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录 -1- 目目 录录 目目 录录1 1 1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 1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 特性表2 1.3 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6 2.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 9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9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2 3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313 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 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3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7 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20 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25 3.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9 3.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30 3.7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31 3.8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31 3.9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1 4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3333 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33 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34 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36 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36 4.5 公众意见处理办法.38 目录 -2- 4.6 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39 5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040 5.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40 5.2 满足国家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要求.40 5.3 选址符合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40 5.4 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0 5.5 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41 5.6 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分析.42 6 6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4646 6.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46 6.2 环评机构的联系方式 .46 附件:附件: 1、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6 号文件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 2、采矿许可证。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建设项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建建设项设项目地点目地点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部 约 2.6km 处,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27581122905,北纬 392923393028。 地理位置见图 1-1。 1.1.2 建建设项设项目背景目背景 2006 年原冯西煤矿经晋煤整合办核200619 号文,批准为单独保留矿井, 生产能力为 21 万 t/a。之后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856 号, 批准原冯西煤矿进行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生产能力由 21 万 t/a 提升至 90 万 t/a。2009 年 4 月大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冯西煤业有限 公司矿井 900kt/a 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 于 2009 年 12 月 9 日以晋环函2009620 号予以批复。目前,90 万 t/a 机械化 升级改造项目井下工程已完成,工业场地利用 21 万 t/a 矿井时的主井工业场地, 现地面除原煤储运系统未完成,其它建(构)筑物也已基本完成,风井场地利 用原 21 万 t/a 矿井时的副井工业场地,现未施工。 2009 年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36 号文件(附件 1) ,原山西朔州冯西煤 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冯西煤矿” )为单独保留矿井,公司主体变更为山西 华美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核准名称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 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和生产能力均未变。生产能力为 90 万 t/a,井田面积为 2.428km2,批准开采 1#11#煤层。 2010 年 3 月由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 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选煤厂初步设计 ,2011 年 1 月 5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16 号文对初设予以批复。变 更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90 万 t/a,设计开采煤层增加 8 号煤层,为 4、8、9- 1、9-2、11 号煤层;采煤方法同原设计,采用综采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 顶板。 1 建设项目概况 -2- 1.2 建建设项设项目主要建目主要建设设内容、生内容、生产产工工艺艺、生、生产规产规模、建模、建设设周期周期 和投和投资资,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 1.2.1 建建设设内容内容 兼并重组整合利用原有的工业场地作为兼并重组后矿井工业场地,取消原 风井场地,在工业场地设回风井,原煤由输煤栈桥运至矿井 180 万 t/a 选煤厂 进行洗选。由于由于 180180 万万 t/at/a 选煤厂采暖、生活污水处理、矸石排放均依托矿井,选煤厂采暖、生活污水处理、矸石排放均依托矿井, 故本次评价包括矿井所有的建设内容和选煤厂的采暖、生产污水处理、矸石场故本次评价包括矿井所有的建设内容和选煤厂的采暖、生产污水处理、矸石场 等。 矿井共设工业场地、爆炸材料库场地、矸石场及取土场四个场地,其中: 工业场地利用原有工业场地,在场地内设主斜井(利用原主斜井) 、副斜井(新 建)和回风斜井(改造原副斜井)三个井筒;爆炸材料库利用原有;矸石场和 取土场新选。 取土场紧靠工业场地东南侧,本次矸石场覆土和黄泥灌浆土源均取自取土 场。该取土场占地 5.0hm2,为一黄土缓坡梁峁地,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取土 场最大取土量约 100 万 m3,可服务于整个矿井开采年限。 拟选矸石场位于工业场地南 50m 处,处于工业场地下游,该沟宽 150- 200m,长 280m,深 30-40m,占地面积 6.50hm2,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矸石场 储量约 220 万 t,选煤厂年产矸石量 40 万 t,可满足 5a 的排矸要求。 1.2.2 生生产产工工艺艺 1.井田开拓方案 变更后矿井设计开采增加 8 号煤层,为 4 号、8 号、9-1号、9-2号、11 号 煤层,生产能力及井田面积未变。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 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 2.水平划分及标高 全井田 4、8、9-1、9-2、11 号煤层共划分 2 个水平。一水平开采全井田 4 号煤层,水平标高 1137m;二水平开采全井田 8、9-1、9-2、11 号煤层,水平标 高 1079m。 3. 大巷布置及运输方式 1 建设项目概况 -3- 一水平(4 号煤层)开拓巷道布置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回风大巷,其中, 主运大巷沿 4 号煤层底板布置,辅运大巷、回风大巷沿 4 号煤层顶板布置。二 水平(8、9-1、9-2、11 号煤层)开拓巷道布置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回风大巷, 均分别沿 9-1、9-2、11 号煤层布置。 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 4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全井田 4 号煤层共划分为 1 个采区(一采区) ,8、9-1、9-2、11 号煤层划分 为 1 个采区(二采区) 。 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先开采 4 号煤层,再开采 8、9-1、9-2号煤层,最后 开采 11 号煤层。详见采区接替表 1-1。 表表 1-1 采区接替表采区接替表 采区名称开采煤层 可采储量 (mt) 生产能力 (mt/a) 服务年限 (a) 接替 一采区4 号18.980.915.1二采区 二采区8、9-1、9-2、11 号25.330.922.1 5.采煤方法 4 号煤层采用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9-1、9-2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 煤方法,11 号煤层采用综采采煤方法。 1.2.3 生生产规产规模模 变更后,矿井生产能力及井田变积均未变,设计规模为 0.9mt/a。 1.2.4 建建设设周期周期 1.建设工期:20.4 个月; 2.服务年限: 35.2a,其中:一水平(4 号煤层)服务年限 15.1a。 1.2.5 工程投工程投资资 项目总投资为 30515.06 万元,环保投资 1029.2 万元(其中已投资 196.0 万元,新增投资 833.2 万元) ,占总投资的比例 3.37%。 1.2.6 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90 万 t/a 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要 求及衔接关系见表 1-2。 1 建设项目概况 - - - 4 4 4 - - 表表 1-2 兼并重兼并重组组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90 万万 t/a 机械化升机械化升级级改造工程)的改造工程)的衔衔接关系表接关系表 项目原 90 万 t/a 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建设要求本次 90 万 t/a 兼并重线整合工程建设要求依托关系 主斜井 利用原 21 万吨/年矿井工业场地内的主斜井, 井筒倾角 23,斜长 482m,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和检修轨道,担 负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 改造利用原主斜井,井筒倾角 23,斜长 502m, 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和检修轨道,担负煤炭提升 任务,兼作进风井 改造利用原主 斜井 副斜井 在工业场地内新建副斜井,井筒倾角 22,斜长 453m,井筒装备 单钩串车,担负全矿井人员、矸石、材料及设备等辅助提升任务, 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新建副斜井,倾角 6.5,斜长 1390m,井筒内运 行无轨胶轮车,担负全矿井人员、材料及设备等 辅助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新建 回风 斜井 改造利用原 21 万吨/年矿井副井工业场地内的副斜井,井筒断面不 变,井筒倾角 29,斜长 300m,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 改造利用原 90 万吨机改时新建的副斜井做为全 矿井回风井,倾角 23.6,斜长 423m,担负全矿 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关闭机改时的回风斜 井 改造利用机改 时新建副斜井 主井生 产系统 原煤提升出井后,由带式输送机运至筛分楼分成 +50mm、5025mm、-25mm 三级,+50mm 级块煤人工拣矸后运送 至块煤储煤场,5025mm、-25mm 级原煤分别由带式输送机运送 至筒仓储存,然后由汽车运至宝峰选煤厂洗选外运 原煤提升出井后,在主斜井井口房卸载经溜槽在 转载点转载到矿井选煤厂洗选 新建 主 体 工 程 矿井总平 面布置 设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爆炸材料库、排矸场 利用原工业场地和爆炸材料库,取消风井场地和 原矸石场,新选矸石场和取土场 机修车间 450m2,综采设备库 540m2,坑木加工房 135m2同原设计利用 未建黄泥灌浆站,取土场设黄泥灌浆站,土源来自拟选取土场新建 辅助工程 办公楼 1344m2,灯房浴室及自救器室 1152m2,区队办公室及任务 交待室 1688m2,职工宿舍 1330m2,食堂 166m2 同原设计利用 原煤 储存 中块煤和末煤各采用 1 座圆筒储存,其中中块煤筒仓直径为 16m, 高 36.5m,储量为 4850t;末煤筒仓直径为 16m,仓体高 42m,储量为 5500t。块煤采用储煤场储存,储量约为 8000t 原煤出井后由带式输送机运至矿井选煤厂的原煤 仓储存 新建 储 运 工 程 原煤 运输 原煤由汽车经进场公路运出场后,然后由元元公路外运。进场公路 已形成,满足要求 原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选煤厂 1 建设项目概况 - - - 5 5 5 - - 续续表表 1-2 兼并重兼并重组组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90 万万 t/a 机械化升机械化升级级改造工程)的改造工程)的衔衔接关系表接关系表 项目原 90 万 t/a 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建设要求本次 90 万 t/a 兼并重线整合工程建设要求依托关系 打深水井 1 眼,单井供水量为 1000m3/d同原设计利用 供水 井下正常涌水量 257m3/d,经处理后作为井下洒水 开采 4 号煤层时,涌水量同原设计;开采 8、9、11 号煤层 时,正常涌水量分别为 150m3/d、157m3/d、19m3/d 利用 供电 工业场地建 10kv 变电所,一回 10kv 专线电源引自杏园 110kv 变 电站,另一回路 10kv 备用电源利用现有引自西家寨 35kv 变电站 同原环评利用 公 用 工 程 采暖 新建锅炉房 1 座,内设 2 台 dzl4-1.25-a蒸汽锅炉和 1 台 dzl0.7-0.7/95/70-a热水锅炉 利用已建锅炉房内 2 台 dzl4.2-1.0/115/70-a型热水锅 炉和 1 台 dzl1.4-0.7/95/70-a型热水锅炉 利用 锅炉配 stc 湿式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75% 采用多管除尘器+已配设的 dcj-x 型冲击式水浴脱硫除 尘器,除尘效率99%,脱硫效率80%。 增加多管除尘器, 利用 dcj-x 型 脱硫除尘器 大气污 染治理 筛分车间设集尘罩和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99%原煤不分级 利用已建的 1 座矿井水处理站,内设有 1 台 10m3/h 一体化净水器, 评价要求新增 1 台 10m3/h 一体化净水器。矿井水处理后全部用于 井下降尘洒水 同原设计利用 水污 染防治新建 1 座处理能力为 10m3/h 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 生化处理后,部分用于场地绿化和储煤场降尘洒水,剩余部分经除 臭后全部送至宝峰选煤厂作为生产补水 利用已建的处理能力为 215m3/h 的生活污水处理站,采 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全部回用 于场地绿化、降尘洒水和选煤厂生产补水用水 利用 初期雨水设 1 座 5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不设初期雨水收集池 固体废物 由汽车运至矸石场分层、压实堆置,最终覆土、绿化。矸石场修建 挡矸坝、涵洞。排矸场位于工业场地北约 600m 的冲沟内 由汽车运至拟选矸石场分层、压实堆置,最终覆土、绿化。 矸石场修建挡矸坝、涵洞。排矸场位于工业场地南约 50m 的自然冲沟内 地表沉陷派专人定时巡查,及时治理、修整同原环评 绿化对工业场地进行绿化,绿化率 25%对工业场地进行绿化,绿化率 25% 环 保 工 程 废弃工业 场地治理 无废弃工业场地 对废弃的原 21 万吨/a 矿井时的副井场地进行复垦,关闭 副斜井,复垦面积 1hm2 新增 1 建设项目概况 - - - 6 6 6 - - 1.3 建建设项设项目目选选址,与法律法址,与法律法规规、政策、政策、规规划和划和规规划划环评环评的相的相 符性符性 1.3.1 建建设项设项目目选选址址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部 约 2.6km 处,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27581122905,北纬 392923393028。 本矿距平鲁区井坪镇 19km,距朔州市约 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 相接。且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南到太原 235km,北到大同 130km。又可通过铁路外销京、津、唐等地区,并联结到全国 各地。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地理位置见图 1-1。 1.3.2 与法律法与法律法规规、政策、政策、规规划相符性划相符性 1.3.2.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和和产业产业政策的要求政策的要求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 36 号文件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 原山西朔州冯西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冯西煤矿” )为单独保留矿井,公 司主体变更为山西华美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核准名称为山西朔州平鲁区 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设计规模为 90 万 t/a,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 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1.3.2.2 满满足国家足国家节节能减排和清能减排和清洁洁生生产产的要求的要求 本工程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机械化开采工艺,采煤机械化率达到 100%,工作 面回采率 95%,采区回采率最低 75%,原煤回收率高,节约了煤炭资源,采煤工 艺先进。原煤运至矿井选煤厂洗选后外运,将向社会提供低灰、低硫、高热值 的清洁能源。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固体废物均得到了规 范化处置,做到了减量化、资源化,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1.3.2.3 选选址符合区域址符合区域规规划和城市划和城市总总体体规规划的要求划的要求 项目建设区及井田范围不在城市及乡镇规划范围内。朔州市是全省煤炭资 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煤炭开采历史悠久,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积极发展煤 炭工业的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划。 1 建设项目概况 - - - 7 7 7 - - 1 建设项目概况 - - - 8 8 8 - - 本次工程利用原有矿井工业场地,工业场地的选址符合土地利用政策。拟选矸 石场为一荒沟,周围 500m 范围内无村庄等敏感点,所在区域及周围无不良地质 构造,也无国家重点及省级确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遗迹和其他需 要特别保护的敏感点,选址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 标准 (gb185992001)中场址选择的有关要求和环保要求。 1.3.2.4 污污染物排放染物排放满满足国家和地方足国家和地方规规定的排放定的排放标标准和准和污污染物染物总总量控制要求量控制要求 本项目锅炉烟气采用多管除尘器+dcj-x 型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除尘后经 40m 高烟囱排出,烟尘、so2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标准要求;矿井原煤出井口后由主井井口房 转载机直接转到选煤厂输送皮带,不设原煤储存设施。矿井水经矿井水处理站 采用一体化净水器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黄泥灌浆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生 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地绿化、降尘 洒水和选煤厂补充用水,不外排。本矿井少量矸石随煤流运出或排弃至井下废 弃的巷道中,无矸石产生;锅炉炉渣和脱硫渣先考虑用作村民修筑房物屋顶的 材料,或用于铺路综合利用,无法实现外售综合利用时,由汽车运往矸石场单 独分区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垃圾运输车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后,对环境影响很小。对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采取隔声、 消声等措施后,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2 类区标准限值。 本项目采取环评措施后,烟尘排放量为 1.86t/a,so2排放量为 10.72t/a, 粉尘排放 0t/a,cod 排放 0t/a,满足朔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山西省环境保护 局审核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 9 9 9 - - 2.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建设项设项目所在地的目所在地的环环境境现现状状 2.1.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管涔山东麓,地表多被黄土覆盖,经长期切割冲蚀,形成了沟谷 纵横的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属低山丘陵区。纵观井田,区内基岩露头零星, 主分水岭走向为南北向,从分水岭向两侧形成树枝状分布的冲沟,地形较为复 杂。地形地势总体上呈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的山梁上,高程为 1405.2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部,高程为 1274.9m,最大相对高差为 130.3m。 区内以黄土冲沟、黄土梁峁为主,在较大的沟谷两侧有零星基岩出露。区 内较大的冲沟为酸刺沟和红泉沟,其上游呈“v”字型,下游是“u”字型。冲 沟两侧由于不断的侵蚀形成树枝状的小冲沟。 2.1.2 气候、气象气候、气象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多 风少雪,寒冷干燥,夏季暖热,雨量集中,春秋短暂,春季风沙大,蒸发量大, 易干旱,秋季雨水较少,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为 5.8,极端最高气温为 34.5,极端最低气温为28.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252h;年平均降水量 为 410.4mm;降水多集中于 7、8、9 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3.54%。历年蒸 发量为 2118.4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 5.16 倍。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 54%。年平 均风速为 3.4m/s,最大风速为 23m/s,集中于冬春两季。评价地区全年主导风 向为 wnw 风。 2.1.3 地表水系地表水系 本区河流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西部边界有马关河,东部边界以外为马 营河(源子河) 。马营河属桑干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左云县骆驼山,干流全长 112km,在本区约 30km,流域面积 2133km2。大沙沟河为马营河支流,源于平鲁 县贾家窑及杨家窑一带,全长 70km,流域面积 1035km2,为季节性河流,现在 接受平鲁城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矿坑排水,该河在本区北界外,低于煤层 露头线。马关河发源于平鲁县石井沟,全长 18km,流域面积 136km2,河流洪流 量 60120m3/s,最大达 500m3/s(1921 年) ,河谷清水流量一般为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 10 1010 - - 0.170.26m3/s,1990 年 9 月测清水流量为 0.0348m3/s,出境排污水量 0.07423m3/s。玉货郎沟为马关河最大的季节性支流,发源于平鲁县烟洞村在歇 马关南入马关河,全长 15km,沟谷切割深 70100m,清水流量为 3640l/s。 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各沟谷平时基本干枯无水,唯雨季时才汇集洪水 辗转向东、向西流入井田界外的马营河和马关河。根据 2008 年 11 月平鲁水利 局提供的水文计算成果分析报告,矿井工业场地区域 100a 一遇的最高洪水位标 高为 1270.2m,矿井各井口地面标高均高于历年来最高洪水位标高,故洪水对 本井田开采不构成威胁。 井田内地表水系见图 21。 2.1.4 建建设项设项目所在地的目所在地的环环境境现现状状 2.1.4.1 生生态环态环境境 根据平鲁区生态功能区划 ,项目区位于“中南部生态人居及采煤工业生 态功能区”中的“中南部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生态功能亚区” 。本区自然植被以针 茅、蒿类、百里香、糙隐子草为主,在河谷及低洼滩地有小部分沙棘分布。农 作物以耐寒的莜麦、马铃薯、胡麻为主,农业生产力低下,耕作制度为一年一 熟。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次为草地,其它土地所占比例很小, 无林地分布。整个生态系统结构组成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整个生态系统抗逆 性差。 2.1.4.2 地下水地下水环环境境质质量量现现状状 本井田内无地下水井,评价采用相邻的后安煤矿监测点杏园村和刘高登水 井对冯西矿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监测时间为 2010 年 12 月 17 日19 日,由 监测结果可知,现状监测取样的 2 个水井中,各项监测项目均达到地下水质 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标准,说明当地地下水水质较好。 2.1.4.3 地表水地表水环环境境现现状状 本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只有一些沟谷平时干枯无水,只在雨季会形成地 表径流,因此,评价未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1.4.4 大气大气环环境境现现状状 监测时间为 2012 年 4 月 7 日13 日。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内 tsp、pm10均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为 100%,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 11 1111 - - 161.0%、146.7%;so2、no2日均浓度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标准。评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 12 1212 - -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 13 1313 - - 价区 tsp、pm10主要超标原因是当地气候干燥,地表生态植被较差,气尘量比较 大,另外交通道路运输起尘量较大,局地气候不利于污染扩散。 2.1.4.5 声声环环境境现现状状 本项目工业场地厂界监测点,昼间噪声级在 49.652.1db(a)之间,夜 间噪声级在 40.943.6db(a)之间,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2 类区 标准限值,说明场地噪声环境较好。这主要与当地为农村地区,周围无工业企 业有关。 2.2 建建设项设项目目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范价范围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 2-1。 表表 2-1 建建设项设项目目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范价范围围 项目评价范围 生态 井田边界外扩 200m,范围为 3.82km2;另外,考虑矿井工业场地 4.9hm2,取土 场 5.0hm2,矸石场 6.5hm2,爆炸材料库场地 0.2hm2;进场道路 1.3hm2。生态评 价范围共计 4.00km2。 地下水 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等条件的分析以及井田范围、废水排放走 向、矸石场位置,评价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重点是井田范围 1km 范围、矸石 场附近 地表水 本工程井下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因此地表水环境影响 评价主要分析污水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大气环境以锅炉排气筒为中心,边长 5km 的矩形区域。 声环境工业场地厂界外 200m 范围区域。 固体废物以矸石排放场范围为主。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14 1414 - - 3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建建设项设项目的主要目的主要污污染物染物类类型、排放型、排放浓浓度、排放量、度、排放量、处处理方理方 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标排放情况,排放情况,对对生生态态影响的途径、方影响的途径、方 式和范式和范围围 3.1.1 大气大气污污染物染物 变更后,矿井原煤经主提升带式输送机提升出井后,在主斜井井口房转载 到矿井选煤厂洗选,故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源为锅炉房内锅炉和汽车运输扬尘, 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粉(扬)尘。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 3-1。 3.1.2 水水污污染物染物 本矿井的废水有两种,一种是井下排水,其主要污染物为 ss;第二种为生 活废水,包括浴室、食堂、办公设施等产生的生活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5、氨氮、ss 等。 水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见表 3-2。 表表 3-2 水水污污染物排放量一染物排放量一览览表表见见 污染物产生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 染 源 产生量 m3/d 污染物 产生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排放量 (m3/d) 污染物 排放浓度 (mg/l) 排放量 (t/a) bod1504.29bod100 cod2005.72cod400 采 暖 期 179.1 ss1805.15 0 ss200 bod1505.56bod100 cod2007.42cod400 生 活 污 水 非 采 暖 期 178.1 ss1806.68 0 ss200 bodbod cod12011.26cod200 矿 井 水 257 ss15014.07 0 ss100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15 1515 - - 表表 3-1 大气大气污污染物排放量一染物排放量一览览表表 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源技术特征 种类 浓度 (mg/m3) 产生量 (t/a) 治理方式 浓度 (mg/m3) 排放量 (t/a) 烟气量 (m3/h) 排放 方式 烟尘160073.18321.46 2 台 dzl4.2-1.0/115/70- a型热水锅炉 so261328.031848.41 18207 烟尘160012.05320.24 采 暖 期 1 台 dzl1.4-0.7/95/70- a型热水锅炉 so26134.621841.39 2998 烟尘16007.98320.16 锅炉房 非 采 暖 期 1 台 dzl1.4-0.7/95/70- a型热水锅炉 so26133.06 每台锅炉均配 置多管除尘器 +dcj-x 型冲 击式水浴脱硫 除尘器,评价 保守按除尘效 率 98%,脱硫 效率 70%计算 1840.92 2998 集中排放,烟 囱高度 40m, 出口内径为 0.8m 注:采暖期运行 157d,每天 16h,非采暖期运行 208d,每天 8h;锅炉燃用本矿 4 号原煤,灰分 25.38%,硫分 0.54%,发热量 30.83mj/kg。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16 1616 - - 3.1.3 固固废污废污染染 变更后,井下巷道全部沿煤层布置,矸石量很少,少量矸石随煤流运出或 排弃至井下废弃的巷道中,一般情况无矸石产生。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锅 炉炉渣及脱硫渣、生活垃圾、矿井水和生产污水处理污泥。 固体废物排放量一览表见表 3-3。 表表 3-3 变变更更设计设计固体固体废废物排放情况表物排放情况表 固废名称产生量(t/a)排放量(t/a)排放及处理方式 锅炉炉渣11971197 脱硫渣6666 由汽车运往矸石场单独分区处置,并 对处置场做防渗处理 生活垃圾9696 同原设计,分类收集后由垃圾运输车 运至当地生活垃圾一并处置 矿井水处理站污泥1515掺入末煤外售 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1111脱水后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 3.1.4 声声环环境境污污染染 变更后,矿井取消风井场地,在工业场地内设回风井,增设黄泥灌浆站, 另外工业场地生产系统及部分建筑物的分布也有所变化,故变更后矿井工业场 地厂界噪声将有所增加,但工业场地周围 200m 范围无声环境敏感点,故不会对 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运行期主要噪声污染源噪声级见表 3-4。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17 1717 - - 表表 3-4 工工业场业场地主要噪声源及采取措施前后噪声地主要噪声源及采取措施前后噪声级级表表 噪声源名称设备型号/台数 厂房内单机设 备噪声级 db(a) 采取措施 措施后厂房 外 1m 噪声 级 db(a) 主井井口房带式输送机/2 条90将皮带机机头封闭在井口房内75 主斜井空气 加热室 kjz-25 型鼓风机 /2 台 90 空气加热室设置隔声门窗,机体 设置减震基础 78 副井空气加 热室 kjz-40 型鼓风机 /2 台 90 空气加热室设置隔声门窗,机体 设置减震基础 78 空气压缩机 房 sa-150a 型螺杆 式空气压风机/1 台 110 厂房封闭安装隔声门窗隔声降噪, 室内墙壁、顶棚进行吸声处理, 进气口设消声器,排气管道、储 气罐设包扎阻尼,底座设减振器 或设计制作隔振基础 70 锅炉房 鼓风机、引风机 各 1 台 90 锅炉房设置隔声门窗,锅炉鼓、 引风机设置减震基础。 65 坑木加工房 圆锯机/1 台,磨锯 机/1 台,截锯机/1 台 100 厂房封闭安装隔声门窗隔声降噪, 夜间停止工作 75 井下水处理 站水泵 水泵/多台88 水泵间单独隔开封闭,水泵与进 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 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动器 68 生活污水处 理站水泵 水泵/多台88 水泵间单独隔开封闭,水泵与进 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 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动器 68 35kv 变电站变压器70 建议变电站四周围墙和顶部设置 为混凝土墙体,门窗要有效的隔 音效果 55 黄泥灌浆站泥浆泵88 水泵间单独隔开封闭,水泵与进 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 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动器 68 通风机房 fbcdz-6-19b 型通风机/1 台 103 通风机房安装隔声门窗隔声降, 设消声器消声并在排气口设扩散 塔来改变噪声传播方向,对电机 设置减振基础 58 3.1.5 生生态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围 本项目生态影响分为项目占地生态影响和采煤地标沉陷对生态影响。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18 1818 - - 3.1.5.1 项项目占地生目占地生态态影响影响 本工程总占地 17.9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不包括选煤厂占地)4.9hm2, 取土场占地 5.0hm2,矸石场占地 6.5hm2,爆炸材料库场地占地 0.2hm2;进场道 路占地 1.3hm2。除矸石场和取土场占地为本次新征,其余各场地均利用原有场 地。 取土场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整个取土场植被稀疏,主要是一些低覆盖度 的草本植被。取土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土流失和破坏原地表植被。 矸石场生态影响主要是矸石压占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壤侵蚀。 3.1.5.2 采煤沉陷生采煤沉陷生态态影响影响 本项目井田内无村庄,受采动影响的主要有矿井工业场地。对工业场地 根据表土层和基岩厚度(表土移动角 45,基岩移动角 70)计算,留设 260m 的保安煤柱后,不会受到采煤沉陷的影响。 根据地表变形移动预测,首采区有 62.15hm2的农业植被受到采煤影响, 其中轻度影响面 24.18hm2,中度影响面积 37.97hm2。全井田有 176.30hm2的农 业植被受到采煤影响,其中轻度影响面 61.44hm2,中度影响面积 114.86hm2。 首采区受沉陷影响将造成农作物粮食减产 31.54t,全井田受沉陷影响将造 成农作物粮食减产 91.72t。根据国土部门的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对采煤损毁的土 地全部实施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实施土地复垦将减少项目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 根据地表沉陷预测及原冯西井田沉陷区植被的影响情况调查,本区开采 煤层地表沉陷对低矮植被的影响要轻的多,只要及时充填地表裂缝,沉陷对低 矮草本植被的影响不大。 通过实施制定的各种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将 降到最低限度,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环境体系可以承受的。 3.2 建建设项设项目目评评价范价范围围内的内的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分布情况分布情况 变更后矿井井田范围未变,保护目标同原环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 范围内受煤炭开采地表沉陷影响的村庄、地下水、耕地等地表植被;受工程污 染影响的村庄、地表水;受运煤公路及排矸道路扬尘和噪声影响的村庄等。 具体保护目标见表 3-5 和图 3-1。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19 1919 - - 表表 3-5 环环境保境保护对护对象一象一览览表表 环境 要素 类别保护对象及基本情况 影响因素保护要求 变更 情况 地表植被评价范围内的农田、林地、草地等地表沉陷 保证生态系统稳定,保持 耕地生产力不降低,维持 耕地总量平衡 - 土壤评价范围内耕作层及表层土地表沉陷 控制水土流失量,治理率 达到 90以上 - 村庄评价范围内无村庄 地表沉陷 居住房屋和生活质量不 受影响 - 生 态 环 境 取土场地 表植被 紧靠工业场地东南侧,面积 5.0hm2, 占地类型为其它草地 取土损毁 取土后及时生态恢复,植 被覆盖率不低于 50% 新增 季节性沟 谷 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外 120m 处,属季 节性河流 地表沉陷雨季泄洪不受影响 地 表 水马关河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外 3.8km 处地表沉陷 地表水质量标准类 标准,水质不受影响 - 浅层地下 水 煤层开采影响的浅层地下含水层地表沉陷 地下水质量标准类 标准,浅层含水层水质、 水量不受影响 - 村庄水井评价范围内无村庄水井地表沉陷 地下水质量标准类 标准,村民用水不受影响 - 地 下 水 神头泉域 井田及工业场地位于神头泉域一般泉 域范围内,不在重点保护区和裸露岩 溶区,井田最近距重点保护区约 10km 地表沉陷 对泉域水量、水质不造成 影响 - 厂界噪声工业场地厂界外 1m生产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2 类标准 - 声环境敏 感点 工业场地厂界外 200m 范围内无村庄 等声环境敏感点 生产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1 类标准 - 声 环 境 交通噪声 进场公路两侧 200m 范围内无村庄等 声环境敏感点 运煤汽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4a 类标准 - 村庄 方位 (相对锅炉房) 距离 (km) 户数 (户) 人口 (人) - 冯家岭ne1.7158260- 杏园村nw1.2041184- 刘高登wnw2.3855247- 一半岭ssw1.6262250- 上韩佐沟se1.4032130- 下韩佐沟sse1.6938152新增 李西沟n2.4545225新增 环 境 空 气 白家梁sse3.4552282 锅炉烟气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 新增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20 2020 - -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21 2121 - - 3.3 主要主要环环境影响及其境影响及其预测评预测评价价结结果果 3.3.1 生生态态影响及其影响及其预测评预测评价价结结果果 3.3.1.1 建建设设期期 本矿井工业场地利用原有工业场地,无新征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 主要为场地施工剥离表层产生的水土流失。工业场地建成后,通过对厂区绿化, 将改善工业场地的生态环境。 本次拟选取土场占地面积 5.0hm2,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为其它草地,通 过表土剥离,在取土场范围之外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并采用削坡开级,护坡 工程,取土结束后,对取土场平整土地并将剥离后表土覆盖,可以降低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3.3.1.2 运行期运行期 (1)首采区地表沉陷影响面积 99.25hm2,轻度影响面积 39.45hm2,占影 响面积的 39.784%;中度影响面积 59.77hm2,占影响面积的 60.22%。首采区旱 地影响面积 62.15hm2,其它草地影响面积 37.1m2。 全井田采煤沉陷影响面积 296.42hm2,轻度影响面积 106.94hm2,占影响面 积的 36.08%;中度影响面积 189.48hm2,占影响面积的 63.92%。全井田旱地影 响面积 176.3hm2,其他林地影响面积 119.12hm2,采矿用地影响面积 1hm2 (2)首采区旱地影响面积 62.15hm2,其中轻度影响面积 24.18hm2,中度 影响面积 37.97hm2。 ,按照平均粮食产量为 3.15t/hm2计算,首采区粮食减少约 31.54t/a。 全井田旱地影响面积 176.3m2,其中轻度影响面积 61.44m2,中度影响面积 114.86m2,全井田粮食减少约 91.72t/a。 (3)评价区非农业植被主要分布在黄土谷坡地带,低矮草本植被以针茅、 百里香草丛为主,广泛分布于评价区的沟谷坡面。 根据地表沉陷预测及原冯西井田沉陷区植被的影响情况调查,本区开采煤 层地表沉陷对低矮植被的影响要轻的多,只要及时充填地表裂缝,沉陷对低矮 草本植被的影响不大。 (5)矿井首采区为一采区,首采区采煤后形成地表沉陷区面积 99.25hm2, 这些区域中有 19.85hm2加速水土流失,根据矿区煤炭开采沉陷土壤侵蚀有关调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22 2222 - - 查资料,地表沉陷后土壤侵蚀加速系数 2.22.5,结合遥感土壤侵蚀调查资料, 井田首采区煤炭开采后新增土壤侵蚀量约为 0.130.15 万 t。 3.3.2 大气大气环环境影响及其境影响及其预测结预测结果果 3.3.2.1 建建设设期期 本矿井为整合矿井,建设周期短,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施工期平整场地剥 离表土后裸露地表在大风气象条件下的风蚀扬尘,建筑材料运输、装卸中的扬 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临时物料堆放场产生的风蚀扬尘,混凝土 搅拌站产生的水泥粉尘等。污染物大多为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 tsp、so2。 3.3.2.2 运行期运行期 本项目原煤出井口由主井井口房转载机转到选煤厂输送皮带,故无粉尘产 生;锅炉烟气采用多管除尘器+dcj-x 型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除尘后经 40m 高 烟囱排出。环评按除尘效率 98%,脱硫效率 70%计,锅炉烟尘、so2排放浓度均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标准要求, 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3.3.3 水水环环境影响及其境影响及其预测结预测结果果 3.3.3.1 地下水地下水 1、建设期 井筒施工过程中将穿透部分地下水含水层,初期少量涌水对地下水资源产 生一定影响,任意排放将影响地表水水质。 2、运行期 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正常生产时,本矿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会对地下水造 成污染影响。事故情况下,矿井排放高浓度废水将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矿 井在按照环境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定期检验污水处理设备,保证设施的完好 率和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可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 对上覆含水层的影响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 - 23 2323 - - 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直接影响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碎屑岩裂隙含 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层间砂岩裂隙 含水层。 采煤引起地表沉陷方面,由于开采对地层地质应力的影响,会形成采区地 表沉陷,地表沉陷盆地及边缘裂缝可能在局部破坏浅层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 水量减少等现象。 据地质报告,井田内发现有两条断层和两个陷落柱,未见岩浆岩侵入。环 评建议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重视勘察隐伏断层等构造的存在,对发现的断层 合理留设煤柱。 对下伏含水层的影响 本矿井 11 号煤层开采可能沟通影响到下伏太原组底部 k2砂岩含水层, 同时该含水层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对该含水层进行采前 探放水工作,在开采煤层时,需要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 治后采”的原则,避免发生透水事故。 煤矿开采对奥灰水的影响 本煤矿开采 49 号煤层属于非带压开采煤层,11 号煤层大部分属于非带 压开采煤层,局部为带压开采煤层,据计算,11 号煤层底板标高在 10701078m 之间属于带压开采安全区(ts1078m 属于 不带压区。在对断层等构造合理留设保护煤柱后,井田内正常的煤矿开采不会 对奥灰水产生直接影响,因而本煤矿开采一般不会对神头泉域岩溶水量产生直 接影响。 环评建议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重视勘察隐伏断层等构造的存在,对发现 的断层合理留设煤柱,防范煤矿开采阶段矿井污废水沿断层破碎带等进入深部 奥灰水,造成污染影响,防范 11 号煤层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