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中文摘要 i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中文摘要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西班牙语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博尔赫斯以 其作品中蕴藏的才智、深刻的哲理以及创新的小说形式和语言蜚声世界文坛,为拉丁 美洲赢得世界的关注。博尔赫斯的文学思想非常丰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本文在仔细研读相关文论思想的基础上,以博尔赫斯的文学观为研究对象,探讨 博尔赫斯对文学的基本看法,涉及到文学本质观、文学批评观以及文学功用观三个方 面,并简要与理论家的观点作比较。 在当下文学反思的热潮中,博尔赫斯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要关注文学的情感。 文学的产生来自作家的情感,文学批评也需要注入阅读的情感,文学的功能也必须是 建立在关注人的情感的心理功能之上的。 作为作家的博尔赫斯的执着应该为我们反思 文学带来深刻的启示。但是作家和理论家的立场和思维毕竟是无法统一的,博尔赫斯 的文学观中不乏非常个人化的经验,因此要辩证地对待博尔赫斯的文学观念。本课题 希望从博尔赫斯的文学观入手,通过分析其内在深度,为更深入地理解分析博尔赫斯奠 定基础,探讨职业文学研究者可以从中获取哪些借鉴之处以为文学研究领域注入活力。 关键词:关键词:博尔赫斯;文学观;文学本质观;文学批评观;文学功能观 英文摘要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ii comment on the literature view of borges abstract jorge luis borg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in spanish literature. the hidden wisdom, profound philosophy and innovative form and language have gained popularity in the world, which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to latin america. the thought of his works is rich and profound and has influence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based on relevant papers about jorge luis borges, this essay will take his literature view as major topic and discuss his view toward literature. in this essay, there will be discussion on the essence, criticism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s well as a comparison between his and other theorists. in the heat of literature introspection, the greatest enlightenment that jorge luis borges has given us is to focus more in literature. the generation of literature comes from emotion of the author; literature criticism needs the injection of emotion in reading;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is also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 that is concerned for peoples emotion. the insistence of jorge luis borges is supposed to enlighten us deeply. however, the stand and thought of a writer and theorist can be unified. there is some personal experience in his literature view and therefore critical thinking is necessary.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how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researchers can fill the literature study with new energy by analyzing his internal profundity of his literature view. key words:borges;literature view;essence of literature view;criticism of literature view;function of literature view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3 第一节 所有文学都是心理文学 . 3 第二节 博尔赫斯文学本质观的创作论基础 10 第三节 博尔赫斯文学本质观的启示 . 14 第二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批评观 19 第一节 天真的感受式阅读. 19 第二节 将作品置于整个文学传统之中 . 24 第三节 博尔赫斯批评观的反思 . 29 第三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功能观 39 第一节 文学的心理功能 39 第二节 文学的启迪功能 42 第三节 文学的社会功能 43 结 语 46 参考文献 48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52 后 记 53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引 言 1 引 言 当今时代是文学反思的时代, 这一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文学在今天所遇到的 困难局面。作为一种理性上的、逻辑上的思考判断,反思主要是由理论家一方发出声 音的,因为他们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知识在背后作为其话语的强大的支撑。能深入文 学的本质、文学规律是他们看待问题的优势。但是与文学有着天然直接密切联系的作 家一方也应该在这思潮中加入进来,尽管他们对文学的观点有时不是直接的,而需要 批评家的批评揭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思想的重要性。重要的是,文学本身的不可磨 灭的多元的审美特性也要求作家的在场, 理论或者批评都有可能削弱文学本身审美的 特性, 但是这一特性确实万不可削弱。理论思考确实应该将对文学做出贡献的作家们 的理论,或是通过作品或者对话展现出来的想法、思考纳入其中。文学史上从来不缺 乏这样的现象,歌德、巴尔扎克、艾略特、鲁迅、钱钟书理论、批评至创作都体 现出彼此共通的风范。本文的目的就是在于从博尔赫斯的文学观点出发,对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作家的观念做比较,希望两者能够优势互补,共同为文学 的发展、延续提供力量。 乔治路易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作为享誉 20 世纪的文学大家,其 作品在 80 年代传入中国,影响很大。一个生活单调刻板、枯燥无味的博尔赫斯却以 其惊人的奇思异想惊艳四座。他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书写他自己,他是在以书面 形式证明自己在自己的想象中存在, 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创造自己在自己的想象 中的存在。这样的一个作家是无法不引起我们的深厚的兴趣的。对博尔赫斯的研究也 是世界范围性的。但是目前针对博尔赫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博 氏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虚无和反民族色彩进行或支持或反对的争论, 这种声音主要集 中在阿根廷国内等。其二是关于博尔赫斯作品中艺术技巧、哲学思想的研究,这种倾 向在 60 年代之后尤为突出,并且在博尔赫斯获得“福门托”奖之后逐渐扩大了影响 范围。 纽约时报将博尔赫斯称为“现代的导师”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称博尔 赫斯为“天才”作家,他的叙述“回答了当代小说的一种深刻需要对技巧的事实 加以承认的需要” 。美国作家约翰巴思在枯竭的文学中说: “许多当代小说家写 关于世纪之交的小说,用的却是本世纪中叶的语言,写的是当代人和当代话题,和那 引 言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2 些在技巧上与时代同步的杰出作家相比,如上一个时代的乔伊斯和卡夫卡,或我们这 个时代的塞缪尔 贝克特和博尔赫斯, 这些小说显然就大为逊色了 (对我而言) 。 ” 目 前我国国内的博尔赫斯研究也大致上集中于后者,例如张学军的博尔赫斯与中国当 代先锋写作 、朱寿桐的通向博尔赫斯式的“第二文本”论世纪末小说的文体 操作 、王钦峰的释博尔赫斯“无穷的后退” ,还有陈众议的童心剖诗论博 尔赫斯的老虎、镜子与迷宫等。本文将避开这些研究角度,而是希望将博尔赫斯对 文学的基本看法提取出来,在当代针对文学本身反思的背景下,结合基本的文学理论 观点,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为比较系统的博尔赫斯文学观,并简要指 出博尔赫斯与理论家在这些观点上的不同之处,试论博尔赫斯带给我们的启示。虽然 博尔赫斯并不是个理论家,而且对理论的作品颇有微词,认为理论无可用之处,但是 从理论的基点出发探索博尔赫斯,更能清晰而完整地理解博尔赫斯。 文学理论一般从三个方面研究文学:文学本质、理论诗学和文学规律。而且在这 三方面上,理论已经基本的达成认识上的共识。文本是立足于这三方面,提取博尔赫 斯在文学本质观、文学批评观和文学功能观上的思想和态度,形成文章的主要结构。 本文分为三大章。第一章论述博尔赫斯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文学本质是其他一切文学 观念的基本点,只有将博尔赫斯针对文学最核心的理解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 行其他方面的探讨。博尔赫斯以想象作为其文学的基本点,为幻想文学找到了理论支 撑点,开创了一代文学潮流。第二章将主要论述博尔赫斯的批评观,主要提出了天真 的感受式阅读、将作品置于整个文学传统之中两个主要批评方法,然后探讨这种批评 观给我们所带来的启示。第三章涉及文学的功能方面,尤其在当代兴起文学反思的背 景之下,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博尔赫斯的文学功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心理功能、启 迪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三方面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功能是 其中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启迪和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心理功能基础上然后不断 由内而外化的过程,但最终都要统一到心理功能之上。这一点应该给我们当下的文学 反思代带来深刻的启示。 美约翰巴思: 枯竭的文学 ,盛宁译, 外国文艺 ,1997 年第 5 期。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3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尽管作为作家的博尔赫斯和很多作家一样并不喜爱理论,甚至认为理论无用,但 是他对于文学提出的看法、对文学的认识确实涉及到理论中对于文学本质、理论诗学 以及文学规律这三大研究分支。这就对于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点,在此基点上, 我们可以直接发现作为作家与作为理论家看待文学的不同之处。 从博尔赫斯的文学本 质观点出发,对于文学理论的反思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节 所有文学都是心理文学 文学本质观是文学理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弄清文学是什么的问题,理论 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全方面地研究。事实上,这也是理论所面临的悖论,因为只 有做到深入的研究才能揭示文学的本质问题。 当然这一悖论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置换 理论成果产出顺序,将费尽心力探究出的文学本质问题提至其他问题之前,然后再对 其他问题进行阐述。作为作家的博尔赫斯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本质观,也许在这 一点上他没有明确的理论认识,而是出自个人化的经验,但是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因 为他对于这个问题都是有着自己从经验出发的看法的,往往是一种抒情性情怀,所以 和非要有严格逻辑验证的理论相比,有着作家角度独特的观点的。 博尔赫斯在七席谈开篇就明确提出“所有文学都是心理文学” ,这是他关 于文学本质最重要的观点。这里的“心理文学”并不是根据题材来分类的文学的一个 分支。博尔赫斯在写作中尽量避开心理分析领域的直接描写,而是以叙述者的角度通 过行为的媒介来显示心理状况。因此,博尔赫斯这句话的出发点是文学的性质,而不 是文学描写领域。文学来源于人的“心理” ,来源于既身处外部客观世界同时又独立 存在的自我的个性之中,这样的“心理”本身就是混淆了界限的,多种因素混合形成 的,人为的撕裂割开也许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证明,但是却丢失了原始面貌,虽然不会 产生对其他事物的损害,但始终会在人的内心留有一处空白。在“心理”的广泛特质 中,博尔赫斯对想象、幻想一见钟情。他认为文学需要自由想象,这是文学成为其自 身,区别于新闻报道、历史等等文体的标志。因此博尔赫斯从来就被贴满了“想象” 阿根廷j.l.博尔赫斯 f.索伦蒂诺: 博尔赫斯七席谈 ,林一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年,第 6 页。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4 “幻想” “虚构”的标签。博尔赫斯这种将文学界定为“心理”的本质观是从以下两 个方面展开的: 其一,现实等同于想象。 博尔赫斯所做的就是打破想象和现实的对立。对博尔赫斯来说,哈姆雷特和生活 中的人物一样真实。 “我一向反对那些把现实和文学分开来谈的人感到恼火,仿佛文 学不是现实的一部分。读一本书的体会就像是旅行或者被情人抛弃。 ” 都是生活真实 的一部分。 “引用拉康的话,真实世界如此千奇百怪,以致在某种意义上近乎荒诞, 没有差别了。 ” 想象与现实的二分关系自从古希腊时期将艺术当成一种认识对象以来 就一直作为传统而存在。 “模仿说” 、 “游戏说”中文学与现实的对立极少被怀疑过。 博尔赫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要区分想象和现实,首先要知道我们自己是否真 实” , “过去两三千年来,哲学家们为此争吵不休” , 这不是哪个人或是哪个时代能够 解决的问题,博尔赫斯只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说博尔赫斯是个哲学家,是因为 他回答的都是哲学的、形而上的问题。如果说博尔赫斯是个文学家,是因为他的方式 是文学的、是形象的。他所理解的现实和想象从来都是一体的。对博尔赫斯来说,文 学想象就是他的生活,生活在没有想象的时刻是无法容忍的。同样地,他会对“将现 实和文学开来谈的人感到恼火” 。现实对博尔赫斯而言意味着他所写的东西都是他 知道自己能真实想到的。 这种真实才是他试图忠于的原则。 做梦、 睡觉、 写作、 阅读 都是作为生活的事实存在的,个体溶于其中,同时生活、或者现实也融于自我之中, 它们不是在个体之外之上的事务,而是真真实实、时时刻刻与个体同在的。同样地, 还有语言、诗歌“人们把现实看做日常生活,认为其余一概不真实,这种想法是 错误的。从长远观点来看,感情、概念、沉思冥想像日常事件一般真实,也能产生日 常事件。我认为世上所有的梦想家和哲学家都在影响我们当前的生活” 。 人类真的生 活在一个可以无比客观的世界中吗?被现代社会奉为圭臬的科学并不能解释这一切。 “人也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 活, 而是生活在想象和激情之中, 生活在希望与恐惧、 幻觉与醒悟、 空想与梦境之中。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谈话录 ,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 13 页。 同上,第 40 页。 同上,第 99 页。 同上,第 13 页。 同上,第 1 00 页。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5 正如埃皮克蒂塔所说的: 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而是人对物的意见和幻想。 ” 其二,想象的重要意义。 虽然博尔赫斯提出了这一颠覆性的文学本质观念, 但是这明显具有个人经验的色 彩,实际被接受的范围并不会扩大,也许只适用于天真敏感固执拒绝我们所谓现实的 极小的人群,比如海子,比如会为心目中文学的不复存在而殉情的文学最真诚的维护 者。将现实和想象等同起来,不是我们能够轻易理解并接受的。但对于我们来说,这 一观念带给我们的更大意义在于“想象” 。 除了“想象”一词,博尔赫斯还经常被贴上“幻想文学” “幻想小说” “虚构文学” “虚构小说”大师的标签。想象(imagination) 、幻想(fancy)与虚构(ficction) ,西 方人从 17 世纪开始就开始对这些词进行区分,泰纳、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都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词仍然没有被明确地区分开来,它们在终极意义上并无分 别,而且“虚构和想象在西方批评史上迄今都未清晰地区分开来” ,但是虚构更多 地是在文学范畴里使用,幻想、想象的心理学意味更加浓厚。而且幻想还是心理学的 关键词汇之一。虽然柯勒律治在文学生涯中对想象和幻想做了精确的区分,但是 从今天的使用情况来看并不是精确的区分。虽然博尔赫斯也经常谈及“幻想” ,但是 他对于“想象”的使用既涉及到文学现象又涉及到文学方法,加之他对柯勒律治(柯 勒律治对想象和幻想作区分,认为幻想是固定不变的,想象是有创造力的)的认可, 因此本文将选取“想象”作为博尔赫斯文学本质的基点。作为一个心理词汇,想象是 很难被定义的,但是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因为人人都经历过这种心理活动,于是人人 都有了共同的经验,想象也因此就有了可以被言说的可能性。文学中心理描写能更容 易地做到这一点,那些精彩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常常让人觉得写进了自己的心里面去, 那一刻读者、文本和作者之间已无隔阂之感。但博尔赫斯的想象却不是这样,他不会 涉及心理描写的领域,不会赤裸裸地去呈现心理,他邀请所有人进入他的想象世界, 没有他人的心理暗示, 只有自己的感觉, 这是一片共有的世界, 大家都曾或是不经意、 或是小心翼翼地进入, 博尔赫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自觉地有意识地把他的神思记录 了下来,引领着人们完全进入其中体验咀嚼,徜徉其中。这原本就应是共有的时空。 转引自德恩斯特卡希尔: 人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年,第 33 页。 德伊瑟尔: 虚构与想象人类学疆界 ,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 7 页。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6 那么想象究竟意味着什么, 博尔赫斯为什么会将其作为对文学最基础的认识呢? 最根本原因在于博尔赫斯的想象意味着永恒、意味着真实。博尔赫斯视想象、虚构为 “艺术创造的根性和发端” 。 想象是一种必须的自由,是将真正的文学区分开来的标 志,它带领人们无限制地接近心灵。首先是肯定文学想象与文学真实的关系。这是文 学理论中一对基本的范畴,是被广泛认可了的。但是这一对范畴也是属于历史的。简 单地将其从文学史的两条基本线索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不是指文学阶段)方面 来讲, 就可以看出其中含义的不同之处。 文学想象很好理解, 因为在文学之外看文学, 文学都是虚构的,都是非现实的想象之物,带有实验性质的,没有“指称或施行功能 的” ,其实质“碰巧只是一种重要的想象形式” ,何况是处于文学内部。不同的只是 浪漫主义的想象的自由度远远大于现实主义的想象。 而文学真实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那里却有着不同的含义。狄德罗说: “从某一假定现象出发,按照它们在自然中所 必有的前后次序, 把一系列的形象思索出来, 这就是根据假设进行推理, 也就是想象。 ” 从狄德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现实主义想象的局限空间,也可以从中感受 到现实主义的文学真实这种真实就是按照情理可能会出现的环境、情节、人物, 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对应,如果真的有雷同的话,那只能是实属巧合的了。但是浪漫主 义则不同,他们的真实是隐藏在背后的,不计较表面上人物、情节、环境是否失真、 是否符合逻辑的。 “一件虚假的事情本质上是实在的。 ” 这种真实也是现实主义最终 的目的,揭示自然界、社会或人的思维的本质意义。不同的是他们的过程、方式并不 一样。 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我们可以看出博尔赫斯的想象与真实的关系基本的是 浪漫主义的。其次,博尔赫斯认为可以通过想象窥探出永恒。让斯塔洛宾斯基 形 象的帝国将想象力分为两种思维模式:作为知识工具的想象力和作为认同世界灵魂 的想象力。对博尔赫斯来说尤其如此。书籍、阅读只是他认同世界灵魂的进入途径。 文学与哲学是同源的,都是来自对这个世界的疑惑。哲学思考人生、世界、宇宙,文 学同样如此。但是如果文学被限制在现实的条条框框里,那么视野也将被限制。想要 探索世界的神秘,文学不能不由想象而生产,脱离现实的束缚,获得自由的翅膀,天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 ,王永年、陈众议等译,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6 年,导言第 7 页。 美希利斯米勒: 文学死了吗 ,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第 121 页。 法狄德罗: 论戏剧艺术 ,见西方文论选上卷,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第 358 页。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论惠特曼 ,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 ,王永年、陈众议等译, 海南国 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年,第 75 页。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7 高海阔,跨越古今。但是越是如此,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就不会驻足在表象上面, 不会执着于是否符合现实状况,而是渴望穿过模糊的迷墙,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作 品本身、或者说是作者的思考就会被感受到,因为这是人性都会感受到的,即使无法 被言说。 人类的情感是不可能被那么理性地全面地揭示的。但是透过具有广度和深度 的想象是可以感受到的。 “虚构是为了真实。虚构的不是本质,而只是表现本质的现 象, 而且正是通过这个虚构的现象才能更充分更完满地体现本质真实。 ” 博尔赫斯说: “我们都生活在时间之中,我认为我们写虚构作品时,我们想脱离时间,写持久的东 西。我指的是我们尽力要呆在永恒之中,虽然我们的企图不太可能成功。 ” “永恒即 我们的所有过去,我们人类的所有伟大。所有过去,这过去不知从何而始。然后是所 有现在,这种现在汹盖一切城市、一切世界和一切字宙空间。最后是将来,它是尚 未创造的未来,但它是存在的。 ” 我们虽生存于其中,却无法感受它们的存在。想象 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楚过去、现在、将来,想象比我们所说的日常生活更真实,更能接 近生存的本质。 所以了解永恒必须依靠想象, 因为肉体无法达到的只能靠思想去完成。 叔本华说过,幸好我们的生命被分成日日夜夜,而且还有梦幻连接它们。我们早晨起 来,投入工作,然后睡觉休息。如果没有梦,生活将无法忍受,我们将没有欢乐;我 们的存在也不可能是完完全全的。总之,我们被赋予了一切,但这个过程是连续不断 的。 ” 此刻的“梦”就是想象,在远离日常生活的深夜赋予人类以真实。历史的实证 主义的 “生活比思想和诗更真实” ,博尔赫斯是无法被理解的。这独特的观念只能是 他个人化的表达,不可复制,接受远远比理解起来困难得多,能够接受的、或者一直 如博尔赫斯那样过着想象性生活的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天才。 自将文学看成一种认识活动以来,理论立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归纳出“模 仿” 、 “象征” 、 “典型与性格” 、 “个性”这些词语。博尔赫斯却将文学与现实等同起来, 从他对想象的重视这一方面来讲,可以说他对于想象的理解是属于想象的象征意义 的。 “我认为我们称之为虚构的东西,从作为真实象征的意义上来讲,也有可能是真 实的因为说到头,环境瞬息改变,而象征始终存在虚构作品的作者所写的东 杜书瀛: 论艺术的特性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第 28 页。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谈话录 ,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 100 页。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时间 ,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 ,王永年、陈众议等译,海南国际新闻 出版中心,1996 年,第 189 页。 同上。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8 西比报纸上刊登的更真实我认为我们写虚构作品时,我们想脱离时间,写持久的 东西。我指的是我们尽力要呆在永恒之中,虽然我们的企图不大可能成功。 ”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是独特的,能够酝酿这份独特的土壤也是独特的。那么, 博尔赫斯这种文学本质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最主要的是博尔赫斯独特的想象性 的个人生活。所有那些有着自己独特思想的人们往往经历着那些不同于大众的经历。 博尔赫斯当然也是如此,没有那些最初的毫无暗示性的来自文学的感受的话,就没有 今日备受推崇的博尔赫斯。 童年时期那么美好的文学作品就那么简单地呈现在一个纯 粹却天生敏感的心灵面前,没有任何外界的暗示性的干扰,阅读就这样发生了。由此 产生的结果本身就可以当做文学力量的证明。于是博尔赫斯从此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了,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了,只能是一个作家的身份。弥漫着神秘、幻想的古 老的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 、西班牙英雄史诗熙德之歌在一个孩童的心理彻 底扎了根,阿根廷巨著马丁菲耶罗使得博尔赫斯过早地接触到人的命运与永恒 的时空之间不可预测的关系。对文学的印象已经无法磨灭地生成了。父亲的藏书成为 童年的全部生活。家族遗传的眼疾也使得他与外界环境隔离了开来。所以他偏爱那些 同样冥思孤独的天才们:切斯特顿、斯蒂文森、吉卜林、艾伦坡、卡夫卡对他 们的反复阅读和感受带给博尔赫斯成熟智慧的文学思维。 作为终身栖息之所的图书馆 为博尔赫斯找到了独特的文学表达途径,神学、佛学、哲学、神话贝克莱、休谟、 叔本华对这些人类文明的洞悉无限扩大了想象的深度和广度,成为他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在书籍的护佑下,博尔赫斯的生活从不 是我们所过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而是一种来自书籍的想象性生活。而且拉美的神 秘气息为博尔赫斯提供了滋养的土壤。博尔赫斯正是在当地土著文化、神秘的诺斯替 教以及希伯来、伊斯兰等宗教的共同发酵出来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这种文化影响是 巨大的,都则拉美又何以产生了马尔克斯、聂鲁达、科塔萨尔,以博尔赫斯的个人之 力是不会掀起世界范围内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旋风的, 拉丁美洲独特的味道为这些优 秀的作家们提供了共同的记忆,并且依靠着这些优秀的作家,拉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关注。 对于博尔赫斯以想象为核心的文学观, 应该如何评价?有人称博尔赫斯是拉美魔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谈话录 ,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 100 页。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9 幻现实主义的先驱, 也有人在更大的范围内声称博尔赫斯是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或者 后现代主义者。但是本文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博尔赫斯也总是把自己看做 19 世 纪的作家。首先,文学本质上。本文着重论述了想象之于博尔赫斯的意义,是因为他 将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的观念对我们而言最大的启示在于想象,而且在他那里,想象 与现实并无区分,只不过现实以想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无论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还是以它为标志开启的后现代主义都将想象视为寻找真实的途径, 这是博尔赫斯对它 们有力的影响,但是他们在处理现实和想象的关系上仍然是二分的,始终没有脱离这 种限制。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博尔赫斯的这种挑战本就是十分个人化的,来源于独特 的成长经历。但这确实是区分博尔赫斯与其他作家、流派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对 世界的认识,或者说是世界观上,博尔赫斯的“审视基本保持在这样的两极:既有着 古典的幻想与理念,又表达出现代的怀疑与冥思” 。 尽管博尔赫斯将这世界视为一个 谜, 它是神秘不可解的。 但是它有着自己的秩序、 规律, 承载着意义有待人们去感受。 这与古典主义有着共通之处。 古典主义 “将存在理解为统一的、 井然有序的、 和谐的、 具有牢固的恒量与意义的世界,而将人理解为在本质上有机地参与这一存在、被卷入 这一存在之中的一分子。 ” 但是当发展到 20 世纪,世界的混乱突出地显现出人对秩 序的怀疑,贝克莱、休谟、叔本华又从旁影响,博尔赫斯对世界产生了怀疑,只能以 梦为马。生于多灾多难的后现代却从不肯定世界的和谐有序,世界是混乱不堪的、充 斥着毁灭、异化与灾难的。在这点上,博尔赫斯与后现在主义保持了更大的不同之处。 最后,在对传统的观念上。众所周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以反传统为核心的,但 是博尔赫斯是尊重历史传统的。关于传统的观念,本文第二章会有具体的论述。 尽管博尔赫斯不全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尽管他个人视想象与现实同一, 但是他的“想象比现实更真实”的观点对于人们的影响无疑更大,因为对我们来说, 那种从始至终的想象性生活都是不可能的, 不管他个人是否同意, 由他强化的这种 “真 实观” 确实在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那里起了很大作用。博尔赫斯所给予我们的与其 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思想。 “幻想是感觉生物的生命所必须的。 ” 想象是作 为人的一种普遍需要。只不过,文明的进程决定了理性的崇高地位,我们所谓的“现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 ,王永年、陈众议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年,导言第 7 页。 俄瓦叶哈利泽夫: 文学学导论 ,周启超、王加兴、黄玫、夏忠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19-20 页。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哲学与真理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第 84 页。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10 实世界”实际上是理性造就的各种观念,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观念世界之中。 “作为 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非原生形态便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功利主义的现实主 义精神。 ” 但是在 20 世纪的西方,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面临普通的精神危机, 上帝的神圣已被现实的状况打破,现实也无法给予人们安慰和拯救。一直被奉为圭臬 却在此时表现出无力无助状态的理性遭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现代主义文学在非理性的 启发下“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存在,真和美不存在于世界 的表面,而在于深层 ,存在于彼岸 ,应该去表现深在的真实和彼岸的现 实 ,表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 ” 。 于是从主观精神世界出发的想象、梦 幻、直觉成为现代主义的手段,希望以此深入世界及人的最真实的那一面。后现代主 义则将这一手段使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却使作品流于艰涩的晦暗,也许他们想要以此 来证明世界更加荒诞, 但是读者无法进入作品, 无法阅读, 他们的这一目的怎样实现? 况且以后现代主义标榜自己而哗众取宠的也不乏少数。 第二节 博尔赫斯文学本质观的创作论基础 文学家在创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或者是文学作品产生的过程,在理论家 那里被归纳为具体而又明确的步骤,形成的理论被称之为基础诗学。但是在这里需要 强调的一点是理论的产生必须以实践为前提。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文学创造和对文学本 质的看法并不是分开的,相反却是融合在一起的。博尔赫斯的文学观是扎根在他对创 作的见解之中的。因此讨论他的对文学本质的看法,就必须讨论他对创作的看法。这 也是博尔赫斯作为作家不同于理论家的地方。 他的创作论中涉及文学本质的有如下几 个方面: 其一,文学资源方面。 文学资源问题就是理论家所论述的文学题材问题。 那么我们先看博尔赫斯在此问 题上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或是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什么样的观点。博尔赫斯通过想 象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源泉。作家的题材可以不再局限于 自己熟悉的事物。 “我们应该把宇宙看作我们的遗产,任何题材都可以尝试” 。正如 乔叟和莎士比亚使写作意大利题材成为英国传统。 “世间万物归于所有的人,万物, 陈众议: 20 世界拉美文学的自省式回归 ,见外国文学评论1994 年第 2 期。 李亚白: 论西方现代文学真实观 ,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1996 年第 10 期。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 ,王永年、陈众议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年,第 90 页。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11 包括太阳、月亮、星辰、大地、遗忘、记忆、友谊、书籍、我们称之为长梦的人类历 史、丧亲、背叛、王国、权力与光荣,都给了作家。作家的奇特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东 西编织成梦想、字句、节律,有时候编织成隐喻以及寓言。 ” 博尔赫斯的这个观点又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的。首先是文学来自真实的想 象。想象“撕裂分散和加倍拓展这个供它参照的世界” 。 而所谓真实就是指确保这些 想象自己能够真实地想得到。 “如果试图创作虚构小说的话,不要试图描写确实无法 想象的事物。不要写他仅仅认为是惊人的事件,而要写那些可以使他充分发挥想象的 事物。 ” 只有这样,才可称得上是创造事实,而不是虚构小说。博尔赫斯是生活在文 学之中的, “做梦是我的任务” , “我不得不时刻沉浸在梦境之中,然后这些梦就只能 变成话语,而我也只能抓住它们,无论能否成功,尽量运用它们。 ” 梦就是想象,它 们是自我的产物。胡塞尔说“就其本质而言,想象是自我意志的显现,它以绝对的任 性来表明自我的本质” 。但是,想象的自由的不受批评束缚的发挥需要与当下保持 时间的距离。想象要求题材方面要远离当下。为了能将这现实性的想象写出来、被阅 读,博尔赫斯建议作家写作要避开现时情况,充分发挥文学创作自由的空间,海阔天 空,随心所欲,不必担心情况是否属实。因此作家应该保持想象自由,梦想的自由。 “除了想象之外,还有什么心灵能力能够激发那些尚付陨如的东西显现出来。 ” 马尔 库塞如是说。 其次是文学来自传统和知识。他赞同爱默生“诗歌来自诗歌”的观点,而否认惠 特曼认为“诗歌来自经验”的观点。文学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文学所要表现的东西 在传统里都已经被表现出来。那些精彩绝伦的作品永远对文学创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博尔赫斯一生都在阅读中度过,这种阅读大多数时候是对同一批作品、同一批作家反 复阅读的。身处图书馆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一次次发现不同奥秘的同时, 这些作家作品也成为了博尔赫斯的题材,于是博尔赫斯被称之为“作家的作家” 。除 了在文学中继承传统,博尔赫斯对于知识的热衷,特别是对百科全书的喜爱也非常人 所能比。 “在开始研究任何论题之前,有必要先读一下一部好的百科全书中相应的文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谈话录 ,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 283 页。 德伊瑟尔: 虚构与想象人类学疆界 ,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 5 页。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谈话录 ,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 89 页。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 ,西川译,作家出版社,2004 年,第 8 页。 德伊瑟尔: 虚构与想象人类学疆界 ,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 5 页。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 审美之维 ,北京:三联书店,李小兵译,1989 年,168 页。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12 章,这样便于你草拟一个想法,描绘创作计划的轮廓。 ” 然而也正是这样,博尔赫斯 的幻想就不是纯粹的幻想,而以“知识、书籍、历史掌故为材料和背景”的,博氏的 幻想“进入了知识制度” 。正是他作品中大量的知识信息往往使得读者在阅读之后 仍然相信他所描述的人或事的真实性。想象的自由、意义的追求、广博的知识形成了 博尔赫斯亦真亦幻的文学风格。甚至由于此种偏爱,有人指责博尔赫斯是个假学者。 有人认为作家过多的将知识学问投入创作中会使作家所应具有的敏感度降低, 失去对 事物的天然的感受能力,从而作品的感染性也会受影响。对此,博尔赫斯在卡夫卡 及先驱中有自己的观点,他说: “在他的必要的感受能力和必要的懒散不受侵犯的 范围内, 一个诗人应该知道的东西越多越好,可是把知识局限在能够被压缩成有用的 形体来应付考试,或者为了满足追求出名所采取的更狂妄手段的需要,那并不是一件 好事。 有些人能够吸取知识莎士比亚从普香塔克那里学到的历史知识比大多数人 能够从整个大英博物馆学到的更为重要。 必须强调的是诗人应该加强或努力获得这种 对于过去的意识而越应该在他移个创作生涯中继续加强这种意识。 ” 其二,拒绝逻辑。 拒绝逻辑是博尔赫斯的文学观与理论家的文学观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作为作家 的博尔赫斯以自己的创作经验为基础发现了文学活动的特性, 这独特性支持着他关于 文学的本质在于想象的观点。这种对逻辑的拒绝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 “主题寻找作者” 。这一点无论是在理论家或者大多数作家看来都是匪夷所 思的。他说: “我尽可能地少去干预作品的演变。我不希望作品被自己的见解所左右, 我们的见解是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加工订货的艺术是天真的想法,因为谁都不知道执 行的结果如何。吉卜林承认作家可以构思一则寓言,但不可能深入它的寓意。 ” 这有 点类似于“灵感说” ,当作品来临,谁也无法阻挡,所能做的就是通过文学记录下来, 作品此时是独立存在的,作家只是一个记录者,不可以用自己的逻辑去改变作品的自 然发展。作品改变作家,而不是作家改变作品。在笔者看来,这是博尔赫斯对写作略 显神秘化的表达。 在写作进入了高级阶段, 长期的思考顺其自然地链接了起来, 以 “梦” 美埃米尔罗德里格斯莫内加尔: 博尔赫斯传 ,陈舒、李点译,虞苏美校订,东方出版社,第 374 页。 吴晓东: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3 年 195 页。 阿根廷博尔赫斯: 书 ,见博尔赫斯文集 文论自述卷 ,王永年、陈众议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年,177 页。 阿根廷博尔赫斯: 深沉的玫瑰序言,见博尔赫斯全集 诗歌卷(下)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 89 页。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13 的形态表现了出来。博尔赫斯甚至在写作之前也并不首先确定将要写作的类型,是小 说、诗歌还是随笔,静待第一句落笔之后的节奏,然后决定整篇文章的走向,甚至在 这一过程之中,无论顺利还是不顺利,自己都做不了主。这一点在绘画艺术中似乎得 到了证实。 “画家马蒂斯认为一个天才艺术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作,我们并非自己作 品的主人。是它强加于我们。在这样的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已经摆脱他个 人的意志,好像变成了中介,通过这中介,一个真正的主体庆祝自己在外观中获得解 脱 ” 。 作家在此种情况下的地位近似于读者,所以作家和读者是可以互相感受到的。 其次,游戏的方式。这是博尔赫斯式的创作。不仅题材可以相互矛盾,而且梦幻 般的意象可以随意在作品中出入。尤其博尔赫斯的“骗局创作法”更令人匪夷所思。 “我觉得我写的每一行文字都可以找到出处, 或者也许是我们称之为发明的过程 把记忆混在一起。 ” 甚至一篇故事的产生都可能是来源于一个词语,就像扎伊尔 那篇作品,据博尔赫斯所说,是完全由一个“inolvidable”生产出来的。这不可不 说是一种令人惊奇的创作方式。 在文学表现上, 博尔赫斯是绝对的现代主义者。 他说: “文学引起的激情也许是永恒的,但是方法必须不断改变,哪怕只有一些些极小的变 比,才不至于丧失它的魅力。随着读者的日益了解,那些方法也逐渐失效。因此断言 古典作品永远存在是危险的。 ” 这种不断变化的创作最终就会把文学变成游戏。不仅 是文学的游戏,也是观念的游戏,这种游戏还是想象的特性。因为想象也是这样天马 行空、变幻莫测的。 博尔赫斯对世界的看法是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他认为古典主义的写法“占据了大 部分世界文学。如果为了放弃一种规范而对它们进行大肆否定,无疑是缺乏建设性的 和很不理智的。它们有它们的缺陷,它们有它们的长处。这是没有解决的矛盾。 ” 而 他在实际创作中所采用的游戏的形式是属于现代的, 但是不可忘记的是游戏的文学手 段却具有高度严肃性。 “博尔赫斯以理性和实践两个方向,以反传统的方式,在最纯 正意义上维护了文字传统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 徐岱: 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原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年, 第 26 页。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谈话录 ,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 117 页。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论古典 ,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 ,王永年、陈众议等译, 海南国际 新闻出版中心,1996 年,第 9 页。 同上。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阿根廷作家与传统 ,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 , 王永年、陈众议译, 海 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年,导言第 9 页。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文学本质观 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 14 第三节 博尔赫斯文学本质观的启示 前两节中就博尔赫斯如何看待文学本质和这种文学本质观的创作论基础进行了 探讨,对博尔赫斯主要的观点进行了梳理。本节将以博尔赫斯的观点为基础,比较作 家和理论家在这些问题的不同之处,并简述理论家应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作家们似乎很少关注理论。博尔赫斯曾说“我一生读书,多次证实文学的目的或 理论只是激励,最终对作品往往不予理会,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作者言之有物, 目的即使微不足道或是错误,也不会无法挽回地损害他的作品。作者可能有荒唐的偏 见,但他的作品如果真实,如果符合真实的想象,就不可能是荒唐的。 ” 博尔赫斯不 喜欢理论, 甚至以为理论无用, 至多不过是刺激文学生产的手段。 马尔克斯表示: “照 我理解, 知识分子是一种古怪的动物,他总是把先入为主的理论置于现实之上并不顾 一切地让现实服从他的理论。 这就是这种知识分子在各个领域非常让人怀疑的原因。 ” 西班牙画家塔比亚斯指出: “千万不要以为艺术家能够从他们(艺术研究者)那里直接 借取可以指导自己创作的程式。艺术家绝对独立地面对自己职业的问题。 ” 所以事实 上, 理论总是在经意或者不经意间处于尴尬的地位。 “除了为理论家们所自娱自乐外, 并不为身处艺术创造实践的艺术家们所关注,更不受艺术受众们的青睐。经验表明, 总以为作家们犹如一群神志不清的迷途浪子在期待着批评的点拨, 这也只是文论家们 的自作多情。 ” 正如 “哲学家和哲学没什么关系, 就像形而上学与生活世界从不相关” 这样的说法一样,理论家和文学没什么关系的观点也很普遍。 那么作家们不喜欢理论的原因在哪里?首先,理论试图保证自我的权威地位“理 论话语差不多是天然地具有一种权力性质,因为理论的建构有一种强烈的独步天 下的排它性:一种理论的崛起意味看另一种理论的倒下,一种理论的登基只能是另一 种理论的退位。 ” 理论事实上都在争夺属于自己阵营、话语的主导权力。理论家们往 往华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前教育普惠化对民办园教育质量的影响及改进措施研究报告
- 气排球题库及答案
- 教育行业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中的学生满意度研究报告
- 票据真伪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摩托车维修工(中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硬件架构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 教育行业并购趋势预测报告:2025年素质教育领域整合策略与政策导向
- 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与产业国际化布局分析报告
- 文化产业园区招商信息化建设评估报告
- 科技企业孵化器2025年资金申请项目品牌建设策略报告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试题【含答案详解】
- 劳动合同瑜伽馆(2025版)
- 压力开关校准培训课件
- 工会内控管理办法
- 岗位职责管理办法
- 3.1.4 认识除法算式(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 2025版保育员理论考试试题试题(附答案)
- 基于无人机的公路路面及设施状况智能检测技术研究采购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履约能力提升培训大纲
- 农产品经纪人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2024年湖南省古丈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