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1页
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2页
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3页
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4页
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005号hp-2013-33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0一三年十二月洋浦经济开发区阳光海湾花园小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路线位置与走向11.2 现有道路概况分析评价11.3改扩建工程概况11.4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2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3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2.4 地表水现状调查与评价52.5 环境保护目标5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用的主要措施效果- 12 -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2 -3.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8 -3.3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21 -3.4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24 -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及环境管理274.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74.1.2.1正面效益274.1.2.2 负面效益284.2 环境管理295 公众参与315.1公众参与方法315.2调查结果分析315.3 公众参与结论34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57、联系方式36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路线位置与走向项目名称: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单位: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地点: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起点于三亚市凤凰机场,坐标x=25570.211 , y=99248.606(海南平面坐标系,下同), 终点至海榆西线,坐标x=24684.650 , y=102018.538,道路全长3259.928m。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2-1。1.2 现有道路概况分析评价1.2.1 现有道路概况三亚市机场路为双向两车道的城市次干道,红线宽为14m,机场路现状道路横断面组成为7m行车道+7m行车道=14m。现状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未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该项目所处区域地形较为平坦,高差变化不大,两侧地块处于正在开发过程中,沿线主要经过酒店、商铺、房地产区、机场设施、河流、小型桥梁、树林等,现状道路沿线建筑物不多。起点处存在一山包,石方较多,根据规划线形需将此山包部分挖除。桩号k2+974.5处存在一座箱涵,正常使用,结构较好。但不满足道路扩宽后要求,拟迁除重建此箱涵。根据业主提供的机场路现状管线勘察报告,机场路现状道路沿线敷设有给水管、燃气、电力及电信等管道,桩号k0+000.000 k2+300.000路段地下线管线较少,过路涵洞也较少,其中在桩号k1+000.000处有18米过水箱涵。桩号k2+980.000处有18米过水箱涵,此段光缆及给水管沿此箱涵上方敷设而过。k3+000.000处燃气管道距东侧现状机动车道车道边缘线10米;桩号k3+020.000处给水管道距东侧现状机动车道车道边缘线7.5米; k3+040.000处电信管沟距东侧现状机动车道车道边缘线6.5米。西侧现状敷设的管线有电信管沟。桩号k2+300.000 k3+271.000段地下管线较为密集,给水管道、燃气及电力电信管道管位错乱。原道路交通量为:昼间车流量456辆/小时;夜间车流量80辆/小时。1.3改扩建工程概况1.3.1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总投资为13000万元(含征地拆迁费),总用地面积为125928,道路分a、b两段,其中k0+000k2+621.634为规划a段,道路红线宽40m,城市次干道,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40km/h;k2+621.634k3+259.928为规划b段,道路红线宽30m,城市次干道,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 项目道路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序号指 标单位机场路a段机场路b段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道路全长m2621.6638.43红线宽m40304设计行车速度km/h405车道数双向六车道双向四车道6横断面型式m6.5+11.5+4+11.5+6.55.5+8+3+8+5.57路面种类沥青砼路面8设计荷载道路标准:bzz-100kn9地震设防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地震加速度为0.05g10最大纵坡%1.6811平曲线最小半径m30012圆曲线最小长度m3613最小纵坡%0.314设计年限年151.4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列。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容的。2)道路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和权属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起点于三亚市凤凰机场, 终点至海榆西线,道路全长3259.928m。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见图9-1),项目占地面积为12.5928ha,项目土地利用现状为公路用地4.7284ha,其他林地0.0024ha,其他草地0.5717ha,可调整有林地0.0353 ha,可调整果园0.5145ha,建制镇0.1880ha,旱地0.0154ha,有林地5.4790ha,机场用地0.0117ha,村庄0.8584 ha,灌木林地0.1880 ha。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2006-2020,2011年修改局部图9-2), 该项目用地土地规划为公路用地4.9271ha, 农村居民点用地0.8731 ha, 城镇用地0.6138ha,机场用地6.1788 ha。该项目用地规划不占用基本农田,但部分土地利用性质为非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办理非建设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后方可建设。根据项目土地权属图9-3可知,该项目的土地权属分别为三亚凤凰机场有限责任公司11.3996 ha,凤凰镇水蛟村0.0008 ha,凤凰镇桶井村0.0265 ha,水蛟村和羊栏村1.1529 ha,凤凰镇羊栏村0.0003 ha和海南鲁能工贸公司(已注销)0.0075 ha。道路土地权属明确。3)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见图9-4,改造工程作为三亚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中之一,对周边用地的发展起到了连通的作用,同时三亚市规划局下发了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三亚市规划局,选字第460200201300210号)同意该项目的选址,因此,项目建设与三亚市的总体规划是相符合的。 4)项目建设意义和选线合理性分析机场路是三亚市市区进入凤凰机场的唯一通道,也是展示三亚良好形象的“窗口”。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流量的增大,特别是高峰时段车辆拥堵,现状的机场路已不能满足交通要求。由于该片区内的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及基础配套严重滞后,已经制约了该项片区的城市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机场路进行拓宽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对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提高交通通行效率,改善城区道路网络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三亚市规划局已向三亚市住建局核发了机场路扩宽改造工程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在城市总规中,该道路为迎宾路道路,景观和交通功能并重,城市总规与凤凰镇机场总规(已通过省政府和民航总局批复实施)中的机场道路线位相差不大,对机场总规今后的实施无较大影响。该项目选线合理。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2013年第一季度三亚环境质量公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第一季度全部监测日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日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因此,项目所处地区空气质量状况优良。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道路起点(位于三亚市凤凰机场)和终点(与凤凰路相交)均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其昼夜间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项目沿线的机场派出所、机场贵宾楼、龙云商务酒店3个首排敏感点的昼夜间噪声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三亚海航城酒店(在建)、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韭菜村、凤凰楼宾馆10个首排敏感点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区域的昼夜间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因此,本项目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优良。2.3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起点于三亚市凤凰机场, 终点至海榆西线,道路全长3259.928m。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见图9-1),项目占地面积为12.5928ha,项目土地利用现状为公路用地4.7284ha,其他林地0.0024ha,其他草地0.5717ha,可调整有林地0.0353 ha,可调整果园0.5145ha,建制镇0.1880ha,旱地0.0154ha,有林地5.4790ha,机场用地0.0117ha,村庄0.8584 ha,灌木林地0.1880 ha。该项目用地现状及周边环境现状见图4-2,土地利用现状图见图9-1。2)植被现状调查与分析由于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评价范围内的植被类型主要为自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次生植被:由灌草丛、刺灌丛群落组成;人工植被:由园林植物组成(主要为道路绿化)。(1)自然植被(小山坡植被)项目起点占用一定的山坡地,需削平被占用到的小山坡地。小山坡植被主要是自然次生植被,由灌草丛、刺灌丛群落组成。小山坡占地较小,山坡上无水流经过。灌草丛群落类型有飞机草、火索麻、银合欢群落和望江南群落。刺灌丛群落主要分布在项目起点处的山包范围内,由厚皮树、圆叶刺桑群系组成,常见山合欢、岭南山竹子、美叶菜豆树等乔木分布其中。山包植被覆盖率在60-75%之间,生物量为4.0-6.0kg/m2。目前小山坡坡度较大,现有机场路经小山坡段无挡土墙,遇降雨水土流失较大。(2)人工植被(道路绿化)评价区内的人工植被主要由园林景观植被组成,常见的植物有椰子、榕树等多种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在15-20%之间,生物量为1.5-2.0kg/m2。根据现场的调查,该项目现状植被类型主要为道路两侧沿线的市政绿化植被,以及项目起点处的山包植被,用地范围内无省级或国家级保护物种、无古树名木,植被类型简单。植被现状分布图见图4-3(土地利用现状图)。2.4 地表水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在评价范围内,该项目沿线有2处现状排沟,现状排沟主要用于市政排洪和周边农作物灌溉,排沟现状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根据以上资料显示,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质量状况良好。项目沿线地表水系图件图4-4。现有机场路两侧建有排水边沟,排水边沟定期清理,沟内排水通畅,遇雨天可保障现有道路的排涝。2.5 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对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道路两边200m)的敏感点进行实地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保护目标具体见表2。项目与居民住宅关系见图1-1。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33表2 本项目敏感点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敏感点名称桩号方位执行标准评价范围内临路第一排户数首排距红线(m)环境特征1机场派出所k0+470北侧执行2类70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2机场贵宾楼k1+220南侧执行2类60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3三亚海航城酒店k2+060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5在建工程,施工期扬尘、噪声、施工用水等对周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其它区域执行2类4瑞泰商务酒店k2+280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20户/40人5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5昌兰宾馆k2+310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8户/16人5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执行2类6玖龍商务酒店k2+410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22户/44人10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执行2类7新开田村k2+560 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20户/60人5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执行2类8新开宾馆k2+620 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15户/30人5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执行2类9鸿源宾馆k2+920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10户/20人10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执行2类10丽岛宾馆k3+020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10户/20人20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执行2类11韭菜村 k3+259北侧第一排建筑区域物执行4a类10户/35人5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12凤凰楼宾馆 k3+259北侧第一排建筑物区域执行4a类8户/24人20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区域执行2类13龙云商务酒店 k3+259北侧 其它区域执行2类15户/45人90现状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用的主要措施效果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工程占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5928,均为道路永久用地。项目用地现状主要为原有机场路、人工园地(道路绿化带)、少量建筑房以及少量林地(终点处的山包),本项目占地将使相应地段的土地利用性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由于本工程占地现状较简单,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不会造成改变。项目施工期道路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将被剥离,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区域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道路建成后,通过道路沿线内进行植树种草进行生态恢复,将对区内生态有一定补偿作用,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占用绿地面积和生物量: 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见图9-1),本项目占用有林地(城市绿化)5.479ha,占用灌木林地(山包地)0.1880ha,占用其他草地0.5717ha。根据类比调查,山包植被生物量为4.0-6.0kg/m2,绿化植被和其他草地生物量为1.5-2.0kg/m2。经计算,项目占用的绿地面积为6.2783ha(62783),生物量为287.6 t。(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评价通过以上计算,当地面完全裸露,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时,土壤侵蚀模数为e10.46t/hm2a。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时,土壤侵蚀模数为e1.25t/hm2a。根据水土流失侵蚀量预测公式:水土流失侵蚀量=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水土流失面积该项目水土流失的地表破坏面积确定为12.59hm2,通过计算可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时该项目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131.7t/a,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量为15.7t/a。由此可见,在建设过程中,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大,因此应更加注重水土流失的防治,以防止大量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因此,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期间,特别是雨季,应采用必要的遮盖、围护等方式,做到施工区“先围挡、后施工”,并设置临时截洪沟,防止临时取土点和堆土点水土流失,以防止临时砂土料堆场与施工裸露地表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建设场地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将得到缓解。(3)道路重点路段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道路存在明显填挖路段,明显填挖路段是发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地段。挖方路段产生的土方量较大,如不及时清运,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填方路段需要的大量土方,因此在此路段集中堆放较大量的土方,如不及时进行压填处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根据本项目纵断面图,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明显填挖方段是主要施工点,具体情况见表3。表3 沿线主要施工点表路段桩号填挖高(m)明显填方段k2+700k2+7700.71.85k2+460k2+7002.7023.835k0+0200k0+4600.325.35明显挖方段k2+780k2+880-2.21 -0.65k1+500k1+660-0.90 -4.52k1+200k1+500-1.29 -6.38本项目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明显填挖方路段为水土流失多发地段。挖方路段:开挖后造成开挖面裸露,增加挖方边坡的坡度和坡面,裸露面被雨水冲刷侵蚀,在雨水集中的季节,雨水沿着路基边坡和纵坡流淌,会造成大面积土方滑坡,路基土大量流失。填方路段:填筑的路堤较高,虽采用砌石护坡,但在施工期此路段集中堆放大量的土方,如不及时进行压填处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过程做到分段施工,边施工边遮盖,并设置临时排水沟,要做好施工期的路基水土防护工作。加强施工管理,防止临时取土点、堆土点、临时砂土料堆场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小山坡路段环境影响分析植被破坏影响分析该项目占用小山坡1880,破坏山坡植被1880,使山坡地转变成建设用地。项目建设对山坡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破坏。但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山坡地的扰动;建成后加强对山坡地的保护,且通过绿化环境,植种铺草,景观生态建设,可使生态环境可以得到补偿,弥补施工期的生态损失。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土流失外营力作用充分。小山坡地段为山地,地层结构单一,抗侵蚀能力弱。根据小山坡路段工程特征,小山坡坡度较大,施工期的大量动土工程,包括填、挖方都会对小山坡原有植被进行清除,并导致地表土壤松散裸露,遇雨地表径流容易顺地势将泥土带走,造成水土流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破坏山体植被,破坏了原山坡稳定性,为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若不对山体采取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护措施,遇暴雨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施工期tsp污染严重,土方在装卸、运输、施工中及石料运输中,距现场100m处环境空气中tsp浓度高达11.7mg/m3,150mtsp浓度仍达5.0mg/m3,但影响周期短,随施工结束而消失。三亚16月主导风向为东北风,612月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该项目施工工期为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此,项目受西南风影响较显著。施工期扬尘对项目周边的敏感点造成的影响具体污染程度见下表4。表4 施工区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序号敏感点方位与施工现场距离(m)污染程度1机场派出所北侧(侧风向)70影响较小2机场贵宾楼南侧(侧风向)60影响较小3瑞泰商务酒店北侧(侧风向)5严重污染4昌兰宾馆北侧(侧风向)5严重污染5玖龍商务酒店北侧(侧风向)10严重污染6新开田村北侧(侧风向)5严重污染7新开宾馆北侧(侧风向)5严重污染8鸿源宾馆北侧(侧风向)10严重污染9丽岛宾馆北侧(侧风向)20影响较重10韭菜村北侧(侧风向)5严重污染11凤凰楼宾馆北侧(侧风向)20影响较重12龙云商务酒店北侧(侧风向)90影响较小表4可知,本项目所有敏感点均位于主导风向的侧风向。机场派出所、机场贵宾楼和龙云商务酒店距离施工现场6090米,因此项目施工场地扬尘对其影响较小;丽岛宾馆和凤凰楼宾馆距离施工场地均为20米,因此施工场地扬尘对敏感点影响较重;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韭菜村7个敏感点距离施工场地510米,因此施工场地扬尘对敏感点影响严重。(3)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废水为工程废水。施工废水产生量约为10m/d,施工工程废水排放水质ss浓度较高,据类比监测调查一般为10003000mg/l。若工程废水不采取处理措施或管理不当直接外排,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施工废水须经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工地,严禁随意排放。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后,施工工程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道路建设对排水的影响分析该项目沿线穿过排洪渠,在建设期间将会截断所在地的地表径流流水,同时也将影响路基建设,在多雨季节,将会影响项目所在地的排水,为了不影响项目所在地的排洪,道路建设期间应避开雨季并且先进行了涵洞建设,保证其排水能力大于原排洪渠,保证雨季地区的排水不受影响。(4)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道路昼夜施工对道路沿线敏感点的影响程度见表5。表5道路施工机械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序号敏感点方位距离红线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值(db)超标量(db)执行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机场派出所北侧7060-达标-执行2类标准2机场贵宾楼南侧6061-+1-执行2类标准3瑞泰商务酒店北侧590-+20-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区域执行4a类4昌兰宾馆北侧590-+20-5玖龍商务酒店北侧1082.5-+12.5-6新开田村北侧590-+20-7新开宾馆北侧590-+20-8鸿源宾馆北侧1082.5-+12.5-9丽岛宾馆北侧2075-+5-10韭菜村北侧590-+20-11凤凰楼宾馆北侧2075-+5-12龙云商务酒店北侧9058-达标-执行2类标准13施工厂界-90/+2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 db 夜间:50 db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昼间:70 db 夜间:55 db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昼间:70 db 夜间:55 db在项目敏感点附近禁止夜间施工,因此夜间不存在施工噪声的影响。由上表可见,施工机械在建筑施工厂界产生的昼间噪声值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的标准限值,超标量为均为20db;施工机械噪声根据不同距离对敏感的影响:在机场派出所和龙云商务酒店敏感点处,昼间施工机械产生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在机场贵宾楼敏感点处,昼间施工机械产生噪声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超标量为1db;在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凤凰楼宾馆8个敏感点处,昼间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超标量在520 db之间。由此可见,施工噪声对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凤凰楼宾馆敏感点的办公及生活环境的造成影响。但相对于运营期来说,施工期毕竟是短期行为,施工噪声为瞬时噪声,敏感点的噪声影响也主要发生在附近路段的施工过程中,总体上存在无规则、强度大、暂时性等特点。根据国内道路施工期环境保护经验,建议加强施工期间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环保施工,文明施工,并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临时降噪措施,将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降到最低程度。(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与评价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弃土方及拆除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拆除房屋和路面产生的建筑垃圾量共为为19233t,拆迁垃圾等应通过相关单位运往三亚凤凰镇高峰垃圾填埋场处置;本项目弃方量为220731m3,需先考虑其他用途单位用土,其余的应委托资质单位运至指定地点堆放。(6)对当地交通的影响分析与评价在施工期间,施工现场产生的大量筑路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需要运出,大量的筑路材料需要运入,凤凰路和原有机场路的交通量将会大幅增加,运输车辆将会对项目终点处较密集的居民点及三亚凤凰机场的交通带来一定影响。本评价建议该项目应采取的施工方式为:与现有机场路重合的路段,采用分段半幅施工,分段围闭,在施工期间维持现有的交通通车状况,不封闭交通;在改线路段(不与现有机场路重合的路段),可全幅封闭施工,但要留出周边居民点交通出行的通道。建设单位应采取合适的施工方式和一定的交通管制手段,尽量减小道路施工对沿线商铺、居民、酒店和单位等人员的正常进出交通影响。同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会同交通部门定制合理的施工车辆运输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繁忙道路和交通高峰时段,以缓解施工期对当地交通运输的影响。另外建设单位应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的情况。采取上述措施后,该项目施工期对当地交通的影响较小。(7)社会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拆迁安置根据初步设计,本项目共需征地137334.02,拆迁村民用房6470。被拆迁户的安置应由所在乡镇、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按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重新划拨宅基地进行安置,统一调配。被拆迁户的宅基地,凡以实物补偿方式以地换地的,不再补偿;已实行货币补偿的,不予安置。由于拆迁数量不大,通过认真周密细致的安置工作,基本不会给拆迁户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项目征地及农经济作物等补偿应根据关于印发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属物补偿标准的通知(琼府200941号)、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2009年4月8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及海南省和国家规定的相关补偿标准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在整个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前期的征地拆迁等工作,业主应在施工单位进场前全部完成,以免造成施工工程的延误。2)道路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质量以及三亚凤凰机场旅客的影响该项目施工期施工车辆经常性进出施工场地,暂时会增加凤凰路和现有机场路的交通负担,增加的施工车辆扰乱正常交通运输格局,这都会给居民的出行、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给三亚凤凰机场旅客的过往交通造成不便;且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同会对周围居民以及旅客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建议施工设计单位应考虑居民点居民出行临时便道的方案,以及要尽量利用项目周边现有道路,以便居民出行;采取合适的施工方式,便于居民和旅客的出行。在既有道路前方按布置图做好安全施工设施的布设,摆放交通标志,保证行车安全。标志牌及减速牌要摆正,使驾驶人员能够看清标志牌,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派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该道路与凤凰路顺接段施工期间,要设置安全标志牌,在工程竣工通车后方可解除安全标志。施工结束后,该片区的交通通行能力增强,对社会的不利影响逆向转变为有利影响。3)外来施工人员对社会的影响外来施工人员增多,与项目区当地小区居民的生活有很大不同,有可能互相看不惯而发生冲突。也可能发生盗窃、骚扰妇女等现象,社会治安会存在潜在不安定因素。3.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预测,在d类稳定度条件下,随着评价年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其co和no2的地面浓度贡献值逐渐增大,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道路运营期2014年、2020年和2028年时,道路两侧环境空气中co和no2的预测浓度在道路运营期不同距离处的扩散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因此营运期汽车尾气中co和no2对环境现状影响较小。(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预测结果,该道路沿线的机场派出所、机场贵宾楼、龙云商务酒店3个敏感点在运营期间预测年限近期(2014年),中期(2020年)和远期(2028年)内昼夜间交通噪声叠加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三亚海航城酒店(在建)、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韭菜村、凤凰楼宾馆10个敏感点在运营期间预测年限近期(2014年),中期(2020年)和远期(2028年)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昼间交通噪声叠加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因此,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影响不大。(3)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道路在营运期由于路面雨水排放对沿线的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污染物因子有ph、ss、cod和石油类等。工程营运期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雨水经道路泄水道口流入附近的三亚湾,造成石油类和cod的污染影响。该项目沿线铺设雨水管网,雨季地面径流通过本道路设计的雨水管道排入下游海虹路规划雨水管道中,对沿线水环境影响较小。(4)道路景观影响评价1)对沿线植被景观的影响分析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沿线景观可分为园林景观(道路绿化带)、林地景观(山包),城镇居住片区景观,以及道路景观等。道路建设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道路路基开挖改变了局部地形,破坏了自然坡面、道路绿化带以及山包植被,将使沿线的园林景观(道路绿化带)、林地景观(山包)发生变化,将原来的园林景观、林地景观改变成为以硬底路面为主的人工景观,影响沿线道路两侧园林景观、山包小树林景观的连续性。但项目建成之后随着绿化工程和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其不利影响可大大降低。此外,道路沿线分布植物物种也多数为常见物种,易于恢复。道路建设占用土地对植物等景观资源的影响较小。2)对小山坡的影响分析道路建设改变了小山坡局部地形,破坏了自然坡面,将原来的灌木林景观改变成为以硬底路面为主的人工景观,影响起点处山包小树林景观的连续性。但项目建成之后,采取增加挡土墙等水土保持措施,确保道路运营不对小山坡造成干扰,使小山包植被快速恢复。因此,运营期对小山坡的植被有一定的恢复,不会造成小山坡水土流失的加剧。3)道路工程与周边景观协调性分析三亚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起点于三亚市凤凰机场,终点至海榆西线,主要为三亚市凤凰机场服务。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格局和绿化景观设置应与项目周边的景观相协调。三亚市机场路作为自然环境的构成部分,道路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要满足自身的景观与美化要求。本道路的绿化理念是:以恢复道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提供有没舒适的行车条件为目的,充分利用、挖掘地产材料,恢复、改善沿线原有植被,适度营造景观带,建设“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绿在路中,绿在路中”的生态、文明的道路。区域内景观主要以起点处西侧山包小树林景观、起点东侧机场贵宾楼景观以及原有机场路两边人工植被林景观为主,受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影响,其自然景观中夹杂着明显的人工印迹。本道路建设必须的挡墙及挖方边坡会影响整体视觉景观,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不良景观。因此,道路建设中必须进一步贯彻生态绿化的理念,加强绿化防护设计和景观设计,绿化树种的选择要考虑一定的景观效果,增强人工设施与自然景观的相融性。本道路采取的绿化形式如下:1)侧绿化带:根据路侧景观要求和周边环境状况,采用适度的景观通透和遮挡手法,达到合理利用和改造沿线景观的目的。如在村镇、居民点较多路段采用高大乔木进行遮挡;在连接三亚凤凰机场路段,以海南特色园林树种,如椰子树作为主导行道树,且在较宽地段营造小花园地,营造一道具有园林特点的景观带,显著提升机场的道路绿化水平和观赏性。2)中央绿化带在设计上应对苗木规格、种植间距及树冠形状都有严格的要求,注意凸显其美化和防眩的双重效果。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有利于该地区城市景观的建设。(5)环境风险分析根据预测,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主要为危险品泄漏到大气和水体中两种。当危险品泄漏到大气中时,本项目周围的居民区等敏感点将受到其影响,如果是剧毒物质泄漏,将造成下风向的部分人群中毒、不适甚至死亡。本项目应建立环境风险预案,与荔湾区交通应急系统进行对接和联动,快速处理,将有毒气体泄漏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危险品进入本项目地区地表水系,会影响其水体水质。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将风险降低到最低。3.3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3.3.1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规定的要求,在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凤凰楼宾馆等敏感点的施工区域禁止在12时至14时、22时至次日6时进行建筑施工作业; 2)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告示,设置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噪声影响投诉后应及时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3)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合理设置高噪声设备的地点,远离村庄,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4)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精心组织施工,以缩短道路的施工周期,减少对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5)道路施工除线路施工外,应合理安排材料堆放场等施工场地的位置,远离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凤凰楼宾馆敏感点,以降低材料运输和装卸时噪声对其产生的影响;夜间禁止运输建筑材料、渣土和建筑垃圾等。6)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产生的噪声将对周围声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尽量避免噪声源强的机械同时作业,以减低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7)在途径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凤凰楼宾馆敏感点路段,道路施工工地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8)工程运输车辆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车辆行经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凤凰楼宾馆等敏感路段对采取减速、禁鸣措施。3.3.2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做好运输计划,在施工期必须加强对现有道路的交通管理,保证施工避开在道路交通高峰时运输材料。运输车辆应遵守当地的交通法规,切忌超载运输以免造成散装筑路材料的散落和堵塞交通,并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检查。对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加遮盖物,减少散落。2)石灰等容易飞散的物料采取盖棚等防风遮挡措施,并不得裸露堆放;尽量减少施工材料的堆存时间和堆存量,加快物料的周转速度,并且要进行遮盖或采取洒水措施,防止风吹扬尘污染附近的空气环境。3)汽车运送物料和建筑垃圾时,车体上要用苫布盖好。以减少扬尘污染。同时在施工道路清基时要经常喷洒水。4)施工现场及运输施工物料时经过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韭菜村路段,应根据运输情况及天气条件定期清扫、洒水,减少道路二次扬尘,同时要求各施工标段至少配备一辆洒水车(购置或租用)。5)路基填筑时,根据材料压实的需要相应洒水。承包商还必须在材料压实后经常洒水,以保证材料不起尘。6)项目路面工程须采用商品沥青,不得设搅拌站,商品沥青在运输时应采用全封闭式装置,在进行路面铺装时也采用密封式加热铺装装置。7)做好建筑材料运输车辆的维修工作和车辆的清洁工作,减少扬尘的污染,做好施工期车辆进出口的地面硬覆盖,减少车辆的带土量。 3.3.3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对废水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环境。具体措施如下:1)在初建和施工中应完善边沟、排截污水等排水工程,保持排水畅通。2)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废弃物的堆放,临时挡护等水土保持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3)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密封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材料的实用阶段,防止材料运输和贮存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对沥青、油料的运输要特别注意。4)本工程不新建生活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施工中注意节约用水,以减少施工废水的排放量。 5)施工废水经沉砂池处理后回用,施工现场设置2个沉砂池。3.3.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1)弃方先考虑供给其他需土单位用土,剩余弃土方委托资质单位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施工产生的筑路垃圾、施工废料运往三亚凤凰镇高峰垃圾填埋场处置。2)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禁止随意丢弃垃圾。3.3.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期,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通过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促使外力的破坏力减小,土体抵抗力增强,防止造成大量水土流失;2)临时工程用地应采取拦挡措施,道路工程分段施工,防止大面积土地长时间裸露,并应在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绿化; 3)各种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应与工程施工同步实施,以防止雨季路面径流直接冲刷坡面而造成水土流失。若遇下雨,可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4)临时防护措施(1) 剥离表土集中堆置及防护工程区内原土地开挖后土方将回填,在临时堆渣场进行临时存放。堆放场周围设2排,堆高1.2m装土编织袋挡护,雨季用塑料薄膜遮盖。(2) 施工期路基临时排水措施路基在填筑过程中边坡土体松散,抗冲性差,当降雨产生的路面汇流顺坡下泄时,易对边坡表层土造成严重的冲蚀而形成冲沟。为此,本方案提出,路基填筑前,在放坡线两侧开挖边沟临时排水边沟,临时边沟应与永久路基排水边沟结合修建,边沟出口处修建简易沉沙池,以阻截施工区内流失泥沙向施工区外排泄。新填筑的路基,沿线路纵向每间隔50m在路基边坡上设置一临时性急流槽,急流槽用装土编织袋衬砌而成,底宽0.3m,沟深0.3m,侧坡1:0.5。用以排泄路面上的集中汇流,急流槽在坡脚处设缓冲带。(3) 临时覆盖措施路基施工结束后或临时搁置的开挖作业面,遇汛期可采用塑料薄膜进行临时遮盖,以防止降水或径流直接对施工区域冲刷,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5)水土保持的施工管理措施有效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关键在于规范施工,是否按照合理的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影响道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从招投标、监理、合同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严格控制施工组织设计,从各个环节上控制,使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此,提出以下管理要求:(1)土石方开挖尽量避开暴雨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控制土石方施工周期,尽量减少疏松土体的裸露时间。(2)项目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建筑垃圾运往三亚凤凰镇高峰垃圾填埋场处置。3.4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3.4.1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在设计、建造和运行中,加强管理,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制定紧急事故预案,防止问题出现时造成不良后果。2)运营期应加强对污水管线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管线的渗漏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管网的渗漏造成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3)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系统的清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3.4.2声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的交通管理要求,从源头上减轻交通噪声,严格限制车况较差且噪声大的车辆上路,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2)做好道路养护工作,维持路面平整,保证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尽量降低道路摩擦磕碰噪声源强。 4)加强工程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在道路两侧密植乔灌结合绿化,加强对交通噪声的阻隔、吸收作用,以减小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5)在瑞泰商务酒店、昌兰宾馆、玖龍商务酒店、新开田村、新开宾馆、鸿源宾馆、丽岛宾馆、凤凰楼宾馆敏感路段严格限制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超速行驶。 6)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道路周边用地为居住用地,在今后周边用地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项目应考虑交通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尽量布置在远离道路两侧,沿市政道路按照建筑后退红线设置绿化带,避免交通噪声对其造成的影响。3.4.3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1)加强交通的管理提高公路利用效率,减少因拥挤塞车造成的大气污染。2)加强两侧的绿化,特别是植树绿化对改善大气污染具有一定作用,同时绿化可以美化周围地区的景色,改善路线景观。3)对于运输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要求加盖篷布,禁止散装上路。4)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塞车现象。3.4.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通过人工设计和恢复措施,在干扰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绿化生态恢复。2)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3)“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生态适宜性原则,以乡土树(草)种为主, 栽植适应性强、根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