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家坂大桥防汛应急预案 中铁十六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总则31.1 定义31.2 编制目的、原则31.3 编制依据31.4 适用范围41.5 工作原则4第二章 成都概况52.1 自然地理52.2 社会经济52.3 洪涝灾害概况62.4 防洪工程6第三章 防汛抢险组织体系及职责83.1 成都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83.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123.3 应急联运机制.12第四章 防汛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134.1 防汛监测与防汛信息收集134.2 预警预防行动164.3 预警支持系统18第五章 应急响应19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195.2 应急响应发布195.3 指挥流程195.4 红色汛情预警(级)响应205.5 橙色汛情预警(级)响应205.6 黄色汛情预警(级)响应215.7 蓝色汛情预警(级)响应225.8 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235.9 信息报送和处理245.10 指挥和调度255.11 抢险救灾255.12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265.13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265.14 应急结束265.15 预案终止后的调查和总结27第六章 主要防御方案286.1 江河防汛286.2 水库防汛316.3 堰塞湖防汛326.4 城市(镇)防洪336.5 成都市各专业和部门防洪预案.356.6 河心州坝防汛原则及方案.356.7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6第七章 应急措施377.1 通信与信息保障377.2 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377.3 应急队伍保障377.4 交通运输保障387.5 医疗卫生及治安保障387.6 治安保障387.7 物资保障387.8 资金保障397.9 社会动员保障397.10 技术保障397.11 培训和演习40第八章 后期处置418.1 善后处理418.2 社会救助418.3 防汛抢险物资补充418.4 水毁工程修复418.5 防汛工作评价42第九章 附则439.1 预案管理与更新439.2 预案实施时间439.3 附件43第一章 总 则1.1 编制目的、原则编制目的:确保我标段祝家坂大桥施工不影响本地区的防汛安全,同时做好洪水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对暴雨洪水导致的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保证防汛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以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编制原则: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服从大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汛期安全保障为基础, 1.2 编制依据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应急预案,48省道延伸工程两阶段施工图纸,我项目现有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祝家坂大桥段江山港河道的防汛预防和应急处置。第二章 项目概况二、工程概况48省道延伸至黄衢南高速江郎山互通(长台镇)段工程s1标主线起点位于48省道与江贺公路交叉附近的水泥场门口,起点桩号k0+000,路线经过山海协作园区、清湖镇政府,跨过江山港后及到达一标段终点,终点里程为k3500,路线全长3.5km。支线为蔡家村至敖坪,用以连接山海协作园区和莲花山工业园区,起点为蔡家村(起点桩号lk0+000),之后跨过江山港,经前湖,到达终点为敖坪(即规划莲华山工业园区,桩号为lk6+592.822),支线全长6.593km,主线及支线总长10.093km。1、桥址概况祝家坂大桥位于我线路支线位置,上跨江山港,桥梁中心里程lk4+955,上部结构采用5*25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组合小箱梁+(32.5+2*55+32.5)m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2*25m预应力砼简支组合小箱梁;下部结构主桥桥墩采用实体墩,基础为承台和嵌岩灌注桩;引桥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全长357.4m;平面位于直线上;纵面位于r=4500m的凸曲线上,全桥桥面横坡均为2%,最大纵坡2.95%。全桥共12个墩台,其中3#、4#、7#、8#、9#及10#位于江山港河道中;5#、6#位于河道中心滩涂上。2、主要工程量祝家坂大桥桩基共80根,总长度1118m;承台(系梁)基础共20个;墩台柱共21个;其中位于河道中的桩基础、承台(系梁)、墩台柱数量分别为56根、13个、16个;预制预应力小箱梁56片,砼方量为1573m;现浇预应力砼箱梁共4跨,长度175m,砼方量为1773m。3、桥梁设计标准设计荷载:公路级;桥梁宽度:24m;设计洪水频率:1/100通航等级:级航道;地震动参数值: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4、 自然地理我标段工程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温度为40.5,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0;年平均降雨量1804.92mm,蒸发量1424.80mm,降雨量大于蒸发量。降雨量在季节上的分配,以二月到七月中旬为雨季,降雨主要集中在五、六月份,期间常伴有洪水,从七月下旬至下年一月为旱季,区内最大水系为江山港,以上水系均属钱塘江水系,各水系均呈树枝状串联。山区河流比较大,为雨源型,水位、水量都具暴涨暴落的特点。2.3 可能洪涝灾害概述我祝家坂大桥的施工需在河道中进行围堰筑岛,围堰筑岛施工计划于10月1日开始,10月25日完成筑岛填土;根据我标段整体工期安排,围堰存留期为27个月。跨两个江山市传统汛期;由于围堰的阻挡,计划流水面积只能够保证正常情况下流水要求,待汛期的水量变大时,由于流水面积的限制,可能导致水面的抬高,致使上游田地的淹没,导致财产的损失。2.4 现有防汛工程 我祝家坂大桥围堰便道设置30m长钢便桥,有效流水面积75。第三章 防汛抢险组织体系及职责1、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总工、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及所有管理人员、分管人员、承接业务人员等; 办公地点:综合办公室 电话名单附后)第四章 防汛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 4.1 防汛监测与防汛信息收集我项目将派一名专职防汛人员负责防汛信息的收集、监测和预警,同时项目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和分工分别对防汛信息进行监测、收集、核实、上报和管理。4.1.1 气象信息。关注江山市气象局提供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暴雨、大暴雨天气预报和降水量等气象信息。4.1.2 水情信息。江山市各水文测站的实时水情和雨情信息。暴雨发生后,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作出主要江山港的洪水预测、预报,并将信息及时通报防汛领导小组。4.1.3工程信息我祝家坂大桥的围堰便道及钢便桥的险情:堤防管涌、渗水、漏洞、脱坡、跌窝、裂缝、坍塌、崩岸、漫溢、决口等险情。第五章 应急响应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5.1.1 按全市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级。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在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根据出现的洪、涝灾害情况分级响应。5.1.2 市政府和市防指负责影响全市防汛安全的重大防洪工程的运行调度;其它防洪工程的运行调度由所属地方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负责,必要时,视其情况由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直接调度。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5.1.3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地方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灾、救灾、减灾工作,并将情况上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5.1.4 发生跨区域洪水灾害时,或突发事件影响邻近行政区域的,区域防汛指挥机构在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地区的防汛指挥机构通报情况。5.1.5 因洪涝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水陆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当地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防止灾害蔓延,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5.2 应急响应发布5.2.1 红色汛情预警(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指挥长批准,市政府发布。5.2.2 橙色汛情预警(级)应急响应由市政府分管防汛工作副指挥长批准,市政府发布;5.2.3 黄色汛情预警(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副指挥长签发,市防指办公室发布;5.2.4 蓝色汛情预警(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办公室主任签发,市防指办公室发布;5.3 指挥流程为了保证我市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八条“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规定,我市防汛抢险的指挥按“属地为主、分级展开、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5.4 红色汛情预警(级)响应5.4.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红色汛情预警(级)响应1、未来36小时内,全市普降大暴雨, 4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将达特大暴雨,或10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已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且降雨仍将继续;中心城区24小时降雨量将达250毫米以上,或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2、中心城区道路、下穿式立交桥和低洼地区积水,积水深达100厘米以上,大部分房屋进水。3、五条以上主要江河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或三条以上主要江河接近历史最高水位(50年或100年一遇洪水);市内其它江河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且呈上涨趋势或持续稳定;沿河低洼地区城镇进水,大部分房屋进水,多数房屋受淹垮塌;重要河道将发生百年一遇洪水,且水位可能继续上涨。4、河道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和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很可能或者已经造成溃、决口、倒闸;水库发生超设计洪水和防洪工程设施、设备发生重大险情,可能发生漫溢、溃坝危及大坝安全和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4.2 红色汛情预警(级)响应行动1、全市进入紧急状态,市政府主要领导进入防汛指挥中心指挥防洪抢险;各位分管副市长按职责负责相应行业的防洪工作;各位副指挥长按分工进入一线指挥。2、全面启动各级各部门防汛预案并按职责划分和预案要求由各地区、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主持本地区、部门和单位的抗洪抢险工作;3、没有出现灾情、险情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也要进入警戒状态,全力检查,排除防洪隐患,确保安全;4、全市重要的抢险工作由市防汛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各地区各部门具体执行。一般性抢险救灾工作仍由各地区、各部门按预案职责分工组织实施。5、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负责向媒体和社会通报有关情况。5.5 橙色汛情预警(级)响应5.5.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橙色汛情预警(级)响应1、未来36小时内,全市将普降暴雨, 4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将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或10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已达暴雨或到大暴雨,或4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已达特大暴雨,且降雨仍将继续;中心城区24小时降雨量将达到150毫米以上,或3小时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2、中心城区大部分道路、下穿式立交桥和低洼地区积水,水深达80厘米以上,部分房屋进水。3、五条以上主要江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或三条以上主要江河超过保证水位,并呈继续上涨趋势,沿河低洼地区进水,部分房屋进水或受淹垮塌。4、河道可能发生50年一遇以下洪水,河道堤防局部地段可能发生溃堤、决口;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上,大坝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管涌,泄水建筑物及设施发生故障,危及水库安全。5、新产生的堰塞体出现溃坝现象,或都江堰市境内白沙河流域窑子沟、关门山沟、枷担湾堰塞湖从上游到下游相继溃坝,影响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5.2 橙色汛情预警(级)响应行动1、各地区、各部门进入警戒状态,抢险队伍集结待命,主管领导和带班领导进入临战状态;2、启动部分市级防汛预案,市防汛办公室进入紧急状态,市防指领导到指挥中心指挥,分管副指挥长到市防汛办公室指挥;3、各区(市)县、各相关部门的领导除了带班指挥外,还要带队深入防洪重点部门检查防汛工作,消除防洪隐患;4、出现灾情、险情的地区要提前进入紧急状态,动员一切力量抗洪抢险,抢险救灾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出险地区负责组织指挥,并将情况及时向市防指报告。各区及各专业抢险队集结待命,各区和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到重点部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市级各部门应全力确保重点设施正常运转。5、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负责向媒体和社会通报有关情况。5.6 黄色汛情预警(级)响应5.6.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黄色汛情预警(级)响应1、未来36小时内,全市将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方,10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将达暴雨,或7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已达暴雨到大暴雨,且降雨仍将继续;中心城区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2、中心城区部分道路、下穿式立交桥和低洼地区可能产生较长时间积水,积水深度可能达到40厘米。3、三条以上主要江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或接近保证水位,或一条以上江河水位达到保证水位,并呈继续上涨趋势。4、河道可能发生20年一遇洪水,河道堤防较大范围可能发生滑坡、管涌,威胁堤防安全;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大堤局部可能发生较大范围滑坡、管涌,威胁水库安全。5、3个以上区(市)县出现新的堰塞体并阻断原有行洪,或都江堰市境内白沙河流域关门山、枷担湾堰塞湖相继溃坝,影响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6.2 黄色汛情预警(级)响应行动1、各地区、各部门进入预警状态,带班领导上岗值班;2、市防汛办公室在通报气象、水文预报的同时,还要将相关情况向市政府值班室报告;3、各区(市)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在向市防汛办公室报告情况的同时,要将相关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分管领导报告;4、河道管理部门和沿河政府要组织力量沿河巡查,及时消除防汛隐患,城市排水管网、泵站、水闸的管理部门进入临战状态,市区各橡胶坝坝高减半运行。5、抢险救灾工作由出险地政府按当地防汛预案组织,市级有关部门配合。6、由市防汛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负责向媒体和社会通报有关情况。5.7 蓝色汛情预警(级)响应5.7.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蓝色汛情预警(级)响应1、市气象台预报,未来36小时内,全市将普降大雨,部分地区4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将达暴雨,或4个以上区(市)县雨量已达暴雨,且降雨仍将继续;中心城区24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将达30毫米以上,或已达3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2、中心城区部分道路、下穿式立交桥和低洼地区可能产生短时积水,积水深度可能在20厘米以下。3、三条以上主要江河水位超过正常水位,接近或达到警戒水位,或一条以上江河水位达到保证水位,并呈上涨趋势。4、河道可能发生10年一遇以下洪水,局部堤防可能发生滑坡、管涌;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大坝局部可能发生滑坡、管涌。5、2个以上区(市)县出现新的堰塞体并阻碍原有行洪。5.7.2 蓝色汛情预警(级)响应行动1、各地区、各部门保持警戒值班,市防汛办公室将预报通报到各区(市)县防汛办公室和市级有关部门;2、各区(市)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将发生的情况及时向市防汛办公室报告;3、气象、水文信息部门进入预警状态;4、一般情况由市防汛办公室值班负责人处置,特殊情况向带班领导报告。5、由市防汛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负责向媒体和社会通报有关情况。5.8 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5.8.1 江河洪水响应。1、警戒水位以下常年洪水响应。由区(市)县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2、警戒水位至保证水位洪水响应。发生地区(市)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到岗,各级防汛指挥部密切与水文、气象部门联系,分析当前汛情趋势,实时向上级防汛指挥部汇报重要汛情信息。巡堤责任单位加强巡堤检查,防御重点是江河险工段,目的是及时发现险情隐患,消除隐患,确保堤防安全。同时,及时反馈信息,抢险队伍随时做好抢险准备。3、超保证洪水响应。发生地区(市)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上岗到位,及时掌握汛情,向上级防汛指挥部实时汇报。堤防责任单位24小时巡堤,做好重要险工段防汛物资调运和抢险队伍集结待命,一旦出险立即投入抗洪抢险。派专人密切观察水势变化,通知沿江镇(乡)组织好低洼地带、河心洲坝、低矮岸边群众转移和救生准备,重点堤防抢险队伍上堤防守。4、超标准洪水响应。按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实施防汛抢险。5.8.2 城市洪涝1、城市外洪响应。严格按照江河洪水响应程序执行,水务(利)、河管部门做好城市上游的分洪工作,城市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防止洪水倒灌、冲击城市的工作。2、城市内涝响应。区域内各级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各成员上岗到位,由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水务、城建等部门或水闸、泵站、排水管网的管理单位负责城区排涝(污)泵站、水闸及相关设施的运行监护,由县(区、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通知街道办事处,再由街道办事处通知易涝地区各单位、居民做好防涝准备,转移人员物资。公安部门负责城市治安、交通指挥和疏导,电力部门保证安全供电,电信部门确保重点通信畅通,消防部门组成机动排涝队伍,必要时请武警、驻川部队支援。5.8.3 突发性洪水。1、水库洪水响应。水库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后,水库所在地县级或县级以上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人应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紧急会议,根据工程险情确定是否启动水库防汛应急预案,一旦确定启动,由指挥长签发应急预案指令,召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水库工程所在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下达防汛抢险具体程序和有关注意事项要求,各成员单位协作执行。必要时通知下游相关地方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和工程所在地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2、堤防工程失事响应。组织淹没区人员转移,采取工程措施处置失事堤段,调动抢险物资、人员,采取一切办法,确保重要城镇、工矿区、重要交通干线、军事设施安全。3、都江堰市堰塞湖溃坝洪水响应。要求紫平铺水库关闸,都江堰管理局外江闸全开,内江闸根据下游防洪能力最大限度开闸泄水(按防汛规定通知下游沿岸),按照相应应急标准设定的避险范围撤离人员。5.9 信息报送和处理5.9.1 信息监测。汛、工、险、灾情等防汛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各区(市)县防汛指挥部要确定辖区内有关防汛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地区,制定相应的数据监测制度,对突发事件和事故隐患进行监测并建立数据库,做到有效监控,及时维护更新,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 5.9.2 信息汇总和报告。各区(市)县防汛指挥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收集、整理和研究对本辖区可能发生防汛信息的分析汇总,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迅速将情况上报市防指办公室。对于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及可能导致的各种隐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有权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过失和不当处置行为进行举报,防汛信息的报送和处理遵循以下原则:1、重要信息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2、一般信息按分级管理权限,报送本级防汛指挥机构。因险、灾情较重,本级难以处理的,经本级防指负责人审批后,向上级防指报告。3、市防指办公室接到重大的汛、工、险、灾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市委、市政府、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并及时续报。5.9.3 信息处理市防指负责组织全市防汛预警信息、汛情、工情、险情及洪涝灾情等信息的实时综合集成和分析处理,凡经本级或上级防汛指挥机构采用和发布的洪涝灾害、工程抢险等信息,当地防汛指挥机构应立即调查,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5.9.4 信息发布5.9.4.1 防汛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5.9.4.2 全市性的汛情及防汛动态等,由市防指统一审核有关部门发布;涉及洪涝灾情的,由有关部门审核和发布;涉及军队的,由军队有关部门审核。5.9.4.3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5.9.4.4 各区(市)县信息发布可参照市信息发布形式发布。5.9.4.5 新闻发布1、防汛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应严格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和成都市有关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相关规定,由市防指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对发布工作进行管理与协调。2、实行防汛抢险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常值班和蓝色四级时由市防指新闻发言人,其它预警状态时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分别发布有关汛情及防汛工作信息。3、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大市民宣传防御洪水内涝和自救的基本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消除疑虑和恐慌心理,稳定人心,大力宣传抗洪救灾的成功事例和好人好事。 5.10 指挥和调度各级防汛指挥部是防汛的调度指挥机关,各级防指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防汛抢险。发生重大灾害后,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应派出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领导,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前线指挥部。5.11 抢险救灾对发生洪涝灾害和工程出险的抢险救灾工作,应按照职能分工,由防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各单位或各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抢险救灾的骨干力量。同时,抢险救灾应采用专业队伍和群众群策群力的方式,按事先制定的抢险预案实施。5.12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5.12.1 安全防护1、各级政府和防指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和抢救伤员必备的药品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2、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防汛指挥机构视情况做出决策,其进入和撤出现场应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则。3、出现洪涝灾害后,事发地防汛指挥机构应及时做好群众的救援、转移和疏散工作,并及时发布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险区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对转移的群众,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灾区群众,保证基本生活。5.12.2 医疗救护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卫生部门加强当地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分队,紧急救护受伤人员。必要时,事发地政府可紧急动员当地医疗机构现场成立紧急救护所。5.13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5.13.1 出现洪涝灾害后,事发地防汛指挥机构可根据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报经当地政府批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上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5.13.2 必要时可通过当地人民政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投入抗洪抢险。5.14 应急结束5.14.1 当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事发地的防汛指挥机构可视汛情,宣布紧急防汛期结束。5.14.2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汛期结束后征用的物资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按有关规定应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它处理。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紧急期结束后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5.14.3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地防汛指挥机构应协助当地政府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5.14.4 防汛应急中形成的临时设施,予以清除或经专家论证后加固、改建,对临时改建的供水系统,应加固或恢复。5.15 预案终止后的调查和总结事发地防汛指挥机构在预案终止后,适时成立事件调查小组调查和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事件后果并收集有关资料,组织专家进行灾后评估,报市防指办公室。处置结束后,现场指挥部应起草总结报告报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同时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建议,报送市防指和当地党委政府。第六章 主要防御方案6.1 江河防汛我市江河洪水的调度由市防指统一协调,市水务局负责执行;江河的防汛和抢险工作由各级水行政部门及水管单位按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并服从防汛指挥部的指挥。6.1.1 岷江防洪预案岷江防洪实行分级洪水调度和处置,除紫坪铺水库、都江堰干渠按省批准的防洪预案调度处置外,其它江河原则上按下列程序调度和处置:1、当岷江洪水流量(指紫坪铺和杨柳坪水文站之和)(下同)为2000秒立米(属设防洪水),预报岷江流量为3000秒立米左右时,市防汛指挥调度中心在两小时内通知沿河都江堰市、温江区、崇州市、双流县、新津县等五区(市)县加强巡逻检查,对有险情的堤段及时除险加固。2、当洪水流量为3069秒立米(大中洪水),预报岷江峰值为4000秒立米左右时,市防汛指挥调度中心通知沿河五区(市)县,上述五区(市)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到岗,市防指密切与水文、气象部门联系,分析当前汛情趋势,实时向上级防汛指挥部汇报重要汛情信息。巡堤责任单位加强巡堤检查,防御重点是江河险工段,目的是及时发现险情隐患,消除隐患,确保堤防安全。同时,及时反馈信息,抢险队伍随时做好抢险准备。出现险情,各区(市)县必须立即组织抢险,并迅速将险情和抢险情况上报市防汛指挥中心,遇到有威胁和影响毗邻区(市)县的险情,应同时将可能造成的危害情况通知有关区(市)县防汛指挥部。3、岷江总流量为4020秒立米(特大洪水),预报值为5000秒立米时,有关区(市)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上岗到位,及时掌握汛情,并向市防指实时汇报。堤防责任单位24小时巡堤,做好重要险工段防汛物资调运和抢险队伍集结待命,一旦出险立即投入抗洪抢险。派专人密切观察水势变化,通知沿江镇(乡)组织好低洼地带、河心洲坝、低矮岸边群众转移和救生准备,重点堤防抢险队伍上堤防守。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可宣布有关区(市)县处于防汛紧急期,一方面对出险河段实施抢险、另一方面组织可能淹水区域的群众转移,预案由沿河五区(市)县制定并组织实施。(启动省定的黄家河心分洪方案由成都市防指指挥长或授权副指挥长签发命令,有关区(市)县执行)。 4、洪水流量为5000秒立米以上时,除按前三项执行外,宝瓶口、沙黑河要尽力承担分洪700秒立米,青城桥三号桥渲泄洪水,紫坪铺水库按错峰方式运行(具体方案按省要求办)。沿河区(市)县的防汛指挥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动员本地区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洪抢险。尽可能将沿河低洼受淹地区群众及财产尽量转移至安全地带,减少损失。 6.1.2 沱江防洪预案我市金堂县的赵镇地处沱江起点,青白江、毗河、北河三河汇合后称为沱江。沱江在我市的防汛工作主要是金堂县赵镇、准口镇等城镇和沿河两岸的度汛安全。其洪水的成灾形式主要是受上游洪水的影响,造成赵镇和沿河低洼地带因外来洪水上岸和区间降雨排泄不畅造成一定范围的淹没。自从2004年金堂峡拓宽工程完工以后,赵镇的防汛能力大为增强。目前沱江防汛的重点一是河道堤防、沿河桥梁、闸坝的安全;二是各类船只的安全;三是沿河低洼地带人员、物资的安全。沱江的防汛工作按属地原则由金堂县政府负责。当发生超警戒水位后,气象、水文部门要密切注视上游降水情况、趋势变化及洪水演变,并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市、县防汛及有关部门,金堂县防汛指挥部根据综合分析发出相应通告。具体处置措施按金堂县防汛预案发布1、2、3、4号通告后,各专业组按相应工作内容执行。6.1.3 中心城区主要河道防汛预案我市中心城区的河道防汛工作由市水务局统一负责,市河道管理处和各区(市)县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在汛期城区河道的橡胶坝、水闸必须按照防汛预案和水调原则运行,并服从市防汛办公室的指挥,中心城区的河道防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府、南、沙三河的防汛工作:府河、南河、沙河是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排洪河道,经整治后其防洪标准均达到了200年一遇以上。但是,为了保证城市生产、生活和环境用水的需要,府、南、沙三河设置了较多的橡胶坝、水闸、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因此,府、南、沙三河的防汛重点是保证橡胶坝、水闸、船闸等水工设施的设备完好运转正常;严格按照汛期调度方案运行;加强值班与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府河、南河、沙河汛期水位调控的原则是:进入汛期以后,在基本满足供水和水环境需要的基础上,尽量保持低水位运行,当城市供水和水环境需要与防汛发生冲突时,首先保证防汛需要;当城区及上游区域有降中雨以上预报或较小水情通报时,各闸坝在汛期低水位运行的基础上,降50-100厘米运行;当城区及上游区域有降大雨以上预报或已降中雨、上游来水较大时,各闸坝在汛期低水位运行的基础上,降100-200厘米运行。当城区及上游区域有降大到暴雨预报、实际降雨超过50毫米,上游来水量大时,各橡胶坝泄平,水闸提空。2、其它城区河道的防汛工作:城区其它中小道的橡胶坝、水闸在汛期应保持常开状态,其防汛重点是河堤、护岸的安全和河道的畅通。市河道管理处要对河道开展经常性的巡检工作,对存在隐患的河堤、护岸,及时采取措施加固;在洪水到来之前,应拆除拦漂网并将打渣船只移到安全地点;对险工险段要进行重点监控和跟踪,在河道水位短时变幅较大时,加大巡查力度;对出现安全隐患的河段,要及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全力保证河道、堤防、护岸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6.1.4 其它市管江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要点市内其它江河流域在一般洪水时按有关区(市)县的防洪预案处置,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按下列要点由各区(市)县负责处置:(1)斜江河:当斜江河西门水文站处洪水水位超531.50米,洪水流量大于1000秒立米(属超标洪水)时,大邑县城段确保左岸(即县城)安全;邛崃羊安大桥上游段要采取措施保羊安大桥和羊安镇及工业区安全,沿河有场镇的地段主要保场镇安全。新羊安大桥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时,交通、交警部门限制新羊安大桥车辆通行。(2)出阝江河:当出阝河新场西桥处洪水水位超过564.90米(属超标洪水)时,确保新场镇、邛崃县城安全。邛崃县黄坝至文脉堰段固守左岸,右岸分洪。同时做好人员、物资的疏散转移准备,随时准备抢险。(3)南河:当南河水文站预报水位达500米相应流量为3000秒立米(属特大洪水)时,沿河的邛崃宝林、固驿、牟礼、羊安、新津县的永兴场、五津镇等要做好人员、物资的疏散转移和抢险救灾工作。新津五津镇按新津县防汛指挥部制定的防洪方案执行。(4)西河:西河各水闸进入汛期后应保持常开状态。当西河跃子岩水文站预报流量为1040秒立米(属特大洪水)时,要确保崇阳镇、元通等场镇和三合堰进水闸、电站的安全,千功堰至新津五津镇要力保右岸。分(滞)洪方案由崇州市和新津县防汛指挥部制定,市水务局负责协调指导。(5)蒲江河、临溪河:蒲江河、临溪河因无水文站点,其防洪控制断面由蒲江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设立。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重点要做好长滩、石象、朝阳、妙音水库联合调度工作,并指导监管各乡镇做好十七座小(二)型水库的运行调度,最大限度地减轻下游沿河场镇(如邛崃回龙镇)洪水压力。(6)湔江:当湔江关口洪水位大于751.1米,相应流量超过2500秒立米(属特大洪水)时,要首先保证湔江堰闸和正在建设的石化基地安全,具体防洪预案由彭州市防指制定。6.2 水库防汛6.2.1 我市水库的防汛工作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展开,三座中型水库:长滩水库、莲花洞水库和向阳水库属市管水库,但已委托水库所在地蒲江、彭州、崇州代管,其防汛预案由代管县(市)编制并报市水务局审批后,由代管县(市)执行;36座小(一)型水库,157座小(二)型水库分别由水库所在区(市)县水利(水务)局管理,其度汛方案、应急预案由所在区(市)县水利(水务)局编制并执行。全市196座注册水库都要按要求逐个编制防汛抢险预案并由市水务局汇总。6.2.2 全市水库的日常防汛和应急抢险工作由各级水利(水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负责实施,上级水利(水务)部门还应负责指导下级水利(水务)做好相应的水库防汛工作;各级防汛部门按职权对水库实施防汛调度,下级防汛部门必须服从上级防汛部门的调度。6.2.3 进入汛期以后,全市的各个水库都要严格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和上报相关信息,水库必须严格保持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6.2.4 当水库出现一般性洪水和险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不成很大威胁时,按属地原则,由水库所在区(市)县水利部门按防汛预案的进行处置并及时上报;当出现较大或特大洪水和险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一定威胁时,水库所在区(市)县水利(务)局在县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抢险和下游预警或疏散。同时上报市防汛办、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及时派员赴现场指导、协调;各水库管理单位要在所在区(市)县防汛、水利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水库防汛工作,一旦出现险情,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全力组织抢险队伍、抢险物资,投入抗洪抢险。6.2.5 水库防汛分级响应预案要点:6.2.5.1 蓝色(级):各水库管理单位保持正常值班,密切关注库水位变化,并及时向所在地防汛指挥部上报水情,一般情况由水库管理单位及防汛值班负责人处理,特殊情况报县防汛指挥部处理。水库运行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防汛预案执行,严禁超蓄等现象发生。6.2.5.2 黄色(级):各水库管理单位进入预警值班状态,防汛值班领导到岗值班,管理人员加强对水库枢纽建筑物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中型水库的情况应向市水务局、市防汛办公室报告);水库按预案开始溢洪;县防汛指挥部进入预警状态,抢险工作由出险地政府按水库防汛抢险预案组织,市级相关部门予以技术支持。6.2.5.3 橙色(级):各水库管理单位进入警戒值班状态,值班领导及相关成员到出险水库现场指挥,市水务局派员到出险中型、小(一)型水库现场指导;水库溢洪量和下泄时间,由水库所在地区(市)县防汛指挥部会商并报市防指办公室同意后执行;有关区(市)县防汛指挥部进入警戒状态,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到防汛指挥中心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由有关区(市)县政府按水库防汛抢险预案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全力配合。6.2.5.4 红色汛情预警(级):各水库管理单位进入紧急值班状态,水库所在地政府启动红色汛情预警(级)预案,市水务局和有关区(市)县防汛指挥部的领导到出险水库现场指挥全力抢险;水库的溢洪量和下泄时间,由现场的市、县领导会商并报市防指同意后执行;水库一般情况现场的市、县领导商议处理,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要报市防指同意后执行;一般性抢险救灾工作由区(市)县政府按水库防汛抢险预案组织实施,重要的水库抢险救灾工作由市防指统一指挥,特殊情况可请求省防汛指挥部支援。6.3堰塞湖防汛6.3.1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我市境内堰塞湖的防汛由当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出现重大险情,则由市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当地区(市)县负责组织实施,未溃坝但出现汛情时,由当地区(市)县防汛办按照已制定的防汛应急预案或堰塞湖防汛预警应急响应程序应进行处置。6.3.2堰塞湖应急响应总体要求:1 、区(市)县防汛部门及应急避险指挥机构密切监视汛情和工情发展变化,做好洪水预测预报;可根据情况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应急避险期,行使相关权力。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当地防汛部门或应急避险指挥机构的总指挥主持会商,具体安排应急避险工作,根据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加强应急避险工作。当地防汛部门及应急避险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受灾区域组织指挥应急避险工作。2、都江堰市境内堰塞湖若出现汛情、险情,应第一时间通知应急避险指挥部办公室、都江堰管理局、紫坪铺水库等相关单位,要求紫平铺水库做好红色应急准备,根据岷江来水流量适当调峰,保证岷江流量不超过2500m3/s(韩家坝断面),都江堰管理局外江闸全开,内江闸根据下游防洪能力最大限度开闸泄水(按防汛规定通知下游沿岸)。3、按照相应应急标准设定的避险范围撤离人员。6.4 城市(镇)防洪6.4.1 城市排水 1、我市城市(城镇)排水设施的防汛抢险工作按照统一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展开,重点保证中心城区和重要城镇排水管网、泵站涵洞等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中心城区市管排水设施的防汛抢险工作市水务局负责组织,市排水设施管理处具体实施。桥梁泵站、三环路和在建或已建成未移交的下穿式道路立交桥的防汛抢险工作分别由市路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建委制定防汛抢险预案并负责实施。五城区和高新区以及各排水设施的业主管理的排水设施的防汛抢险工作,由排水设施的管理(或业主)单位具体负责,当地主管部门和区防汛指挥部负责监督、指导,市水务局协调;各郊区(市)县排水设施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排水设施的防汛抢险工作,当地防汛部门负责指导。2、各排水设施管理单位和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若遇有汛情预报和无汛情预报而出现暴雨天气时,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做好相应的工作安排,同时带班领导必须到岗指挥防汛工作。各防洪责任人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保证可随时投入到防洪抢险工作中。入汛以后、各排水设施管理部门要做好所管排水设施的管理养护和重点防汛部位巡查监测工作,发现险情必须及时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向防汛部门报告。6.4.1.1 防汛抢险的分级和响应1、蓝色(级):市防指发布蓝色(级)汛情预警,中心城区部分街道、下穿隧道和低洼地区产生短时积水,积水深度达20厘米以下。各下穿隧道泵站值守和巡查人员应随时观察泵站的运行状况和隧道管道排水是否畅通、有无积水等情况,同时加大机泵抽水力度,及时排水;各街道片区排水管理维护人员应加强巡视检查,若发生积水应及时疏通进水口。2、黄色(级):市防指发布黄色(级)汛情预警,中心城区部分街道、下穿隧道和低洼地区产生较长时间积水,积水深度达40厘米。市水务局派人到内涝现场督促指导抢险排涝工作。若中心城区出现下穿隧道内路面积水超过10厘米的情况,各下穿隧道泵站值守和巡查人员应加大机泵抽水力度,并组织小型排水机泵或大型移动排涝设备参加抢险排涝;各街道片区排水管理维护人员应揭开检查井和水篦子直接排水,保证排水通畅。3、 橙色(级):市防指发布橙色(级)汛情预警,中心城区大部分街道、下穿隧道和低洼地区积水深度在40-80厘米。市水务局领导到内涝现场督促指导抢险排涝工作。若中心城区出现一处以上下穿隧道内路面积水达40厘米,应相对集中调动应急排涝抢险队和排涝机泵、大型移动抢险设备,及时赶到受淹隧道投入排涝抢险,及时排除险情。4、红色(级):市防指发布红色(级)汛情预警,中心城区部分街道、下穿隧道和低洼地区积水深度达100厘米以上。抢险排涝工作在全市统一领导下进行。当中心城区出现两处以上下穿隧道内路面积水达40厘米时,应全力以赴集中全部应急排涝抢险队和排涝机泵、大型移动抢险设备,坚守现场组织抢险排涝。若竭尽全力仍不能降低和排除隧道内积水,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调动全市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排涝抢险。6.4.2 城市低洼易淹区防洪预案城市低洼易淹区的防汛工作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展开,各区(市)县组织当地业主开展自保自救,基本方法是以转移疏散、逃生为主,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应提前落实转移疏散线路、安置地点、负责人员和后勤保障等措施,并纳入防汛预案,具体的低洼易淹区防洪预案由所在区防汛指挥部制定并负责实施。成都市区洪水内涝防御方案涉及市级其它职能部门和城区各区的,由职能部门和城区各区制定相应防洪预案并负责实施。6.4.3 重点城镇防洪成都市重点防洪城镇主要为高新西区、金堂县赵镇、新津县五津镇、双流县华阳镇(岷江、沱江、府河三大出水口),以及区(市)县重点防洪城镇。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城镇防洪由市防指统一指挥,由有关县(区)防汛指挥部制定预案并具体负责实施。6.5 成都市各专业和部门防洪预案6.5.1 重点目标防洪预案。切实保障城市生命线的安全,确保城市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水、电、气、公共交通防洪预案由主管部门监督指导,分别由成都自来水总公司、成都电业局、成都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市公交集团制定并负责实施。成都市水源地保护实行分级和属地负责制,其防洪预案分别由成都市水务局和水源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负责实施成都市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5.2 维护社会治安,保护重要目标,对重要地段实行交通管制。当洪灾发生,部分地区和地段出现险情时,公安部门应对重点目标进行保护,维护社会治安,对重要地段实行交通管制,疏导交通,确保人员安全。6.5.3 重要企事业单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仓库、抢险救灾物资等重要仓库的防洪预案由主管部门监督指导,分别由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仓库制定并负责实施。6.6河心洲坝防汛原则及方案目前全市共有河心洲坝18个,重要边坝34个,主要分布在新津、金堂、青白江、邛崃、蒲江五个区(市)县,涉及河流有岷江、沱江、青白江、南河、斜江河、蒲江河等。2005年,为解决住人河心洲坝、重要边坝群众的生命安全,对原有救生高台进行了整治维修改造,现有救生高台28个,总建筑面积5958平方米。近年来,随着洲坝、边坝地区人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修建了较多的楼房,抗御洪涝的能力有较大提高。1、河心洲坝的防洪抢险实行属地行政负责制。2、各行政责任单位要制定不同量级洪水人员物资的转移方案。方案要落实组织措施、转移人数、转移线路等,充分利用现有救生高台和民居的作用,将人、畜、物落实到转移的救生高台和民居楼房。3、加强防洪安全的日常宣传和教育,使群众明白紧急状态下的转移目的地、转移线路等,在方案启动时,能达到迅速转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目的。4、在汛期无人居住的河心原则上禁止人畜过夜,洪水期应实行封坝管理。具体措施由有关区(市)县按以上原则制定。 5、 河心洲坝防汛方案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由有关区(市)县制定并负责实施。6.7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是由降雨或河道水位变化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岩体崩塌等与地质灾害作用有关的灾害,其防治和抢险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集体负责制止实施,重点防范区域由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确定。地质灾害防治应按照成都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按摩枕的智能化程度分析考核试卷
- 塑料废料的分类与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医疗设备手柄材料成本分析考核试卷
- 绿色化学在矿提取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成本控制流程再造考核试卷
- 寄宿生管理制度
- 公司员工打架检讨书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 毽子舞比赛活动方案
- 河水检测活动方案
- 公文写作技能题库及答案
- 辽宁省“三支一扶”招募考试真题2024
- 多能工培训方案
- 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育心理学研究
- 2025中国内地薪酬指南-kos高奥士国际-202506
- 2025年中国婴儿摇铃玩具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核设施老化管理-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碳化硅陶瓷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 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
- 外卖小哥培训道路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