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_第1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_第2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_第3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_第4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指导教师 XX 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 XX 学号 20071233229 专 业 金融学(保险学方向)班级 二班 院 (系) 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 完成时间 2011 年 4 月 10 日 I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 3645.2 亿元 增长为 2010 年的 397983.0 亿元,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 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出现了分配秩序不健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 题。通过分析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或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索有利于改善居民 收入分配状况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经济增长下的居民收入公平合理分配,对于落实 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论文是在深入探究各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计量经济模型,引用 中国统计局的权威数据,对分别代表我国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情况的基尼系数、国内生 产总值构成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我国在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情况,将理论 与实证相结合,对我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基尼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实证分析;政策 II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NOMIC GROWTH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as economy maintained a rapid growth that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creased from 364.52 billion yuan in 1978 to 39.7983 trillion yuan in 2010, and our 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is generally well. However,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ncome, there have been an imperfect distribution order, income disparity and other issues.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es of economic growth on income distribution or income distribution on economic growth, explo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pproaches to help improve the income status, and achieving fair and 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under the high economic growth,are significant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exploring of the academics research achievements, citing authoritative data referring to the Chinese Bureau of Statistics to establish and test an econometric model which is constituted with the Gini coefficient representing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representing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o analyze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n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KEY WORDS gini coefficient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empirical analysis , policy III 目 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 文献综述1 1.3 相关理论回顾2 2 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现状3 2.1 我国收入分配的发展变化及问题3 2.2 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变化及问题4 2.3 实证检验及结论.4 3 政策建议.7 3.1 加快居民收入总量增长7 3.2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8 3.3 加大惠农政策9 3.4 完善税收调节体系.10 结束语12 致 谢13 参考文献14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 3645.2 亿元 增长为 2010 年的 397983.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 年的 GDP 比 2009 年的 GDP 增长 10.3%,增速比 2009 年加快 1.1 个百分点,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出现了分配秩序不健全、居民收入分 配不平等加剧等问题。 若以基尼系数来衡量总体收入差距,从历史的比较看,1978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 为 0.16,1998 年上升到 0.386,2001 年为 0.395,我国 2009 年的基尼系数是 0.47, 在所有公布的 135 个国家中名列第 36 位,0.5 以上的国家有非洲几个内战国家,贩 卖白粉大国哥伦比亚等。并且,中国大陆基尼系数 2010 年超过 0.5,说明我国在较 短时期内中国收入差距程度从接近绝对平均发展到了悬殊程度。 通过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现状,研究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或收入分配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索有利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高 经济增长下的居民收入公平合理分配,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1.2 文献综述 在当代诸位学者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 库兹涅茨在 1955 年提出的“倒 U 假说”,他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经济的 发展会使收入差距扩大,但随着经济增长的推进,收入差距将逐渐缩小,即收入差 距随经济增长而呈现倒 U 型变化。 而后,我国经济学界有很多学者围绕着中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 着“倒 U 假说”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夏文彬(2009)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出发,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 分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在一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 定阶段上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另外的发展阶段上表现为 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对它们的关系进行描述,可以概 括为一个近似的倒 U 曲线。而且,YanQin(2009)的关于中国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 论文里,也通过分析城市化对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对库兹涅茨的倒 U 假说 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 但是,伍晓榕(2007)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 法,对我国 1978 年至 2005 年间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经 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还存在短期均衡关系;两者关 系越来越不协调且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牛似虎 (2010)则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应重视需求角度;同时,他也 通过 Murphy、Shlefer 和 Vishny 的收入分配与市场需求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经济 的发展实践,说明经济增长是收入不平等的重大影响因素,而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会通过减少国内需求降低市场规模,阻碍经济发展。 1.3 相关理论回顾 本文引入我国 1990 至 2009 年的基尼系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建立了一个计量经 济模型来进行协整检验。下面就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做一简单回顾: 基尼系数是西方经济学中以基尼命名,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 1922 年提出的用以说明和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数量指 标,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不平等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所以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 判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基尼系数数值界于 0-1.0 之间,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差距 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 0.2 以下表绝对平均;0.2-0.3 之间表比较平均;0.3-0.4 之间表较为合理;0.4-0.5 之间表差距较大;0.5 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因其核算方 法科学,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精确、灵敏,本文将引用我国近几年的基尼数据, 来分析我国的收入分配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 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 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能够表示社会财富的 增加。一国的 GDP 大幅增长,反映 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 ,消费 能力增强。若一国的 GDP 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衰退,消费能力减弱 。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 本文将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 GDP 数据,研究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 协整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数量经济学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建模理论。 基本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非平稳,但它们某个线性组合平稳, 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协整分析的经济意义在于, 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各自长期波动规律的变量,若它们之间协整,则它们之间 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反之,如果这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非协整,则它们之间不 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理论从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出发选择模型的 变量,使得数据基础更加稳定,统计性质更为优良。一般步骤为:先分析各变量的 平稳性,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的Granger因果关系。 2 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现状 2.1 我国收入分配的发展变化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很快,但是,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2007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9.5%, 为 1985 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 3.33:1.00,绝对差距 达到 9646 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2008 年延续了这种扩大趋势,城 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 3.33:1.00 扩大为 3.36:1.00,绝对差距首次超过 1 万元。 近 5 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5 年人均累计增收 2000 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 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这对刺激农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发 展很不利,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消费结构,也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从行业看,城镇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平等改革的滞后性导致城镇机关、 事业单位与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存在较大不平等,直接导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距 。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企业高管的高工资、高福利、高保障与农民工、灵活就业 人员、国有困难企业职工等低收入群体的低工资、低福利、低保障形成巨大反差, 使实际收入差距要比名义收入差距更大。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前 10 个行业与最 低的后 10 个行业之间的差距,由 2005 年的 3.5 倍扩大至 2009 年的 4.1 倍。 从地区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拉大的 趋势。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 1978 年的 1.10:1.00:1.01 扩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 大到 2005 年的 1.520:1.000: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 1978 年的 1.09:l. 00:0.91 扩大到 2005 年的 1.6:1.0:0.8。2009 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城镇居 民年人均收入方面,最高的上海市已经比最低的青海省高出两倍多,东部地区的收 入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 而出现这些情况的部分原因是政府在再分配领域的缺位,政府既没有从政策宣 传上提倡和鼓励社会高收入者建立各种救助基金和进行捐献,也缺乏扶持民间力量 进入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社会机制,这样,对于扶助弱势群体的作用收效甚微。 而且,税制结构的不合理,税收调节体系的不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不规范 ,影响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并存在强化收入不均等的趋向。 2.2 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变化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 9.8%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 ,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并在 1992 年至 1996 年和 2003 年至 2007 年两次连续 5 年 每年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我国经济率先 重回高速增长轨道。2010 年经济增长率达到 10.3%,GDP 总量超过 39 万亿元,人 均 GDP 在 2.9 万元 (约 4000 多美元)以上,达到了当代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水平 。 根据目前的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 战。主要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全国 各大城市的房价飙涨,增加了居民的负担;目前的社会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给社会 带来不安定因素,尤其是大城市的边缘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农业面临新的挑战 ,如劳动力不足,因为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还有,因一些不合理 征地,使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所以,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 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2.3 实证检验及结论 为揭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 1990 年至 2009 年的国内生 产总值(GDP)和基尼系数(GINI),但是表 2-1 中的 GDP 数据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 包含价格水平考虑,尤其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很大不确定性,所以在计算过程中使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 用实际 GDP,即各年的 GDP 与以 1990 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比值,另外, 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 GDP 和 GINI 分别取对数,记为 LNGDP 和 LNGINI。 表 2-1 1990-2009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基尼系数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基尼系数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基尼系数 199018667.80.32200099214.60.35 199121781.50.292001109655.20.36 199226923.50.312002120332.70.40 199335333.90.352003135822.80.42 199448197.90.342004159878.30.45 199560793.70.322005184937.40.44 199671176.60.302006216314.40.46 199778973.00.332007265810.30.45 199884402.30.342008314045.40.47 199989677.10.342009340506.90.47 注:表中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10,1990-2007 年的基尼系数来源 于华中科技大学李飞的博士论文税收成本及其控制问题研究(2009),2008 和 2009 年的基 尼系数来源于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 2.3.1 单位根检验 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发现,大部分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为了避免对非平 稳序列进行回归造成的伪回归问题,需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表 2-2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 ADF 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形式 (C,T,K) ADF 统计量 5%临 界值 1%临 界值 DW 值结论 LNGDP(C,T,1)-3.278764-3.690814-4.5715591.940266非平稳 LNGINI(0,0,1)-2.109130-1.961409-2.6997691.819059非平稳 DLNGDP(C,0,1)-2.672391-3.052169-3.8867511.894538平稳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6 DLNGINI(0,0,1)-2.982377-1.962813-2.7080942.190631平稳 注:DLNGDP、DLNGINI 分别表示变量 LNGDP、LNGINI 的一阶差分;检验形式(C,T,K)中 的 C,T 和 K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 结果如表 2-2 所示,LNGDP 和 LNGINI 的 ADF 检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 平稳,即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因此,LNGDP 和 LNGINI 两个序列都是一阶单 整 I(1)的,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2.3.2 协整检验 为研究 LNGDP 和 LNGINI 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采用约翰森法 对两者进行协整检验。 表 2-3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特征值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值1%临界值结论 0.69778434.5643831.15385None 0.51501213.0253516.55386At most 1 如表 2-3 所示,当显著性水平为 1%时, 只有第一个似然比统计量大于其临界值, 因而第一个原假设被拒绝,即 LNGDP 和 LNGINI 之间有且仅有 1 个协整关系。其 协整方程如下: LNGINI= -2.32+0.16LNGDP (-2.77)(2.76) R2=0.91 D.W=1.40 所以,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之间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率提高, 基尼系数上升;基尼系数下降,经济增长率下降,两者同方向变化。 2.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可以揭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无法 揭示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而格兰杰因果(Granger Causal)检验可以解决此问 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知道究竟是由于经济增长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还是因 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7 表 2-4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检验结果 由表 2-4 中 LNGDP 和 LNGINI 之间进行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在 5%的 显著性水平下,两者在滞后 1 期时互为因果关系。说明 1990 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 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但同时收入差距的加剧也对经济增长 产生了影响。 2.3.4 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收入分配状况不仅是对经济增长结果的反映,更是影 响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 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 关系,GDP 每增长 1%,基尼系数增长 0.16%;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收 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引起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所以,针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和 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也要解决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分配不 平等问题,以实现高经济增长下的居民收入公平合理分配。 3 政策建议 3.1 加快居民收入总量增长 3.1.1 发展经济,充分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居民收入才有稳定来源,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充分就业的 必要条件。我们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地资金和技术,增加社 会投资总量,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特别 是那些能耗低、污染少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以吸纳更多的企业下岗人员、城镇待业 零假设滞后期F 值Probability 结论 (5%的显著性水平) LNGDP dose not Granger Cause LNGINI15.923080.02704拒绝 LNGINI dose not Granger Cause LNGDP14.565680.04841拒绝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8 人员以及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剩余劳动力;三是继续实施劳务输出政策,并加大力 度对无业人员、下岗职工进行各种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 业能力。 3.1.2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实现有效需求的较快增长,以促进我国的经 济发展。事实上我国目前一些产品不是没有需求,而是居民消费启动不起来。为此, 建议地方政府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氛围,利用媒体做好启动居民消 费的宣传工作,提倡适度负债和超前消费,引导和推动居民从储蓄型消费向信贷型 消费转变,使居民家庭能够真正“敢花未来的钱” 。 3.1.3 建立建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扩大内需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目前, 部分效益较差的企业,其失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仍难以保证。为此,建立健 全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必要。这就要求政府尽快完善并实施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 疗保险,用法律、法规约束用人单位和职工,规范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兑现城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使每个居民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同时要帮助困难企业 解决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等的拖欠问题;出台针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职工参 加社会保险计划;建立政府与社会共担的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城镇低保人员难以享 受的医保问题,从而做到保护弱者,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3.2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是要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农村扶贫标准、城镇最低工资标 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 产性收入。三是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税务、金融等杠杆综合调节 作用,整顿分配秩序,利用税收制度对富有阶层进行必要调节,对低收入者给予适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9 当的转移支付,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和消除不公等现象。 3.3 加大惠农政策 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需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加强农业 基础,繁荣农村经济。主要有: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 ” 等政策实施力度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改革和完 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 农村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 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3.3.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水土资源丰富的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 水源工程建设,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 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强 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大力发展 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 炕改造;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推广;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 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 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 ,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3.3.2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0 农机具购置补贴,简称为“四补贴”。要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积极扩大农 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范围,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 贴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各地对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健全农业再保 险体系和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扶贫 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鼓励农民优化种 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 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 多收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3.3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努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改 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 活保障水平。 3.4 完善税收调节体系 3.4.1 建立合适的税收调节体系 针对我国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即单一、缺失、弱化的状 况,建立多税种,立体式、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也就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 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使税 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3.4.2 运用综合调控手段,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控 一是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1 二是深化消费税制改革。充分发挥消费税商品课税再分配功能,对必需品适用 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三是可考虑对储蓄存款利息课征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以及开征物业税、 遗产税等税种。 3.4.3 完善税收政策 把“富民优先”作为经济发展新阶段以及解决基尼系数拉大问题的重大经济政 策,对低收入者实施积极的税收扶持政策。 一是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需要政府在取消农业税之后,对农业 生产资料采取更加优惠的增值税税率,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减轻农民负担。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民营经济得到长远发展。 三是加大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 3.4.4 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非常态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 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做好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 基础工作。目前,高收入阶层主要为企业家、影视歌星球星、垄断行业从业者、政 府官员“寻租”灰色收入者、非法地下经济暴发户等,所以要加强对垄断收入的监 管;积极推行存款实名制,并逐步创造条件实行金融资产实名制,限制非法收入; 对黑色收入和腐败收入、灰色收入、钻各种政策空子所得的非常态收入要采取有效 手段加以打击和取缔。 但是,在解决贫富悬殊、化解基尼系数“越警”方面,税收的作用毕竟有限, 必须和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 距扩大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2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但是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居 民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吸引国内外学 者进行广泛的研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提高,是中国长期 的发展目标,同时中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致力于国民收入分配均衡发展的和谐社 会,又是中国长远的发展任务。所以,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与 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两者之间 的关系,对代表国家收入分配情况的基尼系数和代表经济增长情况的国民收入构成 的数学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用实证结果说明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具 有双向因果关系,并在正确分析我国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合 理的对策。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 致 谢 转眼之间,我已在XXXXXX度过了充实的四年大学生活。这四年的时间弥足珍贵, 因为我不仅这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也结识了许多朋友。 在临毕业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 老师。我是在写论文时初见 XX 老师的,但是在此之前知道他是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并且发表学术 论文 10 多篇,是位热心负责,学识丰富的讲师。在指导我写论文的过程中,老师严 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