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5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_历年真题及答案.pdf_第1页
2002-2015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_历年真题及答案.pdf_第2页
2002-2015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_历年真题及答案.pdf_第3页
2002-2015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_历年真题及答案.pdf_第4页
2002-2015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_历年真题及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25 分分) l、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 )。 a、复杂性 b、群体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 d )。 a、人文教育 b、发展艺术 c、艺术教育 d、服务社会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学校管理以( c )为特征。 a、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力资源管理 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c )。 a、丹尼森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沃尔什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 a、1985 年 b、1992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p32 a、中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山西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d )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备 d、教学方法 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1、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 )。 a、因材施教 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c、扩大教学规模 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b )。 a、夸美纽斯 b、洪堡 c、赫尔巴特 d、范海斯 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b ) 。 a、 论语 b、 学记 c、 大学 d、 中庸 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 a ) 。 a、教育法 b、学位条例 c、教师法 d、高等教育法 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d )。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 d、威斯康辛大学 16、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 a、学衔 b、学位 c、学历 d、学识 17、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 a )。 a、北京大学 b、河南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苏州大学堂 18、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 a )。 a、申请立项 b、实验测试 c、理论概括 d、审核鉴定 19、( d )的建立,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a、国子监 b、书院 c、稷下学宫 d、太学 20、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 选项是( d )。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并重型 d、独立型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22、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 c ) 。 a、包含关系 b、被包含关系 c、比例关系 d、互补关系 23、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 )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任务 d、培养目标 24、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法律 2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 d ) 。 a、16 世纪前半期 b、17 世纪后半期 c、18 世纪前半期 d、19 世纪后半期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对的打对的打,错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教学是学生独立发现的一种活动。 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学生学 2、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3、我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 3000 年前就已出现。 4、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称之为专才教育。 5、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6、教学中的直观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7、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成正比。 8、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9、一套完整的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辅助教材。 10、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所以仅仅具有实践性。 11、启发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原则 12、一个学校科研能力及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层次和地位的唯一标志。 13、备课就是编写教案。 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14、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5、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l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24 分分) 1、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3 2、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44 3、高校课程结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14 4、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有哪些?169 四、论述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题,每小题小题,题,每小题 18 分,共分,共 36 分分) 1、请结合任教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131 2、请联系实际,试述高校或中专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表现196 2003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教师劳动特点的( c )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 a复杂性 b简单性 c群体性 d创造性 2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 c )。 a沃尔什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丹尼森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 c15一 50 d50 4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 d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 5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d )。 a中级人才 b中级专门人才 c高级人才 d 高级专门人才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 a1985 年 b1992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7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 世纪 70 年代起源于( a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中国 8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d )。 a北洋水师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三江师范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 b )。 a层次结构 b 科类结构 c形式结构 d能级结构 10高等学校管理以高等学校管理以( c )为特征。为特征。 a教学管理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学术管理 d物质资源管理物质资源管理 1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1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 a )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a文法医神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神哲理法 13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 )。 a经济 b 政治 c文化 d法律 14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 a学衔 b 学位 c学历 d学识 15.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b )。 a 论语 b学记 c 大学 d 中庸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17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教育任务 d培养目标 18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9.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关系属于( a )。 a心理关系 b 组织关系 c人际关系 d工作关系 20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哪一位教育家得成功经验( c ) 。 a凯洛夫 b陶行知 c马卡连柯 d 杜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小题 20 个空,每空个空,每空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 3000 )年前就已出现。 2 ( 太学 )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3据舒尔茨计算,美国 1929-1957 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33% )应归因于教育。 419 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 英才教育模式 ) 。 5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专业性) 、 ( 独立性) 、 ( 实践性)和( 创造 性 ) 。 61917 年蔡元培首先在中国北京大学实行( 选修制 ) 。 7科学研究是衡量( 高等学校水平 )的重要标志。 8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德国人( 洪堡 ) 。 10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可以分为( 集权 ) 、 ( 分权 )和( 并重 ) 。 11高等学校享有( 办学自主权 )和( 法人资格 ) 。234 12“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大学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到( 服务社会 ) 13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 教育目的 )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而具体的体现。 14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 通才 ) 。 15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是以课程对于( 专业的适应性 )来划分的。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44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40 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160 4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有哪些? 169 5简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 196 四、论述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请结合所任教的学科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 130139 2请联系实际阐述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2004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 “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c ) 。 a、复杂性 b、简单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2、早期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围绕( d )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 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a ) ,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d ) 。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b ) 。 a、1993 年 b、1995 年 c、1997 年 d、1998 年 6、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b ) 。 a、北洋水师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三江师范学堂 d、京师大学堂 7、据舒尔茨计算,美国 1929-1957 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d )归因于教育。 a、 10% b、15% c、 23% d、33% 8、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 c ) 。 a、 间接性 b、回归性 c、 实践性 d、相对性 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 b )的教育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c )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小 4,每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 ( ) 2、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 3、教学是学生独立发现的一种活动。( ) 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5、学生知识掌握多了,能力便自然得到发展。( ) 6、在教学中,直观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 7、教学方法仅仅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 8、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 9、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 10、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 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44 2、 简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192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 3、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那些? 160 4、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3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题,共题,共 30 分)分) 1、 请联系实际,试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196 2、 结合所任教学科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进行评述。 131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18 分)分) 某大学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赛课活动,他教态自然,普通话也很标准。上课开始 他先在黑板上认真写下了五个字的课题名称,然后用准备好的电脑课件,代替他那并不好 的黑板字。课后,听课的老师议论说,这堂课上得很好,假如这五个粉笔字不写的话, 这堂课更好,该青年教师无可奈何地说:“没办法,因为评课标准中,就有一条板书! 。 请你谈谈,教师是应该逐条对照评课标准来上课,还是根据教学目标来思考采取什么 样的教学策略。 答:1.教学评估 p163 2.上好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活跃。 五条标准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3.课堂教学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出发点和归宿,规范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教学过程中的艺术也是要注重的,板书是高 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应当符合审美需求。 4.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是辩证的统一。课件不能完全取代板书作用,单纯使用事先编 好的课件,只能提供预设性的内容。对于实际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如板书灵活方便。 所以,围绕着教学目标,板书水平应该跟上,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成功。 2005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高校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和( a ) 。 a、实践性 b、综合性 c、多样性 d、人文性 2、中图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 。 a、山西大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河南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a ) ,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5、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 d )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6、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7、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b ) 。 a、高级人才 b、高级专门人才 c、专门人才 d、中级专门人才 8、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b )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学计划 d、培养目标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方法和( d )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组织 c、教学设备 d、教学内容 10、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 a、发现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参观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 ) 2、据舒尔茨计算,美国 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23应归因于教育。33 ( ) 3、在教学中,直观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反了 ( ) 4、 学记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孔子论语述而 ( ) 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 ) 6、 “威斯康辛思想”即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 ) 7、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都属于教材。 ( ) 8、 “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 ) 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 ) 10、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简述高等教育目标的作用。p89 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p194-196 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p141 4、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53-54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 p69-171 2. 请联系实际,阐述高校教师的作用。p192-193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18 分)分) 有人说“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对课堂教学不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也没必要那么讲究。 ”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p130-138 2006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高校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和( 实践性 ) 。 a、文化性 b、多样性 c、创造性 d、发展性 2、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 d ) 。 a、利益追求 b、主要环节 c、发展重点 d、发展方向 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 c ) ,属大众化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d ) 。 a、核心 b、规范 c、概括 d、归宿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 。 a、1993 年 b、1995 年 c、1997 年 d、1998 年 6、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b ) 。 a、18 世纪末 b、19 世纪初 c、19 世纪末 d、20 世纪初 7、美国 19291957 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d ) 。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8、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c ) 。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9、 “教学相长”出自于( b ) 。 a、 论语 b、 学记 c、 中庸 d、 大学 10、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c )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 “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是指大学专业课教师应该贯 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 ) 2、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级专门人才 ( ) 3、班级授课制最初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 【捷克】夸美纽斯 ( ) 4、基础教育质量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 ( ) 5、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双向活动的过程。 ( ) 6、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 ) 7、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问题。178 () 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 ) 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教学要循序渐进。 引导思考 ( ) 10、综合化是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p71-72 2、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150 3、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114 4、简述高校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p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试述高校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p160 2、试结合所任学科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论述。p131-138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18 分)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教师发展学校”这个概念,但它并不是建立 一所新学校,而是赋予学校以教师教育的新功能。 “像蜡烛” “是春蚕” ,是人们称颂教师奉献精神的比喻说法。实际上,教师在燃烧自 身、奉献自己的同时,还应该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教师发 展,学校应当成为“教师发展学校” 。 请结合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对此谈谈你的看法。p196-200 思想;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 2007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 a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由性和( d ) 。 a、开放性 b、专业性 c、社会性 d、国际性 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 a ) ,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式、分权模式和( d ) 。 a、分层模式 b、自治模式 c、综合模式 d、并重模式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b ) 。 a、1993 年 b、1995 年 c、1997 年 d、1998 年 6、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性和 ( d ) 。 a、社会性 b、政治性 c、文化性 d、学术性 7、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 复杂性 ) 。88 a、复杂性 b、层次性 c、具体性 d、独立性 8、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和( c ) 。 a、综合文化 b、构成文化 c、改造文化 d、深化文化 9、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c ) 。 a、扩大教学成果 b、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教师因材施教 d、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10、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b ) 。 a、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 学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 中庸 d、 大学 二、判断题(对的打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小 4,每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备课就是指钻研教程和写教案。 ( )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学要循序渐进。 ( ) 3、高等教育再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 ( ) 4、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 ) 5、人的智力核心是想象力。 思维能力 ( ) 6、发现教学法的提出者是赞科夫。 布鲁纳 ( ) 7、稷下学宫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官立社会大学制度的确定。 太学( ) 8、高等教育对社会公平具有促进作用。 ( ) 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不同学校的具体化。 ( ) 10、进修培训是我国教师现阶段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怎样理解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p125-126 2、简述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p194-196 3、为什么说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p79 4、简述高校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内涵 p90-91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题,共题,共 30 分)分)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述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p130139 2、试述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p53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18 分)分) 有人说,开展素质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对大学生就没有必要了。对此你有什么 看法?请说说理由。 2008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洪堡最早提出了( a ) 。 a、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b、师生互动原则 c、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 d、工学结合原则 2、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 d ) 。 a、学术性 b、松散性 c、政治性 d、国际性 3、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 a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 “君子之教,喻也”说明教师讲授的语言应有( c ) 。 a、逻辑性 b、科学性 c、感染性 d、关联性 5、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性和( d ) 。 a、社会性 b、政治性 c、文化性 d、学术性 6、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高等学校权利结构模式,称为 ( c ) 。 a、欧陆模式 b、英国模式 c、美国模式 d、德国模式 7、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 a ) 。 a、通儒院 b、北京大学 c、大学堂 d、清华大学 8、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群体性和( b ) 。 a、专业性 b、示范性 c、自觉性 d、自由性 9、美国 19291957 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d ) 。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10、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 a ) 。 a、复杂性 b、层次性 c、具体性 d、独立性 二、判断题(对的打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 “教学相长”出自于论语 。 礼记学记 ( ) 2、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级专业人才( ) 3、私营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 ) 4、演示法开始于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 ) 5、 “教自由”和“学自由”两词是从柏拉图开始出现的。 洪堡 p25( ) 6、科研活动可以完善学生的心理结构。 ( ) 7、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岳麓学院。 稷下学宫 ( ) 8、取得了教师资格就意味着开始享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 ) 9、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受制于经济结构。 ( ) 10、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大量增加就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高校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什么?p196 2、高校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144 3、怎样理解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p75-76 4、高等学校开展教育研究的意义和内容有哪些? p176-178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知识改变命运”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何种价值?为什么?p77-79 2、人们常说,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应该“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 一点” 。对此,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你的看法。p137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五、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18 分)分)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发布 了2007 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 24 所北京地区高校的 3366 名老 师和 16591 名学生,调查数据显示:“有 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 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 42.7%和 60.3%。 ” 材料二:某高校“世界经济”课上,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讲授课堂内容,并不时地在 黑板上写板书。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多在看英语书和报纸、杂志。老师回过头,发现同 学都在干其他事情,生气地说:“把别的书都收起来,上课要认真听讲!”并紧接着说: “不要让我下去没收你们的书!”这时,一个同学小声嘀咕道:“没劲,都是书上的,讲 的又不精彩,有什么好听的,还不如早点勾重点。 ” 请结合高校教学的特点,对以上两则材料进行分析,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改变上述不良现象。 上好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目标明确;内容正确;语言感染;表达清晰;方法得当 2009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 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高校教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和( a ) 。 .实践性 b.综合性 c.多样性 d.人文性 2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 a.山西大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河南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4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 d )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 a )时,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5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6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b ) 。 a.高级人才 b.高级专门人才 c.专门人才 d.中级专门人才 7.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 a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8.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 d ) 。 a.分层模式 b.自治模式 c.综合模式 d.并重模式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方法和( d )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组织 c.教学设备 d.教学内容 10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 a.发现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参观法 1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 d ) 。 a.利益追求 b.主要环节 c.发展重点 d.发展方向 12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和( c ) 。 a.综合文化 b.构成文化 c.改造文化 d.深化文化 13、 “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c ) a复杂性 b简单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4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d ) 。 a.核心 b.规范 c.概括 d.归宿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b ) 。 a.1993 年 b.1995 年 c.1997 年 d.1998 年 16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b ) 。 a.18 世纪末 b.19 世纪初 c.19 世纪末 d.20 世纪初 17美国 19291957 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 者是( d ) 。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18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c ) 。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19 “教学相长”出自于( b )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0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c )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 ) 2据舒尔茨计算,美国 19291957 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23%应归因于教育。 ( ) 3在教学中,直观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 ) 4 学记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 ) 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 ) 6 “威斯康辛思想”即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 ) 7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都属于教材。 ( ) 8 “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 ) 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 ) 10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194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140 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3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1试述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 169 2请联系实际,阐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192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有人说“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对课堂教学不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也没必要那么讲究。 ”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010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的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的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育思想的是( b ) 。 a.老子 b. 孔子 c.孟子 d.荀子 2、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 d ) 。 a. 巴黎大学 b.哈勒大学 c. 波恩大学 d.柏林大学 3、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始于( b ) 。 a.18 世纪初 b. 19 世纪初 c. 19 世纪末 d.20 世纪初 4、大力提倡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 (b) a张之洞 b蔡元培 c陶行知 d张伯苓 5、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是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 c ) 。 a.评价经验 b.整合经验 c.评价结果 d.编辑教材 6、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7、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 b ) 。 a.个人本位 b.社会本位 c.英才教育 d.大众教育 8、 “教学相长”出自于( c ) 。 a.论语 b.中庸 c.学记 d.大学 9、教师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 d ) 。 a.教师劳动的研究 b. 教学组织的研究 c.教学设备的研究 d.教学方法的研究 10、选课制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 c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11、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 麓书院和( c ) 。 a.东林书院 b.万松书院 c.石鼓书院 d.茅山书院 12、作为一种正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发现法最早的提出者是( a ) 。 a.布鲁纳 b.洛扎诺夫 c. 斯金纳 d.巴班斯基 13、在 1681 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的国家是 ( c )高等师范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14、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性、创造性、实践性和( d ) 。 a.思想性 b.理论性 c.层次性 d. 独立性 15、 “君子之教,喻也。 ”说明了教师教学的语言应有( c ) 。 a.逻辑性 b. 科学性 c. 感染性 d.关联性 16、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群体性和( b ) 。 a.专业性 b. 示范性 c. 自觉性 d.随意性 17、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 a ) 。 a.效益性原则 b. 主体性原则 c. 协调性原则 d.层级性原则 18、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d ) 。 a.核心 b. 规范 c.概括 d.归宿 19、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是高校教师任职的( c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