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城至鸭仔塘Ⅱ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doc_第1页
三亚崖城至鸭仔塘Ⅱ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doc_第2页
三亚崖城至鸭仔塘Ⅱ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doc_第3页
三亚崖城至鸭仔塘Ⅱ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doc_第4页
三亚崖城至鸭仔塘Ⅱ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写。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工程内容及规模2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3四、环境质量状况16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2六、评价适用标准26七、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7八、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0九、环境影响分析31十、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5十一、选线合理性、与相关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47十二、环境管理及跟踪监测49十三、环保投资估算51十四、结论与建议52附件:附件1 中标通知书;附件2 海南电网公司关于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海南电网计2015223号);附件3 三亚市规划局三亚规划局关于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新建工程线路路径的复函(三规市政函201536号);附件4 三亚市规划局三亚市规划局关于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电缆线路部分调整路径走廊的复函(三规市政函201571号);附件5 现状监测报告;附件5-1 资质认证;附件5-2 工频电磁场强度测试仪鉴定证书;附件5-3 多功能声级计校准证书;附件6-1 架空输电线路类比监测报告(东带i、ii线);附件6-2 电缆线路类比监测(深水甲乙线)。附件7 技术评审意见;附件 8 修改清单;附件 9 修改确认函。附图:附图1 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线路路径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3-1 杆塔示意图1;附图3-2 杆塔示意图2;附图3-3 杆塔示意图3。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4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凤凰镇立项审批部门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海南电网计2013223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 电力供应行业占地面积(m2)总占地面积:32615(永久:23015;临时:9600)绿化面积(m2)19700总投资(万元)18740.78环保投资(万元)20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9月二、工程内容及规模2.1项目由来为完善三亚地区220kv网架结构,新建“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工程”可满足西南部电厂送出及三亚地区负荷增长需要,进一步提高海南南部片区供电可靠性。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全长42.95km,其中:(1)将崖城站出线段现状崖城至鸭仔塘线同塔双回线路中备用回路导线更换为耐热导线,长度3.8km;(2)新建架空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设,长度35.5km,除本工程线路外,另挂一回备用导线;(3)新建单回电缆线路接入鸭仔塘站,长度3.65km。2015年4月,三亚市规划局以三亚规划局关于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新建工程线路路径的复函(三规市政函【2015】36号,见附件3),同意了本工程线路走廊的选址;由于本工程电缆部分路径与鸭仔塘至大茅220kv线路部分电缆线路路径相同且海润路西侧电缆电路走廊空间紧张,建设方拟将本工程电缆线路路径进行调整。同年6月,三亚市规划局以三亚市规划局关于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电缆线路部分调整路径走廊的复函(三规市政函【2015】71号,见附件4)同意了此次调整;2015年12月初,海南电力设计院完成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12月16日,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关于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海南电网计【2015】223号,见附件2)同意本工程的建设规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作为该工程环评工作的中标单位(见附件1),于2015年12月开展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工程资料,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2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2015年4月9日);(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1号令,2008年9月2日);(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2.2.2 相关的标准和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9)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10)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2.2.3 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4月9日),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2.2.4 其他编制依据资料(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可研批复文件;(2)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3)现场调查资料及收集当地环境相关资料。2.3评价因子、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2.3.1 评价因子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2.3-1。表2.3-1 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单位预测评价因子单位施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kv/m工频电场kv/m工频磁场t工频磁场t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2.3.2评价工作等级(1)电磁环境本工程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中有关规定,拟建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生态环境本工程线路总长度为42.95km(50km);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生态影响定性分析。(3)声环境本项目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增加量在3分贝以下,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以下。(4)水环境输电线路运行期无污废水产生。仅分析施工期废水处理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及其去向的合理性。2.3.3 评价范围(1)工频电磁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有关规定,电缆线路为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2)声环境:输电线路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3)生态环境:输电线路评价范围为线路外两侧各300m的带状区域。2.4项目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 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地理位置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凤凰镇(4)项目组成三亚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境内,线路走向及地理位置示意见附图1。工程基本组成及性质如下表2.4-1。表2.4-1 工程建设组成和性质一览表220kv线路工程新建220kv线路工程新建崖城鸭仔塘回220kv线路全长42.95km,其中新建架空线路35.5km,同塔双回建设,除本工程线路外,另挂一回备用导线;拆除原崖城鸭仔塘回线路双回路塔j1j4段备用导线,更换为耐热导线,长度3.8km;新建单回电缆线路接入鸭仔塘站,长度3.65km。光纤通信工程沿新建线路架设1根48芯opgw光缆。变站配套工程220kv崖城变电站扩建一回220kv间隔至鸭仔塘变电站。在原有220kv配电装置室内预留间隔的位置,电缆沟及设备基础已经修建好,出线构架已经上齐,只需配合电气专业增加线路避雷器及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220kv鸭仔塘变电站扩建一回220kv间隔至崖城220kv变电站。在原有220kv配电装置室内预留间隔的位置,电缆沟及设备基础已经修建好,出线构架以及各配套设备支架及基础已经上齐,只需配合电气专业增加进线电缆沟0.3km。2.5 工程内容及规模2.5.1线路路径本工程线路由崖城站出线后,利用j1j4段原崖城至鸭仔塘回线路双回路塔进行建设,由于原有备用导线不满足本工程需要,因此拆除备用回路2300 mm2导线,重新挂耐热导线3.8km。本次新建架空线路从转角j4左转开始后,设转角j5和j6绕过规划中的日出观光台后,与崖城至鸭仔塘回(原望楼至鸭仔塘)、崖城至大茅(原东方电厂至大茅)220kv线路并排走线,直至布山水库西南侧设立转角j7(j6-j7段主要在高差较小的丘陵地带走线,避免线路在北面海拔高度在400-500m之间、高差较大的山区走线)。本工程设转角j8和j9从布山水库南面绕过水库,水库东西长度约800m,避免跨越水库和水库西侧的居民区。由于崖城至鸭仔塘、崖城至大茅220kv线路走廊内及周围已建有多处居民房,无法与其继续并排走线;且崖城至鸭仔塘、崖城至大茅220kv线路北侧3.5km范围内为过岭、文门、华丽、抱加咪等村庄密集的居民房,于是本工程线路从转角j9左转后,从西环高速铁路隧道上方经过,为了施工及维护方便,设转角j10、j11、j12 j13、j14绕过村庄,在高差较小的山坡上走线。线路行至黄鹰岭南面后,至岭渣水库西北侧设转角j14,从转角j14开始,向东走线,经转角j14+1、j14+2、j14+3、j15绕过军事用地及建筑用地后,跨越827县道,再经过设转角j17、j18从水源池水库南侧(饮用水源保护区外侧)、高尔夫球场北侧边缘经过后;设转角j19、j20、j21绕过榔河旅游区、军事用地、采石场、建筑用地后,跨越鸭仔塘至大茅220kv线路;设转角j22,与崖城至大茅220kv线路并排走线,跨越高速公路后,设转角j23、j24绕过建筑用地;继续走线跨越崖城至至大茅220kv线路设立电缆终端塔j25(ja21)即架空线路终端塔j25也就是电缆ja21。ja21至ja27采用电缆敷设方式,从转角ja21开始,左转沿着已建的规划路东侧采用四回路电缆沟进行敷设至宜华家具家私城(分期敷设,本期上崖城至鸭仔塘回220kv线路、预留2回110kv线路和1回220kv线路),沿着海润路东侧人行步道上敷设,至东环铁路北面后改为五回路电缆敷设方式(本期上崖城至鸭仔塘回、鸭仔塘至大茅1回220kv线路、预留2回110kv线路和1回220kv线路),采用顶管型式钻越东环高速铁路和火车头西一街道,至工业园路北侧转角ja23处,采用顶管型式,过海润路,沿着海润路西侧绿化带敷设;至凤凰北侧ja25处,右转,沿着凤凰北侧步道和绿化带进行敷设,至鸭仔塘站南侧,设转角ja26右转后,沿着进站道路,敷设进入鸭仔塘站。本线路全长42.95km,架空线路全长39.3km;其一,新建35.5km,其二,利用崖城站出线段崖城至鸭仔塘回(双回路架设,备用1回)线路,拆除备用回路2300 mm2导线,重新挂耐热导线3.8km。线路所经地形:平地10%,山地75%,丘陵15%;电缆线路长度3.65km,其中五路电缆线路长1.8km,四回路电缆线路长1.85km;所经地形:平地100%。工程线路路径见附图2。2.5.2电压等级、回路数、架线方式电压等级:220kv。回路数:单回路。架设方式:架空线路、电缆线路。2.5.3导线型号(1)j1j4段耐热导线:采用2jlrx1/t-240/30型棒形碳纤维复合芯导线。(2)新建架空线路:采用2jl/lb1a-400/35型铝包钢芯铝绞线。(3)电缆线路型号: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聚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zr-yjlw03-127/220kv-2500mm2。2.5.4杆塔、塔基及电缆(1)杆塔根据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区地形特征,全线使用铁塔125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86基,双回路转角塔39基。杆塔使用情况如表2.5-1所示。架空线路杆塔结构示意图详见附图3-13-3。表2.5-1 杆塔使用情况表序号塔型基数呼称高(m)12f2w-z193622f2wa-z238304242f2wa-z326395442f2wa-z51330605 2f2wa-j1153362f2wa-j2113372f2wa-j333382f2wa-jd12133合计 125(2)塔基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杆塔位置,杆塔拟采用板式基础、掏挖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3)电缆敷设方式本工程电缆线路穿越道路及铁路时,采用顶管敷设方式;除穿越道路外的电缆线路,拟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电缆敷设后,盖混凝土板。四回电缆沟和五回电缆电缆排列方式详见图2.5-1、2.5-2。图 2.5-1 四回路电缆沟剖面图图2.5-2 五回路电缆沟剖面图2.5.5线路占地及土石方量(1)线路工程占地本工程线路包含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电缆线路占地主要包括电缆沟、接头井、工井、检查井等;架空线路占地主要包括杆塔施工区、堆料场及牵张场施工区等。线路总占地32615m2,其中永久占地23015m2,临时占地9600m2,详见表2.5-2。表2.5-2 线路工程占地面积表 单位:m2序号项目名称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小计1220kv电缆线路4745290076452220kv架空线路182702500207703堆料场及牵张场施工区/42004200合计23015960032615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为村镇用地、普通农田、林地、道路、公共绿地等,不占用基本农田。(2)线路工程土石方量工程土石方主要来自杆塔施工和电缆沟的开挖和回填等,总挖方量为31445m3,填方量为13365m3,各部位挖填方平衡后共弃土石方量为18080m3,其中电缆线路段弃土量为7600m3,架空线路段弃土量为10480m3,详见表2.5-3。表2.5-3 线路工程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序号项目名称挖方量填方量弃土量1220kv电缆线路796536576002220kv架空线路23401300010480合计314451336518080由于输电线路建设具有跨距长、点分散的特点,且单个基础开挖产生的弃土较小;因此,对于可以回填利用的土方临时堆放于塔基临时占地区和电缆沟沿线,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和覆土绿化或硬化。架空线路弃土平铺于塔基的连梁内并整治绿化;多余弃土就近用于洼地回填、平整绿化;电缆沟回填后剩余弃土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3)线路工程绿化情况塔基、电缆沟施工结束后,对临时用地和其他裸露地进行覆土绿化,绿化面积为19700m2。2.5.6线路工程拆迁本工程沿线需拆迁少量林地看守棚、工棚、工业板房等临时建筑,不属于环保拆迁。2.5.7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220kv电缆线、架空线交叉跨越情况详见表2.5-4和表2.5-5。表2.5-4 电缆线路钻越情况 序号被跨越物跨越次数备注1海润路1顶管2供水管道33排水沟34排污管道95通信光缆126路灯电缆67国防光缆3810kv电缆29东环高速铁路电缆顶管钻越表2.5-5 架空线路交叉跨越情况序号被跨越物跨越次数备注1220kv电力线32110kv电力线1335kv电力线1410kv电力线75380v、220v电力线186池塘27公18车道539水沟4910通讯线111通讯光缆112河沟7根据设计资料,本工程架空线路交叉跨越处跨越220kv电力线的最小净空垂直距离为8m,跨越树木段的最小净空垂直距离为8m;导线离地最小高度为15m,分别达到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 179-2008)、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设计规范的最低要求。2.5.8 施工组织和施工工序(1)交通运输本工程架空线路部分主要穿越林地、农田、丘陵等,交通条件较为一般。电缆线路主要沿海润路、凤凰路施工,交通便利。本工程变电站站址交通便利,且无大型设备运输,条件较好。(2)临时施工用地本工程不设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区,临时施工用地仅为材料、设备堆放用地。(3)施工工序架空线路施工工序:施工备料、塔基基础开挖、浇筑及回填、铁塔组立、牵张挂线、绿化或硬化等。电缆线路施工工序:施工备料、电缆沟开挖、安装预制管、电缆保护管和支架安装、电缆敷设和接线、回填电缆沟、硬化或绿化等。本工程电缆线路穿越道路及铁路时,拟采用顶管敷设方式;除穿越道路外的电缆线路,拟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平均每天安排施工人员15人,施工期9个月。(4)电缆线路施工拟采取的防护措施电缆线路施工应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施工沿线采用挡板封闭,高度不得低于2m。电缆沟内放置预制管敷设电缆,不在现场浇筑混凝土,减少噪声影响。应加快电缆沟施工进度,施工时做好道路交通疏导,合理安排出行路线,不得影响周边交通和居民出行。施工产生的弃土等须严格按照国家、海南省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临时堆土应及时覆盖,及时回填,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硬化路面和植被恢复,不破坏原有绿化带。车辆运输土石方经过沿线道路时,应加高车厢挡板,确保不掉渣土;施工道路应洒水抑尘,定期清理,防止路面污染。建议建设单位告知周边小区和居民施工进度安排,并合理安排出行路线,不得影响周边交通和居民出行;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平面布置图、文明施工宣传牌、安全警示牌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6 变电站配套工程2.6.1 220kv崖城变电站扩建一回220kv间隔。在原有220kv配电装置室内预留间隔的位置,电缆沟及设备基础已经修建好,出线构架已经上齐,本期扩建工程只需配合电气专业增加线路避雷器及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2.6.2 220kv鸭仔塘变电站扩建一回220kv间隔。在原有220kv配电装置室内预留间隔的位置,电缆沟及设备基础已经修建好,出线构架以及各配套设备支架及基础已经上齐,本期扩建工程只需配合电气专业增加进线电缆沟。2.7工程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8740.78万元。2.8 相关工程环评手续履行情况本项目涉及三亚崖城220kv变电站1个间隔扩建,利用崖城鸭仔塘i回部分塔基挂线。上述工程属于三亚崖城220kv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2013年7月,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对三亚崖城220kv输变电工程新建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本项目还涉及三亚鸭仔塘220kv变电站1个间隔扩建。三亚鸭仔塘220kv变电站是三亚市供电中心站,该变电站于2012年10月进行扩建。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于2012年6月对三亚鸭仔塘220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线路为新建工程,不存在原有污染等环境问题。线路两端变电站分别为已建的220kv崖城变电站、220kv鸭仔塘变电站,各扩建1个进出线间隔。根据现状监测,变电站围墙外的电磁环境、声环境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81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本线路工程架空段所经区域地貌单元属于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表自然高程在150m320m之间,局部为丘间平原及水田,沿线分布有芒果树、槟榔及马占树等经济作物,植被较发育,水土保持较好;靠近鸭仔塘220kv变电站电缆段地貌单元主要为海成二级阶段地貌,地表高程在10m30m之间,主要沿着城市水泥路及绿化带敷设。本次线路工程附近有县道、乡道及城市公路,交通较为便利。根据现场调查并参考已有地质资料,线路沿线未见影响线路铁塔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沿线附近无矿区及采空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抗震分类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场地。地表亦未发现文物古迹,适宜建设输电线路工程。线路沿线地线地貌见图3-1。线路走向线路走向凤凰北路电缆线路走向 线路走向图3-1 线路沿线地形地貌2、水文三亚市有独流入海的河流10条,分别是宁远河、藤桥河、三亚河、大茅河东沟溪、石河溪、文昌水、烧旗河、龙江河、九曲河,其中宁远河、藤桥河、三亚河、大茅河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站址位于宁远河东南侧,距宁远河约4.5km。宁远河发源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部毛感乡仙安石林南麓,干流总长83.5km,集雨面积1020km2,平均坡降4.63,总落差1101m,年均径流量6.49亿m3,年均流量20.6m3/s。3、气象项目区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5,年平均雨量为2000mm,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但由于受海洋性季风的影响,平均每年受3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40m/s,区域气象特征值见表3-1。表3-1 项目区域气象特征值表项目单位气象特征值多年平均气温25.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9历年极端最低气温5.1多年平均气压hpa012.7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5多年平均降雨量mm1640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h2000.0多年平均蒸发量mm1834.0多年平均雨日数d150多年平均雷暴日数d79.3多年平均冰暴日数d0.2多年平均雾日数d15.0多年平均霜日数d2.7多年平均晴天日数d56.3多年平均阴天日数d148.8多年平均风速m/s3.44、植被、生物多样性三亚市是热带雨林原生地,全市现有林地12.1万hm2,封山育林区6.2万hm2,森林覆盖率64%。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13497hm2。城市绿化覆盖率44.4%,人均公共绿地18.4m2。其中三亚最有特点的植物是椰树和酸豆树。本工程线路不穿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调查期间未发现珍稀、重点保护动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工程位于海南三亚市。三亚市位于n180934183727、e10856301094828之间。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全市面积1919.58km2,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km2。东西长91.6km,南北宽51km。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km,有大小港湾19个,有大小岛屿40个。2015年三亚市全市生产总值435.02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五年年均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66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89.53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85.83亿元,同比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3.7:20.6:65.7。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92亿元,同比增长11.1%,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五年年均增长16.1%。“十二五”期间,三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程度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级各类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截至2015年7月,三亚共有幼儿园97所,在园幼儿22785人,比2011年增加了36所幼儿园和约8000个幼儿学位,有效缓解三亚学前教育学位紧张的现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11年的68.2%提高至2014年的81.4%。三亚市高中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逐年提升。目前,全市有普通高中11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4 %,高考录取率达到94%。三亚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了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2015年是三亚“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收官之年,在过去5年里,三亚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人数增长了93%,市级医院床位实际增加1500张,配置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三亚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也大幅提升,被评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三亚还被确立为全国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及基层单位改革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孕产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等。四、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4.1电磁环境现状为了解本工程周围的电磁环境现状,委托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对工程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有关情况如下:4.1.1监测环境条件监测时间:2016年1月15日。监测气象条件:阴;温度:18;湿度:65%;风速:0.6m/s。4.1.2监测项目:地面以上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4.1.3监测方法及仪器工频电磁场监测仪器及方法具体见表4.1-1。表4.1-1 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方法标准号仪器名称及号测量范围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 681-2013)工频电磁场强度测试仪sem-600检定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有效期:2016.5.271hz400khz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4.1.4监测布点及合理性分析在环评调查期间,评价人员会同工程设计单位人员仔细勘察2个扩建变电站和220kv输电线路3050m范围内的居民分布情况,并根据技术评价导则筛选出辉盛采石场宿舍等8个环境保护目标。再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地形地貌情况,选择临近变电站或线路一侧作为监测点位,监测点位3m范围内无树木和建筑物遮挡。同时,在220kv崖城变电站、220kv鸭仔塘变电站扩建出线侧布设监测点,监测点位距离架空线路20m以上,且无树木遮挡。电磁环境监测具体布点情况见表4.1-2。因此,监测点位涵盖了项目拟建线路建设区域,以及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处。监测单位严格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的要求进行监测,能够客观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合理。表4.1-2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点序号类别位置地理坐标1220kv崖城变电站变电站东北面围墙外5m(n182042.85e1091250.51)2变电站西南面围墙外5m(n182040.50e1091247.19)3变电站西北面围墙外5m(n182044.21e1091246.75)4220kv鸭仔塘变电站变电站东面围墙外5m(n181720.9e1092949.8)5变电站西面围墙外5m(n181720.8e1092945.6)6变电站北面围墙外5m(n181724.8e 1092948.3)7变电站南面围墙外5m(n181717.9e1092947.5)8环境保护目标茂兴水泥制品厂电缆线路西侧3m(n181717.2e1092946.7)9辉盛采石场宿舍线路东南侧30m(n181950.13e1093038.90)10水源池水库旁民房线路南侧约14m(n182040.37e1092842.94)11木棉村芒果园民房线路南侧25m(n18212.98e1092624.78)12木棉村蔬菜地宿舍线路南侧12m(n 182106.7e 1092611.7)13抱加味村菜地看守房线路南侧12m(n 182148.9e 1092158.1)14文门村龙海山庄种养基地线路南侧21m(n 182108.9e 1091956.4)15布山下村民房线路西南侧25m(n182003.2e1091756.8)备注:220kv崖城变电站东北侧、220kv鸭仔塘变电站北侧、东侧外均布满线路出线,无法满足远离出线20m要求;220kv崖城变电站西南侧110kv出线尚未投入运行。4.1.5 监测结果环境现状监测点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见表4.1-3。表4.1-3 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结果检测点/位置工频电(v/m)工频磁感应强度(t)(1)220kv崖城变站变电站东北面围墙外5m(n182042.85e1091250.51)66.30.706变电站西南面围墙外5m(n182040.50e109127.19)5.230.069变电站西北面围墙外5m(182044.21e1091246.75)19.840.281(2)220kv鸭仔塘变电站变电站东面围墙外5m(n181720.9e1092949.8)1370.643变电站西面围墙外5m(n181720.8e1092945.6)16.40.067变电站北面围墙外5m(n181724.8e 1092948.3)2210.295变电站南面围墙外5m(n181717.9e1092947.5)0.880.052(3)环境保护目标输电线路茂兴你水泥制品厂(n181717.2e1092946.7)1.420.038辉盛采石场宿舍(n181950.13e1093038.90)4.460.128水源池水库旁民房(n182040.37e1092842.94)1.560.063木棉村芒果园民房(n18212.98e1092624.78)1.030.013木棉村蔬菜基地宿舍(n 182106.7e 1092611.7)0.660.010抱加味村菜地看守房(n 182148.9e 1092158.1)0.500.011文门村龙海山庄种养基地(n 182108.9e 1091956.4)0.910.14布山下村民房(n182003.2e1091756.8)39.651.082根据电磁现状监测结果,220kv崖城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在5.2366.3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690.706t之间;220kv鸭仔塘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在0.88221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520.295t之间。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在0.5039.65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01.082t之间,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4000v/m和100t的控制限值要求。4.2噪声环境现状为了解本工程周围的声环境,委托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对工程沿线的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有关情况如下:4.2.1 监测环境条件监测时间:2016年1月15日。监测气象条件:阴;温度:26;湿度:65%;风速:0.6m/s。4.2.2监测项目地面以上1.5m高度处的等效连续a声级,昼夜各监测一次。4.2.3 监测方法及仪器声环境监测仪器及方法具体情况见表4.2-1。表4.2-1 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方法标准号仪器名称及型号灵敏度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测量仪器:噪声振动分析仪awa6228;检定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编号:ssd201501820;有效期:2015.04.032016.04.0230110db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2.4监测布点本次监测共设15个监测点,其中220kv崖城变电站四侧围墙外5m处设3个;220kv鸭仔塘变电站四侧围墙外布置4个监测点;线路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处设8个。4.2.5监测结果环境现状监测点的噪声监测结果见表4.2-2。表4.2-2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db(a)监测点/位置昼间噪声夜间噪声(1)220kv崖城变电站变电站东北面围墙外5m(n182042.85e1091250.51)51.746.6变电站西南面围墙外5m(n182040.50e1091247.19)53.148.1变电站西北面围墙外5m(n182044.1e1091246.75)49.044.9(2)220kv鸭仔塘变电站变电站东面围墙外5m(n181720.9e1092949.8)59.946.1变电站西面围墙外5m(n18720.8e1092945.6)51.048.9变电站北面围墙外5m(n181724.8e 1092948.3)53.151.2变电站南面围墙外5m(n181717.9e1092947.5)55.52.3(3)环境保护标输电线路茂兴水泥制品厂东侧(n181717.2e1092946.7)63.754.7辉盛采石场宿舍(n181950.13e1093038.90)52.346.2水源池水库旁民房(n182040.37e1092842.94)55.448.4木棉村芒果园民房(n18212.98e1092624.78)50.245.6木棉村蔬菜基地宿舍(n 182106.7e 1092611.7)49.743.1抱加味村菜地看守房(n 182148.9e 1092158.1)50.845.2文门村龙海山庄种养基地(n 182108.9e 1091956.4)53.444.1布山下村民房(n182003.2e1091756.8)51.343.8根据现状监测结果,220kv崖城变电站站址四周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9.053.1db(a)之间,夜间监测值在44.948.1db(a)之间;220kv鸭仔塘变电站四周昼间噪声监测值在51.059.9db(a)之间,夜间监测值在46.152.3db(a)之间,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9.763.7db(a),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3.154.7db(a);茂兴水泥制品厂临近城市主干道,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处于农村地区的其他声环境保护目标处的昼夜噪声监测值达到1类标准。4.3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二一四年第一季度三亚市环境质量公报,三亚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2014年第4季度全部监测日环境空气质量均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水平。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4.4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二一四年第一季度三亚市环境质量公报,三亚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所监测的3条河流8个断面和4个主要大中型湖库中,除三亚河海螺段氨氮指标外,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类标准,保持优良态势。4.5生态环境三亚北倚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三亚有雨热充足的气候特征及多样的地形地貌条件,使植物资源具有了种类丰富、生态类型多样、观赏价值高的特点。本线路工程在设计规划中,已避开了水源池水库水源保护区;线路大部分处于三亚中部低矮丘陵山区,是三亚市农业尤其种植业发展的集中区域。根据现场调查,该区域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半落叶季雨林)、灌丛林群落结构,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构成。山上依稀分布的天然林为次生原生林,大多为幼林或灌木林,成熟林不多。线路沿线所经林区以人工林为主,树种多为生态作用不高的桉树、槟榔、芭蕉、芒果、橡胶、木麻黄和松树,部分为台湾相思纯林。另外,橡胶林不少由于缺乏管理而退化成残次林或荒山。可见,项目所经区域的林业整体生态效益不高。架空线路经过崖城镇、凤凰镇平缓地带大部分为农田、菜地,建有热带蔬菜产业基地。电缆线路进入三亚城区后,主要沿城市道路敷设,沿途主要为桉树、棕榈树等人工植被。总体上,本工程沿线植被覆盖率较高,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好。调查中未发现珍稀动植物。工程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见图4.5-1。电缆线路走线电缆线路走线海润路电缆沿线海润路电缆沿线架空线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