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引水系统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工艺_第1页
电站引水系统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工艺_第2页
电站引水系统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工艺_第3页
电站引水系统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工艺_第4页
电站引水系统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电站引水系统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工艺 思林水电站引水系统土建工程砼表面缺陷主要类型包括:层间缝错台挂帘、蜂窝、麻面、灌浆管和拉筋露头、水气泡、砂线、表面不平整等。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例如:模板孔眼或接缝附近浆液在振捣时溢出,并形成空隙或泛砂;粗骨料粒径过大,导致混合料不能完全填充钢筋保护层;配比中砂率偏小,粗骨料含量偏大;漏浆部位上端掉浆,引起“月牙形”水浪缝;振捣半径过大、振时过短或漏振;浇筑高度太高、导料人仓措施不到位,引起粗骨料与砂浆离析。模板隔离剂掺杂,涂抹厚度不一;模板表观糙率不一;入仓混合料的骨料清洗不净,剩余部分因油性隔离剂的黏稠度较高而继续吸附于模板表面,较难溢出仓外的气泡,在混凝土凝结后形成气泡空隙;浇筑层厚度过大等这些都会产生表面缺陷,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就会减少缺陷的出现。一旦出现缺陷就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来进行修补,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 、一级配砼修补 一级配砼配比。采用人工砂石料进行配合比试验,其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由试验室提供。 一级配比砼拌制。现场人工拌制,拌制现场打扫干净,拌制场地铺一层铁皮,每次拌和量视修补量而定 ,最大2 / 8 一次拌和量不超过。严格按配比要求进行各种材料的称量。应充分拌和均匀,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以能手捍成团,手上有湿痕而无水膜为准,拌和均匀后,归堆存放预缩 30 分钟左右。 基面处理。基面的凿挖的形状、深度、范围经验收符合要求后,用钻子和钢刷清除基面松动颗粒,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用绵纱沾干积水,基面应润湿但无明水。 一级配砼填补。一级配砼修补前,先在基面上涂刷一道水灰比为的浓水泥浆作粘结剂,然后分层填补砼,并予以捣实,直至泛浆。各层修补间,用钢丝刷刷毛,以利结合,填 平后进行收浆抹面。收浆抹面时,应与周边成型砼平顺连接,用力挤压使其与周边砼接缝严密。 养护。砼修补完 8 12 小时后,用草袋覆盖养护,经常保持湿润,由专职人员负责养护,使之处于潮湿状态 14天。 修补质量鉴定。砼修补养护 7 天后,用小锤敲击表面,声音清脆者合格,声音发哑者应凿除重补。 、环氧砂浆修补 修补部位。深度小于 6砼表面缺陷部位,当修补厚度大于 2,应分层涂抹,每层修补厚度为 1 2超过 2,分层嵌补,层间拉毛,以利结合。一次涂抹的面积不超过 3 3 / 8 环氧砂浆配比。环氧砂浆是以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填料等为基料而制成的高强度、抗冲蚀、耐磨损材料。其环氧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或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配比合格后投入施工使用。免费论文网。 修补基面处理。将缺陷范围内松散砼凿除,直至密实混凝土,并用水清理干净,凿除深度形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干燥除尘处理。大面积区域用钢丝刷和高压风清除松动颗粒和粉尘,小面积区域可采用钢丝刷和棕毛刷进行洁净处理。对局部潮湿的基面还需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喷灯烘干或自然风干。 底层基液拌 制和涂刷。在环氧砂浆修补前,在砼基面上涂刷一层环氧基液,以增强修补环氧砂浆与砼的粘结强度。根据材料使用说明书按比例配制基液。底层基液涂刷前,应再次用棕刷清除砼面的微量粉尘,以确保基液的粘结强度。 环氧砂浆保温养护。环氧砂浆涂抹完毕后,需将施工区进行隔离养护,养护期 3 7 天,养护期间要注意防止环氧砂浆表面被水浸湿、被人员践踏或被重物撞击。当养护环境温度低于 15时,还需用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温养护。 环氧砂浆质量控制和检测 a、表观控制:平整光滑,无龟裂 ,接缝横平竖直无错台。 4 / 8 b、温度控制与检测。施工和养护期间温度控制在 15以上,当环境低于 15时,不得施工,除非采取加热措施使作业区域内温度升高到 15以上 ;半成品存放处应防潮、防晒、防水,温度控制在 35以下。作业面设专人进行多点测试, 24 小时连续检测,每 2 小时一次。 、丙乳砂浆修补 丙乳砂浆:能显著提高修补水泥砂浆的抗拉、与砼的粘结强度、抗冻及抗渗性能。 修补的部位。深度小于 6砼表面缺陷,一次涂抹的面积不超过 3 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并由监理工程 师批准。 基底处理。凿除缺陷部位松散砼,深度不小于 2除松动颗粒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施工前应使得施工面处于湿润状态。在涂抹丙乳砂浆前,修补面上需先用丙乳净浆打底,涂刷时力求薄而均匀, 15 分钟左右即可铺筑丙乳砂浆。免费论文网。 丙乳砂浆的施工及养护 a、丙乳砂浆摊铺前应检查基底是否符合基底处理的要求,经基面验收签证。摊铺完毕要立即压抹,注意向一个方向抹平,操作速度要快,要求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面。如遇气泡要挑破压紧,保证表面密实; 5 / 8 b、仰面和立面施工, 涂层厚度超过 7需分二次抹压,以免重垂脱空,砂浆铺筑到位后,用力压实,随后就抹面,注意向一个方向抹平,不要来回多次抹,不要第二次收光。修补面积加大时,可间隔分块、分段施工。 c、丙乳砂浆抹面收光后,表面略干即要用喷雾养护或覆盖塑料薄膜、草袋进行潮湿养护七天,然后自然养护 21天。 丙乳砂浆修补质量控制和检测。 a、力学指标抗压强度 50的粘接强度,现场进行拉拔试验检测。 b、修补表面应光洁平整,与周边砼连结平顺严密。修补完 7 天后,用小锤敲击,声音清脆者 为合格,砂哑者凿除重新修补。 、环氧胶泥施工 环氧胶泥涂刷的施工条件。环氧胶泥的涂刷是输水隧洞砼表面缺陷处理的最后一道工艺,处理仅限于 5度以内的缺陷。进行环氧胶泥施工之前,先对砼裂缝、层间缝渗水、渗水点进行化灌处理。对于大于 5度的缺陷及砼表面不平整度进行凿挖修补打磨处理。化灌处理和修补缺陷经质量检查合格,表面平整度经检测符合要求后,然后针对性进行环氧胶泥施工,最终砼表面质量达竣工交面验收标准。 6 / 8 环氧胶泥施工的原则和方法。各类区砼表面缺陷,如砼表面蜂窝、麻面、脱皮 、砂线、凹面、水气泡密集区,深度小于 5缺陷,先进行打磨处理,磨至砼密实的基面,表面涂刷一层环氧胶泥。小于 5度的水气泡密集区,如砼表面密实,对水气泡进行清孔处理,点补环氧胶泥。根据砼表面质量情况。大于 5度的缺陷,按要求凿挖修补,修补过的部位表面涂刷一层环氧胶泥。单个水气泡的处理,用钢钻掏孔,清除孔口周围乳皮和气泡内的杂物和松散砼,经清洗、烘干后,填补环氧胶泥。打磨处理要有征对性,砼表面质量符合要求的部位不进行打磨。打磨涂胶泥的范围应作出标定。 环氧胶泥施工基面处理 1) 麻面。先对麻面部位进行全面打磨,磨除砼表面的松散表皮,磨至坚硬密实的砼基面,对于局部不能磨除彻底的部位,可在大面平整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凿成规则形状,深度不小于 2丙乳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抹平。对于打磨后,表面孔洞,用钢钻清孔,清除孔内松散砼。 2)气泡密集区。先进行打磨处理,磨光磨平,对于不能磨除的水气泡,用钢钻清孔,清除孔内和孔周围松散砼。 环氧胶泥涂刷。使用三角铲或小型抹刀把砼施工面上的气孔、砂线、低凹处用环氧胶泥填塞,对 3上气泡,逐个用刀尖挤排出空气、使之密实。第一层 环氧胶泥施工找7 / 8 平结束,固化后约,涂刷第二层环氧胶泥,来回刮和挤压,保证环氧胶与砼基面粘结牢靠,将表面收光,力求薄而均匀,不流淌,收光后表面不留下刮痕。结构缝可用环氧胶泥涂刷平整,固化前用抹刀刻痕,深度不小于 2氧胶力争两次涂刷结束。环氧胶泥涂刷应层次清晰,因此应对人员进行分区,避免漏涂或多涂。对新来操作人员要进行工艺技术培训。 环氧胶泥养护。施工好的环氧胶泥面在 7 天以内,避免有人为的碰撞, 3 天以内避免水浸,水冲等。环氧胶泥面,不能受机械撞击、磨擦等。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 7 天以内,照明灯或其 它热源尽量放置在环氧胶泥施工面的 1 米以外,以免环氧胶泥局部受热过高,影响施工质量。在环氧胶泥施工、养护期内,应定时测量作业面环境温度,冬季施工应对洞口进行封堵保温,现场气温度不小 15。 环氧胶泥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环氧胶泥面要平整、光洁,无划痕或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刮刀痕和刮抹搭缝等。环氧胶达 7d 强度后,现场钻芯,粘接拉拔头进行粘接强度检测,环氧胶泥与砼的粘接强度不小于。 缺陷修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精细工作,只有经上岗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缺陷修补施工,实行挂牌上岗。 严格按“ 三检”制度对缺陷修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修补处理的每道工序应有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及时整8 / 8 理归档。做好缺陷修补施工记录:缺陷部位、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