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境外期货保税交割仓库的功能分析.doc_第1页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境外期货保税交割仓库的功能分析.doc_第2页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境外期货保税交割仓库的功能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境外期货保税交割仓库的功能分析 摘 要 本文从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论证上海需要引进符合国际惯例的功能性项目。通过分析上海期货境外交割和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作用的现状,研究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落户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功能性作用。 关键词 伦敦金属交易所 期货保税交割 功能作用 研究 在国务院出台促进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迫切需要引进促进金融业务升级、符合国际惯例的功能性项目。设立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以下简称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功能推动作用。 一、上海期货境外交割的现状 上海期货交易所为充分保障套期保值者的利益,对于交割入库的大宗商品有着非常严格的质量要求。2007年3月,上期所正式出台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交割商品注册管理规定,接受国外符合条件的铜、铝、锌有色生产企业的注册申请。2009年初,首个境外交割品牌正式获准注册,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下属精炼厂生产的高纯阴极铜,正式获得资格,这是中国期货市场首次批准境外交割品牌进行注册。但是,我国尚没有境外期货商品品种交割仓库,我国企业在境内外期货和现货市场进行异地套利和风险对冲的条件尚不完备。 二、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的全球地位 lme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期货交易市场,已有132年的历史,年交易总量占全球交易总量的90%以上,近10年来年交易总量均在2万亿美金左右。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是进行金属期货合约实货履约的专用国际注册仓库,目前在全球13个国家的37个主要港口已有 400多个交割仓库,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中东和远东等地区,为世界各地的lme注册金属提供堆存、称重、刷麦、运输等仓储物流和交割业务,开展铜、铝、锌、镍、锡、铅、钢等10余种有色金属的仓储物流服务。全球交割仓库由lme仓储委员会指定的12家成员单位开展业务,由lme统一制定管理标准、服务内容和收费价格,lme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定价权。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设立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的功能研究 1.有利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创新。lme在世界各地的期货保税交割仓库都设在国际贸易枢纽港口,承担有色金属的转运和运输业务,国际知名的枢纽港都把引进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作为完善港口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lme期货保税交割仓库落户上海,对金融功能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是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需要优化大宗商品货种结构,吸引亚太有色金属向上海集聚,增加上海大宗商品吞吐量和定价能力。目前国内参与lme交易的铜90%放在韩国釜山,一旦上海申请成功,每年上海港铜进口预计可增加70万吨,进口额将超过100亿美元;二是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通过该项目将进一步激活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口岸功能和保税功能实现更有效的叠加;三是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借助期货交割业务的开展,带动仓单流通、质押保险、保证金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升级,引进一大批国际金属期货界的中介机构、保险机构和破产清算机构,构建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平台。 2.有利于改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环境。我国是有色金属第二大生产国,又是有色金属最大消费国。2000年以来,生产制造型企业对有色金属需求平均每年以15%高速增长,这些企业大多选择lme提供的有色金属原料,为便于就近实货交割和期货平仓,迫切需要在境内设立lme保税交割仓库,改变因国内没有交割仓库而舍近求远,被迫在韩国、新加坡和鹿特丹等地区提货的运作方式。上海lme保税交割仓库的设立将会大幅减少物流成本、运输风险和代理费用,大大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环境。 3.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国内的有色金属骨干企业,如江西铜业、云南铜业和青铜峡铝业等既参与上海期交所的交易,也参与lme的业务,非常希望能够利用落户上海的lme平台和国内期货保税交割平台进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套期保值,方便在两个市场之间的交易运作。lme项目将使伦敦和上海这两个期货交易市场携手合作、取长补短;上海期交所可以借鉴lme的130多年发展经验,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环境,同时拓展海外市场,带动上海金融机构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加快lme保税交割仓库在上海的设立,将有助于“上海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平息、企业迫切需要风险管理工具的背景下,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大的功能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小丽:论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投资,2003.(02) 2杨再斌等: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与约束条件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3.(11) 3陈双喜等: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4宋波等:保税区物流发展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3)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