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doc_第1页
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doc_第2页
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doc_第3页
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doc_第4页
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瑞金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建议书瑞金市环境保护局目 录1 总论11.1 项目摘要11.2 可行性研究结论11.3 存在问题和建议12 项目概况22.1 项目简介22.1.1 项目名称22.1.2 项目建设地22.1.3 项目起止时间22.1.4 项目性质22.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2.2.1 项目建设背景22.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2.3 项目综合整治内容42.3.1 工业污染防治42.3.2 城市环境保护42.3.3 农村环境保护42.3.4 生态环境保护52.4 项目建设地概况52.4.1 自然条件52.4.2 社会经济条件72.5 绵江河流域概况82.5.1 流域简介82.5.2 绵江河流域主要河流湖库水环境功能区划102.5.3 绵江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103工业污染防治123.1 绵江河流域工业污染现状123.1.1 工业园区概况123.1.2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现状133.1.3 工业园区拟建工程133.2 绵江河流域主要排污行业分析143.3 工业废水一般处理技术143.4 典型行业废水治理技术153.4.1 造纸行业废水治理技术153.4.2 啤酒行业废水治理技术164 城市环境保护194.1 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194.1.1 瑞金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概况194.1.2 水源地环境监管现状194.1.3 水源地水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204.1.4 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214.2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214.2.1 城镇生活污水产排现状214.2.2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工艺225 农村环境保护255.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255.1.1 绵江河流域农村垃圾产生情况255.1.2 绵江河流域现有垃圾处理工程255.1.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265.1.4 几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比较295.1.5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315.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325.2.1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及治理技术选取原则325.2.2 小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技术335.2.3 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技术425.3 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495.3.1 瑞金市农业概况495.3.2 瑞金市农田面源污染现状495.3.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495.4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515.4.1 畜禽养殖及污染防治现状515.4.2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危害525.4.3 国内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545.4.4 生态农业型畜禽养殖模式575.4.5 “零排放”型养殖模式646 绵江河重污染河段综合治理工程696.1 绵江河水质及水生态现状696.2重污染河段环保疏浚工程696.2.1 建设目标696.2.2 建设内容696.3 河道水生态恢复工程706.3.1 建设目标706.3.2 建设内容717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计划727.1项目投资估算727.2项目资金支撑及筹措计划728 项目组织实施748.1 项目招投标748.2 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748.3 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749 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769.1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769.2 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769.3 项目的环境效益分析7610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保障措施7710.1 风险分析7710.2 保障措施7711 结论及建议7911.1 结论7911.2 建议79附件1:瑞金市地理区位80附件2:瑞金市行政区划图81附件3:绵江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82附件4:绵江河流域重点污染源清单831 总论1.1 项目摘要本项目系瑞金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项目,拟从外源污染防治和内源污染治理两方面入手对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瑞金段)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为保护赣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通过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提出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十二五”时期的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论证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1.2 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对项目实施的背景、必要性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认为该项目可行,建议对项目进行立项,并确保其在“十二五”期间得以顺利实施,从而为保护赣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1.3 存在问题和建议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实施过程中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重点示范工程实施进展缓慢、重点示范工程管理缺乏长效机制等。为保证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项目资金保障项目经费投入建议积极争取省部级相关财政支持,同时争取企业及社会资金,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和资金专有账户,确保项目实施有充足的经费保障。(2)项目实施保障建议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协调事务、专项基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监督等日常管理事务,确保项目实施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852 项目概况2.1 项目简介2.1.1 项目名称赣江源绵江河流域(瑞金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2.1.2 项目建设地 江西省瑞金市。2.1.3 项目起止时间本项目系瑞金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项目,实施的起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2.1.4 项目性质 该项目属于环境保护社会公益项目,拟在保护赣江源头的生态环境,确保绵江河在不同河段达到相应的水环境功能区要求,从而为保护赣江流域生态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2.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2.1 项目建设背景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事件爆发,直接威胁无锡市饮用水安全。自此,江河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保护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了切实保护城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江西省政府于2007年发布了关于赣州市等市(县)、庐山管理局城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的通知,其中要求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确定地理界线,设置标志,加强保护;要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和其他主要污染源进行检查,并责令排污口设置单位和污染物排放单位限期整改,保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009年,瑞金市政府也发布了关于印发南华水库饮用水水源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并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印发瑞金市加强南华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2010年,瑞金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印发瑞金市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由此可见,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地表水环境质量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绵江河位于赣江的源头,开展绵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于保护赣江流域水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从国家的层面讲,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从江西省的层面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省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目前的情况看,如何在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从瑞金市的角度讲,绵江河位于赣江源头,是赣江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开展绵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于保护赣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红色旅游业发达,保护好绵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也具有积极意义。2.3 项目综合整治内容针对瑞金市绵江河流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该项目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绵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2.3.1 工业污染防治(1)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重点开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相关配套管网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污水收集设施,确保园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2)流域企业污染防治工程 对位于工业园区外,绵江河流域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督促其完善污染防治措施,特别是建材行业,确保其“三废”治理达标排放。2.3.2 城市环境保护(1)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重点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源地南华水库、陈石水库的保护,在水库周围建立生态屏障。(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瑞金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率,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同时积极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后综合利用,如用于市政工程和景观用水,或是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引入工业园区进行综合利用。2.3.3 农村环境保护(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在较大的自然村、建制镇建立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清理车等相关配套设施,确保95%以上的自然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积极开展建制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开发适合农村分散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如人工湿地等技术,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针对农田径流营养盐输出建立生态沟渠等生态屏障工程,确保农田排水达到排放要求。(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重点开展象湖镇、叶坪乡、黄柏乡境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针对现有的养殖技术和规模,进行技术改造和清理整顿,确保养殖场废弃物得到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2.3.4 生态环境保护(1)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积极推进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认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生态工程,确保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达到生态功能区要求。(2)绵江河重污染河段综合整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 积极开展绵江河水质调查工作,确定重污染河段,对重污染河段的水体底泥进行清理,控制河流内源性污染;对重污染河段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水体原有的生态功能。2.4 项目建设地概况2.4.1 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瑞金市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东与福建省长汀县交界,南与会昌县毗邻,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石城二县,为赣、闽、粤三省通衢,邻近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154211622,北纬25302620。(2)地质地貌除奥陶系、志留系、三迭系和第三系缺失外,瑞金市境其它地层均有出露,其中:震旦系、寒武系出露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50%,主要岩性为变质砂岩、板岩、含砾砂岩、硅质岩;其次为白垩系,红色碎屑沉积岩类(红层)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14.5%;再次为第四系,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11.3%。这些地层直接决定了地表物质类型和土壤母质。瑞金市地处武夷山新华夏系构造带中段和南岭纬向构造带东段北侧交接复合部位,构造行迹发育比较明显,对地貌空间分异格局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受大地构造影响,瑞金市地势地貌特征明显,市境地处武夷山南段西侧,武夷山主脉、余脉贯入境内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总体来看,市境地貌格局主要由3大北东向或北北东向丘陵山地构成,即:东部武夷山山地带、中部大柏地谢坊低山丘陵带、西部冈面万田丘陵带,全市地形可分为中山、低山、高丘、低丘、盆地5种类型,其中中山(海拔800米以上)占土地总面积2.9%,低山(海拔500800米)占17.2%,高丘(海拔300500米)占47.3%,低丘(海拔200300米)占27.9%,盆地(200米以下)占4.7%,(3)气候条件瑞金地处华中气候区与华南气候区的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86天,年平均气温18.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数163.7天,属于赣州市多雨地区,但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在季节变化方面,一年中有几个降水相对丰富的时段(清明至谷雨的“桃花水”、立夏至小满的“龙船水”、芒种至夏至的“梅雨”、大暑至立秋的“台风雨”),其中46月降水集中,如6月降水量要占全年的18.3%,在年际变化方面,降水最多年份近2400 毫米,最少年份仅约1000毫米,在空间分布上,春夏降水东多西少,如东部日东乡湖洋村为912毫米,而西部万田乡茶亭村只有755毫米。总体来看,瑞金市气候不寒不热,不湿不燥,宜人宜物。(4)土壤植被瑞金市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黄壤,受地势地貌影响,土壤垂直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土类有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草甸土,耕作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瑞金市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但因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尤其是林业经营的影响,目前森林植被主要为人工林。(5)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瑞金市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3类26种、主要有白云石、石灰石、萤石、金矿、钽铌、稀土、钨、银、铁、锰、粘土、无烟煤、磷、铀等。特别是优质石灰石储量达9亿吨以上,碳酸钙含量55.08,且大部分裸露于地面易于开采,白云岩储量达1亿吨以上,c+d级为1900万吨,其金属镁含量超过20;萤石储量达134万吨,品位65%以上。 土地、农林、水资源瑞金市2009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2.4664万亩,其中水田29.0593万亩,旱地3.4071万亩;林地面积280万亩;养殖水面2.6万亩;草坡地8万亩。森林覆盖面积724平方公里,覆盖率达73.1,系赣南林区和长江防护林区之一,主要树种为松、杉、竹、枫、樟、木荷等,其中珍贵树种有油杉、黄绵木、红豆杉、银杏、楠木、观音竹、四方竹等,活立木积蓄量达332万立方米,毛竹50万根;珍稀动物有金环蛇、银环蛇、獭、龟等。瑞金水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水资源4万千瓦,日产地下水可达45万立方米。 旅游资源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蓝,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中央和国家22个部委在瑞金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瑞金山清水秀,著名风景名胜区有罗汉岩、双狮岩、双清桥,龙峰塔、鹏图塔、鸣夙塔,汉代古墓葬、古窑址及明清古建筑等。瑞金又是全国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文化、风情、建筑和饮食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2.4.2 社会经济条件(1)区位交通瑞金市以市区为中心,323、319、206国道为主干的公路网可直达赣州、 南昌及闽粤,交通极为便利。赣龙铁路横贯东西,东与鹰厦铁路漳平坎市支线相通,西与京九线连接,将成为瑞金另一条通往外界的快捷通道。(2)行政区划全市辖7个镇、10个乡:象湖镇、瑞林镇、壬田镇、九堡镇、沙洲坝镇、谢坊镇、武阳镇、叶坪乡、丁陂乡、大柏地乡、岗面乡、日东乡、万田乡、黄柏乡、云石山乡、泽覃乡、拔英乡,共有14个居委会、223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象湖镇。瑞金市境东西宽约65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国土面积2448平方公里。(3)人口密度瑞金市2009年末总人口65.3688万人,人口密度267人/平方公里,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80.59%和19.41%,人口出生率11.99,自然增长率7.26。(4)国民经济2009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8.1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26.56亿元,增长14.6%。财政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22.4%,财政支出12.28亿元,同比增长3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6元,同比增加9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62元,同比增加292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5亿元,增长18.7%。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41亿元,增长25.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87亿元,增长68.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3.22亿元,增长18.8%。2.5 绵江河流域概况2.5.1 流域简介绵江,古称湖汉水,系赣江源之一贡水主流在会昌县以上部分的别称,为贡水的分段河流,其干流从日东水库至会昌湘江口,全长130 km(瑞金市境内长119 km),平均坡降0.82%,有大小支流190条,瑞金市境流域面积1599.6km2,占全市面积的65.3%。绵江河源起于福建长汀、江西瑞金、石城三县交界的石寮岽,向西南流入瑞金市境内,流经日东水库与沿岗河、湖陂河汇流,向西南穿峡谷入陈石水库,从牛栏前出谷;经壬田圩东面,在岭子脑收三观河出壬田境;往南,在下胜潭纳合龙河进叶坪境,又转向西南流经云集圩、叶坪、新院,在合溪村集黄柏河、迳口河;沿叶坪与沙洲坝镇南下,绕县城东,到南门外聂公坝纳古城河,再沿城南向西,到塔下寺沿沙洲坝镇与泽覃乡朝南流;在蓝屋坝纳罗溪河,下坝子收七堡河,石水圩收新中水,折西经上山坝入武阳境,到何公庙收大迳河;过罗石圩向西南流,在龙江圩集黄田、龙角诸水,流到塘李排入谢坊境;拐南流至谢坊圩桐岗坝汇蓝田河,转向西南至高排岗纳石下水;至汴口钟屋收龙脑河后,直流至迳桥五里排出市境,到会昌城东与湘水汇流成贡水。绵江河流域涉及人口46万余人,涉及耕地面积140余km2,涉及的行政区域有以下11个乡镇:日东乡、壬田镇、叶坪乡、大柏地乡、黄柏乡、沙洲坝镇、象湖镇、泽覃乡、武阳镇、谢坊镇、拔英乡,各乡镇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表1 2009年末绵江河流域各乡镇基本情况乡(镇)总人口耕地面积(km2)国土面积(km2)占全市比例(%)日东乡210689.261837.48壬田镇5273118.661686.86叶坪乡6453428.021415.76大柏地乡139998.491636.66黄柏乡3790614.791074.37沙洲坝镇2490411.01853.47象湖镇1440056.48311.27泽覃乡208309.0225410.38武阳镇3308113.951415.76谢坊镇3915514.771315.35拔英乡112817.642138.70合计463494142.1161766.05绵江中上游河床礁石甚多,亦有砂砾卵石堆积,下游多有积沙覆盖。上游(自下洲坝至牛栏前)河道陡窄,水流湍急,属山区性河段,流域内丛林茂密,植被良好,是市内木竹主要产区之一;中下游(自牛栏前至湘江口)河床曲折平缓,属丘陵平原性河段,沿河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市内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流域内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2.5.2 绵江河流域主要河流湖库水环境功能区划绵江河流域主要的河流湖库有绵江、南华水库、黄龙河,其水环境功能区划如表2所示。由表可见,绵江河除在叶坪乡规划为工业用水区外(水质目标为iv类),在上游为自然保护区,水质目标规划为ii类,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目标规划为iii类;南华水库为瑞金市的饮用水源区,水质目标规划为ii-iii类;黄龙河规划为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目标为iii类。表2 绵江河流域主要河流湖库水环境功能区划河流湖库控制 城镇水功能区名称水环境 功能区名称水质 目标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长度km面积km2功能排序控制断面区划依据绵江石城县瑞金市赣江源头水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石城县石嶛岽赣江河源瑞金市叶坪乡53壬田镇源头河段绵江瑞金市绵江瑞金工业用水区工业用水区瑞金市叶坪乡瑞金市杨梅岗21工业景观瑞金城下工业、景观用水区绵江瑞金市会昌县绵江瑞金会昌保留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瑞金市杨梅岗会昌县文武坝43谢坊镇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南华水库瑞金市绵江瑞金南华水库饮用水源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全库0.4饮用景观南华水库饮用、景观用水区贡水黄龙河瑞金市会昌县于都县黄龙河瑞金于都保留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瑞金市大坪脑环溪水库坝址(起源)于都县黄麟乡入贡水汇合口75西江镇开发利用程度不高2.5.3 绵江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江西省生态功能分区,瑞金市属于绵江湘水流域水土保持与水质保护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质量区域差异明显,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易受地质灾害威胁;从生态环境敏感性角度讲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高度敏感,酸雨、水环境污染和耕地资源中度敏感,综合敏感性中度,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为水土保持和水质保护,其他功能还有水源涵养和农业环境保护,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为强化森林植被保护,提高森林质量;加大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各类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赣江源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3工业污染防治3.1 绵江河流域工业污染现状3.1.1 工业园区概况江西瑞金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5月,总规划面积13000亩,由金沙工业小区、金龙工业小区、台商创业园三部分组成,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是全省“十百千亿”工程重点工业园区。园区现有落户企业116家,其中已投产企业91家,规模以上企业37家,在建企业25家。2010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7亿元,工业增加值9.25亿元,上缴税金1.27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8亿元,安排劳动就业人员8200人,用电总量2.8亿度。目前,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86亿元,其中工程建设投入2.14亿元,金龙大道、红井路、金鑫大道、金龙一路、金龙二路、金园路已建成通车,园区交通路网日臻完善;首期6.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全部建成,二期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在建设中;创业大道、创业一路、常青大道、自来水加压站、35千伏变电站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2009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和增速在赣州市分别排名第10位和第8位。红都水产、金瑞发制品、佳华电池、宝元鞋业、金一电缆等一批新兴企业强势崛起,烤鳗、发制品、服装手袋等产品畅销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ups电池、电线电缆、家俱等产品行销全国,初步形成食品药品、新型建材、轻纺织造及制鞋、机械电子等四大主导产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省委、省政府“工业崛起园区发展专项奖出口创汇第一名”、“招商引资先进工业园区”;被赣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效益先进工业园区”、“先进工业园区”;连续多年被瑞金市委、市政府评为“招商引资优质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3.1.2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现状瑞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确定拟选址位置,现已建成排污管网总长度12544.56米,工程总投资451.84万元,其中:(1)沙九路拓宽工程:排污管道dn400长3157.6米、dn500长1104.2米、dn600长949米,工程造价92.91万元;(2)台商创业园金鑫大道西延道路建设工程:排污管道dn600长3085.22米,工程造价89.04万元;(3)瑞金市台商创业园经四路道路建设工程:排污管道dn600长1700米,工程造价53.28万元;(4)瑞金市台商创业园经六路及连接线道路建设工程:排污管道dn600长452.18米、dn300长29米,工程造价21.30万元;(5)瑞金市台商创业园创业一路道路建设工程:排污管道dn600长289米、dn400长24米,工程造价7.33万元;(6)金沙工业园排污工程(含临319国道排污工程、正交206国道排污工程即金沙1#路、正交319国道工程、临206国道排污工程):工程于2003年底全面完成,实施排污管道1754.36米,工程造价分别为110.19万元、35.61万元、27.93万元、14.25万元,合计工程造价187.98万元。3.1.3 工业园区拟建工程拟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规划位于园区的东南面,北临龙溪河,在园区常青大道的北侧,创业大道的西侧,规划用地面积66亩,项目投资8000万元,执行gb18918-2002标准。建成后污水日处理4.5万吨,计划分二期实施,首期设计规模为日处理2万吨。规划沿金龙大道、创业大道、金龙二路、常青大道铺设污水干管为8001200 m,污水支管为400 m,其中目前已建成各种管径污水管网14.2 km,计划于2012年完成项目建设。3.2 绵江河流域主要排污行业分析根据瑞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绵江河流域主要的排污行业有造纸、萤石精选、食品、啤酒、医药等行业,废水排放量400万吨以上,主要污染物为cod、bod、挥发酚、悬浮物、硫化物、石油类、铜、铅、氟化物等。造纸是瑞金市最主要的水污染行业,萤石精选和食品行业为另两类污染大户,并逐渐发展上升为主要污染行业,其中多数企业未经处理或处理设施运行不当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绵江河流域重点企业废水排放为412万吨,占瑞金市工业废水排放量(581万吨)的70.9%。3.3 工业废水一般处理技术工业废水源于无数的出于各种目的利用水进行的工业生产过程,其成分也有很大的差异,与工业行业有很大关系。废水处理的最基本要求取决于有关法规和排放标准以及水体的接受能力和用途。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等。物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悬浮固体,格栅用来拦除各种碎片和其他较大的固体;重力或曝气沉沙池则去除沙砾等物体,这些物体如不去除则可能会损坏或影响后续的泵以及其他处理设备;重力沉淀通常用来去除较细小的悬浮固体;有时也会利用离心、气浮和过滤等方法去除悬浮固体。可溶性有机物一般用生化工艺来处理,比较常用的是好氧工艺,这包括活性污泥法、好氧或兼性塘以及滤池等。近来在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又发展出氧化沟、a/o、a/a/o、sbr等工艺方法。浓缩过的废弃物如污泥,或高浓度的工业废水,如屠宰废水和酿造废水等则通常考虑用厌氧工艺来处理。废水处理还有其他许多方法,比如采用各种物化和高级氧化工艺处理一些特定种类的废水,但现在对所谓自然法,包括利用塘等水体以及土地等处理的应用越来越多,新的进展包括应用自然的或人工的湿地系统以获得高质量的出水。另外,各种物化或高级氧化工艺与生化处理工艺的组合也在开发应用中。3.4 典型行业废水治理技术3.4.1 造纸行业废水治理技术造纸工业废水的污染是世界公认的“六大”公害之一,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为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和恶臭,其中废水的污染最为严重和复杂,难降解物质含量高、耗氧量大,造成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目前,对造纸行业废水的治理技术主要有生物处理技术、絮凝沉淀法、过滤、气浮、碱回收、光催化氧化、人工湿地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单纯的使用一种方法往往处理效果较差,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将以上几种技术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1)好氧生物处理法由于造纸黑液污染负荷很高,采用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只适用于分离木素后的黑液处理,可以采用各种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有各种改进型活性污泥法(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高效生物反应器(hcr)废水处理技术、循环式流动性污泥法(cast)、生物转盘、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氧化塘、曝气稳定塘(asb)和土地处理系统等;特定的微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某些能够降解黑液中木素的特定微生物来治理黑液。(2)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半化学浆和化学机械浆的制浆废水的处理,不仅可以用于碱法蒸煮废液的单独处理,还可以将蒸煮黑液与其它废水混合处理,同时还可以回收有效能源。通常使用的厌氧处理装置有厌氧流化床(afb)、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以及毛发载体生物膜装置。其中,uasb在处理黑液时,可以采用颗粒化活性污泥方式来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增加反应器中的污泥贮量。(3)高级化学氧化法造纸废水中有毒的、以及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的存在影响了生物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这时可以采用高级化学氧化的方法进行处理。高级化学氧化工艺泛指反应过程中有大量氢氧自由基参与的化学氧化过程。高级化学氧化工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o3,h2o2,o3/h2o2,uv/o3,uv/h2o2, uv/(o3+h2o2)等氧化剂直接参加反应的均相反应过程;另一类是有固体催化剂(n型半导体材料)存在,紫外光或可见光与氧或过氧化氢作用下的非均相氧化反应。以消耗o3,h2o2,o2等氧化剂为主的均相高级化学氧化工艺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过程比较容易控制、对有机物的降解无选择性等特点,但是其处理成本高。对于造纸废水而言,用单一的化学氧化处理工艺,若要取得理想的效果,经济成本方面还有障碍;非均相光催化氧化可以用太阳光作为反应光源,且氧化剂成本低。(4)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属于土地处理技术的一种,是指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根据需要人为设计与建造的湿地。人工湿地处理造纸废水的工作机理为: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共沉、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造纸废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人工湿地对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一方面,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床中填料床的沉淀、过滤等物理沉积作用很快地被截留下来,并可为部分兼性或厌氧微生物所利用;另一方面,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作用而被降解、去除。最终,造纸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和h2o,其中新生的微生物体通过填料定期更换,最终从湿地系统去除。3.4.2 啤酒行业废水治理技术啤酒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大,特别是酿造,罐装工艺过程,由于使用大量新鲜水,相应产生大量的废水。啤酒行业废水的主要来源有:麦芽生产过程的洗麦水、浸麦水、发芽降温喷雾水、麦槽水、洗涤水、凝固物洗涤水;糖化过程的糖化水、洗涤水;发酵过程的发酵堆洗水、过滤洗涤水;包装过程洗瓶水、灭菌水及冷却水和成品车间洗涤水。啤酒工业废水主要含有糖类、醇类等有机物,其浓度较高,虽然无毒,但易于腐败,对水体环境造成危害。啤酒工业废水具有较高的生物可降解性, 且含有一定量的凯氏氮和磷。国内外普遍采用生化法处理啤酒废水,根据处理过程中是否需要曝气,可把生物处理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氧化啤酒废水中的有机物,其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及能量(释放于水中)。这类方法没有考虑到废水中有机物的利用问题,好氧生物处理对温度、微生物菌种、湿度等外界条件的要求很高,因此处理成本较高,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深井曝气法是较有代表性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codcr2000mg/l,bod51000 mg/l)。它是在无氧条件下,靠厌气细菌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在这一过程中,参加生物降解的有机基质有50%90%转化为沼气(甲烷),而发酵后的剩余物又可作为优质肥料和饲料。厌氧生物处理包括多种方法,但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技术在啤酒废水的治理方面应用最为成熟。(3)厌氧-好氧组合处理由于好氧生物处理对温度、微生物菌种、湿度等外界条件的要求很高,而厌氧处理其不足之处是出水codcr的浓度仍达500 mg/l左右,需进行再处理或与好氧处理串联才能达标排放。因此,工程上还广泛采用好氧与厌氧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技术在啤酒废水的治理方面应用最为成熟。uasb 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反应器,其底部为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的厌氧污泥构成的污泥床,上部设置了一个专用的气-液-固分离系统(三相分离室)。废水从反应器底部加入,在上向流、穿过生物颗粒组成的污泥床时得到降解,同时生成沼气(气泡)。气、液、固(悬浮污泥颗粒)一同升入三相分离室,气体被收集在气罩里,而污泥颗粒受重力作用下沉至反应器底部,水则经出流堰排出。sbr 是序列间歇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 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 技术的核心是sbr 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通过间歇曝气可以使动力耗费显著降低,同时,废水处理时间也短于普通活性污泥法。uasb-sbr法是uasb法和sbr法的结合,分为好氧和厌氧两个阶段。厌氧阶段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成本为好氧法的1/3。好氧阶段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br工艺的每一个周期按污染物浓度高低可划分为进水期、高浓度反应期、低浓度反应期、闲置期,各阶段由于营养物含量、溶解氧等环境条件的区别,加速了微生物种类的选择与驯化,因此各阶段均得到优势菌种的净化作用。沉淀、排水时处于静止状态,可以避免短路、异重流影响泥水分离效果,出水水质优于一般二沉池。sbr工艺的每一个周期,从时间上讲,池内任一空间为推流式,而池内某一时刻的水流状态又是完全混合式。车间高浓度啤酒污水由厂区污水管道收集后,经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大的悬浮物,然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预处理。为改善uasb的进水条件,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污水沉淀后进入uasb,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出水至sbr污泥反应池,在其中将有机物彻底降解,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uasb反应器氧化沟工艺此工艺采用厌氧和好氧相串联的方式,厌氧采用内循环uasb技术,好氧处理用地有一处狭长形池塘,为了降低土建费用,因地制宜,采用氧化沟工艺。本处理工艺的关键设备是uasb反应器,该反应器是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其主体分为配水系统、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系统、沼气收集系统四个部分。实践证明,采用内循环uasb反应器氧化沟工艺处理啤酒废水是可行的,codcr总去除率高达95%以上,根据啤酒生产的季节性、水质和水量的情况可调整uasb反应器或氧化沟处理运行组合,以便进一步降低运行费用。工程实践表明,uasb-sbr工艺是一种有效地处理啤酒废水的工艺;uasb 池中颗粒化污泥成熟后,系统有很强的ph缓冲能力,不必加碱调节碱度;尽管啤酒废水缺乏氮源,uasb-sbr系统中的微生物能适应水质环境,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4 城市环境保护4.1 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4.1.1 瑞金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概况瑞金市城镇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为南华水库、陈石水库、日东水库等水库,以及绵江河、九堡河、梅江等河流。根据关于赣州市等市(县)、庐山管理局城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的通知(赣府字200746号),瑞金市南华水库的取水口为瑞金市自来水厂取水口,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以取水点(大坝上游250 m山洞涵管引水处)为圆心,半径500 m范围内水域,陆域范围为与水域相邻的迎水面山脊线以内的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南华水库一级保护区以外全部水域,陆域范围为与水域相邻的迎水面山脊线以内的陆域范围。瑞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规划陈石水库、南华水库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执行类水质标准;日东水库、龙山水库、达陂水库、绵江河、九堡河、梅江、万田河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执行类水质标准。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属水库型水源地,位于城区南侧的泽覃乡光辉村境内,距市区3 km,兴建于1959年10月,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2,北纬2525。库区水面呈长条形,面积300亩,大坝库尾长4 km,河流面积2580亩,集水面积152 km2,森林82800亩,库容量680万m3,在水库下游建有1个南华自来水厂,日供水3万吨,服务人口15万人。4.1.2 水源地环境监管现状(1)水源地监测能力瑞金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从2000年开始监测分析,一直以来都委托赣州市环境监测站承担水源地水样分析,监测点设在自来水厂入水口处,每月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12次,监测项目为常规分析29项。瑞金市环境监测站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1个监测点位,监测频率每月1次;闽兴水务公司建立巡查制度,每日派专人对饮用水源地进行巡查,并设立了13个水质监测点,每天严格做好水源水和出厂水的水质常规监测;市卫生监督管理所每天对末梢水进行日常监测,做到市民用水安全。(2)保护区标志设置瑞金市根据环保部2008年颁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t/t 433-2008)中标志样式对原有的旧标准进行了更换,设立了永久性水源保护标志牌和宣传标语。(3)保护区排污整治按照江西省2007年饮用水水源专项行动要求,瑞金市已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专项检查,因保护区内没有企业,所以在保护区内没有发现排污口。(4)风险源管理 2009年,全省组织开展了风险源调查,经调查,瑞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无风险源企业。(5)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瑞金市2006年制定了瑞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1年,又对预案进行了修改。为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确保供水质量和市民饮水安全,瑞金市在瑞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内,制定了南华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瑞金市加强南华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4.1.3 水源地水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1)水质现状监测数据表明,瑞金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iii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2)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瑞金市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南华水库上游7个自然村,1000多户人家,耕地面积5400亩,存在一定的面源污染;此外,由于林业项目开发、林木乱砍滥伐、病灾火灾等导致的荒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水土流失风险。4.1.4 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关于瑞金市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及工程见农村环境保护中的论述。(2)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以植树造林为主,对裸露山体和新建道路等工程施工,进行植被恢复(草皮覆盖),同时尽快修筑挡土墙,减少水土流入库区;做好保护区的荒山再造和全封闭,对病灾和火灾毁坏的荒山,优先安排造林项目,并进行植树造林,根据瑞金市南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山育林,多植生长快耐旱好的阔叶林和针刺林,达到库区环境恢复的最佳效果,采取实行保护区林木全封禁,不再下达林木采伐计划,把保护区商品林改为生态公益林。4.2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4.2.1 城镇生活污水产排现状生活污水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主要是清洁卫生)而非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顾名思义,主要产生于生活居住区,但也有部分产生自工矿企事业单位等由于清洁卫生需要所产生的污水。生活废水的成分主要是指其所含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分。供给社区的水一般都含有矿物质和有机物,而人们的生活活动又加入了粪便、纸、肥皂和洗涤剂、脏污、丢弃的食品,以及其他物质。一部分废弃物呈悬浮状,另外一些则进入溶液或变成非常细小的胶体。生活废水中的物理和化学污染物的浓度是很不一样的,主要取决于所处地方。即便是同一种成分的浓度也是一直在变化的,因为每一天人们的活动是变化的,周末和工作日也有差异,不同的季节当然也有不同,故由此而导致生活废水的成分随时间而变化。4.2.2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镇人口密集区域生活污水的有效手段,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采用的主要工艺有改良式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交替式氧化沟、微曝氧化工艺、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和新型sbr工艺,如iceas工艺,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 cyclic extended sludge)等,其中iceas基本工艺流程图如下图4.1所示。曝气沉淀(停曝)排水(停曝、排泥)预反应区主反应区进水进水进水出水图 4.1 iceas工艺流程概图cast工艺,即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也称为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或casp(cycl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unitank工艺,近似于三沟式氧化沟的运行方式,主体构筑物为三格条形池结构,具体流程图如下图4.2所示。曝气曝气沉淀进水出水沉淀曝气沉淀进水出水沉淀曝气曝气进水出水图4.2 cass工艺流程简图dat-iat工艺,即demand aeration tank-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主体构筑物由需氧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