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设油罐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设油罐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设油罐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设油罐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设油罐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试 行 ) 项目名称: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设油罐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 年 06 月 23 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 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 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 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 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拟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 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拟建项目对环境 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 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 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批复。 4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设油罐项目 建设单位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黄兴联系人庄源昌 通讯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瑞路 2 号 联系电话 32389441 传 真 - 邮政编码 510663 建设地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瑞路 2 号现有厂区内 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v 社会事业与服 务业-28、加油、 加气站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1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6 年 8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一、公司现况公司现况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械公司” ) 建于 1959 年,是原机 械工业部直属综合性一类研究机构、国家机械行业技术归口单位之一。2011 年 9 月 改制改名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机械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 础元件领域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于 2014 年收 购合并广州中机实业有限公司,其后广州中机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 广州中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公司” )成立于 2009 年,其经营范围 为: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公司于 2009 年购置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瑞路 2 号地 块建设生产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29628.8 平方米,主要从事机电、液压、密封、 压铸机械的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应用、销售;提供汽车零部件、机械用油品、液压 元件、密封产品的质量检测、试验的技术咨询服务。 中机公司于 2009 年 12 月取得广州开发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局出具的环评批复 5 (批文号为:穗开环建影字2009268 号) , 并于 2013 年 12 月通过广州开发区环 境保护 6 和城市管理局的验收(批文号为:穗开环验字2013221 号)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收购合并广州中机实业有限公司后,广州经 济技术开发区新瑞路 2 号厂房成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基地。 二、二、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机械公司主要主要从事机电、液压、密封、压铸机械的基础技术研究、开 发应用,日常研发过程需要对汽车、机械等配套的发动机进行测试,测试过程 需要添加不同燃料以测试发动机性能。因此,机械公司拟投资约 100 万元人民 币在现有厂区南面空地建设油罐储存区,用于临时储存柴油、汽油和乙醇以做 测试之用。本项目共设 4 个埋地油罐,其中 2 个 5m3的柴油罐,1 个 5m3的汽 油罐,1 个 5m3的乙醇罐,总容积为 20m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 关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该项目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现受建设单位委托,广 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该建设项目进 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三、项目四置情况项目四置情况 本项目增设的油罐区位于机械公司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瑞路2号现有厂区 南面,现有厂区东面为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近距离约为10米),南面为 闲置用地(最近距离约为10米) ,西面隔开达路为大成气体有限公司(最近距离 约为35米) ,北面隔新瑞路为汉成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最近距离约为35米) 。拟 建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一。拟建项目四置图及四置实拍图详见附图二、附 图四。 四、四、建设内容和生产规模建设内容和生产规模 本项目拟在现有厂区南面空地建设油罐储存区,用于临时存放试验用的柴 油、汽油和乙醇。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20 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油罐区及输 送管线等。油罐区埋设油罐 4 个(v-01v-04) ,包括 2 个(v-01、v-02)5 m 7 柴油罐、1 个(v-03)5 m乙醇罐和 1 个(v-04)5 m汽油罐,折后油罐总容积 20 m3。油罐区位于现有厂区南面,与现有厂房相距 10 m,四个油罐并排布设, 两油罐间距 1.5 m,油罐采用地下直埋方式,埋地管和双层储罐做不低于加强级 防腐,设密闭卸油口。油罐区分别有两条输送管线连接两间测试车间,测试车 间内原项目已安装有配套加油机、加油枪的测试平台,具体布设见附图 2。 表表 1 1 本项目燃料储存使用情况一览表本项目燃料储存使用情况一览表 燃料年使用量(t)临时储存量(t) 柴油 602 乙醇 601 汽油 601 五、原料消耗和设备情况五、原料消耗和设备情况 本项目内的设备情况如下表。 表表 2 2 本项目储罐区情况一览表本项目储罐区情况一览表 罐编号装载物料储罐规格(mm)数量(台)容积(m)火险分类 v-01 柴油16003000 卧式埋地罐 15 乙 v-02 柴油16003000 卧式埋地罐 15 乙 v-03 乙醇16003000 卧式埋地罐 15 甲 v-04 汽油16003000 卧式埋地罐 15 甲 合计 420 六、配套设施以及能源使用六、配套设施以及能源使用 在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减少 火灾危害,本项目配套设施主要为消防配套设施,防火重点是储油罐区建筑物 或设施。 储油罐的防火 地下油罐应单独设置呼吸管,管径不应小于 50 毫米,且必须安装阻火器, 管口与地面距离不应小于 4 米。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呼吸管,其管 口应高于建筑物 1 米,与门窗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3 米。地下油灌入孔应设在坚 固的操作井内,井盖应用碰撞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 加油机的防火 8 现有厂区内测试车间配套有测试用加油机和加油枪,加油机基础中穿过的 油品管线、电源线和接地线的孔洞应用砂土填满,以防油气逸出。加油机周围 电气线路应采用电缆敷设和钢管配线,电气设备选用安全型。 加油机与储油灌之间用导线连接起来并接地,以防两者间产生电位差。严 禁带电检修电气设备,及清除电气设备内的尘土及异物。加油枪软管应加绕螺 旋形金属丝,并用地线与加油机连接,以消除枪口处产生的静电。接近加油机 的人员不得穿易积聚静电的服装(如腈纶、涤纶等)和有铁钉的鞋。检修操作 应使用不产生火花工具,操作时不得有敲击、碰撞。检修现场应避免任何火源。 油枪、油管、油泵等机构及各连接管路不得有渗漏现象。 管线的防火 连接油罐区和厂房的输油管线,宜采用无缝钢管,管线的连接方式应用焊 接。管线应直接埋地敷设,不应采用管沟,如一定要采用,则用砂土将管沟填 满或者用实体墙将其与建筑物、构筑物隔开。油罐区周边不宜设置坑、井、渠 或其他暗沟,以免聚积油气。此外,管线的始端、末端、分支处及直线段,每 隔 100 米都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 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下储罐须设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 个;须配置灭火毯 3 块,沙子 2 m3;其 余建筑的灭火器材配置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140 的规定。 消防管理 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设立必要的消防队伍,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 消防等安全教育,加强生产健全方面的管理,增强安全生产保障。同时,根据 实际情况做好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应急措施。 9 与拟建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现有厂区于 2009 年建成至今,厂区内现有项目以及相应的环保手续情况 详见下表: 表表 3 3 现有厂区环保手续情况现有厂区环保手续情况 建设时 间 生产规模 环评和验收 情况及文号 2009 年 12 月 31 日 穗开环建影 字2009268 号 2013 年 12 月 20 日 建设 1 幢研发车间、办公楼(地上 5 层地下 1 层) ,1 幢 1 层车间 (局部 4 层、5 层) ,2 幢 1 层值班室,总建筑面积为 29628.8 平 方米。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机电、液压、密封、压铸机械的基 础技术研究、开发应用、销售;提供汽车零部件、机械用油品、 液压元件、密封产品的质量检测、试验的技术咨询服务。 穗开环验字 2013221 号 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为: (1)废水 现有厂区属于萝岗中心区水质净化厂集水范围。现有厂区产生的废水主要 是试验室仪器设备清洗废水和办公生活废水,废水总排放量约 1200m3/a。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至萝岗中心区水质净化厂处理; 试验废水经隔油沉淀预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和办公生活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至萝岗中心区 水质净化厂处理。 (2)废气 现有厂区的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试验室发动机燃油尾气、试验过程中化 学溶剂挥发性气体和机动车尾气。 试验室发动机燃油尾气和挥发性气体产生的浓度较小,且产生量较小,经 集风罩收集,用专用烟管引至楼面不低于 15 米高空排放,再通过大气的稀释扩 散,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 准。 机动车尾气产生的浓度较小,且产生量较小,经通风换气系统排放,再通 过大气的稀释扩散,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 (第 二时段)二级标准。 (3)噪声 10 现有厂区主要噪声源为试验室仪器设备运行噪声,噪声级为 92db(a)。设 备作减震、消声处理,本项目各边界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 (gb 12348-2008)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4)固体废物 现有厂区产生固体废物主要是废油、试验母液、试剂包装容器瓶、办公生 活垃圾。固体废物中废油、试验母液、试剂包装容器瓶属于国家危险名录 中的危险废物,定期把试剂包装容器瓶、废油、试验母液分类收集好交给有处 理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置;办公生活垃圾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5)已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排放情况 综上所有,已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汇总如下: 表表 4 4 已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已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 污染种类污染物污染物已建项目排放量 废水总量(t/a) 712.5 codcr(t/a) 0.178 办公生活污水 氨氮(t/a) 0.011 废水总量(t/a) 450 codcr(t/a) 0.135 废水 试验废水 氨氮(t/a) 0.009 燃油尾气(m3/a) 270 nox(t/a) 0.020 co(t/a) 0.160 废气 hc(t/a) 0.032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t/a)产生 13.875t/a,排放 0t/a (6)原有项目相关环保情况 现有厂区于 2009 年建成投产运营,一直运营良好,其环保手续齐备,所 有环保措施均按照相关规定设置运行,建成投产运营至今,没有收到附近居民 和企业的环保投诉。原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油、试剂包装容器瓶、试验 母液、试验室废水、废气、办公生活废水、办公生活垃圾,历年来全部达标排 放,没有出现超标情况。相关环保措施见下表。 表表 5 5 环保措施一览表环保措施一览表 序序 号号 污染要污染要 素素 已建成的环保措施已建成的环保措施与本次环评相关情况与本次环评相关情况 1 废水化粪池 隔油沉淀池同时作为本项目应急隔油池 2 废气集气罩收集由专用烟管引至楼面不低本项目储油区连接的实验车间依 11 于15米高空排放。托此环保措施 3 噪声减震降噪措施 4 固废生活垃圾收集桶、废品临时收集桶依托固废临时收集桶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瑞路2号现有厂区内。项目附近有开泰大 道、开达路、新瑞路等,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广州市东部,穗港澳黄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东 南、西南与东莞市、广州市番禺区隔江相望,陆路与增城市、广州市黄埔区、 白云区、天河区相邻,分成西区、东区(出口加工区) 、永和经济区(广州台商 投资区)和广州科学城 4 个区域。地处东经 1132331“113362“,北纬 23 0157“232457“。区内交通干线密集,有东二环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 惠高速公路、广汕公路、广深公路、广园东路、广深铁路等路网体系。 (二)地形、地貌及地质 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属珠江三角洲北部边缘的丘陵地 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势北高南低,由高丘陵向平缓丘陵、台地及冲积 平原过渡。 区外西偏北部 5 公里处有岑村大山(火炉山) ,高度 322.1 米;西北部 5 公 里处有凤凰山,山峰高 370 米,为本区最高山峰;靠近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 侧有暹罗大山,高 288 米;东北部 5 公里处分别为大笨象山、大洞岭、刘村大 山等,山峰高度为 220-289 米。从上述可知,开发区西北、北部和东北部为低 山和高丘陵所围绕。 西北部有荔枝山(高 141 米) 、尖峰岭(105)米,其余丘陵均在海拔 100 米以下,一般在海拔 50-94 米之间。在乌涌二侧有少许带状冲积平原分布,广 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均属丘陵和台地地貌。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南界线至铁路线仍为台地,在南界 2-5 公里处为珠 江冲积平原。 从地质构造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珠江三角洲新生代断块地盆地东 北侧,断地盆地东北侧断块隆起在南缘的萝岗花岗岩体中。山体的岩石和山谷 的地下基岩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在山丘的地表上广泛分布花岗岩风化残积土,仅零星分布球状风化花岗岩 13 球体,形状和大小各异,多被花岗岩残积土掩埋;在山脚和谷地则分布有坡积、 洪积层。在乌涌河谷则分布着第四系河流冲积物。 根据区域地质勘察表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无大的构造断裂,地质条 件稳定。 (三)气象、气候 气候、气象:本建设项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据各种 气象台历年资料统计: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21.8,最低月平均气温(1 月)13.3,最高月平均气 温(7 月)28.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3,极端最高气温 38.7。 日照:全年平均日照达 1895.2 小时。10 月份日照最长,平均为 240260 小时, 4 月份日照最短,平均为 78.9 小时。全年日照率为 42.9%,其中 10 月 份达 55%,4 月份只有 21%。 降雨量:全年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700 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 2516.7 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 1158.5 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以 5、6 月份降 雨量最多,月平均降雨量为 293.8 毫米;最少在 12 月份,月平均只有 24.7 毫 米。历年 46 月份为梅雨季节,79 月份为台风季节。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季风变化明显。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出现于 9 月 份至次年 3 月份,频率为 16%。其次为东南风,主要出现在 48 月份,频率为 9%,全年平均风速为 2.0 米/秒,极大风速 35.4 米/秒。静风频率为 29%,年平均 气压为 1012.4 百帕,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7%,年蒸发量为 1575.5 毫米。 (四)河流水文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范围内主要的干支流有 9 条(段) ,分别为珠江广 州河段黄埔航道、东江北干流、乌涌、南岗河、永和河、细陂河、金坑河、平 岗河及凤凰河等。本项目邻近地表水主要为南岗河,属东江北干流水系。 南岗河是东江北干流一级支流,发源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木强水库上源 鹅山,流经木强水库、高田、石桥、南岗至龟山止,全长 25 km,年平均流量 3.42m/s,枯水年流量 2.05 m/s。集水面积 116 km ,河宽 1020 m,水深 0.51.0 m。 东江北干流东起石龙,西至黄埔新港,长 41 km,平均河宽 550 m,水深 6m,年均流量 646 m/s,枯水年流量 411.61 m/s,为南岗河的纳入水体。 14 (五)植被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 3 个土壤类型,即渗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 土和花岗岩赤红壤。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植被分为 4 个类型,分别为: 山林地:马尾松、马占相思、美叶桉、黎蒴与芒萁、芒植物群落; 低丘坡麓:荔枝、柑橙、乌榄、板栗、华南毛蕨、芒植物群落; 平原:水稻、蔬菜、荔枝、柑橙植物群落; 道旁:马占相思、木麻黄、大叶榕、高山榕、美叶桉、芒果、红花羊蹄甲 等行道树植物群落。 表表 6 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 种类种类功能区分类功能区分类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 1水环境功能区 厂区废水排入东区水质净化厂,纳污水体南岗河 为 iii 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水质标准。 2环境空气功能区 厂区所在区域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环境噪声功能区 厂区位于广州经济开发区东区,为 2 类区,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4是否农田保护区否 5是否风景名胜等保护区否 6是否水库区范围保护区否 7是否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区是,入东区水质净化厂 8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 9是否可现场混凝土搅拌否 10是否环保条例 24 条规定范围区否 11是否敏感区否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简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经济简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和人口)行政区划和人口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夏港街、萝岗街、东区街、联和街、永和街、九 龙镇 5 街 1 镇(31 个居委会、28 村委会) 。区政府驻萝岗街。全区有常住人 口 38.67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20.11 万人。户藉人口中有壮族、土家族、满族 等 29 个少数民族成分。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分为北片、南片以及广州出口加工区首期和二期, 15 其东面以萝南路为边界,东边界接近于黄埔的东边界,南缘以黄埔东路为边界, 西边基本以大田山脊东江大道为界,北侧以广深高速公路为边界。 本项目所在区域东区辖区面积 54 平方公里,东邻增城市新塘镇,西、南与 黄埔区南岗街相交,北连萝岗街和黄埔区荔联街。下辖笔岗、 火村、 刘村、 东区 4 个社区居委 会,55 个经济社,常住人口 2.3 万余人。 (2)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2014 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gdp)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分别达到 2212 亿元、5274 亿元、601 亿元、459 亿元, 分别增长 7.5%、4.8%、10.7%和 7.8%。2011-2014 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累 计完成 gdp8212 亿元,是“十一五”规划总量 1.4 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 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重新跃居全国开发区首 位。 2014 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 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 入分别接近或突破 2000 亿元、5100 亿元和 600 亿元。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 区 gdp 完成 1998 亿元,增长 7%,2011-2014 年累计完成 gdp7200 亿元, 是“十一五”规划期间总量的 1.4 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5144 亿元,增 长 4.6%;财政收入完成 601 亿元,增长 10.7%。七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全 市首位。 (3)水源、文物保护)水源、文物保护 根据调查,评价区域范围内无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 要政治文化设施、保护文物等。 (4)广州开发区东区水质净化厂概况)广州开发区东区水质净化厂概况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水质净化厂工程为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的工 程,工程概算总投资8200万元,实际工程投资约7000万元,其中利用奥地利政 府贷款490万美元。该一期工程于2002年2月破土动工,2003年5月竣工验收,于 2004年5月开始投运,曾获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的称号。东区水质净化 厂二期扩建工程已于2006年履行了环评报建手续,批文号为穗环管影【2006】 304号。 东区水质净化厂的服务范围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服务面积共计7平 方公里。东区水质净化厂占地面积较小,厂址位于东区宏光路以南,南岗河以 16 西的一块三角地块上,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 目前东区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与污水各自成系统,分别排放; 污水来源主要有区内电子、食品、钢铁、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 及生活区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东区水质净化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m3/日,平 均处理水量为5.84万m3/日。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 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1、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 厂区属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水质净化厂集水范围,污水经市政管网 入东区水质净化厂处理后,最终汇入南岗河。根据由广州开发区环境监测站编 制的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环境质量年报2014 年度对南岗河水质进行的监测, 监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表 7 2014 年南岗河水质监测结果摘录(单位:年南岗河水质监测结果摘录(单位:mg/l,ph 除外)除外) 监测时间监测时间 断断 面面 phdocodcrbod5las氨氮氨氮 石油石油 类类 总总 磷磷 f zn 7.53 4.9245.80.2704.330.180.150.21nd 2014.3.4 7.284.5338.10.2963.740.260.380.180.06 7.404.9194.50.0901.080.120.140.54nd 2014.7.2 7.324.8266.60.0931.010.160.140.28nd 7.244.9163.80.1042.040.130.100.28nd 2014.9.2 7.504.7225.50.0972.150.210.180.45nd 8.124.8285.80.1142.480.320.100.18nd 2014.12.8 7.294.8358.10.1232.930.340.190.30nd (gb3838-2002) 类标准 6 9 52040.210.050.211 水质污染指数0.231.061.271.510.752.474.30.850.320.03 注*:断面玉岩中学,断面 宏光路桥下;nd 表示未检出(zn 最低检出限为 0.05)。 由上表可见,在不同时期的监测期间南岗河水质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主要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的项目有溶 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表明南岗河生活型污染严重。 17 2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位于东区大气自动监测子站 2014 年 1 月 1 日至 1 月 7 日连续 7 天的实 测数据 so2为 0.054mg/m3-0.071mg/m3、no2为 0.01mg/m3-0.011mg/m3、pm10为 0.039mg/m3-0.089mg/m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 准的要求(so20.15 mg/m3、no20.08 mg/m3、pm100.15 mg/m3) 。项目所在 区域空气质量良好。 3 3、噪声环境、噪声环境 根据广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及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2 类标准,为了解项目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状况,环评单位对项目厂界的 环境噪声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表 8 项目厂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厂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测点编号及位置测点编号及位置监测值(监测值(db(a) )执行标准(执行标准(db(a) ) 监测编号边界昼间夜间昼间夜间 1#东面厂界外 1 米处47.342.86050 2#南面厂界外 1 米处55.449.76050 3#西面厂界外 1 米处58.248.56050 4#北面厂界外 1 米处56.648.46050 从上述噪声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昼夜噪声值均达到声环境 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即昼间 60db(a),夜间 50 db(a))的要 求,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1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主要保护目标为项目周边的水、气、声环境质量在项目营运后符合国家和 地方环境质量的要求。 1、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控制项目的废气达 标排放。 2、厂区最终纳污水体南岗河执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保护其水质功能不受影响。 3、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控制各种噪声声源, 要求项目各边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2 类标准的要求。 4、根据实地踏勘,项目附近无风景名胜区、生态脆弱带等环境敏感点,周 边敏感点详见下表: 表表 9 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 序号序号敏感点名称敏感点名称方位方位最近距离(最近距离(m m)性质性质规模规模保护目标保护目标 1 南岗河东 1900 小型河流 / iii 类水质 2 大坑村东 210 居民点450 人大气二类,噪声 2 类 3 耙田村西北 1800 居民点380 人大气二类 19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 20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 (1)施工期废气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场界无组 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第二时段) ,详见表-14。 表表 10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 摘录摘录 污染物污染物so2nox颗粒物颗粒物co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浓度 (mg/m3) 0.400.121.08 (2)营运期非甲烷总烃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 二时段二级标准中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非甲烷总烃4.0 mg/m3) 。 (3)油气回收处置装置的油气排放浓度和处理效率均符合国家标准储油库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9502007)表1规定的限值,即油气排放浓度25 g/m3,油 气处理效率95%,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不低于4m。 2、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排放标准 (1)营运期项目南面、东面、西面边界的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2)建筑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 3、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 (1)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2001)标准; (2)危险固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单位应根据本项目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各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1、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没有废水产生,因此,本项目不申请污水总量控制指标。 2、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非甲烷总烃:0.217t/a 3、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无 2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图图 1 营运期工艺流程图营运期工艺流程图 (1)工艺说明: 本项目工艺主要包括成品油收卸储存环节和加油机加油作业两个环节。 卸车:采用油罐车自油库运来,油罐车进站后至卸油点停好后接好静电接 地,用快速接头与地下油罐进油管线连接后开阀自流进油。进油完毕后,关阀、 脱开快速接头及静电接地夹。 加油:采用加油机自吸发至厂区内测试用发动机油箱。 油气双管式卸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当运油槽车向地下油罐卸油时,通过油 气回收快速接头自动关闭排气管,使挤出埋地油罐的油气不能经排气管外排, 只能通过回收管线回到油罐车内,从而达到一比一的交换,将地下储油罐排出 的油气通过管线接回该运油槽车,防止地下储油罐通气管中排出的油气排放到 大气中造成污染。 (2)产污工序: 1、油品的运输、储存、加油过程产生的油气(非甲烷总烃); 2、加油机、油泵等运转产生的噪声,机动车噪声; 3、含油废物(含油废弃手套、抹布以及隔油池废渣)、每年油罐清洗时产 生的贮油罐废油渣。 主要污染工序: (一)水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为增设临时储存油罐,没有生产性废水产生。 22 (二)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建成后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储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非 甲烷总烃。 卸油:在油罐车卸油过程中,储油车内压力减小,地下储罐内压力增加, 罐内油气将会通过呼吸阀排入空气(油罐大呼吸)。同时,油罐车与地下油罐的 液位不断变化,气体的吸入与呼出会对油品造成的一定挠动蒸发,另外随着油 罐车油罐的液面下降,罐壁蒸发面积扩大,外部的高气温也会对其罐壁和空间 造成一定的蒸发。类比同类型项目,储油罐大呼吸烃类有机物平均排放率为 0. 88kg/m3通过量;而油罐车卸油时烃类有机物平均排放率为 0. 6kg/m3通过 量。 本项目在卸油过程中,采用双管式卸油方式,通过在埋地油罐与储油车之 间连接管线,使卸油过程中油罐挥发的油气通过管线回到油罐车内,达到油气 收集的目的。待卸油结束,地下储罐与油罐车内压力达到平衡状态,一次油气 回收阶段结束。该方法油气回收的效率在 98%以上。 加油:加油作业损失主要指为发动机油箱加油时,油品进入油箱,油箱 内的烃类气体被油品置换排入大气。加油时造成的烃类气体排放率分别为:置 换损失未加控制时是 1.08kg/m3通过量,置换损失控制时 0.11kg/m3通过量。 本项目加油枪都具有回收功能,因此本加油机作业时烃类气体排放率取 0.11kg/m3通过量。 另外,在加油机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成品油跑、冒、滴、漏现 象的发生。跑冒滴漏量与油品的管理、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 成品油的跑、冒、滴、漏一般平均损失量为 0.084 kg/m3通过量。 埋地油罐:油罐在没有收发油作业的情况下,随着外界气温、压力在一 天内的升降周期变化,罐内气体空间温度、油品蒸发速度、油气浓度和蒸汽压 力也随之变化。这种排出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造成的油气损失,叫小呼吸 损失。储油罐小呼吸造成的烃类有机物平均排放率为 0.12kg/m3通过量。 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油罐,油罐密闭性好,顶部有不小于 0.5m 的覆土, 周围回填的沙子和细土厚度也不小于 0.3m,确保储油罐罐室内温度比较稳定, 受大气环境稳定影响较小,可减少油罐小呼吸蒸发损耗,延缓油品变质。 23 项目年使用柴油 60 吨,汽油 60 吨,乙醇 60 吨,项目建成后油品年通过量 或转过量=180m3/a。则可以计算出该项目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详见下表。 表表 11 项目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一览表项目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一览表(采取控制措施前后对比采取控制措施前后对比) 项目排放系数 通过量或转过 量(m3/a) 排放量 (kg/a) 处理措施 处理后烃 排放量 (kg/a) 小呼吸 0.12kg/m3通 过量 18021.6/21.6 储 油 罐大呼吸 0.88kg/m3通 过量 180158.4/158.4 油 罐 车 卸油 0.60kg/m3通 过量 180108 双管式油气回 收的效率 98% 2.16 加油机作 业损失 1.08kg/m3通 过量 180194.4 0.11kg/m3 通过量 19.8 测 试 使 用 作业跑冒 滴漏损失 0.084kg/m3 通过量 18015.12/15.12 合计 497.52/217.08 由上表可知,在不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预计项目无组织排入大气的挥 发烃类有机污染物为 497.52kg/a,将对附近地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采用双管式卸油回收油气处理系统以及控制加油和加强管理后,排入 大气的挥发烃类有机污染物为 217.08kg/a,即 0.217t/a。 类比同类项目非甲烷总烃浓度监测数据,厂界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 4.0mg/m3,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 级标准中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非甲烷总烃4.0 mg/m3) ,能够 实现达标排放。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获得了有效的控制,在减少大气污染物 排放的同时,还提高了储罐区的安全系数,增加了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了油 气直接排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通过采用双管式卸油回收油气处理系统以及控制加油和加强管理后,油气 回收处置装置的油气排放浓度和处理效率均符合国家标准储油库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 209502007)表 1 规定的限值,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不低于 4m。 表表 12 处理装置油气排放限值处理装置油气排放限值 油气排放浓度 g/m3 25 油气处理效率% 95 24 同时,针对本项目实际情况,建设单位应采用如下方式防止油品溢出、泄 漏及挥发: 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油罐,由于该罐密闭性较好,顶部有不小于 0.5 m 的覆土,周围回填的沙子和细土厚度也不小于 0.3m,因此储油罐罐室内气温比 较稳定,受大气环境稳定影响较小,可减少油罐小呼吸蒸发损耗,延缓油品变 质。并在旁边设立警告牌,防止事故的发生; 加油机设测试厂房内,加油机采用自封闭式加油枪,流量应不大于 60l/min,控制流速,防止油沫外溢、冒油和静电着火事故; 工艺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采用焊接,在不穿越建、构筑物的专用管 沟内架空敷设,工艺钢质管道表面防腐应符合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规范 的有关规定,并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防止工艺管道腐蚀、 漏油。 另外,由于油罐车卸油以及加油枪加油时油气极易挥发,因此,建设单位 必须采用快速连接密闭卸油方式和须配套建设双管式卸油回收油气系统。同时, 为减少加油机作业时由于跑冒滴漏造成的非甲烷总烃损失,厂方应加强操作人 员的技能培训和学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从管理和作业上减少排污量。 (二)噪声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加油车进、出加油时的交通噪声以及加油机、油泵运 输等噪声,噪声值为 65db(a)80db(a)。 (四)固体废物分析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含油废物以及贮油罐废油渣。 (1)含油废物 含油废弃手套、抹布以及隔油池废渣,这部分废物每天定期清理,产生量 约为为1t/a。含油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2)贮油罐废油渣 贮油罐的废油渣主要是氧化反应形成的胶质和不溶物,以及在运输储存环 节混入的机械杂质。胶质和机械杂质是汽车发动机的头号杀手,必须定期清理。 25 地下油罐每 1 年必须清洗一次,贮油罐废油渣约 1t/a。槽废油渣属于危险废物, 应交由有资质单位清理回收处理。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分析结果详见下表。 表表 1313 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分析结果一览表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分析结果一览表 污染物污染物类别类别产生量(产生量(t/a)主要成分主要成分备注备注 含油废物危险固废1.0废油每天定期清理 贮油罐废油渣危险固废1.0油渣每年清理一次 合计2.0/ (五)机械公司污染物总量排放变化情况 综上所有,将本项目建设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情况汇总如下: 表表 1414 项目建设前、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总结表项目建设前、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总结表 污染 种类 污染 物 污染物已建项目排放量 本项目新增 排放量 总排放量 排放增 减量 废水总量 (t/a) 712.50712.50 codcr(t/a ) 0.17800.1780 办公 生活 污水 氨氮 (t/a) 0.01100.0110 废水总量 (t/a) 45004500 codcr(t/a ) 0.13500.1350 废水 试验 废水 氨氮 (t/a) 0.00900.0090 燃油尾气 (m3/a) 27002700 非甲烷总烃 00.2170.217+0.217 nox(t/a) 0.02000.0200 co(t/a) 0.16000.1600 废气 hc(t/a) 0.03200.0320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 (t/a) 产生 13.875t/a,排放 0t/a 产生 2t/a, 排放 0t/a 产生 15.875t/a,排放 0t/a 0 2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 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气污染物 油气非甲烷总烃 4.0 mg/m3,0.497t/a 4.0 mg/m3,0.217t/a 水污染物 储油罐 含油抹布、手 套 1t/a0t/a 固体废物 储油罐 储油罐的油泥 1t/a0t/a 噪声 噪声源为加油车进、出加油时的交通噪声以及加油机、油泵运输等噪声,噪声值 为 65db(a)80db(a)。 其他 27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废气、噪声经过相应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各类固废去向合理,本项目产生的污染 物 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 28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为在空地增设地埋式油罐,施工过程时间短,工程量较小,在建设 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平整土地等施工过程会产生噪声、扬尘及污水等污染因素, 如未经妥善处理,对邻近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由如下几 个方面组成: 1、噪声:设备噪声主要是铲车和装卸车等的噪声,以及机械挖掘土石噪声等, 这些噪声源的声级值最高可达 90db(a)。 2、扬尘: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基础开挖、回填泥土的扬尘,混凝土等材料运输、 装卸、加工过程的扬尘。施工现场不可现场搅拌混凝土。 3、污水:工地污水来自清洗设备、材料所产生的污水,还有降低地下水位的排 水,施工工地工人的生活污水等。 4、施工余泥:该建设项目在开挖基础、浇注混凝土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余泥,这些余泥如不能及时运走并妥善处置,乱堆乱放,将阻碍车辆通行, 如遇雨天更是泛滥成灾,严重污染环境。 5、暴雨径流:广州市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经常有台风暴雨的袭击,因 此在夏季暴雨径流下,施工时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污染红旗水库。 为防治该项目在建设期间的上述污染环境现象,使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如下的污染防范措施: 1、文明施工,利用合适的材料,将工地与外界隔离起来,既可减轻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又可防止坠物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亦避免外界对工地的影响,便 于管理。 2、注意清洁运输,防止材料装卸、运输过程中的扬尘与噪声。注意搞好材料运 输车辆的清洁,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减少噪 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在居民休息时间不得进行产生大噪声的施工。 3、搞好工地的污水导流,可以循环使用的应尽量减少排放,不能循环使用的应 在简单处理去处大块杂物后排放,防止自由泛滥。对施工产生的余泥,应尽 可能就地回填,或及时找到其他需要回填土的工地,互通有无,对一时不能 迅速找到回填工地的余泥,要申报有关部门,及时运走,堆放到合适的地方。 29 4、应对项目附近范围内,施工用车辆经常使用的道路经常清洗,使车辆行经时 减少扬尘。 总之,在该项目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该尽可能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 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预计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为:油气(非甲烷总烃) ;设备运行噪 声;含油废物、储油罐油泥。 (一)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增设临时储存油罐,没有生产性废水产生。 (一)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油罐车卸油蒸汽泄露、地下油罐呼吸排放和车辆加油作业蒸发泄露, 成份以非甲烷总烃为主。由于本项目采用埋地式油罐,油蒸汽挥发量较少,加 油枪加油时挥发的油蒸汽也较少。 本项目在卸油过程中,采用双管式卸油方式,通过在埋地油罐与储油车之 间连接管线,使卸油过程中油罐挥发的油气通过管线回到油罐车内,达到油气 收集的目的。待卸油结束,地下储罐与油罐车内压力达到平衡状态,一次油气 回收阶段结束。该方法油气回收的效率在 98%以上。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是将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 油罐车罐内的系统,该系统由卸油管、油气回收管、油气回收快速接头、排气 管、阻火器、真空压力帽等部件构成,如下图所示。未安装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30 油罐车在进行卸油作业时,会将埋地油罐内的油气挤出罐外,经排气管排放至 大气环境中,这就是所谓的大呼吸;而安装有该系统,则可以有效地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