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_第1页
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_第2页
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_第3页
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_第4页
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报批版)建设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二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3(一)工程内容及规模3(二)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4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三)环境敏感目标调查6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7(一)生态环境8(二)声环境8(三)水环境9(四)环境空气9(五)固体废物9(六)电磁环境10(七)无线电干扰11(八)环境风险分析11四、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2五、公众参与14(一)环评公众参与方式14(二)调查对象和结果14(三)公众调查结论15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七、联系方式17(一)工程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17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主要建设内容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本期建设规模如下:1)新上三号主变,容量为50mva,油浸自冷变压器。新上三号主变电压等级:110/10kv;2)将110kv配电装置改造为gis设备;3)完善新上三号主变两侧设备;4)更换原站10kv电容器成套装置。永川110kv变电站三号主变扩建工程本期扩建规模见表1。表1 永川110kv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本期扩建规模项目扩建工程规模主体工程主变压器新增1台主变压器,容量为50mva,电压比110kv /10kv,油浸自冷变压器。新上主变布置于原站拆迁后的电容器室与载波室空地处。110kv配电装置改造为gis设备,完善为双母线接线。本期无新增出线。35kv配电装置本期不对原站35kv配电装置设备进行更换改造,35kv配电装置规模不变。10kv配电装置本期新上3号主变10kv配电装置设备,采用户内小车式开关柜,共计6面,包含1面总路柜,1面pt柜,2面电容器柜,1面分段柜,1面隔离柜。扩建现有10kv配电装置室,新上3号主变10kv配电装置设备布置于扩建后的10kv配电装置室。新上10kv隔离柜通过户内封闭母线桥与原站10kv开关柜相连。无功补偿装置更换原站10kv电容器成套装置4组,容量更换为2(4+6)mvar,并新上3号主变配套电容器成套装置2组,容量为(4+6)mvar。新上及更换的6组电容器组布置于110kv配电装置北侧空地处。公用工程给排水依托原变电站工程。辅助工程站区道路不新建道路,利用原有的交通道路。生活设施及辅助生产用房依托原变电站工程。环保工程事故排油系统依托原变电站工程。污水处理装置依托原变电站工程,生化池1座,处理能力1m3/d。(2)建设周期和投资本项目计划于2014年2月施工,工期约为3个月。工程总投资约3208万元,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投资。(二)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本项目主体工程为永川110kv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位于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双龙路石棺材村双龙二社,地处重庆市永川区城市中心,交通运输、运行维护较方便。项目所在区域目前属永川区城市中心,大气环境质量为2类功能区,声环境功能为2类区,变电站四周重点评价范围内无大型地表水体。本次评价与其所执行环境标准一致。本项目的建设为解决永川区城市中心区域变电站容量不足问题,确保供电辖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高片区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符合电网规划。本工程永川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利用原有站址区域进行主变扩建,无需新征地,与周边规划无冲突。本项目在永川110kv变电站内进行3号主变扩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该项目为城乡电网改造及建设类项目,为鼓励型项目,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城市中心,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8135号),项目所在地区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2012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拟建项目所在地永川区空气中大气污染物指标so2年均浓度0.044mg/m3,no2年均浓度0.051mg/m3,pm10年均浓度0.090mg/m3, no2、so2和pm10三项指标的年均浓度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类标准,说明永川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差。(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重点评价范围内无大规模地表径流。(3)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现场监测的手段获得。通过现场勘察及对照地形图,本项目在永川110kv变电站四面的围墙外选取了4个监测点位进行了现状监测,能代表变电站周围的环境现状。2013年11月重庆市辐射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对永川110kv变电站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项目为leq(a),监测结果统计汇总于表2-1。表2-1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昼间夜间昼间执行标准夜间执行标准1变电站北面53.346.460502变电站西面54.046.560503变电站南面49.744.360504变电站东面49.045.76050监测结果表明: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良好。声环境现状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说明变电站周围的声环境现状良好。(4)工频电磁环境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在变电站四周围墙外共设4处工频电磁场监测点,4处无限电干扰监测点。监测内容:为距离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以及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见表2-2。表2-2 工频电磁环境及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序号测 点工频电场(v/m)磁感应强度(nt)无线电干扰db(v/m)1变电站东面15.89 0.31167.90.541.362变电站南面161.23.3125.90.637.293变电站西面59.70.6474.30.735.714变电站北面60.31.11.5080.003(ut)38.72从表2-2可以看出,永川110kv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强度值为15.89v/m 161.2v/m,远远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工频电场强度标准值4kv/m;磁感应强度为125.9nt 1.508ut,也远远小于hj/t24-1998推荐的标准值0.1mt(0.1106n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41.36db(v/m),小于46db(v/m)的标准限值。可见,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较好。(5)生态环境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永川110kv变电站位于永川区城市中心,所处区域目前为城市生态环境,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项目区评价范围内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无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工程评价范围如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评价范围为:以变电站为中心半径500m的范围,评价重点以站址为中心半径为100m范围;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为:以变电站为中心半径为2000m的范围,评价重点以站址为中心半径为100m范围;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变电站施工期以厂界周围100m的范围,运营期厂界噪声为变电站围墙外1m的范围,环境噪声为围墙外100m的范围。(三)环境敏感目标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永川变电站地处重庆市永川区城市中心,目前变电站南面围墙紧邻重庆渝西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东面、北面为居民房屋,西侧为旱地和一银雀台度假村。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目标。根据本工程设计资料,该项目不涉及工程拆迁,拟建项目主要敏感点见表2-3。表2-3 本工程工频电磁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主要敏感点一览表项目方位敏感点距离环境特征备注影响因素永川变电站变电站北面、东面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双龙路石棺材村双龙组居民点5100米变电站东面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居民约8户,距离变电站围墙最近距离约10米,房屋多为2层楼房;变电站北面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居民2户,距离变电站围墙最近距离约5米,房屋为2层楼房。电磁感应、无线电干扰和电磁噪声变电站西面银雀台度假村约33米一栋3层度假村楼房。变电站西南面雄风家苑100200米变电站西南面评价范围内分布有一栋7层高的居民楼,居住有居民14户,距离变电站围墙最近距离约80米。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一)生态环境本项目主要对永川110kv变电站的3主变进行扩建建设,将110kv配电装置改造为gis设备;按照350mva主变规模校核并完善主变两侧设备,并更换原站10kv电容器成套装置。本期3号主变扩建工程利用原有站址区域,不涉及新征土地。本工程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拆除建筑垃圾和固废,如拆除原站区西侧的载波楼及电容器室,在拆除位置新建3号主变;拆除110kv开关场内原有的构架及设备基础;将原10kv配电装置室北侧墙体拆除等。本工程拆除的支架、设备基础等固废由电力公司回收,拆除的建筑垃圾全部运往永川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因此,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弃土场。本项目对永川110kv变电站的3主变进行扩建建设,不会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也无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二)声环境(1)主要环境影响本工程在原有2台主变的基础上进行3主变扩建,扩建后,永川110kv变电站的主变数量为3台。永川110kv变电站采用户外布置,运行期间的噪声主要是主变压器、电抗器等产生噪声,变压器的噪声主要以中低频为主。根据永川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各主变距离变电站边界距离、厂界噪声贡献值及叠加后厂界实际值预测结果见表3-1。表3-1 运行期噪声源对变电站厂界贡献值及叠加后厂界实际值 单位:db(a)测点主变距离厂界距离m厂界贡献值(叠加)现状监测值与背景值叠加后厂界实际值噪声标准1#2#3#昼夜昼夜昼夜变电站北面50.030.010.050.6 53.346.455.2 52.0 6050变电站西面50.050.060.040.3 54.046.554.2 47.4 6050变电站南面45.065.085.039.4 49.744.350.1 45.5 6050变电站东面55.055.045.040.6 49.045.749.6 46.9 6050根据厂界噪声预测结果,永川变电站主变扩建后各厂界噪声昼夜均能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根据现场踏勘,110kv永川变电站围墙外评价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为变电站东面和北面双龙路石棺材村双龙组的部分居民。根据表9-1预测结果,永川110kv变电站主变扩建后其变电站四周围墙外厂界处的昼夜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变电站东面和北面双龙路石棺材村双龙组居民距离变电站最近距离约为5米,经过距离衰减后,到居民点的噪声值也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故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对变电站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噪声环境影响轻微。(2)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低噪声的先进设备,控制使用高噪声施工设备,并调整高噪声施工时间。工程运输机动车辆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车辆运输行经居民区应采取减速禁鸣措施。在设备选型、定货和导线选择时,选择噪声源强符合要求的设备。主变压器噪声小于70db(a),低压电抗器噪声小于65db(a)。(三)水环境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间不设施工营地,施工营地采用租用周围居民点房屋,生活污水排入租赁房屋现有污水收集系统,对项目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本扩建工程完工后,不新增值守人员,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少量的含油废水经集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废水同生活污水一并经地埋式生化池处理达标后排入经市政污水管网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分离出来的废油送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四)环境空气本工程营运期无大气污染物产生,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产生影响。(五)固体废物永川变电站扩建后日常的管理人员产生少量生活垃圾,定期由环卫车辆运走,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六)电磁环境(1)主要环境影响本工程永川变电站原有2台主变的容量为250mva,3号主变扩建后,110kv永川变电站主变的容量为350mva。本工程采取对同类型变电站进行类比监测的方法来分析、预测和评价工程投运后产生的环境影响。本工程选择220kv翠云变电站作为类比分析对象。永川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本期(350mva)远远低于类比的220kv翠云变电站主变容量(3240mva),高压配电装置一致、电压等级低于翠云变,两座变电站均采取户外布置。永川110kv变电站的占地与翠云变电站相当,永川110kv变电站的主变距离围墙最近距离为9.8m,220kv翠云变电站主变距离围墙最近距离为32m,虽然其主变距围墙的最近距离小于翠云变电站,但考虑到变电站对站外电磁环境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为电压等级和变电站的外环境状况,220kv变电站无论主变容量大小对站外电磁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小。由于变电站的主变压器位于变电站内场地中央,距离围墙较远,变压器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它们对站外电磁环境的影响与位于变电站围墙附近的电气设备相比贡献量很小。变电站对站外电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工频电场,而电场的大小主要是电压。主变容量越大通过电流就越大,而电流的大小决定工频磁场的大小。从国内大量的变电站类比监测成果可以看到,变电站在其站外产生的工频磁场较小,一般最大值不足公众全天辐射标准的20。工频磁场不是变电站工程建设的环保制约因素。因此选用220kv翠云作为类比变电站站外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能够反映本工程永川110kv变电站的电磁水平。通过类比分析可以得出:永川110kv变电站扩建营运后,其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都能够满足相应环境标准限值的要求,不存在对环境敏感点和工程区通讯设施的影响问题。(2)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同时为了降低或消除营运期电磁干扰的影响,变电站围墙外20m的范围不宜规划建设居住等受电磁感应现象影响严重的永久性建筑。(七)无线电干扰无线电干扰的类比条件主要取决于电压等级及关心点与源的距离以及变电站内设备电压等级、电流强度及设备的位置(主要是设备与围墙的距离),以及进出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密切,且无线电干扰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根据目前重庆市已运行的110kv变电站围墙外20m处的验收监测结果,其值均能满足相应的46(v/m)的标准要求。根据现场调查和勘察,在永川110千伏变电站附近评价范围内无大型雷达、卫星通信、微波等通讯设施,不存在对通讯设施的影响问题。(八)环境风险分析在原有永川110kv变电站内已设置事故油池32m3一座,可以满足一台变压器绝缘油全部进入事故油池而不外溢,有效降低了出现事故漏油外溢污染环境的风险。此外,变电站还设计有消防系统、监控系统、遥视系统及继电保护系统,有效避免了环境风险和其他事故发生。四、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本次环境监测计划为营运期。营运期的环境监测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已制订的计划监测。监测计划见表4-1。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监测报告,并由建设单位逐级上报。表4-1 试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实施机构监督机构噪声(laeq)、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四周围墙外受委托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重庆市环保局拟建工程建设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环评报告表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要与主体工程一起“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设投产”,在拟建项目建成后向重庆市环保局申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是为了查清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分析已采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确定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全面做好污染防治工作。根据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调查,客观、公正地从技术上论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条件。具体验收内容见表4-2。表4-2 项目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表序号要 素范围内容工程量满足标准1管 理环保手续、环保资料档案、环保制度等的完善。/齐全2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影响变电站地面、塔基周围及时硬化。/符合环境要求3声环境变电站厂界噪声监测;变电站周围敏感点(尤其是变电站北面的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双龙路石棺材村双龙组居民点)噪声监测。/变电站周围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周围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4水环境变电站生活污水产生量、处理情况及排放去向;施工时有无污染发生及处理情况。生化池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经市政污水管网至城市污水处理厂。5固体废弃物变电站生活垃圾产生量、去向等;调查施工单位施工期有无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的现象。变电站营运时有无废油渣产生,若有,去向如何。利用原变电站已有的垃圾桶收集;利用原变电站已有事故油池。/6电磁感应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四周监测;变电站周围敏感点(尤其是变电站北面的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双龙路石棺材村双龙组居民点)监测与评估。变电站四周。工频电场4kv/m,磁感应强度0.1mt,无线电干扰标准值为46db(v/m)五、公众参与(一)环评公众参与方式本项目公众参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二)调查对象和结果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本项目公众反应调查对象主要为变电站四周重点评价范围区内居住的居民。本次调查采取在变电站四周的居民住户(主要针对紧邻变电站东面和北面的居民)里面随机调查的方式进行,由于部分居民外出打工,没有在家,因此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8张,收回8张,回收率为100%。在这次调查中,由于调查表格是随机发放的,事先并不知道被调查者的职业及文化程度。因此,统计调查人员的职业及文化构成比呈非均匀性。在被调查人员中,主要是变电站四周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公众参与调查内容回答统计结果见表5-1。表5-1 调查对象回答问题统计结果表问 题回答情况1、您认为本地区的电力供应是否充足?充足基本充足不足0100%02、您是否了解输变电工程?了解了解一些不了解00100%3、您认为本工程的扩建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不利无影响100%004、您认为本地区是否有必要扩建本工程?非常必要一般没有必要062%38%5、有关部门是否做过电磁辐射方面的知识宣传?有没有0100%6、您认为现有变电站对您正常的生活影响有哪些?(多项选择)心理恐惧身体健康影响电视接收没有影响100%75%007.你认为本工程可能对你周围环境影响最大问题是(多项选择)电磁感应身体健康影响电视接收噪声污染100%100%075%心理恐惧景观破坏没有影响100%006、如果本工程的各项环境保护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您是否同意对本工程的扩建?同意不同意无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