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精品.ppt_第1页
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精品.ppt_第2页
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精品.ppt_第3页
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精品.ppt_第4页
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精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诗歌的语言 1(2010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 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 总 【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 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 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 东部。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 是什么意思? _ _ _ 解析: 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描写环境,所以应 仔细阅读、筛选并概括诗中关于环境的信息, 抓住关键意象如“雨雪”“狐迹”“马蹄”“天寒”“ 地暗”“愁云”,可以整合出第一问的答案要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上述意象一定为抒发人物 情感服务。由“从军”“愁”等信息推知本诗可能 抒发戍卒的“思乡”愁绪,进一步推知“别路”应 指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 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 关的路。 2(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 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 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 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注】 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_ _ 解析: 本题要求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实 际是要求考生对“隔”字在词中含义特别是其在 词中的表达效果能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首先要弄清楚“隔”的是什么,接着要理解由“ 隔”而产生的什么样的双重意蕴。整体把握全 词不难看出,“隔”字把作者遥望一片浩渺江水 、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既 反映了客体的真实和美,又表现了主体的情思 意绪。双重意蕴也就不难理解了。 答案: (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 断归路;(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 传递。 3(2010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 问题。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 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 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 义。 _ _ _ _ 解析: 要准确理解诗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一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本句描述 的是船停下之景,小船像一只小鸟落在江面之 上,诗人的船停下来,江水也像住下来一样。 答案: “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 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 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 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 跃性。高考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设题:炼字 (词、句)和语言风格。 (一)炼字(词)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 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鉴赏的方法是由 字及句,由景及情。 (2010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 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 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 妙之处。 _ _ _ _ 解析: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是一 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 的草,味辛辣。一“白”一“红”,色彩鲜艳,相 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 景图。“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 物精妙,令人怡悦。 答案: “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 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 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 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 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010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 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 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 和而被免官。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 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_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鉴赏诗 歌的语言要能见出诗人所用的技巧,更重要的 是依托诗句展开联想,体味语言的妙处。“斜 红叠翠”使用借代手法,以“红”代花,以“翠” 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 ,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无呆板之态,一个“ 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 答案: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 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 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 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二)炼句 炼句中要炼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 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这是作者 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 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 术形象。 (200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 甫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_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评价诗歌 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 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 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 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 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 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 错觉。 1解题切入点 (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首先应认真揣摩诗句或词语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及效果,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怎样 巧妙地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怎样使表达更 准确、更生动、更含蓄的。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要着重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古代诗歌 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对偶、借代、双关、 用典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要善于赏析其语言风格。常用的语言风格 有沉郁顿挫、清新质朴、生动形象、绮丽典雅 等。 2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句)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 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 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句)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点出该字(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第三步,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 术效果。 1(2011潍坊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 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注】 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 进士落第之后。北阙:指帝宫。青阳:指 春天。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_ _ _ _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重点考 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答题模式是先写景, 后抒情,最后总结: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答案: 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松 间明月照着我的窗台,一切是那么空寂!) 该句以清冷寂寥之景写绵长不尽之愁,以景 结情(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语意双关), 韵味悠长。 2(2011临沂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 成后面的题目。 晚 望 (清)郑 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 ”“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 两个字的妙处。 _ _ _ _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考查的是两个动词,答题时要考虑两字本身在 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 手法和作用。 答案: 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 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 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 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 丽的春景图。 所谓语言特色(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 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 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 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风格, 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 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 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 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 (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_ _ _ 解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实景,后半部分写虚拟想象 的情景,用“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 将来,朋友夜泊潇湘,孤月高照,行人难眠。即使入 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声闯入梦境,因而梦中也摆不 脱愁绪。诗人从视(月亮)、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 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诗人借助想象,扩大 意境,“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答案: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 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 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1用一两个准确的词语点明语言特色,如清 新自然、质朴无华,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 浑奔放、简练生动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多指诗的语言 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 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委婉含蓄 的语言风格表现在诗作中时不把意思直接说出 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通过思考而有 所得。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诗的特点选用 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 现的。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要依据具体 的题目要求而定)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 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 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 此词是词人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 隐居金陵半山而作。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 首句中“闲”字统率全词。这首词是从哪些方面 表现词人之“闲”的? _ _ 答案: 窄衫短帽,穿着便服;欣赏花开鸟鸣 ;午醉醒来,月上树梢;词人被朝廷弃置不用 。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 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 ,简析之。 _ _ _ 答案: 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 ,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