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目的 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6年2月2011年2月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头晕消失率85%,临床总有效率达93%。结论  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眩晕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  眩晕  临床观察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以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中医辨证认为眩晕与湿、痰、风邪有关,而临床上多以湿邪重浊黏腻与脾失健运互为因果,痰湿上蒙清窍致眩晕者常见。轻度眩晕的患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的患者则不能站立、旋转不定、同时伴随恶心、呕吐、晕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2006年2月2011年2月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眩晕患者6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3275岁。梅尼埃病12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颈源性眩晕14例、高血压病引起8例、更年期综合征者3例,其他5例。         1.2诊断标准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扑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做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继发性眩晕症。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如下标准:痰浊中阻型为头重如裹,视物旋转,恶心欲吐,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风阳上扰型为眩晕甚则如乘水中舟车,伴头痛,耳鸣,心悸及肢体麻木,苔黄舌质红,脉弦细而数;心脾两虚型为头晕目眩,肤发不泽,懒言倦动,心悸面暗,舌苔薄白,脉细弱;肝肾阴虚型为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心烦健忘,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弱细。所有患者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的眩晕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半夏15g,白术15g,天麻15g,陈皮12g,茯苓15g,甘草6g,生姜10g,大枣3枚;用法:浸泡上述诸药30min后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10天为一疗程,服用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随症加减:肝阳上亢或伴动风征兆者去半夏和生姜加钩藤、龙骨、珍珠母、石决明以帮助患者熄风平肝,镇肝潜阳;痰热偏盛者去生姜,加黄芩、竹茹、胆南星以增强清热化痰的功效;气伤血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阴虚者加女贞子、早莲草;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以帮助通阳开窍;兼外感者加蔓荆子、菊花帮助祛风止痛;血瘀者加川芎、桃仁、红花;气虚者加人参;眩晕较重或呕吐频繁者加代赭石、旋覆花(包煎)、竹茹以镇逆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