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的文献综述.docx_第1页
儿童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的文献综述.docx_第2页
儿童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的文献综述.docx_第3页
儿童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的文献综述.docx_第4页
儿童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的文献综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以固原市幼儿园为例的文献综述 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 2011级学前教育2班姓名:甘娅娅学号:201107120215指导老师:杨婉婷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以固原市幼儿园为例的文献综述甘娅娅宁夏师范学院2011级学前教育2班 15号摘 要:儿童说谎行为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几年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2001年2014年13年的84篇期刊文献内容的仔细梳理,从儿童说谎概念的提出,特点,分类,以及说谎行为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认为,说谎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它的发展也是儿童社会化,自我调节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深刻认识儿童的说谎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说谎儿童。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对策;综述一 前言很早就有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儿童早期说谎问题,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皮亚杰在考察道德认知发展时对说谎概念的理解及其道德判断的研究,他认为1011岁的儿童只有有意的欺骗才能被认定为谎话。即“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都是谎话”。西班牙的学者masip等人认为,说谎是通过言语或者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的隐瞒伪造或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人认为是假的信念,无论成功与否,均可被视作谎言。对于学前儿童说谎的研究有助于儿童的发展,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份有效的教育策略。目前国内外有关说谎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谎发生的年龄和发生率2个方面。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原因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幼儿说谎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作为成人我们要全面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弄清其产生的原因、行为表现,出现这种现象反应了什么,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网站电子期刊(本地)和电子期刊(外网)中进行了中文期刊资料的搜索。以“幼儿说谎”,“幼儿说谎的行为”,“幼儿说谎的成因以及其策略”,“幼儿说谎的研究”“幼儿说谎的理论研究”为主题,时间段为20012014,共检索到84篇可用的期刊文献。本文拟根据这84篇期刊文献, 在分析文献的基本情况之后, 从选题的不同角度出发,将我国近13年来幼儿说谎的研究状况作个综述。二 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现状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从20012014年这13年期间关于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为好的成果。 1.儿童说谎的研究价值 儿童说谎的研究对于儿童的社会性以及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在搜集的文献中有好多都在写儿童说谎研究的价值,对于其价值研究较为充分。通过归类,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体现: (1)儿童说谎的认知发展 国内外研究者对说谎的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说谎的概念理解与道德评价)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大多数研究着重于验证说谎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相关观点。国外研究者通过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发现,社会文化背景会对说谎概念的理解与道德评价产生影响。我国学者徐芬等人研究过在亲社会反社会情境下儿童对说谎及说真话的道德评价,结果证实了文化习俗对道德评价的作用。 早在皮亚杰的研究中就已经发现,对于说谎的概念,儿童表现出一种系统的发展趋势:年幼儿童把说谎和其他言语行为(如骂人)相混淆;而6岁儿童把不好的(坏的)言语说成是说谎。同时,对这些儿童来说,他们并不考虑说谎的意图,即是否故意说谎。他们对说谎与说真话的道德判断主要依赖于言语违背事实的程度以及说谎是否受到惩罚。如果言语与现实相违背的程度大,或者受到了惩罚,儿童往往把其判断为说谎。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看,比较一致的结论是,从4岁开始,儿童就能够清楚地理解说谎说真话,并对此做出相应的道德评价。 国外研究表明,儿童对说谎道德判断和说谎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同时发展的,道德判断的能力似乎相对要早一点,即儿童对于道德评价的发展先于道德概念的理解。而我国学者张文静、徐芬等通过情境故事法对3岁和4岁儿童的说谎认知进行研究,他们对此持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认为,说谎概念的获得与道德评价应该是一致的,而且说谎概念的获得是基础。(2)儿童说谎的行为发展 有关说谎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谎发生的年龄和发生率两个方面。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看, 都发现儿童的说谎行为在幼儿时就已经发生, 但涉及到具体年龄与发生率,研究者之间至今没有达到一致的结论。从说谎发生的年龄来看,目前研究普遍发现,自3岁起,至少有一半儿童有说谎的现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稳定地提高。 wilson等人关于儿童欺骗行为的纵向研究发现,2至4岁是儿童说谎的高峰期,但6岁以后,儿童的说谎行为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我国学者徐芬等的研究也表明,4岁儿童的说谎人数显著多于3岁儿童,这也反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说谎率上升的趋势。(3)儿童说谎的特点1) 普遍性;2) 个别差异性;3) 发展性;(4)儿童说谎的原因 对于儿童说谎的原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总结,主要有如下几个人方面的原因:1) 儿童的认知能力低下;2) 成人言行的影响;3) 模仿;4) 为达到某种愿望而有意的撒谎;5) 家庭教育的失败(5)儿童说谎的对策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 搞清原因,对症下药;2) 帮助孩子区分现实与想象;3) 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4) 树立榜样;5) 家园共育2.儿童说谎的理论学说(1)约翰.洛克环境决定论 他以唯物主义经验论为基础,尖锐地批判了天赋观念说,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即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德行都是环境教育的产物. 在谈到德育时,洛克声称,儿童说谎是一种恶劣的品质,是许多恶德败行的温床和庇护所。他分析了儿童说谎的原因,指出环境是主要的因素。 针对儿童的撒谎行为,他提出了三大策略:当儿童表现出第一次撒谎时,成人应该对此感到惊讶匪夷所思,而不应当作一种普通的错误去责备;当儿童第二次撒谎时,并且针对类似的事情,儿童应该受到看到此事的所有人的指责和唾弃;当儿童第三次撒谎时,洛克认为是一种顽梗的表现,是儿童有意说谎的行为,这时就应该采取严厉的惩罚乃至鞭笞也在所不惜了. 洛克指出,成人在判断儿童是否撒谎时要格外小心,如果不能肯定儿童在撒谎,就要对他确信无疑。(2)让.雅克.卢梭:分类说 卢梭将儿童说谎分为两种:一种是就过去所做的事情撒谎,一种是就将来承担的义务撒谎. 撒谎决不是孩子的天性.然而,有些儿童为了逃避惩罚和责备,或是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他们也可能选择撒谎。在卢梭看来,儿童之所以撒谎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儿童思维想象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另一方面应归咎于成人处置不当,是成人没有意识到这点。(3)伯特兰*罗素:恐惧说 罗素认为,培养儿童的诚实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儿童之所以撒谎,主要来自于儿童对成人的恐惧心理,事实上,不诚实,基本上都是恐惧的后果。 (4)让*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说 通过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判断,皮亚杰从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出发去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03岁),儿童的思维大部分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要以感知外部世界为主,偶尔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认知不守恒等。在这一时期,2岁左右的孩子就出现了撒谎的行为,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无意识的行为,不属于道德的范畴.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37岁),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的显著特点就是服从权威。此时,儿童说谎是一个自然倾向。第三阶段,(712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判断他的动机。在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而且考虑主观动机,表明儿童的撒谎,可能是有意蓄谋的,由不良的动机驱使的。三目前研究儿童说谎行为的主要方法 对于儿童的说谎行为,很多研究者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探讨。lewis等人在1989年运用了一种抵制诱惑情境:让一个3岁儿童进入一个房间内,此房间中有一个吸引人的玩具。当实验者离开此房间时,指示儿童不能偷看此玩具。然后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儿童的行为,并用摄像机进行记录。当实验者回来之后,询问儿童是否偷看,并记录他们的回答。后来的很多学者运用类似于抵制诱惑情境的实验设计对儿童说谎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藏与找的任务。一些学者对儿童说谎的研究则采用自然观察记录法。如wilson等人,追踪两年调查了40个家庭中23岁儿童在自然情景下的说谎行为。四研究展望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对于儿童说谎认知以及说谎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然而在搜索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资料往往集中于验证前人的研究,多在于讨论说谎概念或者行为出现的年龄以及其发展特征,本领域尚留有一些空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对于儿童说谎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研究儿童的说谎行为对于儿童的全面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从而为教育者提供一份应对儿童说谎的策略。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对待说谎儿童。帮助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对于儿童说谎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参考文献1 徐芬,王卫星,张文静.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1):73-78.2 张文静,徐芬,张瑞平.幼儿说谎行为的发展及其与说谎认知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2007年第13卷地3期,237-243.3 展宁宁,刘亮.幼儿对说谎的理解及道德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no06,2008seriai no162.4 王娟,幼儿说谎的心里叹息及其对策j,宁夏教育,2007/7-8.5 徐宇晨,儿童说谎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幼教天地.6 袁传明 杨汉麟,名人论儿童说谎行为及其对策. 2005.7 徐芬,荆春燕,刘英,包雪华1交往情景下个体对说谎的理解及其道德评价1心理学报,2002,34(1):74808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心理科学, 2002, 25(5): 531534)9 邹庆红,正确应对幼儿的说谎,j教育研究.10 杨翠美,幼儿谎言的辨析j,宝宝心理.11 刘秀丽1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1031.12 刘英13岁儿童心理理论的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1杭州:浙江大学, 2002. 491.13 王卫星1幼儿说谎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14 杨赐田,关于幼儿说谎现象的思考j.15 贺舟颖,儿童说谎的研究综述,j2010年2月,第二期32卷.上海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