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二一三年七月47委 托 单 位:盐城市盐龙湖工程建设处编 制 单 位: 河海大学单位负责人: 王 乘项目负责人: 祝建中韩龙喜报告编写人员:韩龙喜、李勇、李继洲、 蒋胜韬、曹 阳、陈 龙、陈胜鲁、朱瑞瑞、丁 莹、 季 敏、朱志芳、史海波 主要参加人员: 胡 伟 左 倬 郭 萧 陈煜权 张 俊 曹 卉 冯太国 冯小鸥 杭庆丰 顾 锋 刘国和 刘元洪 仓基俊 商志清 孟仁富 何玉良 吕其浪 李爱芹 周 学 马 宁 郭庚进 李 巍 朱雪诞 曹 阳 冷 阳 陈冠寰 陈胜鲁 朱瑞瑞 丁莹 季敏 朱志芳 史海波 张毓珊目录1.前言91.1编制依据101.1.1环保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101.1.2技术规范131.1.3技术文件131.2调查目的及原则141. 2.1调查目的141. 2.2调查原则151.3调查因子、等级及范围151.3.1调查因子151.3.2调查等级161.3.3调查范围171.4调查方法171.5调查内容181.6验收执行标准201.6.1环境质量标准201.6.2污染物排放标准231.6.3生态保护和恢复指标241.7调查重点242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批复回顾262.1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262.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62.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62.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262.2.3土壤与底泥环境质量现状272.2.4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272.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2.3.1施工期环境影响272.3.2运营期环境影响302.3.3环境风险322.3.4总结论342.4 建议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342.4.1建议342.4.2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意见353工程调查393.1工程概况393.1.1工程地理位置393.1.2原水水质特点393.1.3工程建设目标403.2工程建设情况413.2.1工程总体布置413.2.2功能分区443.2.3生态净化区生物配置453.2.4生态净化工程概况汇总473.2.5工程运行方式493.2.6中试基地设计523.2.7工程建设过程573.3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单位593.3.1质量监督机构593.3.2工程设计单位593.3.3监理单位603.3.4施工单位603.4中试试验情况623.5工程优化变更653.5.1预处理区653.5.2挺水植物区743.5.3沉水植物试验区783.5.4深度净化区793.6占地和移民安置803.6.1工程占地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803.7 工程运行情况833.7.1工程初期运行情况及效益833.7.2工程观测、监测资料分析844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854.1施工期环保措施854.1.1施工期污水处理措施854.1.2环境噪声影响对策措施884.1.3固体废物影响对策措施894.1.4水土保持对策措施904.1.5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964.1.6工区卫生管理994.2运行期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994.2.1截流控污措施994.2.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004.2.3淤泥疏浚、水生植物收割影响减缓措施1014.2.4沿湖开发保护1024.3运行期环保措施1034.3.1优化净化工艺设计1034.3.2加强环境监测1044.3.3环保措施费用1054.4移民安置保护措施1074.4.1移民生活安置规划1074.4.2移民生产安置规划1074.5环保措施落实情况1085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1185.1监测目的、范围与任务1185.1.1监测目的1185.1.2工作任务1195.1.3监测范围1215.2技术措施与质量控制1215.2.1技术步骤1215.2.2方法标准1225.2.3评价标准1245.3施工期环境监测及调查分析1255.3.1水环境监测及调查分析1255.3.2大气环境监测及调查分析1275.3.3噪声环境监测及调查分析1285.4中试试验水质监测及调查分析1285.4.1采样点布设1285.4.2监测指标1315.4.3分析方法1315.5运营期环境监测及调查分析1335.5.1水环境监测及调查分析1335.5.2水土保持监测1355.5.3声环境监测调查及分析1365.5.4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调查及分析1365.6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及分析1375.6.1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影响调查1375.6.2植物影响调查1385.6.3动物影响调查1405.7社会环境影响调查及分析1405.7.1施工期影响1405.7.2营运期影响1425.8水土保持工程有效性调查及分析1435.8.1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评估1435.8.2水土流失治理情况1455.8.3土壤流失控制比1465.8.3弃土调查及措施有效性分析1465.8.4生态围堤防渗处理工程调查与有效性分析1475.8.5绿化工程调查及景观影响分析1485.8.6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综合结论1495.9环境监理调查1505.9.1环境监理方法落实调查1505.9.2水利工程环境监理的措施调查1515.10工程投资及效益分析1576环境风险管理状况及应急预案调查与分析1596.1环境管理及应急组织机构1596.2环境管理及风险应急预案1596.3运行管理单位污水排放1616.4运行期风险分析及对策1616.5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分析1677公众意见调查1697.1调查目的1697.2调查对象、方法与主要内容1697.3调查结果分析1757.4调查结论1778调查结论与建议1788.1工程实况1788.2环境影响及措施调查1798.2.1水环境影响及措施调查1798.2.2生态环境影响及措施调查1808.2.3其它影响调查结果1818.2.4环境风险和应急措施调查1828.2.5公众意见调查1828.3补救措施和建议1838.3.1弃土区的植被恢复1838.3.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838.4验收调查结论184附录1861.前言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是为保障盐城市区60万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供水水质,而由盐城市政府实施的一项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工程占地面积3342亩,根据工艺流程及功能不同共分为i预处理区、ii生态湿地净化区、iii深度净化区三个区块,同时在工程周边构建生态河道。该工程总工期三年,自2009年4月开工兴建,建设进展顺利,2012年5月建成并投入运行。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等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在建设及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试生产期造成的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轻和消除不利的环境影响,保护周围群众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该工程投资规模和工程规模大,施工过程长,影响范围广。为及时掌握施工期间因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需要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必要的监测,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依据,以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按照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环境保护技术咨询合同要求,河海大学对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进行了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通过施工期以及试运行期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环境监测评估依据。自该项目建设施工和投入试运行以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设过程中主动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减小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工程环保投资落实到位,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基本满足相关要求,达到了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目的和环境保护目标,建议通过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盐城市水利局、盐城市环保局等单位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深表感谢!1.1编制依据1.1.1环保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892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1998.1.1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149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七号),2008年2月28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20颁布;(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200032号令),2000.4.29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199677号令),1996.10.29;(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主席20023号令),2003.7;(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主席200272号令),2003年1月1日实施;(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1998.11.18;(1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2第14号;(15)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70号);(16)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10.1;(1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18)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2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981号);(21)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政府199338号令);(22)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保厅,2003年3月;(23)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号);(2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苏环办200315号);(25)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6)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27)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82号,2004年8月20日发布,2005年3月1日实施;(2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0日起施行;(29)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2008年1月19日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3月22日起施行;(30)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0692号);(31)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苏发200616号);(32)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1.1.2技术规范(1)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2)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13201-91;(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方法 hj14-1996;(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5)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年9月18日发布,1994年4月1日实施;(6)hj/t2.4-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年11月28日发布,1996年7月1日实施;(7)hj/t1997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1.3技术文件(1)江苏省盐城市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生态调蓄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10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2)盐城市市区饮用水源城西取水口西移论证方案;(3)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2009年3月),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4)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江苏省水文水质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2009.3;(5)盐城市区饮用水源地生态净化工程(生态调蓄水库)水文水质资源分析成果汇编,江苏省水文水质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2008.6;(6)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盐城市水局,2009.4(7)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投入使用验收建设管理工作报告;(8)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建设工作总结,2012.6;(9)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水质监测成果分析,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盐城分中心,2012.6;(10)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2012.10;(11)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盐城市盐龙湖工程建设处,2012.10。1.2调查目的及原则1. 2.1调查目的针对本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确定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的目的是:(1)调查工程在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方案设计所提出环保措施的情况以及对环保行政主管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2)调查本工程已采取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及固体废弃物、水污染控制措施,并通过对项目区环境现状监测和调查,分析各项措施实施的有效性,针对该工程已产生的实际环境问题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和应急措施,对已实施的尚不完善的措施提出改进意见;(3)调查工程环保设施落实和运行情况及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4)根据工程环保执行情况的调查,客观、公正地从技术角度论证项目是否符合竣工环保验收条件。1. 2.2调查原则本次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将遵循以下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与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定原则;(2)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3)对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期、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全过程分析的原则;(4)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并与现场勘察、现场调研、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原则;(5)进行工程前期、施工期、运行期全过程调查,根据项目特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6)客观、公正、科学、实用的原则。1.3调查因子、等级及范围1.3.1调查因子根据工程分析结果,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可识别和归纳为如下环境影响因子调查。(1)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根据项目工程特征,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因子主要包括: 建设项目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土石方量、防护工程、绿化工程等; 工程施工中植被遭到破坏和进行恢复的情况。(2)水环境影响调查 地表水:水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石油类; 水污染源:调查沿线管理机构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建设情况,污水调查因子为codcr、bod5、氨氮、石油类、动植物油、废水排放量及排放。(3)声环境影响调查声环境:等效a声级(laeq)。(4)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调查建设期及运营期的产生各类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及去向等。水土流失:土方开挖、回填、弃渣量,各料场和弃渣场防护工程面积、工程量(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施工迹地恢复、边坡防护和绿化工程等工程量。(5)环境空气:tsp、no2、so2。1.3.2调查等级(1)水环境本工程的目的是改善水源水质,工程实施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及生活废水,废水成分简单;施工期间设置围堰,废水不进入周边蟒蛇河、朱沥沟及东涡河,同时各部分废水均采取妥善处理,故水环境评价仅作一般影响分析。(2)生态环境本项目建设期的影响范围内没有生态敏感点。在项目建设前后陆域生态环境将发生变化,主要为项目建设造成农田面积的变化,影响范围小于20km2,根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关规定,本次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3)大气本项目建设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仅作一般影响分析。(4)声环境施工期间,噪声对周边有一定影响;工程完成后,噪声影响较小,故对噪声评价为三级。(5)环境风险本工程运营期事故风险主要针对水源地事故及湿地生态系统受损对水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1.3.3调查范围(1)地表水现状评价范围:生态湖周边水体。(2)生态评价范围:工程征地范围及周边5km。(3)施工期环境空气及声环境:工程边界外扩200m范围。1.4调查方法本次竣工验收调查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和监测、访问调查等。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1)资料收集主要收集资料有:工程设计资料,环境保护设计资料,环境监测季度、年度评估报告,工程监理季度、年度报告,环保工程有关协议、合同,环保设施合同及验收资料等。(2)现场勘察通过现场勘察核实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了解项目建设区域的现状,核查施工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工程采取的永久环保措施开展详细调查,核查工程采取环保措施现状以及效果。(3)访问调查走访当地环保主管部门,了解施工期间是否发生过污染环境、扰民、居民环保投诉等问题;走访施工影响区居民,了解工程施工期间水、气、声、固废的污染情况;采用发放调查表形式了解公众对本工程施工期间、试运行期间存在环保问题意见和建议。1.5调查内容本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内容为:(1)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施工布置、施工方式;运行和调度方案、移民数量、移民生活安置去向和生产安置途径等。(2)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调查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或要求,这些措施或要求在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等。(3)水环境调查调查工程施工期间和试运行期间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措施实施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工程建设前、施工期、试运行期等各阶段工程所在河段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等。(4)生态环境调查陆生生态调查主要为工程施工对生态的影响及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与效果。(5)大气环境调查调查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采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工程建设前、施工期、试运行期等各阶段工程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等,以及工程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6)声环境调查调查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实际效果,工程建设前、施工期、试运行期等各阶段工程区声环境质量状况等,以及工程建设对声环境的影响。(7)固体废弃物调查调查弃渣和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处置效果等。(8)社会环境调查调查移民安置区环保措施等。(9)环保投资调查调查工程设计环保投资及实际环保投资。(10)公众意见调查调查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环保投诉、投诉内容以及解决途径,以及移民安置区公众意见。1.6验收执行标准本次验收调查原则上采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所采用的标准,对已修订新颁布的标准则采用替代后的新标准进行校核。1.6.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根据评价范围内的大气功能区划,评价区为二类区,so2和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环发(2000)1号二级标准,详见表1-1。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评价项目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平均0.06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二氧化氮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0.10日平均0.15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0.20日平均0.3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蟒蛇河、朱沥沟及东涡河道均执行iii类标准,详见表1-2。表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除ph外,单位mg/l)项目ph值氟化物codcrcodmn氨氮总磷硝酸盐氮硫酸盐doiii类69120610.2102505项目石油类氯化物氰化物挥发酚六价铬硫化物bod5pbcuiii类0.052500.20.0050.050.240.051.0项目cdznseashg阴离子洗涤剂粪大肠菌群-iii类0.0051.00.010.050.00010.210000-(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执行iii类标准。表1-3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codmn氨氮挥发酚氰化物六价铬cdzncupbseashgiii类6.5-8.53.00.20.0020.050.050.011.01.00.050.010.050.001(4)土壤与底泥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二级标准,见表1-4。表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级别ph砷铬锌铜汞铅镉镍六六六滴滴涕二级6.530250200500.32500.30407.5253002501000.53000.3050203503001001.03500.6060.2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废水排放标准施工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一级标准,详见表1-5。表1-5施工废水排放标准(单位:mg/l)指标codbod5ss氨氮总磷标准1002070150.5(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一级标准,详见表1.8-6。表1-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周界外浓度最高点(mg/m3)标准来源颗粒物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3)噪声施工场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见表1-7。表1-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夜间7055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室内测量,并将上表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1.6.3生态保护和恢复指标由于临时占地和永久性占地将会对水源地的植被造成影响,调查范围内植被类型以栽培农作物为主,生物量损失8050.44t;造成农作物损失337.46万元,林地损失1.31万元,共造成农业总损失338.77万元由于施工期修建道路、整理施工带、材料运输,以及施工噪声影响等,将会对区域周边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文明施工、运营期间增加净化植物、景观的栽植等手段,可大大丰富项目区内的植被类型,为动物栖息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工程施工对工区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和附近河道的水生生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工程范围内的植物均为常见种,因此仅在植物数量上有所损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生态工程,通过构建湿地生态系统,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当地的景观异质性,改变了原有的斑块、廊道和基质的构型,全面提升项目所在区域生态湿地的景观价值。1.7调查重点本次竣工验收调查重点为: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水环境影响调查分析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分析。生态环境影响为本次验收调查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调查;(2)工程试运行期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调查;(3)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4)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情况;(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6)环保规章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及工程环保投资及落实情况;(7)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情况;(8)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9)验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污染因子达标情况的结果。2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批复回顾根据工程特点、区域环境特征以及建设方式,环境影响报告书就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包括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和声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2.1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符合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的具体要求。项目建设地位于盐都区龙冈镇境内,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敏感区,同时本工程的实施有助于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改善,符合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2.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大气影响评价数据,不进行现状监测,引用盐城市2007年度质量报告书中盐城城区大气监测数据。评价区域so2、no2均未出现超标现象,pm10和tsp发电厂和市监测站点位略有超标。但全年综合污染指数由2006年的2.919下降到2007年的2.681,比2006年下降了8.15%;总体来说,盐城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监测断面水质除cod、石油类超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周边水体水质较好。2.2.3土壤与底泥环境质量现状2次监测表明,工程区域表层土壤滴滴涕出现超标现象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二级标准,深层土壤滴滴涕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岸边底泥滴滴涕出现超标,其余指标均达到二级标准,河道中心滴滴涕未检出。2.2.4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共有13种,其中优势品种主要为直链藻、小环藻、小球藻、舟形藻、隐藻、蓝纤维藻。浮游动物共有9属14种,其中优势品种主要为角突臂尾轮虫、长肢多肢轮虫、短刺进剑水蚤。(2)底栖动物底栖动物中鉴定到种的有10种,中华圆田螺、赤豆螺、黑荞麦蛤等。(3)微生物监测点位的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监测数据均达标。2.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3.1施工期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工程涉及土方开挖及回填、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预制方桩、砌石、金属结构、设备管道等,主要施工临时设施有:仓库、砂石料堆场、综合加工厂、土方周转场、施工临时生活办公用房等。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过程中砂石料清洗、混凝土拌和等施工活动以及施工场地地表径流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悬浮物浓度较高,直接排放将增加水体的悬浮物总量,并带入较多的污染物质,该部分废水若不经隔油、沉淀等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水体会造成较大危害。在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废水可能会进入附近河道,但随着施工结束,水体水质一般能很快恢复。因此,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开挖、填筑、装卸、搅拌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散落、运输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以及设备的车辆,内燃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的运行排放的尾气。本工程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建设施工扬尘和施工废气,其中,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和混凝土拌合的扬尘最为严重,其影响范围为施工场界200m之内,以下风向100m内影响较明显;此外还有来自施工机械驱动设备(如柴油机等)排放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噪声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产生在土方开挖与填平、运输等施工现场作业,噪声源主要为装载机、打桩机、平地机、摊铺机、拌和机等机械和设备。白天施工机械超标范围为100m以内;夜间打桩机禁止施工作业,对其它施工机械而言,需在300m外才能达到施工作业噪声限值。凤凰居委会、万家村三组部分居民点距施工场地在100m以内,据上述计算分析,工程施工噪声会对以上环境保护目标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工程施工的不同施工阶段,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打桩阶段夜间禁止施工,应禁止夜间高噪声施工,尽量减少夜间施工时间,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等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弃土,同时还产生建筑垃圾、施工废料以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近期弃土309.22万m3(合堆方386.53万m3),其中157.41万m3堆放于iii区生物氧化区及区北湖远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剩下的约229.12万m3作弃土处理,弃土堆高按3m,弃土场面积为1146亩,对占地范围内的堆土场和弃土场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流失。建筑垃圾、施工废料可用于农田、城市建设中洼地填高和公路建设等需要;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生态环境影响由于临时占地和永久性占地将会对水源地的植被造成影响,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以栽培农作物为主,生物量损失8050.44t;造成农作物损失337.46万元,林地损失1.31万元,共造成农业总损失338.77万元由于施工期修建道路、整理施工带、材料运输,以及施工噪声影响等,将会对区域周边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文明施工、运营期间增加净化植物、景观的栽植等手段,已大大丰富项目区内的植被类型,为动物栖息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工程施工对工区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和附近河道的水生生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工程范围内的植物均为常见种,因此仅在植物数量上有所损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生态工程,通过构建湿地生态系统,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当地的景观异质性,改变了原有的斑块、廊道和基质的构型,全面提升项目所在区域生态湿地景观价值。2.3.2运营期环境影响土壤环境影响工程区域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1.002.60m之间,现状地下水埋深较浅,小于前苏联科学院vakovda等专家认为的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平均深度2.53m。工程实施后,将使工程所在区域及其附近地区地下水位有不同程度升高,地下水埋深减小。工程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020.5mm,多年平均蒸发量881.8mm,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多年平均而言,工程实施后造成土壤盐渍化的可能性较小。盐城盐渍化土地主要集中在沿海滩涂地区,工程区位于沿海滩涂上游,利用建设的生态净化工程,增加滞蓄库容,提高蓄水、排水能力,可蓄淡排咸洗碱,加速下游滩涂盐渍土的脱盐速度,改善工程区以下的盐渍化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利用生态净化工程增加的滞蓄库容,并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危害,可以提高洪水拦截能力和水资源调蓄能力,不仅能够减轻城区防洪排涝压力,而且可以增加供水水源,实现洪水资源化以及水资源的丰枯调节,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地下水环境影响本工程各功能分区规划控制常水位高程均在1.70m以上,高于生态净化工程所在位置处现状平均水位0.93m,生态净化工程实施后,将使工程所在位置处地表水体水位较现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由于地表水体是工程区域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且地下水位受地表水位变化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工程的实施导致所在区域及其附近地下水位不同程度的上升,通过生态净化湖工程蓄水,可以有效补给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缓解工程所在地由于地下水超采诱发的地质灾害。淤泥与水生植物二次污染影响预处理区平均产泥量约3.3万m3/a,需定期进行清淤疏浚,本工程采用的疏浚设备施工作业对疏浚土的扰动幅度较小,疏浚过程中也基本无疏浚土洒漏现象,底泥被松动后即被泥泵强大的吸力吸入管道,附上了疏浚土的再悬浮,其施工作业对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在40-50m之间,对水环境影响较小。随着四季交替,植物会出现大量的自然死亡,为防止水草死亡沉落湖底带来二次污染,运行期进行了人工管理,对死亡植物进行收割。防洪影响工程实施后在运行期内对周边河道行洪影响不大;工程实施后有效地减轻洪水对蟒蛇河下游地区的威胁,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对区域防洪具有积极任用,滞洪结束退水对退水闸处通冈河东岸会产生一定冲刷;工程实施后,除取水设施外其余均不在河道内,取水口处对流态影响很小,未引起河势变化。2.3.3环境风险生态净化工程运营期间,对可能发生上游来水突发性污染事故、净化工程发生水华暴发或单一种水生植物疯长而造成湿地生态系统受损、水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设定了处理方案。一旦发生以上事故风险,有关部门将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风险排除和治理;与此同时,将立即采用通榆河取水口,将通榆河原水由公用管道输送至城西水厂制水,保障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等风险排除后,再恢复取水口供水。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水源地取水口及上游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除监测常规因子外还要监测特征因子,加强水源地水质的动态监测与跟踪,以防范来自船舶溢油、碰撞沉没及上游或邻近排污口事故排放等原因造成的水质污染事故。 图2-1水源地取水口自动监测系统(2)水源地取水口及上游设置毒物在线监测设备,并建立生物预警平台,以便及早发现毒物或污染物以采取相应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水质资料的信息传递,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情况,做到资源共享,协同治水。(3)安排专职值班人员负责24小时不间断的警戒,随时掌握船舶航行动态,并配备有效通讯设备,以在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时及时获得环保、水务、海事、公安、卫生等机构的应急援助。(4)在取水口设置足够数量的吸油毡、围油栏,防止油污染及其他污染物进入取水口。(5)对于因上游和沿岸企业事故性排污造成取水口水质恶化的突发性污染事件,通过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和设置专职值班人员,能第一时间得到污染信息,及时通知水源地管理部门,立即关闭取水泵站,截断生态净化工程与外部水体的交换。利用预处理区、生态湿地以及深度净化区的蓄水量,至少可满足正常供水7天的要求。同时用取水泵站抢引未受污染的原水,补充蓄水量。通过合理的调度运行方式,可避免上游来水恶化对城市供水造成的影响。图2-2取水口围油栏(6)工程取水河道蟒蛇河、朱沥沟均为主航道,河中来来往往的船舶对取水存在潜在的风险。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全市饮用水源和通榆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全面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挂桨机船舶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一旦发生船舶溢油或沉船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时,应立即关闭取水泵站、截断生态净化工程与外部水体的交换,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详见第5条)以避免船舶溢油或沉船事故对城市供水造成的影响。2.3.4总结论本项目属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公益性项目,有利于改善地区饮用水源水质,提高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能力以及区域防洪水平;项目得到了被调查公众的支持;所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特别是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污染防治以及运营期生态系统维护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评价角度分析,实施该项目是可行的。2.4 建议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2.4.1建议(1)尽快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和水源地保护条例的制定工作,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2)建议生态湖及周边200-500m范围为沿湖开发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带建设,主要实施生态农业、河岸道路绿化等。加强周边及上游地区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源治理,控源减污,控制污染,抑制取水口水质恶化趋势。(3)开展工程调度研究,根据水源水质等条件,合理优化调度,确保供水优质、经济。(4)加强湿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的维护和管理,加强湖泊水生植物的管理,避免水生植物的自然死亡造成的二次水质污染问题。(5)加强工程区及上游汇流区、水源涵养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水源涵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危害。2.4.2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意见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审(2009)66号)的批复意见如下:一、在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及风险对策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考虑,原则同意盐城市水利局按报告书中所列建设内容在盐都区龙岗镇境内拟定地点建设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涉及生态净化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和具体方案需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二、原则同意省水利厅、盐城市环保局的预审意见。在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中,盐城市水利局应认真落实预审意见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进一步优化生态净化工程处理工艺,并论证生态净化工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确保水厂取水安全。(二)切实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沿湖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实施生态恢复、补偿措施。科学设计湖泊形态,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科学制订并落实水生植物收割、淤泥疏浚方案,防止湖泊沼泽化。(三)开展蟒蛇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染和船舶污染,开展底泥清淤和处置工作。进一步论证净化工程用水水质指标控制要求,保证入湖水质安全。(四)做好工程占地的土地清理工作,评估香料化工厂等搬迁企业的拆迁土地安全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一步优化工程弃土场,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处置开挖湖体产生的表层土壤,不得堆放在湖体附近;按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对开挖完成后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及清淤后取水口附近的底泥进行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不影响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五)制订并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风险对策措施。在水源地取水口设置足够数量的吸油毡、围油栏。采取有效措施截断生态净化工程与外部水体的交换。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方案,确保用水安全。本项目事故应急预案必须与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衔接、联动。(六)加强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建立水源地取水口及上游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特别要加强对有机毒物的检测,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加强水源地水质的自动监测与跟踪。安排专职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七)制订施工期环境保护手册,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督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减缓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八)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废水处理设施,砂石料清洗、混凝土拌合等各类施工废水经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一级标准后回用于洒水扬尘。(九)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期物料装卸、运输及堆放等过程中的扬尘和废气污染,减缓对周围居民点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十)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施工作业时间和场地,采取有效隔声降噪措施,减缓噪声对敏感目标的影响,敏感目标附近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机械施工作业,工程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十一)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及检测制度,配备必要的环保机构和检测设备,按报告书提出的监测计划开展环境监测。(十二)工程结束后,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划定本项目水源保护区,并在明显位置设立标志牌,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及江苏省对饮用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按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将生态湖及周边不小于200米范围列为沿湖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带建设。三、该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竣工试生产须报厅,试生产期满(不超过3个月)向我厅申办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四、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现场监督管理由盐城市环保局负责。省环境监察总队负责不定期抽查。五、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起5年内有效。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止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六、盐城市水利局在本项目环保验收前,每半年向我厅上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主要包括项目所称的阶段、预计竣工时间、是否申请验收及其它等。上述内容请发送至省环保厅开发处邮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运营团队入职培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光纤宽带接入与宽带提速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广告宣传代理合同
- 2025版建筑渣土运输与污水处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员工培训与技术交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海外房地产项目劳务派遣劳动合同
- 2025版咖啡厅租赁合同书(含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 2025电商产品研发与运营合作协议书0814
- 2025版房地产广告代理服务与技术支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返聘研发人员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王阳明传人物传记人物介绍
- 【培训课件】商务礼仪培训
- 政府机关员工宿舍管理条例
- 难治性尿路感染中医治疗
- 消除三病母婴传播
- 银行零售业务培训
- 交叉持股合同范本
- 新课标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童年(六下)
- 幼升小语文拼音测试卷
- 承建工程合作意向书2024年标准版
- 临床护理应急演练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