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_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doc_第1页
KV_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doc_第2页
KV_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doc_第3页
KV_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doc_第4页
KV_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110/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姓 名: 院 (系):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时间:2013年12月20日至 2014年01月12日目录摘要1第一章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第二章 主变压器的选择3第一节 主变容量、台数的选择3第二节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3第三章 电气主接线与配电装置5第一节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主接线形式和选择5第二节 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5第三节 电气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8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10第五章 变压器一次侧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13第一节 高压断路器13第二节 高压隔离开关15第三节 电流互感器17第四节 电压互感器20第五节 避雷器21第六节 母线22结束语25参考文献2627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一个110/10KV的变电所,首先根据各个电压等级的负荷进行变压器容量的计算,进而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及型号等。其次根据主接线的可靠性及其运行的灵活性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并从经济和技术方面进行比较,选取最优接线方式。再次,根据主接线选择短路点,并画出等值网络图进行短路计算,根据各短路点计算三相短路电流、短路流量和短路冲击电流的值。最后根据短路计算选取各个电压等级的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针,并进行校验。同时进行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并简单的做防雷保护。 关键词:变压器 短路电流 电气设备 继电保护第一章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变电站的作用:1) 变换电压等级2) 汇集电流3) 分配电能4) 控制电能的流向5) 调整电压按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1)枢纽变电所 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有多个电源和多回大容量的联络线,变电容量大,高压侧电压为330-500kv。蜷缩停电时,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瘫痪。2)中间变电所 中间变电所一般位于系统的主要环路线路中或系统主要干线的接口处,汇集有2-3个电源,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同时又降压供给当地用户,主要起中间环节作用,高压电压为220-330kv。全所停电,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3)地区变电所 地区变电所对地区用户供电为主,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所,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220kv。全所停电时,仅该区域中断供电。4)终端变电所 终端变电所位于输电线终端,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不承担功率转送任务,高压侧电压为110kv及以下。全所停电时,仅使其所供用户中断供电本次变电站为地区变电站,系统为无穷大系统。地区变电站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主要变电站,高压侧一般为110KV-220KV。全站一旦停电,将使该地区中断供电。本次变电站为地区变电站,系统为无穷大系统。110KV 变电站属于高压网络,该地区变电所所涉及方面多,考虑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站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站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本次设计的变电所属于地区变电站,主要满足该地区工业和居民用电。变电站电源来自两台发电机和系统电源。110KV有两回出线。第2章 电气部分设计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电气设备。变压器的选择包括变压器容量、台数的确定和型式的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如果台数选的过多,则会增加投资、占地面积和损耗,增加控制和保护设置的数量,增加运行和检修的工作量;如果选的容量过小、台数过少,则可能封锁发电站剩余功率的输送,或限制变电站负荷的需要,影响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功率交换及运行的可靠性等。因此,合理选择主变压器是电气主接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节 主变容量、台数的选择变压站主变的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考虑,并应按照其中一台停用时其余变电站能满足变电站最大负荷的60%70%(35110KV变电站为60%)或全部重要负荷。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变压器一般装设2台变压器。本次所设计的变电站,负荷P为30MW,其中重要负荷率为66%。S=30.0(MVA)按重要负荷选择: S=19.8(MVA)按经济性选择: S=21.0(MVA)则其最大负荷为30.0MVA。满足其重要负荷为21.0MVA。 由前设计任务书可知、正常运行时,变电所负荷由110kV系统供电,考虑到现今社会用户需要的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和将来发展,应采用两台容量为25MVA的变压器并联运行,互为备用。第2节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主变压器应根据安装位置的条件,按用途、绝缘介质、绕组形式、相数、调压方式及冷却方式确定变压器的型式,在可能的条件下,优先选择三相变压器、自耦变压器、低损耗变压器和无励磁变压器。一相数的确定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在330kv及其以下的发电厂和变电所中,均采用三相变压器。因为一台三相芯式变压器较同容量的三相组式变压器的三台单相变压器投资小、占地少、损耗小,同时配电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二、绕组数的确定由于本变电站只有两个电压等级,为了节约资源,因此选用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连接方式的选择变压器的绕组连接方式必须考虑电力系统或机组同步并列的要求及限制3次谐波对电源的影响等因素。我国110KV及以上的电压级别,变压器绕组均用“YN”的接法,即星型有中性点引出并直接接地。35KV及以下(不含0.4KV及以下)一般用三角形方式,则选用“YNd11”绕组型式。四、调压方式的选择变压器的电压调整使用分接开关切换变压器的分接头,从而改变其变比来实现。对于110KV及以下的变压器,宜考虑至少有一级电压采用有载调压。综上考虑,并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38页,表-5)选择SFZ10-25000/110型变压器。变压器的参数如下表:表2.1 主变SFZ10-20000/110变压器参数表型号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KV)联结组号空载损耗(KW)短路损耗(KW)空载电流(%)短路阻抗(%)SFZ10-25000/110250001108* 1.25%,11YNd1124.9104.60.910.5第三章 电气主接线和设备配置第一节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主接线形式与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选择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根据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建设规模、电压等级、线路回数、负荷等具体情况来确定,电气主接线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灵活、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安全性 安全性包括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要满足这一点,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正确选择电气设备及正常情况下的监视系统和故障情况下的保护系统,考虑各种保障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2、 可靠性 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可以用主接线无故障工作时间占全部时间的比例来表示。 1)研究主接线的可靠性应注意的问题。主接线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可靠程度,采用可靠性高的电气设备可以简化接线。 2)对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的具体要求。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可以定量计算,也可以定性分析,一般对地位重大的大型发电站枢纽发电站才要进行可靠性的定量计算。在定性分析主接线的可靠性时,主要考虑一下方面: 1)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 2)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出线的回路和停电时间,并保证对重要负荷的供电。3、灵活性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操作方便、运行灵活的要求。 4、经济性即在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操作方便这四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投资节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失少、运行维护费用低、电器数量少、选用轻型电器是节约投资的重要措施。根据以上的基本要求对主接线进行选择。 电气主接线的类型和选择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使用的开关电器较多,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大,投资较大,母线故障或检修时影响范围较大,适用于进出线较多并且有扩建和发展可能的发电厂和变电站,接线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所有电源和引出线回路都连接与同一组母线上,为了便于每回路的投入和切除,在每回进出线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1、主要优点:接线简单清晰,采用设备少,投资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2、主要缺点:运行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或故障时,该回路停电;母线任一元件故障、检修都要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3、适用范围:1)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2)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3)11022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二、 单母线分段接线1、主要优点:母线发生故障时仅故障母线停止供电非故障母线仍可继续工作,缩小母线故障影响范围。对双回路供电的重要用户,可将双回路接于不同的母线段上,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是目前中间变电所最常用的主接线方式。2、主要缺点: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或故障时,该回路停电;当一段母线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在该段上的全部电源和引出线,这样减少了系统的供电量,并使该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3、适用范围:1)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变电站有两台主变时。 2)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3)11022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34回。三、 双母线接线1、主要优点:1)供电可靠,通过两组母线隔离开关得到换操作,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至于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检修任一组的母线隔离开关时只停该回路。2)扩建方便,可向双母线的左右任何一个方向扩建,均不影响两组母线的电源和负荷的平均分配,不会引起原有回路的停电,以至连接不同的母线段,不会如单母线分段那样导致交叉跨越。3)便于试验,当个别回路需要时单独进行试验时可将该架路分开,单独接至一组母线上。2、主要缺点:1)增加一组母线和每回路需增加一组母线隔离开关,投资大。2)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利用母线隔离开关进行倒闸操作,操作步骤较复杂,容易误操作。3)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或故障时,该回路停电3、适用范围:1)610kv配电装置,当短路电流较大、出现需带电抗器时。 2)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8回及以上时。 3)1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4)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回及以上时四、 双母线分段接线1、主要优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当工作母线的任一段检修或故障时,可以把该段全部回路倒换到备用母线上而不用停电。2、主要缺点:断路器及配电装置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费用较高。3、适用范围:1)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的发电机容量或负荷为25MW及以上时。 2)220kv 配电装置,进出线回路数为1014回时,采用双母三分段;进出线回路数为15回及以上时,采用双母四分段。五、 增设旁路母线的接线是在单母线分段基础上增加旁路母线和旁路闸刀。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母线故障或断路器检修时停电范围,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旁路母线不带电,类似于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当需要检修断路器时,可合上旁路断路器和相应的旁路闸刀,然后断开需要检修的断路器和二侧闸刀。1、主要优点:进出线断路器检修时,由专用旁路断路器代替,通过旁路母线供电,该回路不供电。2、主要缺点:增加了很多旁路设备,增加了投资和占地面积,接线及倒闸操作较复杂。3、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110220kv 配电装置,线路输送距离较远,输送功率较大时。六、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对于110kv,以上五种方案,单母线接线可靠性低,当母线故障时,各出线需全部停电,不能满足1,2类负荷供电性的需求,故不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因不可避免进出线发生交叉,故不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和增设旁路母线的接线也能满足要求,但其投资大,经济性能差。综合考虑,采用双母线接线。对于10kv侧,因有大约6回出线,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综合考虑,选用单母分段接线形式。第2节 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短路是电力系统中时常发生的故障。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将引起设备短时发热,并产生巨大的电动力。因此,短路电流直接影响电气一次设备的选择和安全运行。因此,在电网规划和设计主接线时,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1) 采取合适的网络结构2) 选取适当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3) 采取高阻抗的设备限制短路电流4) 采取限流电抗器第三节 电气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一、 隔离开关的配置1、接在220KV及以下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2、断路器的两侧均应装设隔离开关,以便在断路器检修时隔离电源。3、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普通型变压器均应通过隔离开关接地;自耦变压器的中性点则不必装设隔离开关。4、安装在出线上的耦合电容器、电压互感器不用装设隔离开关。二、 接地开关或接地器的配置1、为保证电气设备和母线的检修安全,35KV及以上每段母线根据长度宜装设12组接地开关或接地器。母线的接地开关宜装设在母线电压互感器和母联隔离开关上,也可装于其他回路母线隔离开关的基座上。2、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的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靠断路器侧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宜配置接地开关。双母线接线两组隔离开关的断路器侧可共用一组接地开关。3、66KV及以上主变压器进线隔离开关的主变压器侧宜装设1组接地开关。三、 电压互感器的配置1、电压互感器的数量和配置与电气主接线方式有关,应满足测量、保护、同期和自动装置的需要,并保证在运行方式改变时,保护装置不得失压,同期点两侧都能提取到电压。2、6220KV电压等级的每组主母线上三相装设电压互感器,用于供电给母线、主变压器和出线的测量、保护、同步设备、绝缘监察装置(635KV)等。3、当需要监视和检测线路外侧有无电压时,在出线侧的一相上装设电压互感器。四、 电流互感器的配置1、凡装有断路器的回路均应装设电流互感器,其数量应满足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要求。2、110KV及以上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各个回路,一般应按三相配置;35KV及以下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各个回路,按具体要求按两相或三相配置。3、为了防止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的套管闪络造成母线故障,电流互感器通常布置在线路断路器的出线侧或变压器断路器的变压器侧。4、变压器的中性点也应装设电流互感器。五、 避雷器的配置1、配电装置的每组母线上应装设避雷器,但进出线都装设避雷器时除外。2、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为分级绝缘切装有隔离开关时应装设避雷器。3、变电所的110220KV线路侧可装设避雷器。六、 断路器的配置1、在变电所的进线出线均需装设断路器。2、接地线不需装设断路器。第4章 短路电流计算 图4.1 等值网络图选取=100MVA和基准电压Ud1=115kv,Ud2=10.5kv,则基准电流为I=0.502(KA)I=5.77(KA)计算各元件电抗标幺值:X*=0.116X*=0.112X*=X=0.4350.00756=0.106X*=X=0.082变压器之前的总标幺值XL*=0.104 X*=X*=0.42K1点短路电流=4.83(KA) =2.55=12.32(KA) =1.51=7.29(KA)K2点短路电流=/(XL*+XT*)=18.38(KA)=2.55=48.02(KA) =1.51=27.75(KA) =305(MVA)最小运行方式:X*=0.141X*=X=0.116变压器之前的总标幺值XL*=X*+X*=0.257X*=X*=0.42K1点短路电流=1.95(KA) =2.55=4.97(KA) =1.51=2.94(KA) =389(MVA)K2点短路电流=/(XL*+XT*)=8.52(KA)=2.55=21.73(KA) =1.51=12.87(KA) =148(MVA)第五章 变压器一次侧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第一节 高压断路器一、 110KV侧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一)高压断路器的选择1、该回路为 110 kV电压等级,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2、高压断路器的额定电压UN应不低于所在电网的额定电压UNS,即UNUNS=110KV3、高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应不低于所在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Imax,即INImax。I=A=131A根据上述计算,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39页,表-7)可知,高压断路器选用LW33-126型。(二)高压断路器的校验1、开断电流校验额定开断电流校验应满足II或SS。由于为无穷大容量系统,故I=4.83KA1s故可忽略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则短路电流热效应的等值计算为tima=tItt=31.54=3969(KAS)Itima=4.251.6=28.9(KAS)IttItima 所选断路器满足热稳定性条件。 3、断路器的动稳定性校验 动稳定校验条件为ii,而 i=10.84KA i=80KA 断路器动稳定性也满足要求。因而选用LW33-126型高压断路器满足要求 表5.1 高压断路器SW33-110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极限通过电流峰值(KA)4s热稳定电流(KA)合闸时间(s)分闸时间(s)SW33- 126126315031.58031.50.10.03二、 10KV侧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一)高压断路器的选择1、该回路为 10 KV电压等级,故选用真空断路器。2、高压断路器的额定电压UN应不低于所在电网的额定电压UNS,即UNUNS=10KV3、高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应不低于所在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Imax,即INImax。因为有6回出线,假设各出线负荷相等。 I=1.44KA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39页,表-7)可知,变压器侧高压断路器选用ZN12-12型。 表5.1 高压断路器ZN12-12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极限通过电流峰值(KA)4s热稳定电流(KA)合闸时间(s)分闸时间(s)ZN12-1212160040100400.10.065(二)高压断路器的校验1、开断电流校验额定开断电流校验应满足II或SS。由于为无穷大容量系统,故I=17.59KA1s故可忽略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则短路电流热效应的等值计算为tima=tItt=404=6400(KAS)Itima=17.591.1=340.35(KAS)IttItima 满足条件 3、断路器的动稳定性校验 动稳定校验条件为ii,而 i=32.37KA i=100KA 满足条件 因而选用ZN12-12型高压断路器满足要求 第二节 高压隔离开关一、 110KV侧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一)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1、高压隔离开关的额定电压UN应不低于所在电网的额定电压UNS,即UNUNS=110KV。2、高压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IN应不低于所在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Imax,即INImax=131A。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0页,表-8)可知,高压隔离开关选用GW4-126型。 表5.3 高压隔离开关GW4-126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极限通过电流峰值(KA)4s热稳定电流(KA)操作机构型号备注GW4-1261266305020CS17-G或CJ6户外(二)高压隔离开关的校验1、断路器的热稳定性校验 短路时间 t=t+t=1.1+0.5=1.6(s)1s故可忽略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则短路电流热效应的等值计算为tima=tItt=204=1600(KAS)Itima=17.591.1=340.35(KAS)IttItima 满足条件 2、断路器的动稳定性校验 动稳定校验条件为ii,而 i=32.37KA i=50KA 满足条件 因此所选隔离开关符合要求。二、 10KV侧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一)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1、高压隔离开关的额定电压UN应不低于所在电网的额定电压UNS,即UNUNS=10KV2、高压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IN应不低于所在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Imax,即INImax=1.44kA。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0页,表-8)可知,高压隔离开关选用GN2-12型。(二)高压隔离开关的校验1、热稳定性校验 Itt=5010=25000(KAS) Itima=17.591.1=340.35(KAS) IttItima 满足条件2、 动稳定性校验 动态稳定性的条件为ii,而 i=100i=44.85KA满足要求因此所选隔离开关符合要求。 表5.4 高压隔离开关GN10-12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极限通过电流峰值(KA)4s热稳定电流(KA)操作机构型号备注GN2-1212200010050(10)Cs9或cj2户内第三节 电流互感器一 、 11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一)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UN应不低于所在电网的额定电压UNS,即UNUNS=110KV2、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IN应不低于所在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Imax,即 INImax=131 A3、为使电流互感器能多带二次负荷和减少电缆截面,提高准确度等级,采用5A。 4、35KV及以上户外用电流互感器,采用支持式和套管式。 5、同一个电流互感器,既供测量仪表又供保护装置用,选择具有两个不同准确度等级二次绕组的电流互感器。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3页,表-13)可知,选用LCWD-110型。表5.5 电流互感器LCWD-110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一次电流(A)级次组合额定二次缝负荷10%误差 1s热稳定倍数动稳定倍数倍数0.5级1级LCWD-110(2*50)(2*300)0.5/11.21.21575150(二)电流互感器的校验1、电流互感器的动稳定校验KI=150600=127279A=12.7KAi=10.84KA 所以满足动态要求 2、电流互感器的热稳定性校验 (KI)t=(750.6)1=2025(KAS) Itima=4.251.6=28.9(KAS) (KI)tItima 满足要求 3、准确度等级校验 不防设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所接仪表和继电器的连接导线长度为10m,二者的功率均为1VA,电流表功率5VA,采用 BV-500-1型2.5的铜芯塑料线。 0.5级=1.2 =5A 则 =5*1.2=30(VA) 及0.5级=30VAA=2.5,=0.131()=21+5+5(0.131+0.1)=12.8VA=30VA满足准确度要求二、 1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一)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UN应不低于所在电网的额定电压UNS,即UNUNS=10KV2、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IN应不低于所在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Imax,即INImax=1.44kA。3、为使电流互感器能多带二次负荷和减少电缆截面,提高准确度等级,采用5A。4、610KV户内用电流互感器,采用穿墙式和浇注式。5、同一个电流互感器,既供测量仪表又供保护装置用,选择具有两个不同准确度等级二次绕组的电流互感器。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3页,表-13)可知,选用LAJ-10型。表5.6 电流互感器LAJ-10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一次电流(A)级次组合额定二次缝负荷10%误差 1s热稳定倍数动稳定倍数倍数0.5级1级LAJ-101000-15000.5/D11105090(二)电流互感器的校验1、电流互感器的动稳定校验KI=901.5kA=190.92KAi=44.85KA 所以满足要求2、电流互感器的热稳定性校验 (KI)t=(501.5)1=5625(KAS) Itima=17.591.1=340.35(KAS) (KI)tItima 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3、准确度等级校验 不防设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所接仪表和继电器的连接导线长度为10m,二者的功率均为1VA,电流表功率5VA,采用 BV-500-1型2.5的铜芯塑料线。 0.5级=1 =5A 则 =51=25(VA) 及0.5级=30VAA=2.5,=0.131()=21+5+5(0.131+0.1)=12.8VA=25VA满足准确度要求第四节 电压互感器一、 110KV侧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一)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所接电力网应在(0.91.1)U范围内变动,选择时满足U= U=110kv即可。2、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线间电压应为100V。3、110KV采用干式和串级电磁式电压互感器。4、一般供功率测量、电能测量以及功率方向保护用的电压互感器应选择0.5级或1级的;只供估计被测值的仪表和一般电压继电器的电压互感器选用3级为宜。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3页,表-13)可知,选用JCC2-110型。表5.7 电压互感器JCC2-110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容量(COS=0.9)(VA)最大容量(VA)备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辅助绕组0.5级1级3级JCC2-110110/0.1/0.150010002000串级式二、 1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一)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所接电力网应在(0.91.1)U范围内变动,选择时满足U= U=10kv即可。2、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线间电压应为100V。3、10KV采用油浸式或浇注式电压互感器。4、一般供功率测量、电能测量以及功率方向保护用的电压互感器应选择0.5级或1级的;只供估计被测值的仪表和一般电压继电器的电压互感器选用3级为宜。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3页,表-13)可知,选用JSJW-10型。表5.8 电压互感器JSJW-10型主要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容量(COS=0.9)(VA)最大容量(VA)备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辅助绕组0.5级1级3级JSJW-1010/0.1/0.1/3120200480960三相油浸式第五节 避雷器一、 110KV侧避雷器的选择与校验(一)避雷器的选择1、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U应不小于系统的最高相电压U=63.5KV。2、110KV中心点有效接地系统,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一般采用1.4倍系统最高相电压。3、110KV系统,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一般不大于5KA,雷电活跃区可大于5KA,但不超过10KA。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6页,表-18)可知,选用YH10W-100/260型。 表5.9 避雷器YH10W-100/260型主要参数型号系统额定电压(KV)避雷器额定电压(KV)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KV)直流1mA参考电压(KV)操作冲击电流残压峰值(KV)雷击冲击电流残压峰值(KV)陡波冲击残压峰值(KV)2ms方波通流容量(A)YH10W-100/26011010078145231260291600, 800二 、 10KV侧避雷器的选择与校验(一)避雷器的选择1、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U应不小于系统的最高相电压U=5.8KV。2、10KV三角形接法系统,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一般采用1.4倍系统最高相电压。3、10KV系统,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一般不大于5KA。4、有电缆段的架空线路,避雷器应安装在电缆头附近,其接地端应和金属外皮相连。5、避雷器的最短接地线与变电站、配电所的主接地网连接。在避雷器附近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6页,表-18)可知,选用YH5WZ1-13/36表5.10 避雷器YH5WZ1-13/36型主要参数型号系统额定电压(KV)避雷器额定电压(KV)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KV)直流1mA参考电压(KV)操作冲击电流残压峰值(KV)雷击冲击电流残压峰值(KV)陡波冲击残压峰值(KV)2ms方波通流容量(A)YH5WZ1-13/3610137.019.030.636.041.4200, 400第六节 母线 10KV侧母线的选择与校验(一)母线的选择1、母线的截面积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即A=832mm式中:I为导体最大持续工作电流;J为经济电流密度,这里取J=1.73。2、母线的材料、类型和布置方式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用铝,只有在大电流装置及有腐蚀性气体的户外配电装置中,才考虑用铜,这里选择用铝。矩形母线常用于35KV及以下、电流在4000A及以下的电力装置中。单条矩形截面积最大不超过1250 mm。当工作电流超过最大截面单条母线允许电流时,最多可用四条矩形母线并列使用。这里选用一条矩形母线。布置方式采用竖直放置,其建筑部分简单,机械强度高、可降低建筑高度,安装容易。则查表(电气工程基础冯建勤 冯巧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349页,表-1),考虑到未来发展,选用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