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二一九二一九年一月iv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前言11、总论11.1 编制依据11.2评价目的及原则71.3 环境功能区划81.4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131.5评价范围151.6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201.7评价标准231.8主要评价因子311.9评价主要内容及评价重点321.10评价工作程序322、扩建前项目回顾性评价342.1企业概况342.2 扩建前项目概况342.3厂区平面布置412.4扩建前项目物料平衡432.5扩建前项目污染源分析442.6原有污染物排放情况562.7原环评落实情况582.8扩建前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593、扩建后项目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613.1扩建后项目基本概况613.2扩建后项目建设内容633.3扩建后项目产品方案663.4项目扩建的必要性683.5主要原材料的成分与物料能源消耗683.6扩建后项目工程分析763.7污染物排放汇总1124、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174.1 自然环境概况1174.2 社会环境调查1224.3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介绍1245、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1275.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27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34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375.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426、建设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1456.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456.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486.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496.4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1516.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537、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1567.1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论述1567.2地下水污染的措施1697.3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1697.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论述1747.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748、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1768.1 清洁生产1768.2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839、环境风险评价1849.1风险评价的目的1849.2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849.3环境风险识别1879.4源项分析及风险计算1939.5环境风险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计划1949.6基地废水处理厂风险防范措施2049.7本项目风险防范措施与基地联动方案2059.8 风险总结20610、公众参与20710.1 公众参与的目的20710.2 公众参与的形式20710.3公众参与结果20810.4公众参与结论2131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1411.1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21411.2环境效益分析2141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21612、项目选址与政策、规划相适性论证21712.1政策相符性分析21712.2广东省政策相符性分析21812.3区域规划相符性分析21912.4项目与基地准入条件的符合性22312.5小结2271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2813.1环境管理22813.2环境监测计划23013.3排污口规范化管理23113.4“三同时”验收一览表23214、结论与建议23514.1项目基本情况23514.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3514.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3614.4 主要环保措施及效果23714.5 清洁生产评价结论24014.6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24014.7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24014.8 项目建设的政策可行性24114.9污染物总量控制24114.10综合结论24114.11要求与建议242附件附件一: 项目地理位置;附件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三:营业执照;附件四:国土证;附件五:东莞德鑫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附件六:东莞市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意见;附件七: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废水竣工验收意见(东环验字200038号);附件八: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竣工验收申表;附件九: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废气和噪声环保验收意见(东环验2007207号);附件十: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监测报告;附件十一:东莞市危险废物转移计划报告表及协议;附件十二:广东省污染物排放许可证;附件十三: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附件十四:专家审查意见;附件十五:专家审查意见修改说明;附件十六:专家复核意见;附件十七:专家复核意见修改说明;附件十八:专家二次复核意见;附件十九:专家二次意见修改说明;附件二十:基地污水处理合同。附件二十一:项目审批登记表;前言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原名为东莞德鑫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鑫公司”),位于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中心点位置为北纬22512.38,东经1133751.73,原有环评报告上地址为东莞市沙田镇环保工业城,由于通过规划环评,变更为“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实际地址保持不变),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德鑫公司成立于1996年,主要经营五金电镀加工及销售,设有员工220名,主要工程为一条全自动电镀生产线,年生产加工的五金配件300吨,年电镀面积为10万m2。扩建前项目于1998年8月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1999年3月10日取得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环评批复意见,在同年的5月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同意更改项目名称为: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原来的“郑松江”改为“郑钟亮”。2000年1月24日取得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对扩建前项目废水处理设施竣工验收意见(东环验字200038号);2007年3月29日取得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原本项目废气及噪声竣工验收的意见(东环验2007207号)。为迎合市场,提高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拟增加投资600万人民币,在原厂区进行扩建,对原自动电镀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进、增加组装生产线、染色生产线、喷漆生产线、增加了加工制造设备以及配备了一条半自动电镀生产线。扩建后项目占地面积10409m2,总建筑面积10908.52 m2,年生产加工卫浴五金配件1160t,主要为卫浴五金配件的生产、电镀、喷漆、染色,其中年电镀卫浴五金配件产品1080t(含喷漆卫浴五金配件200吨,总电镀面积为13.25万m2,主要镀种为:镍、铜、铬、金)、染色卫浴五金配件50t、组装卫浴五金配件30t。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建设单位于2013年7月19日委托评价单位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接受委托后进行了项目现场勘察,基础资料收集,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情况及资料后,依据国家和广东省、东莞市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相关环评技术导则和规范,完成了东莞市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扩建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德鑫公司扩建后,年生产加工卫浴五金配件1160t,主要为卫浴五金配件的生产、电镀、喷漆、染色,其中年电镀卫浴五金配件产品1080t(含喷漆卫浴五金配件200吨,总电镀面积为13.25万m2,主要镀种为:镍、铜、铬、金)、染色卫浴五金配件50t、组装卫浴五金配件30t。扩建后项目主要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如下:(1)废水:生产废水总产生量50m3/d,其中前处理废水约为20.8m3/d,含镍废水约为11.4m3/d,含铬废水约为9m3/d,含氰废水为0.6m3/d,综合废水为2.7m3/d,混排废水为5.5m3/d。在专业基地内的废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前,各类废水分别按废水种类不同,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后,其中20m3/d通过现有排污口排放,其余30m3/d再经厂内的回用水设施处理后,回用于本项目的前处理、电镀工序及废水喷淋中,废水回用率为60%。待在专业基地内的废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项目电镀废水可执行基地电镀污水处理厂的接纳标准,电镀废水分类对应排入由专业基地铺设到厂区的各种废水管网(基地配套6条废水收集管,分别是混排废水管、前处理废水管、含氰废水管、含铬废水管、含镍废水管、综合废水管)进行深度处理,废水量30t/d经处理后回用到生产,其余废水20t/d处理后达标后排入狮子洋,废水回用率达到60%。生活污水产生量50.45t/d (14124.6t/a)。近期,生活污水经自建的污水处理措施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金和涌。 远期,待污水处理管网建成后,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隔渣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福禄沙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最后排入东江支流与狮子洋交汇处。(2)废气:盐酸雾、nox、硫酸雾分别配有一套碱液喷淋塔进行处理,经15m的排气筒排放,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50%。铬酸雾采用网格式酸雾净化器处理,氰化氢由密闭风管收集后引至楼顶的1套的氧化吸收塔装置处理后排气筒排放,分别由 25m的排气筒外排,废气经处理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氨气收集后引至楼顶的酸液喷淋塔处理后排放,排气筒高度15米,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的50%。锻造废气、天然气废气分别收集后经15m的排气筒排放,可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速率50%的限值。抛光粉尘收集经喷淋装置吸收处理后,引至楼顶15m高烟囱排放,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中的排放速率的50%限值的要求。喷漆废气采用“水帘柜+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处理后,引至楼顶达标排放,排放高度15米,均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中的排放速率的50%的要求。喷漆前处理超声波清洗有机废气收集到的有机废气(非甲烷总烃)由风管引至楼顶排放,排气筒高度为15米,则能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的要求的50%限值。备用发电机尾气引至15m高烟囱排放项目烟囱所处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易于扩散;另外,发电机使用频率极低,废气浓度不高,烟色可低于林格曼1级,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的排入速率限值的50%要求。厨房油烟经高效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由20m高的排气筒排放,处理后的烟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油烟2.0mg/m3,故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3)噪声: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是电镀生产线、喷淋生产线的机械设备、五金配件预处理抛光、通风设备等,噪声源强6590db(a)。建设单位采取隔声、消声和减震等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4)固体废物: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有边角料20t/a、漆渣0.11t/a、废滤料5t/a、废漆罐1.5t/a、电镀废滤芯废液51.98t/a、废活性炭2.5t/a、废抹布0.8t/a、废水处理污泥15t/a及尘渣0.32t/a等。边角料和尘料属于一般工业固废,售予厂家回收利用回收;漆渣、废漆罐、废水处理污泥、废抹布、废滤料、废活性炭均、电镀废滤芯废液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表面处理废物,编号分别为hw12、hw42、hw49、hw17。危险废物储存在车间1楼的北面的独立隔间内,采用密封桶装或袋装,定期交由东莞市长绿固体废物资源环保处理有限公司回收处理。经采取相应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德鑫公司扩建后项目选址合理,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及环保设施可行,在达到本报告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后,该项目对周围环境将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保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281、总论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5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2012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9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通过,2011年3月起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5)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200288号】;(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008年第2号令】;(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保部,2009年第5号令】;(1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2008年】;(1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1号令,2008年8月1日);(2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2011年】;(2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实施;(2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2005年12月】;(2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2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26)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3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2005年11月;(27)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2011年4月);(2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紧急预案,2006年1月;(2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1033号);(3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32)关于加强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201号);(33)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 2012130号)。1.1.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1)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2年7月);(2)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3)广东省实施办法(1997年9月22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正);(4)广东省实施办法(1997年12月);(5)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998年12月);(6)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1999】27号);(7)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8)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府办【2000】7号);(9)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2000 年 9 月 11 日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粤环监【2000】8 号);(10)广东省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粤经贸资源【2001】972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粤府【2002】71号);(12)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13)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粤环【2004】106号);(1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20042020年)(2004年9月24日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15)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1月1日);(16)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04年修订版)(粤府办【2005】15号);(17)关于印发实施方案的函(广东省人民政府,2005年2月3日);(18)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4月);(19)关于印发实施方案的函(粤环函【2006】909号);(20)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73号,2007年3月29日);(21)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粤府【2007】61号);(22)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的通知( 粤府办201242号);(23)关于加强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粤环【2007】23号);(24)关于印发广东省电镀行业和化学纸浆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2004149号;(25)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20078号),2007年1月;(26)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号);(27)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28)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环【2008】42号);(29)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号);(30)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粤环201314号);(31)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广东省水利厅,2008年8月);(3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2月);(33)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134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34)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粤府办【2010】42号,2010年7月30日);(35)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实施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环办【2010】178号);(36)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广东省水利厅,2011年2月);(37)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38)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1】48号,2011年5月10日);(39)关于印发和的通知(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专责工作组办公室(代章),2011年6月21日);(40)印发的通知(粤府【2011】47号);(41)印发的通知(粤府【2011】48号);(42)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10号);(4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44)广东省“十二五”节能规划(2011年6月17);(45)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的通知( 粤府办201242号);(46)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府2012143号);(47)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8)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粤环201283号);(49)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1996年5月24日东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50)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51)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报告(20062020);(52)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53)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54)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55)沙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56)东莞市沙田镇环境规划(2004-2020);(57)关于东莞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有关问题的复函(东府办复【2007】650号);(58)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东府【2009】5号);(59)东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东莞市人民政府,2009年6月);(60)关于印发东莞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东环【2010】81号);(61)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年9月);(62)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9日经东莞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63)关于关闭我市第一批80家“四纯两小”企业的请示(东环200681号)(东莞市环境保护局,2006年10月27日);(64)关于印发东莞市环保专业基地准入条件的通知(东环办【2009】31号);(6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12)18号。(6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暂缓执行2014年底淘汰氰化金钾电镀金及氰化亚金钾镀金工艺规定的通知(发改产业【2013】1850号);(67)关于印发广东省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试行)(粤环200888号);(68)关于东莞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环保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粤环审201069号。1.1.3评价技术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011年9月1日批准,2012年1月1日实施;(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2月31日批准,2009年4月1日实施;(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3年9月18日批准,1994年4月1日实施;(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国家环境保护部2009年12月23日发布,2010年4月1日实施;(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2011年4月8日发布,2011年9月1日实施;(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2011年2月11日发布,2011年6月1日实施;(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国家环境保护部2004年12月11日发布,2004年12月11日实施。(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9)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314-2006)。1.1.4项目相关文件(1)项目扩建申请书;(2)东莞德鑫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意见(报告表编号:1999年, 编号:0055);(3)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环保验收意见(东环验2007207号);(4)东莞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监测报告;(5)东莞市危险废物转移计划表及协议;(6)建设单位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文件、图件;(8)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关于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业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粤环审201069号);(9)其他相关技术资料及文献。1.2评价目的及原则1.2.1 评价目的(1)调查评价区内大气、水、噪声、生态等要素的环境质量状况,明确评价区域的环境容量,评价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2)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艺路线和使用原辅材料等进行分析,分析因项目工程扩建前后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明确污染源和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核实扩建前后污染物排放量,掌握该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通过对该企业生产及设备的实际调查,根据本工程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从环保的角度论证该项工程的建设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而提出防治和减轻污染的措施和依据,使其在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4)通过对扩建后项目所用原料的环境毒害性以及生产各环节所产生风险事故的分析,评价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环境风险源项、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的后果,提出风险防范、应急措施以及日常的管理规范;(5)从环保的角度给出扩建后项目建设可行性结论。1.2.2 评价原则为达到上述工作目的,在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工作过程中,把握以下原则。(1)根据本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特点,以工程分析为基础,通过计算确定项目实际的污染排放情况。(2)坚持“清洁生产”、“源头控制”原则,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做好工程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贯彻“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项目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项目不会对水体产生影响。(3)通过实测以取得必要的水、大气、噪声环境背景资料,并尽可能利用已有资料,作为环境现状分析与影响预测的基础;(4)全面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正式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环节及污染排放的总量,论证其影响因素及影响途径,参照国内外成功的污染防治经验,提出减少和避免污染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管理、监督措施。1.3 环境功能区划1.3.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东莞市沙田镇环境保护规划(2001-2020年),建设项目所在地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1.3.2水环境功能区划(1)地表水项目生产废水经厂区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金和涌,最终汇入狮子洋。目前基地内污水处理站已建成,待管网铺设至项目所在地及投入使用后,项目生产废水排入基地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狮子洋。根据东莞市沙田镇环境保护规划(2001年2020年),项目所在地周边地表水的环境功能均规划为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所在地周边的地表水功能区划见表1.3-1和图1.3-1。表1.3-1 项目所在地周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序号河流名称水质现状水质目标水体功能1东引运河类类饮工农2淡水湖(环保工业区段)类类综合3狮子洋类类工农渔业景观又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项目所在地周边地表水的水质功能要求如下表1.3-2所示:表1.3-2 周边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版)河流名称起点终点水质现状水质目标水体功能东引运河桥头镇建塘水闸长安磨蝶口水闸劣类类工农排淡水河麻涌川麻涌漳澎角尾类类饮工农航狮子洋广州大沙尾广州凫洲类类工农渔景因东莞市沙田镇环境保护规划(2001年2020年)中对东引运河和淡水湖的要求严于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版),因此本次环评执行较严标准,东引运河和淡水湖的水质目标执行类水体要求。同时根据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府199968号),狮子洋(虎门沙角至沙田镇),水质目标为三类,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类标准。本次评价以较严格的水质标准要求,故该段水域水质按海水水质三类目标要求。(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区划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459号)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珠江三角洲东莞沿海不宜开采区”,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维持现状,见图1.3-2。1.3.3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东莞市沙田镇环境保护规划(2001年2020年),项目所在区域为工业区,现状属于环境质量3类区,即昼间为65db(a),夜间55db(a)。1.3.4 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1.3-3 项目选址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序号项目功能属性及执行标准1水环境地表水类、地下水v类2空气环境二类区3声环境3类区4饮用水源保护区否5自然保护区否6风景名胜区否7森林公园否8基本农田保护区否9生态功能保护区否10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否11生态敏感雨脆弱区否12人口密集区否13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否14三河、三湖、两控区是15工业区是图1.3-1 地表水功能区划图图1.3-2 地下水功能区划图1.4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1.4.1地面水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扩建工程不新增电镀废水,扩建后项目产生生产废水(50m3/d),生产废水近期经自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金和涌;待基地电镀废水处理站和管网建成后,项目生产废水分前处理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综合废水、混排废水六类废水接基地废水站相应管网,进入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的废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废水回用量30m3/d(60%),排放废水20m3/d(40%)进入狮子洋。狮子洋属于大河,为类水体;废水排量200m3/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划分原则,本项目的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4.2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属于类项目,即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器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本扩建项目不涉及基建,建设和运营期对地下水的产生污染影响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评价工作等级分级,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并适当从简分析。1.4.3大气评价工作等级(1)大气导则中相关规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对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规定:“根据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各污染物),或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pi = (ci / c0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单位%;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单位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具体取值见导则,单位mg/m3。大气评价工作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按上述公式计算,如果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表1.4-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本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喷漆和电镀过程产生的工艺废气,喷漆由一个水帘柜+活性碳处理装置处理后,引至约15m高的排气筒排放,主要污染物为甲苯、二甲苯、其他挥发性有机废气等;电镀工序产生的铬酸雾和氰化氢经处理后引至25m的排气筒排放,其他酸雾经处理后引至15m的排气筒排放,排放参数见表1.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1-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计算扩建项目排气筒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貌浓度及占标率见下表1.4-2。表1.4-2污染物总排放量参数污染物废气量(m3/h)排放速率(kg/h)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m)排放温度()电镀排气筒5#硫酸雾50950.0361565023盐酸雾0.017nox0.022电镀排气筒6#铬酸雾150000.00071565023电镀排气筒12#氰化氢80000.00021565023电镀排气筒16#氨气50000.0341565023喷漆排气筒13#甲苯50000.011150.423二甲苯0.007vocs0.047表1.4-3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结果污染物计算结果最大落地浓度标准值pi(%)d10%(m)电镀排气筒5#硫酸雾0.00730.32.4580盐酸雾0.00280.055.6680nox0.00140.240.29780电镀排气筒6#铬酸雾3.48e-050.00150.06980电镀排气筒12#氰化氢1.23e-050.010.1230电镀排气筒16#氨气0.00560.22.8160喷漆排气筒13#甲苯0.00080.60.13720二甲苯0.00050.30.1740vocs0.00350.60.58420通过估算模式计算出本项目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10%,根据评价等级判断标准,确定该项目的评价等级为三级。1.4.4噪声评价工作等级根据项目规模、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分区、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增加量和受影响人口变化情况,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且因本项目位于工业基地内,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厂址附近受影响人口较少,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4.5 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方法,本项目没有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1表1的物质危险性标准,结合本项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其性质,可以判定危险化学品中有剧毒物质,项目在环保专业基地内,不属于环境敏感区。根据评价工作级别判定,故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1.5评价范围1.5.1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有60%生产废水经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要求,且电导率小于100s/cm要求回用于生产;40%生产废水排入厂区内原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规定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排入金和涌后最后汇入狮子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1-93),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因此地表水现状评价范围为厂址附近现状排污口上、下游各3km的河段以及远期项目废水排入专业基地内的生产废水处理站,其尾水排入狮子洋,参照东莞市沙田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水环境评价范围:排污口上游约 7km、下游约 15km 的狮子洋水域,见图1.5-1。1.5.2地下水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有关规定,i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范围为不大于20km2,因此,该企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该企业生产区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各延伸2km,见图1.5-2。1.5.3大气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评价范围确定的规定,以排放源为中心、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小于5km,结合本项目周边区域的特征,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以项目为中心,以5km为直径的圆形区域,见图1.5-2。1.5.4噪声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4-2009)中的规定,本评价声环境评价等级亦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项目厂界外200m以内的范围,见图1.5-3。1.5.5风险评价范围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有关规定,本项目风险评价属二级评价等级,风险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半径3km的圆形区域,见图1.5-2。图1.5-1 地表水评价范围示意图图1.5-2 环境空气、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示意图图1.5-3 声环境评价范围示意图 1.6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1.6.1污染控制目标(1)该企业所有的污染源均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其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2)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原则,做到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3)强化企业的环境管理,认真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4)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该企业潜在的火灾、爆炸、泄漏等环境风险;(5)针对扩建前项目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按照现行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控制污染源。1.6.2环境保护目标(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控制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使本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以保护项目纳污水体狮子洋的水质。(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评价区域的声环境,使其各边界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要求。(4)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的要求。1.6.3评价区环境敏感点项目选址附近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表1.6-1及图1.6-1。表1.6-1 建设项目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点序号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敏感类别距离本项目边界的距离环境保护因素1义沙村居民15305人北面约1600m环境空气二类2大泥村居民8920人西北面约2500m3穗丰年居民5211人西北面约2300m4齐沙村居民10400人西南面约1500m5稔洲村居民26454人东南面约1700m6项目内员工宿舍员工200人项目内7狮子洋三类海水水体西面3km海域环境 三类8伶仃洋经济鱼类繁育保护区禁渔区,保护鱼虾繁殖和生长环境西面3km海域、水生生态环境9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黄唇鱼生存环境西南面5km海域、水生生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