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兴化市 城市空间间特色规规划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3.5 一、项目认识 二、城市空间特色资源梳理与评价 三、城市空间特色定位与内涵 四、城市空间特色策略 五、城市空间特色系统构建 六、规划控制和引导 四、规划目标 1、明确特质 结合兴化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区域自然环境特色,整合城市各类特色空间资源,明确兴化 城市空间的总体形象特质,完善城市功能、延续城市文脉。 2、空间引导 引导空间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构建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组织各类景观要素、安排特征性人 文活动场所,引导高层建筑布局。 3、衔接管理 提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规划控制要求,为特色空间地块、廊道等编制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 建筑设计方案提供指导。 特色提炼炼 特色挖掘 特色定位 特色彰显显 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 城市建设 专家和各界人士沟通 公众问卷调查 综合 评价 特色资源分布 特色资源分级 延续水网空间格局 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传承地域文化 景观风貌控制 天际线与高度分区 特色意图区划定 相关规划的衔接 规划预留 特色指引 内涵、定位、目标 社会公众认知 塑造水城相融的空间特色 延续城市格局与历史文脉 场所展示和活动策划 资资源利用与 特色塑造 系统组织统组织 重点引导导 资资源评评价 公共活动中心 分区特征、联系通道控制 轴线、廊道、界面、节点 分区控制要求、高层建筑布局原则 特色分区 开放空间 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现代文明 衔接中心体系、分级明确特色 景观性、商业性、交通性、休闲性 地标性建筑建筑设计引导 一、项目认识 二、城市空间特色资源梳理与评价 三、城市空间特色定位与内涵 四、城市空间特色策略 五、城市空间特色系统构建 六、规划控制和引导 一、自然景观资源 城区水域分布图 1、总体格局地势平坦、水网交汇 地处里下河腹地,地势低洼平坦、河道纵横 城内河流相通,水系密布 老城四面环水,城浮水上 古城水系复原图 (民国) 海池河 上官河 南官河 西荡河 橫泾河 市域水系分布图 上官河卤汀河 海池河 一、自然景观资源 2、河湖资源 城东 垛田、白涂河-海池河;城河;青苔河 ;车路河 城南 姜埝河;城东河;紫荆河;直港河-临 中河;卤汀河 城西 东平河-高王河;橫泾河;大溪河 城北 乌巾荡、上官河-沧浪河;下官河 2、公园绿地资源 4处已建,8处未建 一、自然景观资源 序号公园名称位置 已建 1森林公园荡南路以南,长安路以东 2 人民公园 拱极台公园 老城北侧 3振兴路公园大溪河以南,西环路以东 4昭阳湖公园高兴东路以北,杭州路以西 未建 1荡南路公园荡南路以南,河西大道以东 2白涂河公园荡南路以南,经四路以东 3下官公园下官河与大溪河交汇处 4高王河公园五里路以北,西环路以东 5庙将路公园五里路以北,经四路以东 6姜埝河公园下官河和横泾河交汇处 7直港河公园城南路以南,长安路以东 8紫荆河公园卤汀河与紫荆河交汇处 拱极台公园人民公园 海池河绿地 楚水湾公园 二、历史文化资源 2、三区 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 古城墙遗址、东岳庙、上池斋药店、郑板桥故 居、赵海仙西式楼等12处历史建筑 自然、舒展有机的布局体系 北门历史文化街区 万兴当典、魏氏民宅、王府大厅、莫氏民居等 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 传统的社会空间网络及街巷格局 西门历史地段 宗臣故居、许家大府邸 堂子巷和龚家巷周边保存了成片的明清建筑 较好的传统商业风貌 金东门 北门 西门 金东门 北门 西门 拱极台 魏氏民居 万兴大典 王府大厅 罗家大院 莫氏民居 革命烈士纪念馆 基督教堂 兴化城墙刘熙载故居 徐府 李详故居 元老府 李园 县丞署 八字桥 四牌楼 东岳庙 成家大司马府 郑板桥故居 竹业公所 上池斋药 店 状元坊 解家祠堂 赵海仙洋楼 家舒巷西侧古建筑群 杨家大院 宗臣故居 城隍庙 胡公生祠碑 任大椿读书 楼 陈五房进士第 天主堂遗址碑 儒学广场 中原才子坊 吴甡故居 浮沤山庄 高谷故居 二、历史文化资源 3、多点 文保单位和近现代历史建筑 省级文保单位5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 文保单位和近现代历史建筑一览 类别类别 序 号 名称年代保护护等级级位置 古建筑1兴化城墙 明 省级 兴化城东岳庙后身 2李园 清 省级 兴化城武安街 3上池斋药店 清 省级 东城外大街 4杨家大院 清 省级 东城外复顺和巷 5万兴大典 清 省级 北城外大街 6兴化县衙 宋 市级 兴化城县府前街 7拱极台 宋建明修 市级 兴化城海子池北岸 8高谷故居 明 市级 兴化城牌楼南路 9八字桥 明 市级 兴化城内东大街 10宗臣故居 明 市级 兴化城西城外石桥西北候家 垛 11城隍庙 明建清修 市级 兴化城牌楼西路 12东岳庙 明 市级 兴化城牌楼东路 13 家舒巷西侧古建 筑群 明 市级 兴化城东城外家舒巷 14郑板桥故居 清 市级 兴化城东城湾郑家巷 15任大椿读书楼 清 市级 兴化城儒学街 16刘熙载故居 清 市级 兴化城东岳庙 17赵海仙洋楼 清 市级 兴化城东城外家舒巷 18基督教堂 民国 市级 兴化城东营街 19天主堂(遗址) 民国 市级 兴化城儒学街 20李详故居 民国 市级 兴化城东大街 21四牌楼 现代 市级 牌楼北路 22吴甡故居 明 市级 儒学街儒学巷 23陈五房进士第 明 市级 儒学街陈五房巷 24中原才子坊 明 市级 儒学街陈五房巷 25解家祠堂 明 市级 东城外大街 26成家大司马府 明 市级 牌楼东路大司马巷 27状元坊 明 市级 东城外大街 28魏氏民居 明 市级 北上河边6号 29元老府 明 市级 东大街 30王府大厅 清 市级 外城外王府巷西 31 32罗家大院 清 市级 北城外王府巷西 33胡公生祠碑 明 市级 市第一中学内 34古城墙明市级健康小学后身 35肇魁门明市级九顷路北 近现代 重要史 迹及代 表性建 筑 36革命烈士纪念馆 现代 市级 兴化城海子池南岸 37徐府 民国 市级 城内东大街 38竹业公所 民国 市级 东城外竹巷 39莫氏民居 民国 市级 北城外王府巷 肇魁门 古城墙 二、历史文化资源 附:昭阳十二景详表 序号名 称描 述备备注 1阳山夕照 残阳余辉映衬古墓,高大殿宇及四周参天茂密林木,影影绰绰,浑然一体地突兀在荒原平川之上,为“阳山夕照”。城区 2 三闾遗闾遗 庙庙 为纪念屈原和他的胞姐女须而建庙于水边,并将此水命名为沧浪溪(即今沧浪河)。城区 3景范明堂 知县黄万顷在将县衙西扩时,为勉励后任官员以范公为榜样,弘扬先忧后乐、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故将此建筑命名为“景范堂”。 这座宋式大堂建筑已有 1000多年历史。 城区 4 沧沧浪亭 馆馆 范仲淹在城南的南溪与向北流经城区的沧浪溪交汇处花园垛对岸,砌成南北长约300米的砖石驳岸,并在岸边建筑了两座高大轩敞的凉亭和连接“双亭”的 瓦卷回廊。成为兴化第一处公共园林和文人园林。 城区 5玄武灵台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700多年历史。城区 6龙龙舌春云龙津河中有一南北窄、东西长的垛子,酷似巨龙口中的舌头,“龙嘴”东南隅车路河及东北侧的白涂河,又恰拟“龙嘴”上两根颤动的“龙须”城区 7南津烟树树 南官河,古时称之为“南津”。半村半郭的南津流域,水上舟楫穿梭,堤上绿树如烟;秀美的田园与繁华的市井融为一体,星罗棋布的名胜景观点缀其间。 城区 8 东东皋雨 霁霁 东城外麦苗青青的隔岸、菜花黄黄的高阜、秧苗绿绿的水田、农夫忙碌的身影和“漠漠水田白鹭飞”的戏闹场 景。城区 9十里莲莲塘车路河以南、姜兴河以东、渭水河以西,河流纵横交错,垛岸星罗棋布,大小湖荡及一处处名胜景观如珍珠、翡翠般点缀其间。 城郊 10两厢厢瓜圃 沿车路河两岸(两厢)向东5公里至林湖戴家村,向北沿上官河折弯东流至白涂河畔王横村,向南沿兴姜河达南腰舍,方圆30多平方公里地带,便是称为“千岛 之乡”的垛田。 城郊 11胜胜湖秋月得胜湖集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古代水战场于一体,兴化地区便形成了一个秋天去得 胜湖赏月观景和游览湖畔名胜古迹的习俗。城外 12木塔晴霞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饱经历 代战火及自然灾害,几度兴废,直至民国年间,才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百余亩、绿树环 抱、殿宇恢宏的丛林寺院。城外 二、历史文化资源 5、非物质文化资源 名人文化 多为文人名士,主要有施耐庵、郑燮、李鱓等 姓名生卒年所处处朝代主要成就及影响 施耐庵 1296-1371元末明初编著水浒传 高谷 1391-1460明代1415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工部右侍郎,东阁 大学士,太子太傅,育斋文集 韩贞韩贞 1507-1585明代一生宣扬乐 天安命、助人为乐 ,被誉为“东海贤人” 李春芳 1511-1585明代1547年进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著有贻安堂集 孙孙思诚诚 不详明代1598年进士,著有真懒斋 集 陆陆西星 1520-约1601明代南华真经副墨、方壶外史、嘉靖兴化县志、万历兴化县新志、封神传 宗臣 1525-1560明代进士,抗倭,“后七子”之一,宗子相集 吴甡 不详明末进士,御使,柴庵疏稿 李清 1602-1683明末进士,三垣奏疏三垣笔记南渡路南北史合著等多部著作 李鱓 1686-1762清代举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长花卉,行书别 具一格 郑郑燮 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进士,能诗能文,人称板桥诗书 画三绝 任大椿 1738-1789清代进士,授礼部主事,四库全书撰修官 刘熙载载 1813-1881清代进士,古梧书屋六种、说文双声、说文叠韵、艺概等 郑燮施耐庵李鱓 二、历史文化资源 6、特色要素 “廓、门、道、堂、坊、景” 廓城墙体系、城河水系;与城墙走向契合的 楚水路、西荡路、沧浪路、玉带路等 门陆四门、水四门 道长安大道,牌楼路等串联历史文化资源的 结构性道路 堂庙堂、宅院、亭阁、塔楼等建构筑物的存 留和遗址 坊金东门、北门和西门等建筑和肌理保存较 为完好的街市、里巷 景昭阳十二景 7、空间分布特征 双环相嵌、十字串联 2、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规划预留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城市级3片 片区级3片 组团级8片 三、现代城市建设资源 序号等级级位置 1 城市级 老城商贸中心 2行政商务中心 3城市商业中心区 4 片区级 城西组团 中心 5城东组团 中心 6城际站中心 7 社区 (组团 ) 级 白官河服务中心 8西北片综合服务中心 9拱极路东居住服务中心 10西北工业服务中心 11昭阳片综合服务中心 12工业区综合服务中心 13 西南工业服务中心 14 城南居住服务中心 三、现代城市建设资源 3、城市地标建筑 新行政中心建筑群; 兴化国际大酒店; 金富商业广场; 江浙商业广场 三、现代城市建设资源 4、城市特色道路 十大片区之间的联系通道 自北向南 荡南路、阳山路-建设路、昭阳路、五里路、中和路 、高兴东路、城南路、纬六路 自西向东 s233省道、西环路、英武路、长安路-兴化大道、 东环路、s351省道 荡南路 阳山路-建设路 昭阳路 五里路 高兴东 路 城南路 s233省道 英武路 长安路-兴化大道 中和路 s351省道 纬六路 西环路 东环 路 三、现代城市建设资源 5、空间分布特征 绿水岛城,组团格局 双核带动,南拓东进 3、分级评价 城市脉络演进因子 四、资源综合评价 特色资源分级类 别主要内容 标志性特色资源 (19个) 自然资源上官河、海池河、沧浪河、人民公园、西荡河、沧浪公园、下官河、楚水湾公园、水秀园 历史文化资源北门历史文化街区、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北大街 城市建设资源英武路、新区行政中心、新行政中心建筑群、体育中心 规划预留资源东南政务文体中心、老城商业中心 优势特色资源( 18个) 自然资源乌巾荡公园、双梅园 历史文化资源拱极台、四牌楼、八字桥、城隍庙、东岳庙、东城外状元牌坊巷 城市建设资源长安路-兴化大道、高兴东公路、时代广场 规划预留资源东部片区中心、张家路居住社区中心、昭阳生态景区服务中心、西片综合服务中心、东北片服务中心、生物公园 基本特色资源 (39个) 自然资源乌巾荡、车路河、南官河、姜埝河、白涂河、大溪河、横泾河、直港河、高王河 历史文化资源 郑板桥故居、成家大司马府、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原才子坊、天主堂遗址碑、北窑街、赵家巷、王府巷、当典巷、东城外 大街、东城外家舒巷、东城外土地庙巷、西城外西大街、西城外龚家巷、西城外许家巷、家舒巷西侧古建筑群 城市建设资源老城商贸中心、江浙商业广场、儒学广场、阳山路-建设路、昭阳路 规划预留资源 工业综合服务中心、南部居住综合服务中心、西环外居住社区中心、电厂路工业组团中心、紫荆河工业服务中心、西北片 综合服务中心、水上公园、樟园、文昌园 标标志特色资资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见证兴 化城市发展拐点的标志性空 间特色资源; 优势优势特色资资源:在城市主要发展脉络上的空间特色资源; 基本特色资资源:在城市局部地段、片区中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空间特色 资源。 四、资源综合评价 3、分级评价 4、城市特色感性认识因子 q2、自然景观特色认知 最愿意去的近郊景点为千岛菜花景区、李中水上 森林 最喜欢的河流水体为沧浪河、上官河、车路河等 最愿意去的近郊景点 20.69% 62.07% 41.38% 8.62% 29.31% 22.41% 6.90% 27.59% 18.97% 3.45% 40.91% 54.55% 50.91% 7.27% 20.00% 6.36% 4.55% 7.27% 6.36% 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乌巾荡湿地公园 千岛菜花景区 李中水上森林 徐马荒生态风景区 大纵湖风光带 施耐庵陵园 郑板桥陵园 沙沟古镇 徐马荒风景区 其他 部门 居民 最喜欢的河流水体 千岛菜花景区沧浪河 四、资源综合评价 3、分级评价 城市特色感性认识因子 q6、特色道路认知 绿化最好的道路:长安中路兴化大道、英武南路、东门老街 商业氛围最好道路:牌楼路、长安中路、东门老街、英武路 最具生活气息道路:东门老街为绝对主导 景观最好的道路:东门老街、长安中路、板桥步行街 绿化最好商业氛围最好 最具生活气息风景最好 兴化大道 牌楼路 东门 老街 四、资源综合评价 3、分级评价 一级空间特色资源 对城市空间特色格局具有决定性和控制性的作用的空间特 色资源 水绿一体、水城融合 中心引领、东进南拓 特色资源类型 主要内容 一级资源 (30个) 自然资源 乌巾荡、上官河、海池河、沧浪河、人民公园、西荡 河、乌巾荡公园、沧浪公园、下官河、车路河 历史文化 资源 拱极台、郑板桥故居、李园、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北 大街、兴化城墙、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四牌楼 现代城市 建设资源 英武路、新区行政中心、新行政中心建筑群、长安路 -兴化大道、老城商贸中心、儒学广场、五里路、高 兴东公路、时代广场 规划预留 资源 老城商业中心、东南政务文体中心、水上公园 一、项目认识 二、城市空间特色资源梳理与评价 三、城市空间特色定位与内涵 四、城市空间特色策略 五、城市空间特色系统构建 六、规划控制和引导 一、相关规划定位梳理 关键字 水乡、水城8处 人文、文化5处 生态、绿色4处 历史、名城3处 定位梳理 水绿生态和历史人文特色本底一脉相承 着力建设城乡一体的美丽兴化 相关规规划定位提炼炼 兴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2-2020) 人文深厚、名城渊源 水乡乡神韵、生态态新城 兴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江苏苏省历历史文化名城 苏苏中地区重要的工贸贸型城市 里下河地区富有水乡乡特色的生态态旅游城市 兴化市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 划 水乡风乡风光,风风韵绚丽绚丽 依水建城,格局独特 老街古巷,尺度宜人 名贤辈贤辈出,人文荟荟萃 兴化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生态态水乡乡特色鲜鲜明 宜居宜商、现现代化 兴化市2012年 政府工作报告 城乡乡一体的美丽兴丽兴化 加快城市建设设、保护护生态环态环境 兴化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文化、休闲闲旅游城市 板桥桥故里、水韵兴兴化 兴化市旅游发展 总体规划 昭阳水城 才子花洲 四、特色定位与空间内涵 苏北水乡、魅力文城、生态绿 都、美丽兴 化 河荡垛荡垛 田汇汇楚水,水润润文城荷叶地 兴兴盛教化聚昭阳,追古溯今里下枢 五、空间特色内涵 河荡垛田汇楚水生态兴化 水系格局 乌巾荡踞于城区北部 多条水系交汇 垛田景观渗入城区 水乡特色 水、城、园、田共生 与苏南风格迥异的垛田水乡景观特色 五、空间特色内涵 水润文城荷叶地美丽兴化 水城相生的城市历史 因水而兴 城浮水上 状如荷叶 水城一体的城市空间 城市建设与水系相结合 以水为脉,打造水城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 依水傍史市井生活 水系、历史文化与市民生活充分交融 优美的物质空间和文明内涵兼具 宜居水城特色鲜明 五、空间特色内涵 兴盛教化聚昭阳文化兴化 六千年积淀的人类文明 兴化的人类文明可追溯至6000前 江淮地区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影山头遗址 人才辈出的文化热土 兴化古称昭阳 地名即取“兴盛教化”之意 人文荟萃 一脉相承的历史传承 随着水运的衰败,兴化反而没有受到大工业冲击 深厚人文历史积淀得以代代相传 五、空间特色内涵 追古溯今里下枢富庶兴化 传统的中心地位 里下河腹地水运中心 兴化县治所在地 历史上已是里下河地区繁忙的商埠 前瞻的发展目标 兴化距周边城市的直线距离都在50公里以上 有条件形成融合、现代、有序、活力的里下河 地区富庶的中心城市 兴化 一、项目认识 二、城市空间特色资源梳理与评价 三、城市空间特色定位与内涵 四、城市空间特色策略 五、城市空间特色系统构建 六、规划控制和引导 一、思路与策略 格局强化、节点提升、活动组织 分类引导、多维整合、民俗物化 轴线串联、界面提升、地标引领 一荡北踞 垛田契入 节点放大 双环相嵌 十字串联 绿水岛城 组团格局 双核带动 系统强化挖掘提升串联彰显 强化一级资源的系统性 形成城市特色的结构性骨架 挖掘二级资源的特色内涵 提升特色资源的影响力 以结构性骨架整合二级资源 加强各级空间特色资源的串联 强调资源与公共活动的有机结合 彰显城市空间特色 廿水交汇 南拓东进 一、河荡映城 策略1:格局强化 老城 依托现有公园绿地,进一步强调水系交汇,并形 成“水环”格局 城市建设向乌巾荡和垛田景观打开 城南、城东生活居住片区 水系交汇处空间放大,建设公园绿地开敞空间 新的城市公共中心依水建设 城西产业区 梳理水网,重点打造线型水系 组团的生活服务中心结合水系布局 下官公园 三水园 沧浪公园 楚园 森林公园 荡南路公园 人民公园 板桥竹石园 行政商务中心 城市商业中心 城南商贸中心 站前地区 一、河荡映城 策略2:节点提升 老城节点 打造十水交汇处的节点空间 以“昭阳十二景”为主题;引导文化展示空间、 公共休闲空间和水绿开敞空间有机结合 两厢瓜圃 体现静谧田园绿岛特色 龙舌春云 利用洲头绿地塑造龙舌入水的绿地景观 东皋雨霁 结合垛田资源,塑造“漠漠水田白鹭飞”的戏闹 场景 三水映城 塑造湿地景观城市景观相互交融的空间特色, 适度安排休闲服务功能 十里莲塘 利用洲头绿地设置“荷”主题公园 三闾沧浪 复原屈原、范仲淹历史传说和亭廊人文特色 两厢瓜圃 三水映城 十里莲塘 龙舌春云 三闾沧 浪 东皋雨霁 一、河荡映城 策略2:节点提升 新区节点 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形成系统 以面状公园为节点带动滨水绿地打造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增加 昭阳湖公园 板桥石竹园 森林公园 人民公园 拱极台 下官公园 振兴路公园 紫荆河公园 直港河公园 姜埝河公园 庙将路公园 一、河荡映城 策略3:活动组织 以慢性系统建立各级中心与水绿 空间的联系 强化各类公共活动中心与绿地水系的结合 构建绿道成网、景观相连、人景交融的慢行 交通系统 慢行道路设置反映历史、文化的景观设计 老城 强化道路绿化,提升慢行出行环境 新区 交通性航道生态化处理,建设滨水防护绿地 ,注重堤岸美化 生活型河道结合公共活动组织,重点建设滨 河活动空间和亲水型驳岸和城市广场、公共 绿地等公共空间 适度引导滨河商业休闲功能建设 二、文史融城 策略1、分类引导 提炼历史文化特色要素,构建“点、线、面”的空 间特色系统 点“门”、“堂”、“景”等节点元素 强调对历史资源点的复原与打造 线“廓”、“河”等边界元素 强调对城墙和护城河的意象性复原和对城门等节点的串联 “道”等轴线元素 强调对历史文化景观节点和片区的串联 面“坊”等片区元素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 强调整体格局保护和主题策划 城 河 道 门 门 景景 坊 坊 道 门 核 门 长安路 英武路 牌楼路 城墙遗 址 启元门 文明门 肇魁门 威武门 阳山夕照 十里莲塘 龙舌春云 两厢瓜圃 三闾沧 浪 板桥路 二、文史融城 策略2:多维整合 引导线性空间的串联、重现 意象性重现历史城郭、水系: 沿城河走向以及与城墙走向契合的城市道路组织组织 绿化和步行系统 融入城墙元素,形成“城郭”主题的历史空间景观体系 以道路打造文史轴线 利用两纵一横的骨架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老城区以历史文化主题统一沿线建筑的体量、高度、 色彩和形式 利用城市雕塑和环境小品,突出相应主题,突出兴化 文化特色 以长安路、英武路、阳山路-建设路为主要道路衔接市 域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大道 城墙走向 城河走向 牌楼路 至周庄石板街 茅山东庙 至得胜湖 板桥墓 南荡遗 址 至昭阳墓 阳山路-建设路 英武路 长安路 至缸顾垛 田 沙沟古镇 二、文史融城 策略2:多维整合 引导面状空间的整合、融合 延续历史空间格局、肌理与空间尺 度 确立街区特色主题;融入现代生活 银北门“市井文化”主题街区 依托王府大厅、万兴大典打造 延续北门地段内良好的邻里氛围,保护街区内居 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 主要包括北城外大街古建筑群;总面积约为 15.56公顷。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街巷空间格局,包括北 城外典当巷和北城外北大街等历史街巷 保护延续历史文化街区内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地 段内古井、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 保护以万兴大典、王府大院为核心的古建筑群 市井文化街区 二、文史融城 策略2:多维整合 引导面状空间的整合、融合 延续历史空间格局、肌理与空间尺 度 确立街区特色主题;融入现代生活 西门“民俗聚落”主题街区 依托现存民居打造 主要为西城外大街古建筑群,面积11.24公顷。 保护传统的社会空间网络及原有的街巷格局,保 留原自然、舒展有机的布局体系 复原宗臣故居的“五厅三园”,以展览和博物馆为 主 修缮许家大府邸等民居 民俗聚落街区 三、活力兴城 策略1:轴线带动 强化城市发展轴线的带动作用,拉动 城市建设拓展 引导公共活动中心及开敞空间集聚, 塑造现代城市特色轴线 强化长安路、西环路轴线、提升英武 路发展轴 以南北向城市发展主轴强化老城与新区之间的联 系,展现现代城市特色 长安路快速联系的交通轴 英武路组织居住、服务功能的生活轴 适度提升西环路发展轴 西环路组织西部片区的生活服务功能 积极培育中和路、高兴东路发展轴 中和路、高兴东路串联道口、研发片区、行 政中心、商业中心和城际站前商贸中心 展示城市门户形象和现代化城市风貌 三、活力兴城 策略2:界面提升 片区相接界面 依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主题,重点关注片区 交界处城市界面 强化片区特色认知 沿路界面 结合对外交通和旅游线路,衔接功能布局 分段引导,沿路界面塑造应与片区功能相对应 滨河界面 关注水上观城节点和界面 彰显水、绿、城有机交融的水乡特质 片区相接界面 沿路界面 滨河界面 一、项目认识 二、城市空间特色资源梳理与评价 三、城市空间特色定位 四、城市空间特色策略 五、城市空间特色系统构建 六、规划控制和引导 一、特色风貌分区 田园湿地风貌区 老城传统风 貌区 新城现代风貌区 研发总 部风貌区 现代产业风 貌区 现代产业风 貌区 生态居住风貌区 1、特色片区 以水绿开敞空间为生态基底 ,结合区位和资源禀赋、呼 应片区功能 城市空间特色重点提升区 老城传统风貌区 新城现代风貌区 研发总部风貌区 城市空间特色重点保护区 乌巾荡和垛田景观区 城市空间特色一般塑造区 生态居住风貌区 现代产业风貌区 一、特色风貌分区 3、新城现代风貌区 强化城市特色轴线和界面 强化滨水空间的公共性 注重现代地标建筑特色 郑州郑东 新区 巴黎拉德芳斯新区 区 位 现 状 概 况 1、河道景观资源丰富; 2、现状建设较为有序; 3、市级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和文化娱 乐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集聚; 4、特色塑造不够鲜明,沿路界面缺乏人性化 处理。 特 色 风 貌 塑 造 策 略 1、塑造集中体现兴化的现代风貌新城中心 2、强化功能轴线和界面打造:强化兴化大道、中和路大型公共设施及商业商务轴 ,引导现代服务业进驻,增强地段活力 3、充分利用水景观资源,塑造可参与的滨水公共空间 4、河滨两岸及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宜尝试大胆新颖的建筑形体,提升新区的魅力 一、特色风貌分区 5、田园湿地风貌区 保护绿地水系格局 乌巾荡以品质提升为主 垛田地区适度增加公共活动功能 区 位 现 状 概 况 1、乌巾荡是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结合的 城市标志性景观风貌区 2、得胜湖是城市近郊以休闲健身与度假 游览为主题的生态型景观风貌区 3、垛田是以原生态湿地与原真性乡村为 特征的乡野景观风貌区 特 色 风 貌 塑 造 策 略 1、严格控制城市湖荡湿地地区开发,禁止侵占破坏湿地 2 、垛田区域,应采取围栏封育,有条件时辅以人工补水,促进生态系统的 恢复 3、乌巾荡片区以提升现有开敞空间环境品质为主 4、垛田地区适度增加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功能,预留文化创意功能 乌巾荡 垛田 一、特色风貌分区 6、一般特色风貌区 既有建设以环境整治提升为主 居住片区 强化亲水绿地开敞空间和公共性功能 塑造生活性街道界面 工业片区 统一沿路围墙和厂房界面 强化隔离防护绿地建设 区 位 特 色 风 貌 塑 造 策 略 1、增加亲水活动空间,引导水绿开敞空 间渗入生活区 2、引导社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沿路形成 连续景观界面,形成具有一定人气的生活 型街道 2、丰富街头小品,增设城市家具,优化 城市夜景照明系统 居住片区整治提升 工业片区整治提升 区 位 特 色 风 貌 塑 造 策 略 1、统一工业建筑色彩,体现工业化现代 风格 2、围墙建设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设 置景墙、鼓励设置镂空围墙 3、以植物造景的手段强化工业区隔离防 护绿地建设 二、特色地段 2、历史文化特色地段 功能设置 金东门强化文化休闲、商业娱乐等功能 北门新增展览展示功能 西门融入旅游服务功能 八字桥-四牌楼旅游休闲、商业服务功能 空间手法 突出历史文化内涵,保留历史遗迹 延续原有小尺度街道空间;处理好历史性建筑与 道路、借景与对景的关系 改善道路绿化、设施以及临街建筑风貌,形成慢 行的历史特征街道空间 界面控制 连续型界面为主;公园和广场等景观资源地段, 加强开敞和景观渗透 绿化控制: 点式绿化节点为主;按照不同主题分区设置相应 的景观小品和雕塑 建筑控制 新建建筑应与周边相邻的历史建筑风貌、体量、 高度、色彩等方面保持一致 西门 特色地段 东门 特色地段 北门 特色地段 八字桥-四牌楼 特色地段 一、项目认识 二、城市空间特色资源梳理与评价 三、城市空间特色定位与内涵 四、城市空间特色策略 五、城市空间特色系统构建 六、规划控制和引导 2、现状色彩 环境色彩清丽 碧水 翠竹 垛田 菜花 一、城市色彩控制 2、现状色彩 重要历史文化建筑色彩古朴 白墙 灰瓦 朱红 一、城市色彩控制 博物馆馆 上方寺 板桥桥故居 教堂 四、规划实施建议 1、时序建议 近期 优化老城功能、对老城传统商贸设施更新改造;完善行政中心建设,启动新区商业中心区建设; 梳理城区河道,强化水乡格局建设,完善“十水绕城”空间景观格局。 中期 建立各级中心与滨水生态空间的联系 通过中部和南部的居住区开发建设,取得城市整体建设的平衡,城市各功能框架建设完成 重点打造城际站片区 远期建设 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生态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今年中考道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新媒体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助理广告师考试特训课程试题及答案
- 新成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竞赛模式数学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中的信息选择与传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的文化设计思路试题及答案
- 检测报告的数据分析与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行业法规解读试题及答案
- 未来市场的设计师资格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LED制程与工艺介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导读-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北京中考语文词语表
- 水资源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水质对干豆腐品质的影响机制及调控技术
- LY/T 2676-2016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平茬与复壮技术规范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安装分项工程(验收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作业许可检查表
-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张京16分钟中英文对照翻译稿
-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4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