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1页
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2页
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3页
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4页
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泰州港靖江港区 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本) 建设单位: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 证 书 号:国环评证乙字第 1978 号 2014 年 12 月 说 明 本简本内容由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编制,并经江苏扬 子江港务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做 江苏扬子江港 务有限公司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 环 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江 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 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项目背景 1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 1.3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7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2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2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3 2.3 环境敏感目标 13 3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16 3.1 施工期 16 3.2 运行期 17 3.3 环境风险评价 18 3.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1 3.5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 22 4 公众参与 24 5 总结论 26 6 联系方式 27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是由丰立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天龙控股有限 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公司于2005年4月28日在江苏靖江开发区成 立, 注册资金3亿人民币, 其中丰立集团控股总资本60%, 香港天龙占股40%, 合资公司主营业务为货物装卸、仓储、中转、驳运及国内外贸易等,是一 个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公共型港口企业。 为适应江苏泰州市周边地区沿江开发对水路物流运输快速增长的需 要,缓解泰州港公用码头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 在靖江新港园区建设有江苏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工程(一期) , 已建成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和1个1万吨级通用泊位(水工结构兼顾5万吨 级) (水工结构按满载靠泊7万吨级散货船进行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建 设规模为年吞吐量230万吨。该项目于2005年10月8日取得江苏省环保厅的 批复,于2005年10月开工建设,2009年7月竣工,2011年9月1日取得江苏省 环保厅的验收意见。由于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一期工程现有通过能力已无 法满足吞吐量发展的需要,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拟投资17440万元对现 有码头工程进行改造,改造后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及港地尺度能够满足12万 吨级散货船减载靠泊要求。同时,本项目对码头平台横梁及部分纵梁、轨 道梁侧边采用贴碳纤维进行补强,并将后方陆域的工艺设备及配套设施根 2 据新增货种进行相应改造。改造后码头的年吞吐量为555万吨,其中件杂货 进出口及部分废钢出口共155万吨,干散货进出口共400万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影响评价法 (2002年)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253号 令)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该工程项 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委托南京源恒环境 研究所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在接受委托后, 在实地踏勘、调研、收集和核实有关材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的环保 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标准,经现状监测、工程分析和环境预测评价后汇总编 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2.1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 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长江下游北岸六助港河口中心线上游 416.5 米至六助港河口 中心河下游 309.5 米处之间的靖江市新港工业园区内 建设单位: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 项目类别:g5523 内河货物运输 作业天数: :码头工作日每年 330 天,堆场工作日每年 350 天 3 投资总额:17440 万元,环保投资约 2855 万元,占投资总额的 16.4% 占地面积:在现有码头和陆域范围内进行改造,不需要新征土地。 预投产日期:2016 年 6 月 1.2.2 建设内容 本项目对现码头一期工程进行改造, 改造后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及港池尺 度能够满足 12 万吨级散货船减载靠泊的要求,水工结构需对码头平台横梁 及部分纵梁、轨道梁侧边采用贴碳纤维进行补强。后方陆域的工艺设备及 配套设施需根据新增的货种进行相应改造。改造后码头吞吐量为 555 万吨/ 年, 其中件杂货进出口及部分废钢出口共 155 万吨/年, 干散货进出口共 400 万吨/年。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 1.2-1。 表 1.2-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 类别 现有项目 改建后全公司 说明 具体内容 能力 具体内容 能力 主体 工程 2 个 5 万吨级通用泊位 和1个1万吨级通用泊 位 (水工结构兼顾 5 万 吨级) (水工结构按满 载靠泊7万吨级散货船 改造) 年吞吐量为 230 万吨,其中废钢进 出口 180 万吨, 件杂货进出口 50 万 吨 一个12万吨级 散货船和2和1 万吨级散货船 通用泊位 年吞吐量为 555 万吨,其中件杂货进出口 及部分废钢出口共 155 万吨,干散货进出 口共 400 万吨 对横梁及部分纵梁、轨 道梁侧边采用贴碳纤 维进行加固;经营货种 现有废钢和件杂货,改 造后增加煤炭和铁矿 石 辅助 工程 码头平台 码头总长为 686.2m,码头平台长 652.2m,宽 40m 码头平台 码头总长为 686.2m,码头平台长 652.2m, 宽 40m 利用现有码头平台 引 桥 上游引桥 145m15m 引 桥 上游引桥 145m15m 利用现有引桥 中游引桥 145m15m 中游引桥 145m15m 下游引桥 145m15m 下游引桥 145m15m 系缆墩 一个,12m14m 系缆墩 一个,12m14m 利用现有系缆墩 装卸 50000dwt 废钢泊位:采用 6 台 25t-35m 门座式起重机, 采用自卸车或 牵引平板车在堆场与码头平台之间进 行水平运输,堆场堆取作业采用履带 式抓钢机或单斗装载机完成。 300000dwt 件杂货泊位: 采用 2 台 10t-33m 门机, 水平运输采用牵引平 板车在堆场与码头平台之间进行, 堆场(仓库)装、卸车作业由轮胎 装卸 1#泊位采用 3 台 40t-35m 门机(原有)进行 装卸作业。 2#泊位采用2台额定效率600m3/h 的移动轮胎式装船机, 同时采用2台40t-35m 门机(原有)用于废钢进口。3#泊位采用 3 台 40t-35m 门机(原有)及新增 1 台额定效 率 1000t/h 的桥式抓斗卸船机,并配合漏斗 进行散货卸船作业,水平运输采用额定效率 q=3600t/h,b=1800mm,v=3.15m/s 的带式 输送机运输到后方的散货堆场。 新增 2 台额定效率 600m3/h 的移动轮胎式 装船机和1台额定效率 1000t/h 的桥式抓斗卸 船机等 吊或叉车完成。 陆域 工程 堆场 废钢堆场堆货荷载:3t/m2,散货堆 场堆货荷载:2t/m2,堆场总面积 35000m2 堆场 废钢堆场堆货荷载:8t/m2,散货堆场堆货 荷载:20t/m2,堆场总面积 86000m2 将现部分废钢堆场改 造为散货堆场,并在煤 炭堆场增加轨道设备 转运站 无 转运站 新增两个转运站,1#转运站位于水工平台 上,2#转运站位于煤炭堆场旁 新增两个转运站 公用 工程 给水 市政给水管网 管径 dn200,水压0.35mpa 市政给水管网 管径 dn200,水压0.35mpa 新增堆场部分降尘喷洒 给水管网,环状网布置 排水 雨污分流制 设置污水管网和收集池 雨污分流制 设置雨污水管网和收集池 新增码头和陆域雨水 收集管网和处理装置 消防 消防系统 依托市政消防站 消防系统 依托市政消防站 利用现有,新增消防降 尘泵房一座 供电 变电所 高压配电电压为 10kv, 低压配电电 压为 380/220v 变电所 高压配电电压为 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 380/220v 利用现有 环保 工程 废气 装卸粉尘 / 装卸粉尘 喷洒抑尘 新增 堆场粉尘 / 堆场粉尘 设置挡风抑尘墙,堆场均设置可调式喷头 新增 船舶和汽车废气 加强管理 船舶和汽车废气 加强管理 / 废水 初期雨水 未收集处理 初期雨水 收集处理后用于码头、堆场抑尘 新增雨水收集管网 堆场冲洗水 处理后排入六助港河 堆场冲洗水 处理后回用 改造 噪声 装卸机械噪 声、车辆和船 舶鸣号噪声 配套隔声降噪设施,加强管理 装卸机械噪 声、车辆和船 舶鸣号噪声 配套隔声降噪设施,加强管理 / 固废 船舶和陆域固废 分类处置,零排放 船舶和陆域固废 分类处置,零排放 / 7 1.2.3 吞吐量和设计船型 (1)设计吞吐量 表 1.2-2 本项目货物吞吐量预测表(单位:万吨) 货种 吞吐量 小计 进口 出口 废钢 105 60 45 煤炭 300 150 150 铁矿石 100 50 50 其他件杂货 50 10 40 合计 555 270 285 (2)设计船型 表 1.2-3 设计代表船型 船 型 主 尺 度(m) 备 注 型长 型宽 型深 吃水 12 万吨级散货船 266 43.0 23.5 16.7 兼顾船型 10 万吨级散货船 250 43.0 20.3 14.5 兼顾船型 70000 吨级散货船 228 32.3 19.6 14.2 兼顾船型 50000 吨级散货船 223 32.3 17.9 12.8 设计代表船型 35000 吨级散货船 190 30.4 15.8 11.2 设计船型 30000 吨级杂货船 192 27.6 15.5 11.0 设计船型 20000 吨级杂货船 166 25.2 14.1 10.1 设计船型 15000 吨级杂货船 157 23.3 13.6 9.6 设计船型 10000 吨级杂货船 146 22.0 13.1 8.7 设计代表船型 10000 吨级散货船 135 20.5 11.4 8.5 设计船型 5000 吨级杂货船 124 18.4 10.3 7.4 设计船型 5000 吨级散货船 115 18.8 9.0 7.0 设计船型 3000 吨级散货船 96 16.6 7.8 5.8 设计船型 8 1.2.4 装卸工艺 船废钢堆场 船门座式起重机漏斗自卸汽车电动液压抓钢机废钢堆场 废钢堆场船 废钢堆场电动液压抓钢机牵引平板车+货斗门座式起重机船 船散货堆场 船桥式抓斗卸船机/门座式起重机+漏斗带式输送机堆料机散 货堆场 散货堆场船 散货堆场单斗装载机自卸汽车移动轮胎式装船机船 船件杂堆场 船门座式起重机牵引平板车电动轮胎式起重机件杂 堆场 1.3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产业政策和规划相符性 1.3.1 选址可行性 本工程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六助港河口中心线上游 416.5 米至六助港河 口中心河下游 309.5 米处之间的靖江市新港工业园区内, 改造工程利用现有 港口岸线,工程所在地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条件优越,码头技术改造 水、电、信等配套设施均可依托原码头相应系统保障,项目建成后不会降 9 低当地环境质量,从环保角度选址合理。 1.3.2 产业政策相符性 (1) 本项目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 (国家发改委令第 9 号)中第一类(鼓励类)中列举的“鼓励类 二十五 水 运 1.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建设”。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 整指导目录的政策。 (2)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国务院国发200540 号) 文件的有关精神,国家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中就提 出了“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发展内河航运”等对经济 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政策。本工 程的目标是“促进靖江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完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 (3) 对照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2 年本)(2013 年修正) (苏政办发20139 号) ,本项目属于其鼓励投资的产业目录中“二 十、生产性服务业 海港空港、产业聚集区、商贸集散地的物流中心建设”。 (4)本项目属于江苏省工商领域鼓励投资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导向 目录 (江苏省经贸委 2004)中“四、交通运输、物流及邮电通信业(一) 交通运输业 4、港口(1)港口公用码头设施建设”,属于鼓励发展的项目。 10 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其江苏省的相关产业政策。 1.3.3 规划相符性 (1)与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性分析 根据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 ,靖江城市定位为长江三角 洲北翼的区域交通要冲,江苏沿江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现代化的滨江 工业城市。本项目位于新港工业园,选址区域符合规划及工业布局,符合 靖江市总体规划。 (2)与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相容性分析 根据 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 , 本项目位于蟛蜞港友谊港段, 属于工业和仓储岸线,不占用生态岸线,符合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 (3)与泰州港总体规划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规划的新港作业区的通用泊位区(一)中的通用泊位范围 内,所在码头岸线不占用长江生态保护岸线与城市生活旅游岸线,主要货 种为煤炭等散货和钢铁、废钢等件杂货,符合新港作业区通用泊位区(一) 的功能定位。因此,本项目为实施上述规划所进行的建设,符合港口总体 规划中岸线利用规划及港口布局规划的功能和位置要求。 (4)与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协调性分析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2 年)第四章“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四十二条规定:在长江干流设置取水口的,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五百米 11 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二千米、下游一千米范围内为二级保护 区。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域供水水源取水口上游三千米、下游一千五百 米范围内为二级保护区。本项目上游长江蟛蜞港饮用水水源地属于区域供 水水源取水口,本项目所利用长江岸线位于长江蟛蜞港水源地取水口下游 6.4km,不在该取水口水源地保护区内,与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的保护要求相符。 (5)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相符性 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 2013113 号)划定范围,本项目邻近的生态红线区域有长江蟛蜞港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滨江风景名胜区、长江靖江段中华绒鳌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 质资源保护区和夏仕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本项目与以上生态红线区域的距 离分别为 5.2km、3.8km、2.3km 和 5.2km。不属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 护规划所列的限制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与江苏省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相关要求相抵触。 12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的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 情况,各监测点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长江监测的 3 个断面中,cod 和 tp 这两个水质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 的 超 标 现 状 , 其 余 水 质 指 标 均 能 达 到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中 ii 类标准。 2.1.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码头厂界和引桥各测点昼间噪声值在 56.364.7db(a)之间,夜间噪 声值在 38.753.7db(a)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相应标准要求。 2.1.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设 3 个测点,监测点各监测点中各指标污染指数均低于 1,符合地下 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 2.1.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范围内土壤监测点的各类污染物指标现状监测值均符合所执行的 1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 1,没有超标状况,说明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取以项 目建设地为中心以3km为半径的范围。 2、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项目码头上游5km至码头下游10km。 3、声环境评价范围 声环境评价范围:建设项目厂界兼顾周围敏感点。 4、地下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项目为 类项目三级评价,评价范围20km2。 5、风险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风险评价范围为项目码头 上游 5km 至码头下游 10km。 2.3 环境敏感目标 根据导则要求,经现场实地调查,本项目拟建地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和其 他人文遗迹,有关水、气、声、地下水环境的环境区域范围见表2.3-1。 14 表 2.3-1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保护目标 规模(户/ 人) 方位 最近距离(m) 功能执行标准 大气 环境 长东村 300/1050 n 3700 二级 (gb3095-2012) 肖家村 220/770 2900 六一村 44/154 ne 1100 丰宁村 250/875 1200 春江村 60/210 2300 安宁村 70/245 3500 六节村 180/630 2300 永庆村 90/315 3300 新宁村 80/280 4300 新华村 700/2450 4800 斜桥镇中心小学 680 4600 斜桥中学 1300 4500 斜桥村 800/2800 4800 灯杆村 50/105 e 10 张家港双北村 10/35 se 4500 张家港八圩村 20/70 3600 张家港老圩村 20/70 3700 张家港双圩村 20/70 4900 罗家村 190/665 sw 1900 井兴村 600/2100 3500 跃江村 300/1050 4000 宜和村 700/2450 4300 黄普村 80/280 w 768 旺桥村 260/910 1900 东闸村 300/1050 nw 1600 广福村 400/1400 1100 靖江市靖城镇红卫小学 650 2800 靖江市城镇红卫初级中学 1250 2900 汤家村 400/1400 2800 柏一村 460/1610 2600 靖江市五中 1200 3800 光明村 400/1400 3500 东南村 500/1050 3800 15 环境 保护目标 规模(户/ 人) 方位 最近距离(m) 功能执行标准 光二村 400/1400 4900 惠民村 350/1225 4200 联东村 540/1890 3800 宋家村 200/700 2700 项家村 260/910 3700 中市村 180/630 3500 海圩村 340/1190 4900 筱山村 220/770 3900 地表 水 环境 长江靖江段 大型 sw 紧邻 ii 类(gb3838-2002 六助港 小型 w 紧邻 类(gb3838-2002) 安宁港水厂取水口(饮用水) 20000t/d ne 3200 / 靖江第三自来水厂取水口 (饮 用水)及其水源保护区 130000t/d sw 6400 / 声环 境 灯杆村 50/105 e 10 2类(gb3096-2008) 生态 环境 长江蟛蜞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sw 5200 水源水质保护 滨江风景名胜区 sw 3800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长江靖江段中华绒鳌蟹鳜鱼国家级水产 种质资源保护区 ne 2300 渔业资源保护 夏仕港清水通道维护区 n 5200 水源水质保护 长江(张家港市)重要湿地 se 1500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16 3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3.1 施工期 3.1.1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 ss 和 nh3-n。 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等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处理后送至污水处理厂集 中处理,施工期废水不能随意直排。 3.1.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的废气影响主要有: (1)施工粉尘 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施工期间建材运输、卸载过程产生 的施工扬尘以及施工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二次扬尘,主要污染物为 tsp。 扬尘使周围大气中的悬浮微粒浓度增加,局部地区污染加剧,根据同类工 地现场监测,施工作业场地附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 1.530mg/m3,距离施 工现场约 200m 外的 tsp 浓度一般低于 0.5mg/m3。 (2)施工车辆废气 工程部分构件采用汽车运进,会带来汽车尾气污染。汽车的汽柴油发 动机排放的尾气也是重要的废气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为 so2、co、cxhy和 nox。 17 3.1.3 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是施工期间的主要噪声源。施工噪声在空 气中衰减很快,峰值噪声达 100 分贝的汽车喇叭和船舶汽笛瞬间排放,正 常使用的混凝土搅拌机、挖土机噪声声源 8090 分贝。 3.1.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垃圾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应根据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将 其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3.2 运行期 3.2.1 废气 本工程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货物在装卸、输送、堆取、存放等 作业过程中由于搅动、落差或大风吹起堆场、作业带和道路表面的扬尘所 产生的扬尘以及汽车、到港船舶排出的尾气等。 在整个散货装卸过程均配置完善的防尘抑尘装置, 在港区的周边设置挡 风抑尘墙,在散货堆场均设置可调式喷头,减少扬尘无组织,并加强管理 来控制运输车辆尾气和船舶废气的污染。 3.2.2 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污水主要为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堆场 冲洗废水、机械冲洗废水、港区初期雨水等。港船舶舱底油污水和船舶生 18 活污水由港口海事部门指定环保船接收处理;堆场冲洗废水和机械冲洗水 均经处理后回用,码头和堆场初期收集处理后用于堆场、码头及道路抑尘。 3.2.3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装卸机械噪声、陆域内车辆和船舶鸣号产生的 交通噪声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以及各种隔声降噪措施,并对港区运输 车辆进行限速行驶、禁止高音喇叭和夜间鸣笛,废钢堆场用垫层进行降噪, 确保噪声在厂界达标排放。 3.2.4 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生产固废和到港船舶固体废弃物。船舶 生活垃圾和船舶生产垃圾由船舶交给港口海事部门指定有资质单位接收处 理;废水处理沉淀污泥由环卫部门处理;废水处理含油污泥和机修废油均 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固废实现零排放,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3.3 环境风险评价 3.3.1 环境风险分析结果 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为码头下游2.3km的长江靖江段 中华绒鳌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事故溢油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需加强事故防范,杜绝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须以最短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队伍的应急响应时间 必须控制在30分钟左右,保证有足够的施救时间放围油栏、投放吸油毡, 19 采用拦截和诱导溢油的方式清除油污。 因此,在假定的泄油事故情况下,在及时采取风险应急措施的前提下, 本项目码头泄油所造成的环境风险事故是可以接受的。 3.3.2 风险防范措施 为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后的污染影响,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建成 投产前制定事故防范措施,配备相当数量的应急设备和器材。一旦发生船 舶碰撞溢油环境风险事故,船方与港方应及时沟通,及时报告海事部门, 协同采取应急减缓措施。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建成投产前制定以下事故防范 措施: (1)施工作业期间所有施工船舶须按照国际信号管理规定显示信号。 施工作业船舶在施工期间加强值班瞭望,施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施工作业船舶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同 时向当地海事、环保、港务等部门值班室报告。 严禁施工作业单位擅自扩大施工作业安全区,严禁无关船舶进入施 工作业水域。 海事和港口部门应加强监管,避免发生船舶碰撞事故。 制定严格的船舶靠泊管理制度,码头调度人员应熟练和了解到港船 舶的速度要求及相应的操作规范,从管理角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碰撞事 20 故的发生。 码头区域船舶一律听从码头操作台指挥,做到规范靠离和有序停泊。 码头水域范围内设置明显的航道标识以保证过往船只和码头靠离船 只的通行协调性。 码头须配备一定的应急设备,如围油设备(充气式围油栏、浮筒、 锚、锚绳等附属设备) 、消防设备(消油剂及喷洒装置) 、收油设备(吸油 毡、吸油机)等。同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当发生重大溢油事故时,本 区内的应急队伍和设备不能满足应急反应需要时,应迅速请求上级部门支 援。 一旦发生船舶碰撞溢油环境风险事故,船方与港方应及时沟通,及 时报告主管部门(海事部门、环保局、海事局、公安消防部门等)和上下 游水厂,并实施溢油应急计划,同时要求业主、船方共同协作,及时用隔 油栏、吸油材等进行控制、防护,使事故产生的影响减至最小,最大程度 减少对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相关部门接到污染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性质、污染程度和救助 要求,迅速组织评估应急反应等级,并同时组织力量,调用清污设备实施 救援,拟建工程业主应协助有关部门清除污染。 除向上述公安、环保等部门及时汇报外,应同时派出环境专业人员 和监测人员到场工作,对水体污染带进行监测和分析,并视情况采取必要 21 的公告、化学处理等措施。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 为防止和及时处理各种事故,建设单位应根据码头装卸作业环节及可 能出现的事故情况编制码头事故应急预案。 3.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3.4.1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本工程建设总投资为17440万元,每年增加的收益约为5440万元,总收 益率达14.62%,从财务评价角度看,本项目财务盈利能力较好;本工程具 有较强的抗风险力。总体说来,本项目的建设适应了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 的需要,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有 较好的经济效益。 3.4.2 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主要有以下社会效益: (1)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2)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促进省级靖江经济开发区新港园区发展; (4)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22 3.4.3 环境损益分析 本项目环保投资主要包括:经对本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估算, 本项目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约需 285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4%。 本项目拟投资建设的各项环保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可将其环 境影响降至较低水平,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同时,港口的污染防治不仅 是投资污染防治设施,更重要的是培养职工的环保意识,做好减废、资源 回收等工作。在生产工艺上,采用先进的工艺,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并 做好污染的未端处理。环保工作做得好,将有利于树立港口信誉及形象, 从而有利于港口的营运和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国家税收。总之,本项 目所产生的环境经济的正效益占主导地位,从环保角度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