成岗丘地貌形态,较大的岗东部有马岭岗、万僧岗、寿阳岗,南部 有黄岗,西部有双岭岗、武岗,北部有走马岗、裴李岗等,大部分为新生代第四纪 黄土覆盖,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多集中于京广铁路以东的黄河古阶地上,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2 其中包括八千乡、龙王乡的大部分地区及和庄镇、薛店镇、孟庄镇的部分地区。京 广铁路以西的双洎河、黄水河和潩水河两岸有带状冲积平原,面积很小。 龙湖镇地处伏牛山余脉,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高 230m,西部属于浅 山丘陵岗地,全境为小丘陵岗地。 2.1.3 地质 新郑市在全国自然地理分布中处于二阶台地前沿,秦岭纬向构造东端,在河南 省地质构造单元划分中,跨两个地质构造基本单元。西部属于嵩箕台隆,基岩裸露, 构成西部山地、丘陵的地质基础;东部属于华北坳陷的通许凸起,第四系松散堆积 物覆盖于基岩之上,构成东部平原的地质基础,与地质构造基础相对应。新郑市的 抗震设防烈度为度。 根据场地附近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显示,该区域场地地形平坦。场 地内无活动断层及地震断层通过,并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现象。本项目所在地地处 平原地带,场地内以原粘性土为主,总体而言,项目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本 工程建设。 2.1.4 土壤 新郑市土壤有 3 个土类,8 个亚类,20 个土属,40 个土种。3 类主要为褐土类、 潮土类、风砂土类,其中褐土类为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的低山丘陵 缓岗地带,面积 714714 亩,占 748;潮土类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东地区,面积 174857 亩,占 183:风砂土类主要分布在区域东部及东北部的局部岗丘地区, 面积 65930 亩,占 69:集聚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土层分十层,自上而下分别 为细砂土层、沙壤土层、白垩土层、中层土、上土层、细砂层、粘土层、红粘土层、 中沙层和粗砂、卵石层。 2.1.5 水文 (1)地表水 新郑市境内有双洎河、黄水河、潩水河、梅河、莲河、暖泉河、高路河等 14 条 河流,河道总长度 223.82 km,除潩水河属颖河水系外,其余河流均属贾鲁河支流。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3 现有水库 24 座,其中 2 座中型水库,22 座小型水库,总库容 7061.46 万 m3,控制流 域面积为 400.73 km2。 莲河发源于薛店乡岗周村南, 至杜楼村入双洎河, 长 15.3 km, 流域面 35.9 km2, 为季节性河流。年均流量为 0.050.1m3/s,水深 0.2m,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 双洎河原为洧水,发源于登封市阳城区,溱水发源于新密市鸡络鸣,皆属颖河 水系。洧、溱二水与新郑、新密交界处的交流寨南汇合,入境后称双洎河。自西北 向东南流至黄甫寨入长葛,至尉氏县入贾鲁河。境内河长 35.5 km,流域面积 239.96 km2,正常流量 2m3/s,平均水深 0.5m,最大流量 5320m3/s,最小流量 0.52m3/s,主 要水体功能为灌溉,新郑境内主要支流有黄水河、莲河等。 龙湖镇十七里河和十八里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沿河建有古城、后胡、山后杜和 林锦店水库等。本项目位于新郑市文昌路以东、鸿鹄路以西、泰山路两侧及泰山路 以北、鸿鹄路以东区域,距离十七里河约 550 m(十七里河为本项目纳污水体)。 (2)地下水 新郑市浅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0.33 亿 m3,占全部水资源总量的 16.8%,地下 水流向为西部和东部自西向东流,北部郭店以南从西北向东南流,以北从西南向东 北流,地下水水质多属碳酸钙水,ph 值为 6-7,矿化度小于 1g/l。补给水源以降水 和山区、丘陵区水平径流补给为主。除浅层地下水局部受农灌污染影响外,中深层 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分布于以下四个区域: 河间高平区:为浅层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双洎河、黄水河和潩水河的冲积平原 及二级阶地,约 213.9 km2,占总面积的 24.5,为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地表为黄 土、沙壤土,地下水埋深 15m 左右,含水层 2-5m,单井出水量为 30-50m3/h。 沙岗间洼区:为浅层富水区,分布在京广铁路线以东地区,面积约 217.4 km2, 占总面积的 24.9,为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地表为砂壤土和砂土,厚 15-20m,地 下水埋深 2-5m,局部 8-10m,单井出水量为 30-50m3/h。 丘陵区:为浅层贫水区,分布在区域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丘陵地区,面积 约 386.7 km2,占总面积的 44.3,为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变质岩裂隙水及裂隙岩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4 类溶洞水,地表为砂质粘土和砂壤土,厚 3-20m,地下水埋深 15-20m,单井出水量 为 30-50 m3/h。 浅山区:为极贫水区,分布在该区西部和西南部的浅山地带,面积约 55 km2, 占总面积的 6.3,为变质岩类裂隙水及裂隙岩类溶洞水。地表为基岩和砂质粘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在 150-250m 以下,单井出水量为 30-40m3/h。 2.1.6 气象 新郑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量较充沛、无 霜期长、光照时间长等特点。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多刮北风,夏半年受夏季风控 制,多刮南风,具体气候特征见表 2-1。 表 2-1 气候特征情况一览表 气象要素 新郑市 气象要素 新郑市 年平均气温() 14.4 主导风向 ne 极端最高气温() 42.5 年平均风速(m/s) 2.4 极端最低气温() -17.9 无霜期(d) 213 年平均降水量(mm) 676.1 最大冻土深度(cm) 18 蒸发量 1550m? 日照(小时) 2368.4 2.1.7 动植物 新郑属豫东平原栽培作物植被区,植被以华北区系植物为主,自然植被稀少, 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植被,常见有木本和草本两大类型,常见植物有毛白杨、欧美 杨、旱柳、泡桐、刺槐、臭椿、侧柏、狗尾草等,经济林主要为枣树,农作物主要 为小麦和玉米,本项目周边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 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 经调查,龙湖镇野生植物有槐树、白蒿、野菊花、酸枣、桑树、野樘梨等,项 目区内尚未发现国家保护植物。野生动物有山鸡、野兔、海狸鼠等,项目区周边尚 未发现国家保护类动植物。 2.1.7 自然资源 新郑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日前发现各类矿种 12 种,矿产地 37 处,区内矿产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5 地以沉积矿产为主,包括煤、粘土矿、石灰岩、硅石等,还储存着丰富的地热、矿 泉水资源。新郑市资源格局以煤为主,其次是水泥、红硅石、硅石、白云岩等。新 郑农业资源丰富, 建有万亩樱桃, 万亩小杂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 拥有大枣 20 万亩, 枣树 600 万株,年产优质红枣 3000 万吨。 龙湖镇矿产资源有煤炭、耐火石、耐火土和沙等。 2.2 社会环境 2.2.1 行政区域及人口 新郑市隶属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 18 个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县(市)之一。1994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 873km2,总人口 63 万,辖 9 镇 3 乡 3 个街道办事处(和庄镇、观音寺镇、梨河镇、龙湖镇、薛店镇、孟庄镇、新村镇、辛 店镇、郭店镇,八千乡、龙王乡、城关乡,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街道) 和 1 个港区管委会,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 20 km2,城区人口 18 万。 龙湖镇现辖 28 个行政村,分别是:魏庄、小乔、柏树刘、荆垌、沙窝李、李垌、 林锦店、郑老庄、郑堡、崔垌、东张寨、小乔沟、荆王、太山、刘口、王口、张沟、 于寨、菜园沟、山西乔、古城、郭庄、山后杜、王许、西张寨、东徐、侯庄、梅山, 217 个村民组,1.29 万户。 2.2.2 社会经济概况 新郑市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形成了以烟草、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为 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农业经济围绕发展“三高”(高产、高效、高附加值)农业,按照 调优、调大、调强、调富的原则,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实现了公司加农户、 农户连基地、基地通市场的产业化格局。 龙湖镇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集机械加工、化工、木器家具、服装加工、钢铁冶 炼、食品加工、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煤炭生产等行业齐全为一体的工业体系。龙 湖镇地处丘陵向平原过度地带,镇区西部矿产资源丰富,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煤炭 生产已成为西部各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龙湖镇有耕地 36666 万 hm2,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烟叶、果树、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6 蔬菜等,主要特产有樱桃、葡萄等,蔬菜规划面积 2 万亩。 2.2.3 教育与文化 新郑市共有各级各类办公学校 268 所,其中普通高中 4 所,置业学校 4 所,初 中 30 所,完全小学 154 所,初小 57 所,幼儿园 3 所,老师进修学校 1 所,特殊教 育学校 1 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4 所。 龙湖镇辖区共有各类学校 39 所,其中大学 8 所,省级培训中心 3 所、职业中专 5 所、初中 2 所、完小 14 所、民办幼儿园 6 所、公办幼儿园 1 所。 通过实施科教立镇,龙湖镇教育园区已建成面积达 19km2,累计引进项目 116 个,总投资额达 46 亿元,其中投资超过千万元项目 74 个,初步建成了以河南工程 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 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国家法官学院河南分院、中 澳学校、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为主的文化教育园区。 2.2.4 交通状况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区位交通优越,位居省会郑州、古都 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群的腹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 大,新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交通发展这个中心,迎难而上,奋 力拼搏,使公路建设突飞猛进,道路运输日益繁荣,交通改革突破性进展,新郑市 的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及通村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公路面貌明显改观,路网 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已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辐射 全市、联结周边省、市的公路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 国道等国家重要交 通干线纵贯全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郑州环城高速、郑石高速等国家、省、郑 州市的重点工程穿境而过。新郑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上, 周围百公里范围有郑州、开封、许昌、洛阳、新乡等大中城市,从新郑 30 分钟可到 省会郑州,3 小时即到河北省会石家庄,交通非常便利。 2.2.5 名胜古迹 新郑市黄帝故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4a 级景区,该景区位于新郑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7 市轩辕路;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地;郑国车马坑景区位于 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 270 亩;新郑博物馆位于新 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 300m 处,占地 8091m2,建筑面积 2138m2;郑韩故城位于今新 郑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具茨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位于新郑市区西南 15km 处的具茨森林公园管委会境内, 面积约 12km2, 海拔 793m, 面积 49km2;郑风苑景区位于市区东部风光旖旎的郑韩故城之畔,溱水之滨,长 1.2km,占地面积 1000 余亩(水域面积 200 亩);黄帝古枣园位于新郑市孟庄镇栗元 史村西南方,面积约 680 多亩。 根据调查,本项目周边 500m 内没有名胜古迹等需要保护的单位。 本项目所在区域内尚未发现历史遗留文物古迹。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古迹 应立即停止土方挖掘工程,并把有关情况报告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在主要部门未 结束文物鉴定工作及必要的保护措施未采取前,挖掘工程不得重新进行。 2.3 规划相符性分析 2.3.1 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十二五”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 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 农业现代化取得突破,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迈出重要步伐,产业聚集水平和资源利 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 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 13%左右,地区生产总 值达到 710 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0 万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年均增速 15%,达到 33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 15%,达到 215 亿元;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村八组新型社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20%,达到 715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 速15%,达到180亿元;经济综合竞争力保持在全省县(市)前列。 二、产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二、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 97%左右,第三 产业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 30%以上;主要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 80%以上;畜牧养殖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 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 40%以上。 三、统筹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和新型社区 建设,城镇化率达到 65%以上(按常住人口,下同)。中心城区人口增加到 30 万人 以上,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建成 1015 个万人新型社区;融入郑州都市 区发展大循环,初步建设成为郑州副中心城市。 四、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 展速度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8000 元和 17400 元;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 30%。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5 万个,转移农 村劳动力 8.5 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普及 12 年免费教育。 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达到 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的 天数达到 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9%,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建成国家 园林城市。 (2)“十二五”战略布局 郑州副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者、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租车合同范本
- 承接高空吊装合同范本
- 古代租房合同范本
- 司机劳务合同范本简单
- 股权质押登记合同范本
- 加工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装修居间合同范本
- 监控施工改造合同范本
- 政府采购业务合同范本
- 标准的工程合同范本
- 高等代数(上)期末复习题
- 应急资源调查表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同步控制器说明书
- 05G514-3 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 A4 A5 Q345钢)
- GB/T 902.3-2008储能焊用焊接螺柱
- 土石方填方合同(6篇)
- 汽轮机原理-凝汽器课件
- 典范英语7-2中英文对照翻译Noisy Neighbours
- 海思芯片HTOL老化测试技术规范
- 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可编辑+带水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