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新课改高考复习与其 他省市差异探讨 新课改高考复习探讨 一、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分析 二、新课改下化学高考复习的思考 三、突出复习的重点、难点 一、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分析 熟悉2009年高考试题 与历年高考相比分值略作调整。总题量、总分值不变 。物理题量不变,分值不变,仍为120分。化学减少一个 选择题,分值变为42分,卷仍为4题,分值由60分变为 58分,总分由108分变为100分;(模块分布包括必修2个 模块和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3个选修模 块)。生物增加一个选择题,分值变为36分,卷仍为2 题,分值由42分变为44分,总分由72分变为80分。 第卷(126)第卷(174) 题题号167-1314-1718-2122-2526-2930-31 所属 学科 生物化学物理物理物理化学生物 分值值36422424725844 一、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分析 浙江省测试卷结构 1、重视学科主干知识 阿伏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 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化学平衡、常见元素 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其操作、化学计算等。 2、关注新增内容的考查 在11个化学高考试题中,有5个试题涉及新增 加的内容。 主要的内容是: 生物质能、溶度积常数、亚硝酸盐性质、 化学平衡常数、焓变与自发反应、核磁共 振谱等。 3、强化实验能力考查 试题通过实验方案的正误甄别、单因子变 量实验设计第27题(5)、定性和定量实验 相结合等方式(第28题) ,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 实验化学模块的学习要求。 4、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 试题注重了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融合,如 第题在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渗透 了有机反应有机与无机的融合;第 题在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研究过程中体现了化 学实验设计的思想方法理论与实验的融 合等等。 5、考查学生信息素养 今年理综化学部分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 型信息材料如数据、图表、反应关系等,要 求学生运用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 析处理, 并得出正确结论。特别是在第题中,要 求学生结合化学基本原理画出反应物浓度随 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对学生的学科素养 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6、兼顾所学模块比例 化学部分试题对新课程化学学科个学习模 块的主要内容均有涉及,且比例适当。 二、新课改下化学高考复习的思考 (1)增加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的内容: 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 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 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 的化学计算。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元素与生活 、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 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了解新课程高考 (2)新课程与原课程相比较 同一知识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变化。 如“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由实验得出到可以用 平衡常数进行解释(压强、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如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从强调从元素族的学习,追求从结 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 质,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 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 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从知识来讲强化的是元 素化合物相互间关系的学习。 (3)实验化学作为一个模块设置,如何发挥实验化 学的功能,是一个需要关心的问题。 (4)不同实验省间考试内容的差异 测试模块选择的差异: 课程标准: 基本内容:化学1、化学2 人文社科:最多3个模块 理科 :最多4个模块 化学相关专业:最多6个模块 教育部考试大纲(31): 必考: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选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山东、海南、宁夏(31): 必考: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选考: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广东(31): 必考: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浙江(50): 必考: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实验化学 江苏(41): 必考: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 同一类考题要求的差异: 浙江省的有机化学试题应与江苏省相类似,比 山东、海南、宁夏、广东的可能要难。 如2007年海南试卷第15题,与考试大纲要求是非常吻合的。 例1(2007海南15) 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化合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 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1)X的分子式是 ; (2)X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达); (3)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或银催化下反应生成Y,Y的结构简 式是 ; (4)X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 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若184gX和120gZ 反应能生成106gW,计算该反应的产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又如2008年第17题,考生和教师就认为可能超出要求了。 例2(2008海南17) 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提示:RCH=CHR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 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 回答下列问题: (1)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 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 (2)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 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为_ 。 (3)A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 简式是_ (4)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有_种,其 相应的结构简式是_。 例3(2007江苏23)物质A(C11H19)是一种不饱和烃,它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之一。某化学 实验小组从A经反应到完成了环醚F的合成工作: 该小组经过上述反应,最终除得到F1( )外,还 得到它的同分异构体,其中B、C、D、E、F分别代表一种或多种 物质。已知: (R1,R2,R3,R4为烃基或H) (1)写出由A制备环醚F1的合成路线中C的结构简式: 。 (2)写出B的一种结构简式: ;写出由该B出发经过上述反应 得到的F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3)该小组完成由A到F的合成工作中,最多可得到 种环醚化合物。 浙江省的实验化学试题只有江苏省的选考试题可 参考,从2009年高考来看,浙江省的四氯化硅制备、江 苏省的环己酮制备基本体现了实验化学的要求。 把握新课程高考整体复习思路 1、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 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提高复习效率。 2、以分块复习为顺序强化学科整合 3、培养化学解题能力 把握新课程高考整体复习思路 1、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 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提高复习效率。 (1)关于考试大纲 能力要求考试要求考试内容 老 课 程 1、观察能力 2、实验能力 3、思维能力 4、自学能力 1、了解 2、理解 3、综合应用 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3、有机化学基础 4、化学实验 5、化学计算 新 课 程 1、接受、吸收、整 合知识的能力 2、分析解决化学问 题的能力 3、化学实验探究能 力 1、了解 2、理解 3、综合应用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方法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4、有机化学基础 5、化学实验 新旧课程大纲的比较 思考一:新考纲将原考纲中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新的对 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 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更突出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对有关 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更 全面、更具体地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科学方法,初步了 解化学变化规律,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全面检测学生的 化学素养。 思考二:比较新考纲与原考纲,新课程增加了化 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原 考纲中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将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 ,与相关知识内容整合。 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总体来看: 增加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方法内容 提高了基本理论内容的要求(H、S、盖斯定律、沉淀溶解 平衡、平衡常数、溶度积等)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变化幅度最大的(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 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 社会应用价值)。 强化了化学实验要求(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 ;了解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认识反应条件控 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删去了原考纲中的化学计算,降低了对纯数学运算的要求。 将化学计算穿插分布在各模块的不同部分,强调计算与化学基 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流程等结合,体现计算为 化学应用服务。 (2)考试大纲与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 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关系 2、以分块复习为顺序强化学科整合 (1)化学基本概念 (2)化学基本理念 (3)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 (4)有机化合物 (5)化学实验 (6)化学计算 如何开展教学? (1)关注知识融合 -关注必修和选修的融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有机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如:(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2专题2、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实验化学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化学与技术专题2“从自然资源到化 学品” (2)沉淀溶解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化学与技术中的食盐水电解工艺 (3)酸碱中和滴定: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实验化学专题6“物质的定量分析” (2)整合主干知识 理清知识体系 如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溶液中的平衡 溶液中的酸碱性盐类水解的规律 盐类水解的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 平衡方程式的表示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的特征 概念 水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强化知识融合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 化合物)为支撑,强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的指导作用 例水的复习 电离平衡复习 新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 、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 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 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 ,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 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 力。 (3)注重能力培养: 从新课程对能力的要求的内容来看: 新课程对能力的要求更具体(如:能够从 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 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 知识块的能力)。 例4(08江苏15):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 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 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 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 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 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Ag+2CN = Ag(CN)2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 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 了 。 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 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 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 了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L1的(以CN 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说明】EDTA这一重要的配体在教材中显然不会出现,但它的作用 时什么?显然是解题的关键,冷凝管的这种装配方式第一次看到, 这种防止到吸的措施也不多见,这对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获 取与加工能力,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 面无疑是很好的试题。 例5(08广东18):电导率是衡 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 滴 定反应的终点。右图是用KOH溶液分别 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 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 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 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图形的观 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 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本题答案为D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 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 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 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 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例6(宁夏理综27)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 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580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 0.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 KMnO4溶液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 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方案一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方案二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例7(08广东20) 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 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 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 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 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 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T/K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 /molL-1 实验目的 298粗颗粒 2.00 ()实验和探究 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 率的影响; ()实验和 探究温度对该 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和 探究大理石规 格(粗、细)对该反 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2HNO3=Ca(NO3)2+CO2+H2O,计 算实验在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 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 中,画出实验、和 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 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 【说明】上述试题考察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否依托已有化学知识,明确实验目的,设计 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能否读图、析图、 获取信息、采集处理数据进行基本计算的能力 。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 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例如: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样卷28题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 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 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会有效提取题给信息 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 会总结解题的基本思路 会分析答题的关键所在 3、培养化学解题能力 例8、97全国-33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 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 会有效提取题给信息 下面是9个化合物的转变关系 (1)化合物是_, 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 _. (2)化合物跟可在酸的催 化下去水生成化合物,的 结构简式是_,名称是 _. (3)化合物是重要的定香剂, 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和 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 例802-第23题,如图所示: 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 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 成B(C6H12O7)或C(C6H10O8),B 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 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成为D( C6H14O6)。B脱水可得到五元环的 酯类化合物E或六元环的酯类化合 物F。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 易次序是: RCHO最易,RCH2OH次之 最难。 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A、B、C、D E、F的结构简式。 A: B: C: D: E: F: 例9、07海南17题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实验 序号 金属质质 量/g 金属 状态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的 时间时间 /s 反应应前反应应后 10.10丝丝0.5502034500 20.10粉末0.550203550 30.10丝丝0.7502036数据模糊 40.10丝丝0.8502035200 50.10粉末0.8502036数据模糊 60.10丝丝1.0502035数据模糊 70.10丝丝1.05035数据模糊50 80.10丝丝1.1502034100 90.10丝丝1.150数据丢丢失4440 (1)实验实验主要探究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经辨认模糊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数据填入相应的位置, 使数据完整。 (3)猜测实验9反应前溶液的温度为 ,推测的根据是 。 例10(08江苏15):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 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 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 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 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 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Ag+2CN = Ag(CN)2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 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 为了 。 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 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 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 耗了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L1的(以CN 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例11、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不饱和烃分子之间可以 进行自身的加成反应,如: CHCHCHCHCHCCHCH2 现有有机物甲,其结构式为: , 它是由不饱和烃乙的两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自身加成而得,在此反应中,除获得甲外,同时还 获得了另一产物丙,丙是甲的同分异构体,则:乙 的结构简式为 ,丙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例12.(广东卷19)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 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钝度约98)中含有Ca2+、 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 (5)已知: 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H1=+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上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种)。 (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 T/K 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 例13、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空/燃比 (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下的燃烧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 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稀薄燃烧 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 将NOx转化为N2。不同空/燃比时汽车尾气 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填一项)。 排放到大气中的NOx会导致酸雨、_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 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NO、NH3 混合气体 催化反应器检测尾气处理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 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 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 气体与NOx的反应。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 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x的两种气体:纯NO 气体,汽车尾气。消耗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 能是_(填字母),原因是_。 A B C都有可能 例14(宁夏理综27)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 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580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 0.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 KMnO4溶液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 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方案一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方案二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会总结解题的基本思路 如:实验现象的描述(以铜与浓硝酸反应;钠和水) 陈述的应该是:嗅到、看到、听到的变化 陈述的应该是:事实而不是结论。如红棕色气体产生,而不是二 氧化氮气体产生。 陈述的应该是:起点到终点的变化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终点现象。 如溶液颜色从无色到蓝色,而不是得到蓝色的溶液。 思路:确定对象分析变化正确陈述 例15、95全国-31. A、B、C是在中学化学 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 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 、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 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 右的关系: 会分析答题的关键所在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 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 是 , 例16、目前,科学家致力于研制高效、安全、无毒的饮用水的 消毒剂。 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处理的同时还加入少量 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O H2ONH2Cl (一氯氨)NH2Cl较HClO稳定。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 原因是 。 科研人员发现在用液氯消毒的饮用水中,含微量对人体有潜 在危害作用的含氯化合物。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在自来 水中加氯气,推广采用广谱性高效杀菌消毒二氧化氯(ClO2, 黄绿色气体)。目前欧洲和我国主要采用Kesting法(原料为 氯酸钠和盐酸)制ClO2,该法的缺点是同时产生Cl2(占ClO2 体积的一半),产物纯度低。 (1)试写出该法制Cl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Cl2和ClO2都是通过氧化作用杀菌消毒,试计算在相同质 量时,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的 倍。 例17: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不同 ,实验现象也不同。 (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 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导管的直导管 部分是比较长的),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 ,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 药品:稀硝酸、稀盐酸、Zn粒、CaCO3固体 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 ; 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 (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 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 ,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 这种看法吗?_(填“同意”或“不同意”) ,原因是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 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三、突出复习的重点、难点 1、重视传统知识 2、关注新增知识 3、突破实验化学 4、强化常见题型 5、注意命题新倾向 3、突破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 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和领 悟化学。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合在以实验为主 的课题当中,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方 法的同时,理解课题中蕴涵的化学知识。不但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而且可以 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 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的理解实验化学担负着两大任务: 第一、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思路 ,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基本实验思路: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思路(沉淀法) 物质检验、鉴别的一般思路 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思路(钠与苯酚的反应)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规律的实验方法。 (反应条件的控制) 滴定分析的基本方法 制取物质要考虑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基本思路 第二、理解相关的化学原理 (例) 实验化学中的实验不能象原来 的学生实验一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理论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中医美容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市场产业链上下游研究报告
- 零售门店运营数字化提升门店竞争力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生产处理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堤灌维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农机驾驶维修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Neoviridogrise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AM0001-生命科学试剂-MCE
- 6-Epi-Obeticholic-Acid-d7-生命科学试剂-MCE
- YS/T 677-2016锰酸锂
- GB/T 24423-2009信息与文献文献用纸耐久性要求
- GB 4706.13-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求
- 《组织行为学》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 2023年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通用版)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课件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含13个附录)
-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课程教学大纲
- 民法典合同编之合同的变更和转让重点条文案例详细解读PPT
-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车险核保人员技术认证定级考试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