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_第1页
2011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_第2页
2011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_第3页
2011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_第4页
2011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2010.10.11 辩证 唯物 主义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物质观(辩证唯物论): 4和5(物质-意识) 唯物辩证法:7、8、9和10(联 系-发展-矛盾-创新) 实践观(认识论): 6(实践-真理-认识) 第二 单元 第 四 单 元 第一单元:哲学的一般知识:1、2和3 (哲学含义-基本问题-马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 单元 历史观:11(社会规律社会主体) 价值观和人生观:12和综合探究( 价值观-判断与选择-创造与实现 理想) 一、考点详解(关于历史观) 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关于历史观 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世界观(了解含义 P88“相关链接”)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 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 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 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 义。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 比较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谁决 定谁 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谁是 创造 者 人民群众 人的思想、 人的主观意志 某种神秘的力量 有无 规律 有没有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主要区别(了解) 考点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了解含义 P30“专家点评”) 2、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状况决定性质,变化 引起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合-推动 ;不适合-阻碍。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及其矛盾运动 1、含义:P89 2、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适合-促进巩固和完善;不适合-阻碍 发展和变革。先进的-促进-推动;落后的 -束缚-阻碍。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律。 考点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总趋势:P91第一段第一句 (2)实现方式:P91第一段第二句。(阶级斗争与改革 )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1)仍然是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基本规律矛盾运动原理 1、世界观:(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 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 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 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详见考点2和考点3) 。(2)详见考点4。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改革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 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考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主体原理 1、世界观(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 P93“专家点评” )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 2、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详见P95) 解题提示:如果设问是微观设问,需要答出群观 群路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二、总结(红色是重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社会基本规律矛盾运动原理 3、社会历史主体原理 三、易错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都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中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动力。) 四、典型例题 1、(2010年高考江苏卷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 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 四、典型例题 2、(2010年高考安徽卷7)为了制定一个符合 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 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 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 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B. C. D. C 四、典型例题 3、(2010年高考广东卷35)温家宝指出, 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 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 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A 四、典型例题 4、(2010高考广东卷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 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 进,继往开来”的财富精神,它将成为鼓舞全 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四、典型例题 5、(2010高考浙江卷28)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 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 舞台。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 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 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 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 独立性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社会意 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 B. C. D. A 四、典型例题 6、(2010年高考山东卷29) 材料: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 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 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热点,他们 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 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7 分) 四、典型例题 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