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村情调研报告_第1页
村官村情调研报告_第2页
村官村情调研报告_第3页
村官村情调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村官村情调研报告 一、柴湾村基本村情 1. 柴湾村概况 磁涧镇柴湾村是 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位于磁涧镇北部,东至洛新开发区,西接礼河村,陇海铁路和磁五路分别以东西向和南北向贯穿我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 5 个自然村, 14 个村民组, 485 户,总人口 1935 人,土地面积总计约 2300 亩,其中耕地面积约 1700 亩。 20全村工农业总产值 156 万元,人均年收入 4100 元。全村共有党员 56 人,村双委成员 5 人。村中第一大姓为孙家,第二大姓为党家。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约占 2%。村里大部分青壮年 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全村有小学 1 个,在校学生近 300 人,教师 18 人。 柴湾村一直坚持 “ 放开、扶持、搞活 ” 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村共有 11 个水泥预制板厂,是最大的水泥板生产集散地,并成立了水泥板行业协会。村双委计划今年进一步突出柴湾村水泥预制板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效应。 2. 历史与自然状况 柴下河湾处有良田数百亩,土地肥沃,本村因此得名 “ 柴湾 ” 。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柴湾的山里没有住着 神仙,河里也没有住着龙王,却也照样有她不俗的名气和灵气。 村北直面人称 “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 的邙山。涧河这颗璀璨的明珠从村南绕村而过,养育2 / 4 了一代又一代柴湾人。 村中铁路以北,有一古寺遗址,古名南泉寺。传说有一高僧,云游到此,坐地休息,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建立寺庙。因寺在泉南,故名南泉寺。汉武帝东巡东都经过此地,遂进寺上香,后普降春雨,百姓甚喜。 古寺遗址不易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于层峦叠嶂、茂林修竹处方见南泉寺。正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南泉。朝听晨钟,夕闻暮鼓。古时鼎 盛时期,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香火不绝。南来北往的香客不惜舟车劳顿,纷纷前来上香许愿。 3. 基层组织建设 柴湾村双委在村支书孙仓、村主任邓和平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 56 人,村双委成员 5 人, “ 双强 ”党员 17 人,多次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和 “ 五好 ” 党支部称号,柴湾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磁涧镇党委副书记王三虎誉为 “ 磁涧镇最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 ” 。 柴湾村双委坚持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 “ 加快发展,富民兴村 ” 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 “ 三级3 / 4 联创 ” 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柴湾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 “ 三会一课 ” 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 规范化。 4.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柴湾村双委以党的 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 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柴湾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发展经济的同进,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人民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0 以来,村双委抓住“ 村村通 ” 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 30 万元,新修水泥路面 2 公里;为了解决群众浇地难的问题,筹资 10 万元兴建一眼排灌站及渠道硬化配套 1 公里,可浇地面积 500亩;投资 4 万余元整治公路,硬化边沟 ;多方筹资投入教育基础工程,投资万余元,对校园实施绿化、硬化,完善配备了桌椅、电脑、图书、仪器等,使办公条件明显改善,使教育、教学质量年年上台阶。柴湾小学原来排全镇第 25名,现在进入前 10 名。实现了广播、电视入户率达 99%,特4 / 4 别是有线电视光纤入村,入户率达到 50%以上。村里设立了卫生室,合作医疗参 保率达 100%。 柴湾在县组织部援助下投资 20 万元建造一座两层村委办公大楼,现已投入使用,改变了原村室破烂不堪的旧面貌。除了植有护村林环卫全村外,柴湾还不断加大绿化家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