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拓展生物学教学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doc_第1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拓展生物学教学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doc_第2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拓展生物学教学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拓展生物学教学资源,激活生物课堂构建生物学高效课堂的反思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生物学是一门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学科。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在努力创建一种宽松、和谐、充满趣味的生物学课堂氛围。从传统的挂图、幻灯片、实验课,到现代的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可以说无论从教法还是从学法都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革新。尽管如此,生物课堂很多时候还是“一潭死水”。我们在注重形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生物课堂的内涵源自生活、指导生活。生物知识和生活知识存在一定的剥离现象。如果能让生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生物学职能将得到更好的体现。一、带着实物走进课堂生物课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她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平时在上课时,我忽略了学生的感官感受,一般用语言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记得”“知道吗?”是常用语式。殊不知把实物带入课堂的效果往往比用10句语言描述要强得多。以前我也尝试把鱼骨带到课堂让学生认识动物的脊柱,让学生自己搜集鸡的长骨来认识鸟的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但是我感觉贯彻的不到位。没有调动好学生自己搜集材料的兴致,自己又太懒惰准备的材料不充足,所以效果不佳。在我区构建高效课堂的活动中我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把实物带入课堂,真好!一位老师在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准备了大量的实物材料,比如菠菜叶、黄豆、芸豆、橘子、油菜苗(全株)等。学生不仅兴趣高昂地研究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材料属于哪一种器官,还亲手剥开橘子认识橘子中的各种组织,甚至有学生亲自品尝橘子中的营养物质。在极热闹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对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已是了然于心。是呀,亲眼目睹、亲身体验怎能不带给学生崭新的体验和学习兴趣呢?以后我将把实物带入课堂更好地贯彻下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真正把生物课变成“生物”的科学。二、开展活动提升效率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课堂授课制,以教师讲授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更多地局限于语言的交流。而美国的学者杜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明确提出“从做中学”的方式,主张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相联系。这种理论现在已经在我国教育届进行了推广实践,从人的发展规律来说,这种“做中学”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及思维的发展。但是我的教学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践行这一教育理论,我曾经对“花哨”的课堂教学很有抵触情绪,觉得表面看来热火朝天的学生活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总是担心“活动”会冲淡教学主题,削弱学习的目的性,还浪费时间。后来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在课堂上组织一定的学生活动,但是总感觉不够得心应手,耗时较多,效果也不大。观摩了我们区课改之星展示课两位老师的课堂之后,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担忧“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亲身经历的事情印象总是格外深刻,相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更是能够印象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我想,应该把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活动”坚持下去!三、生活资源融入课堂生活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我们生活中的东西更多地引入到课堂中去。将生活再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明白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以前在上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对于“鸟卵”结构的教学就是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实验素材,让学生在课上观察鸡卵的结构,进行识记、理解。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对于鸟卵的结构和鸟卵细胞的结构认识不清。后来我想,学生对于鸡蛋是不陌生的,我们还可以调用学生更多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比如,剥熟鸡蛋时从哪头开始?为什么?剥掉了哪些结构?吃掉了哪些结构?鸡蛋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哪里?学生自备(当然教师提供更好)熟鸡蛋,边剥、边学,重新从科学的高度分析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由于熟鸡蛋更加便于“操作”,学生的兴致很高。然后再对比观察生鸡蛋的结构,认识各部分的功能,效果很不错。对于鸟卵细胞的结构,则出示我在观察家里杀鸡时拍的母鸡体内鸡蛋茬照片,加深学生对鸟卵细胞的认识。我们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事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果把知识从生活中割裂出来,它们都将变成没有生命的东西,巧妙、恰当地把它们融合起来,生物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四、课堂教学链接社会新闻随着社会通讯设备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速度也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瞬息万变。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让学生在教室内接触“社会”,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应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提高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挖掘利用社会热点。社会热点不仅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亲身经历或是亲闻亲见的事物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盘点2011年初的社会热点,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及随之而来的核辐射问题成为新闻及网络信息的重头戏。学生们也对这一事件的发展给与了高度关注,我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提供素材讨论地震、海啸、环境变化、核辐射,在了解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感知生物面临的灾难、体会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生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意识。课堂上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也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核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为什么遭遇核辐射后不能生殖后代?核辐射患者要隔离治疗,那么核辐射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感觉是对我知识素养的严重挑战,“迫使”我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在这样的课堂论战中我和学生们都深切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2.应用娱乐新闻的“亮点”。学生们对娱乐新闻的敏感程度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有时和学生交流,感觉自己真的和时代进步脱节了。我常想如果能把“娱乐圈”里的那些事有选择地拿到课堂上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会更高。复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时,恰逢网上报道香港著名男星感染艾滋病的事例。我就把它拿到课堂上,很多同学都知道这一传闻。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男星真是太倒霉了,又有名又有钱结果得了这种“绝症”。接下来我和同学们分析讨论传染病的环节,该男星的患病原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传染病,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等问题。学生的热情高涨,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些持“同情”态度的学生也认为该男性最大的错误是生活不检点,纯属自食其果。最后,我给同学们总结:艾滋病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特权,所以洁身自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艾滋病的侵扰。同学们在“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